一、国家农村扶贫帮扶项目有些什么
国家农村扶贫项目(有)养殖业、种植业、各种各样的产业结构扶贫政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互联网创业农村电商扶贫。
扩展资料:
方式:第一,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合理地开发矿业,有计划地进行能源建设,发展交通运输业。
第二,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把贫困地区开发和发达地区发展结合起来,引进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第三,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和中等专业学校、高等院校等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联系,开展对口支援;组织能工巧匠和技术力量帮助贫困地区培训科技人才。
第四,国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分别情况减免一定的税收,资金适当集中,统筹安排,配套使用。
基本内容与特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有近期、远期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并有为实现规划要求而制订的具体计划、步骤和措施,把治标和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治本为主。
第二,不仅帮助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第三,把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调动起来,互相配合,共同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开发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扶贫
二、产业扶贫七种模式,产业扶贫包括哪些内容
;
回答
特色种养扶贫模式:利用贫困地区当地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产品的种植业或养殖业。乡村休闲旅游扶贫模式:通过投入部分资金对乡村进行整改和开发,开辟旅游业,发展农家乐。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将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资本化或者股权化,等到经营主体产生效益后,按照之前制定的比例进行分红。
一、产业扶贫七种模式
1、特色种养扶贫模式
指的是利用贫困地区当地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产品的种植业或养殖业,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贫困农村的特色产业,最终带动贫困户就地就业增收。
2、乡村休闲旅游扶贫模式
指通过投入部分资金对乡村进行整改和开发,开辟旅游业,发展农家乐,从而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实现脱贫致富。
3、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将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资本化或者股权化,等到经营主体产生效益后,按照之前制定的比例进行分红。
4、电商产业扶贫模式
指吸引贫困户从事电商及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还可以为贫困户提供购买物美价廉产品的机会。
5、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指在房顶或者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农村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太阳能资源,从而为贫困户带来效益。
6、生态农业扶贫模式
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7、边境贸易扶贫模式
通过在边境地区建设贸易基础相关设施,边贸扶贫产业园,同时改革升级边民互市贸易促进边境贸易繁荣,吸引贫困户在贸易产业链中就业。
二、产业扶贫包括哪些内容
1、产业扶贫的发展内容为:在县域范围内,主要是培育主导产业,发展贫困县域的经济,增加资本积累能力;在村镇范围内,主要是增加公共投资,改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同时培育良好的产业环境;在贫困户层面,主要是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让贫困户积极参与到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
2、在《关于“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中,指出了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科技扶贫是产业脱贫的重要内容。
三、农村有哪些扶贫项目
2018年农村扶贫项目:
一、就近就业补贴
为解决贫农村困农民的生计问题,国家给予就业性的扶持,帮助他们就近就业比如选聘他们在当地的种菌大棚工作。大型养鸡场就业,还有公路绿化。
二、教育补贴
国家对农村贫困农民子女的教育补贴力度很大,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可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贴。小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
三、九种大病专项救治补贴
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可以享受专项救治补贴了,主要包括这九种大病:、直肠癌、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四、整村推进
整村推进是国家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程中所采取的一项扶贫措施。主要是集中资金、综合扶持,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整体推动贫困村的社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整村推进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在村内修建道路、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沟渠、兴建沼气、推广种植、养殖项目等。
五、产业扶贫
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农村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引资主要领域有:边境商贸开发、房地产开发、矿产开采、水能发电、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副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等。
扩展资料:
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帮扶贫困户生存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下统称贫困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1%。
参考资料:扶贫——百度百科
四、贫困村3十1特色产业指的是什么?
广西立足区情,因地制宜,创新实施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不断优化特色产业结构。一是因地制宜抓特色。坚持“长短结合”和“三产融合”的原则,科学遴选86个发展空间广、市场需求大、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统筹规划全区特色产业结构,并指导全区106个有扶贫开发任务县和5379个贫困村科学选定并集中力量发展县级“5+2”、村级“3+1”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其中“5”“3”在全区扶贫特色产业目录中选择,在脱贫攻坚期内原则上不变动;“2”“1”为各县、村自主选定,每年可调整1次。二是纳入考核创优势。将推进“5+2”“3+1”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地方党委政府扶贫成效考核和扶贫对象脱贫摘帽考核,通过量化考核指标,强化目标导向,倒逼各地责任落实,推动我区扶贫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如苍梧县六堡茶、容县沙田柚、田东芒果、陆川猪等13个县域“5+2”特色产业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都安县按照“政府、企业、保险、农户”四位一体协同推进“贷牛还牛”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全县肉牛从9.27万头发展到近15万头,带动受益贫困户3.08万户11.86万人。三是集中力量强规模。集中项目、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投入,推动一批特色扶贫产业成长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产业。2019年,广西糖料蔗产量占全国6成以上;桑蚕茧产量占全国的一半;水果产量超2100万吨,全国第一;蔬菜产量达到3636万吨,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最大的秋冬菜生产基地。此外,广西的木薯、茉莉花茶、柑橘、百香果、火龙果、八角、松香等农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应答时间:2022-01-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