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渑池味道——十碗席
“十碗席”起源与豫西当地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豫西山区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菜兼之,喜欢香辣咸酸,荤素搭配,以抵御干燥寒冷。
渑池人习惯用猪肉和萝卜、田野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久而久之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渑池“十碗水席”。
在渑池,十碗席是红白喜事的标配。从前的十碗席以素菜居多,现在则是改良版,搭配均衡,营养丰富。十道菜搭配均衡合理,营养丰富。有干有汤,有荤有素,有热有凉,有肥有瘦,可谓老少皆宜。
十碗席的菜肴由热菜和凉菜搭配而成,一般夏季是六热四凉,冬季是七热三凉。
热菜的烹饪方法主要是蒸和焖,其中条子肉、小酥肉、八宝饭要在蒸笼里完成,而杂烩菜、焖海带和辣豆腐则需要先炒后焖。
主要食材:家猪肉、萝卜、白菜、豆腐、粉条、豆芽、金针(山珍)和田野菜等。通过这些食材逐步创造了极富地方特色的豫西“十碗席”,并逐渐形成“香味浓郁,清爽利口”的风味。
从形状上看有长条、方块,有菱形,有丝有片;从色彩上看,绿、红、黄、白,交相辉映,令食者未动筷先赏心悦目。
荤菜肥瘦肉相间,素食粗细粮相配,巧搭均衡合理,膳食营养丰富。
“十碗席”就形状而言丝、片、条、块、丁花样丰富,就其制作过程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就其营养而言荤素搭配,汤菜兼有,香而不干,甜而不腻,补而不燥、爽而不硬,深受百姓欢迎。
“十碗席”正好是人们对“十全十美”——完美、圆满、浑全、团圆等不懈追求的民俗心理的反映,这也许就是它在渑池民间地位牢固的原因吧!
文图:段华峰
二、陕州十碗席 黎青屏
陕州十碗席
黎青屏
刘备谢世后,儿子刘禅继承蜀国皇位。刘禅缺乏志向韬略,沉迷酒色。尤其丞相诸葛亮去世后,有恃无恐,更加放肆,无视臣僚劝阻诫勉,导致蜀国政权迅速消亡。
宋朝时候,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乡田家庄村赵氏八世祖赵石山官拜光禄寺卿,管理朝廷膳食。宋朝皇室为了教诲太子公主知书达理,树立志向,蓄积韬略。特意安排御厨师按照三国西蜀史实,烹饪十道菜肴,取名恩泽羹。并且制定一整套规矩:强调座位长次有序,在长辈没有动筷夹菜之前不能动筷夹菜,编织上菜歌诀,开席歌诀,以警示教育。
赵石山私下里悄悄把恩泽羹的材料,烹饪方法,进食规矩传回赵家,教育赵家子孙。私下效仿皇室有图谋天下江山的嫌疑,一旦走露风声,犯灭门抄斩,诛灭九族之罪。
到了1597(明朝万历二十五)年,田家庄赵氏第十世传人,朝廷户科调任工科给事中赵完璧主导田家庄赵氏族众盖起赵氏祠堂,赵家规定在清明祭祖之际秘密烹饪,年过花甲的老人有资格在祠堂内集体进食。因为是十道菜,易名十碗席。
田家庄赵家十碗席第十五代传人赵长省先生提供上菜歌诀:
刘关张坐中央,老将黄忠立一旁。赵云一生保我主,当堂又立诸葛亮。上针针下海带,百万雄兵时凉菜。
赵长省先生解释说:刘关张坐中央,刘,刘备。是指十碗席里边的红烧合碗;关,关公关羽,红烧方块肉;张,张飞,油炸酥肉。老将黄忠立一旁,是指三个主菜边上的大炒,赵云一生保我主,是指三个主菜后边的小炒。当堂又立诸葛亮,是指凉调白条肉。虽然是凉菜,但是这个凉菜是主菜。不同于百万雄兵时凉菜。时,是指时间节点,依季节论,不同的季节里,两道凉菜依季节变换位置,代表国家武装力量百万雄兵。上针针,针针是金针黄花菜的陕州方言称谓,上,是指生长位置,野生金针黄花菜生长在山顶上,人工种植后移植山下大田。金针黄花菜在十碗席上代表山。海带生长在江河湖海水里岩石上,下,是指海带生长位置在水下。在十碗席里代表江河湖海。针针海带是指江山国土。
赵长省先生提供开席歌诀:
先祖赐我十碗席,族中老人都到齐。教子牢记齐家训,创建家业不容易。
直到民国年间,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王朝统治体制,田家庄赵家开放六十岁以下不能上席进食的清规戒律,并且鼓起勇气用十碗席在婚庆嫁娶生老病死重大人生礼仪中招待客人。籍此田家庄赵家十碗席迅速传遍崤函热土,普遍用于婚丧嫁娶招待客人。田家庄清明祭祖六十岁以上老人集体进餐十碗席的家规习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
尽管陕州区东部露天待客,西部不仅搭棚待客,冬季还在棚内设置火炉取暖兼顾烧水洗碗。但是对于入席座次,上菜,动筷夹菜却有统一的严格规定。
上菜专设端盘和下菜,端盘要求年轻有力气,跑得快。下菜则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不同季节里十道菜中两道道凉菜位置变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破旧立新,对于除凉调白条肉外的两道凉菜随季节变换不再过于讲究,陕州百姓自嘲解释:筷头长眼。但是对于座次,动筷次序依然严格要求。坐席之前,一般父母都会向子女谆谆交待。同席落座进食,血缘关系亲密的长辈也会相机对晚辈做些交待。不同时期里,陕州民间厨师根据食材丰歉情况对十碗席做出些调换搭配。
改革开放初期,三门峡人在十碗席的基础上增加两道菜和一个糯米八宝饭,俗称十三太宝。
改革开放期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节奏加快,陕州十碗席由两顿七顶十或八顶十,简化成一顿十碗。
2022年3月21日于骆驼巷村
三、求推荐!河南三门峡出了名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求推荐!河南三门峡出了名的特色美食有哪些?我的家长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哪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荫,良好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孕育了哪里的人们。在我的家乡,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美食。今天小编就来推荐河南三门峡出了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一、灵宝肉夹馍
你吃过灵宝肉夹馍吗?腊汁肉用的肉,是肥瘦相间的猪肉。有了足够的肥膘,才能炖出足够香的肉。老汤是必不可少的,煮出来的颜色是酱色,肉浸在汤里现吃现切。焦香酥脆的饼,软糯鲜香的卤肉,加上青椒、大蒜的提香,这种绝妙的搭配,俘获了众多肉食爱好者的芳心,也成为三门峡独灵宝出了名的美食。
二、羊肉胡卜
羊肉胡卜是三门峡灵宝出了名的特色美食,顾名思义开始小编我还以为这是道菜“羊肉炖胡萝卜”,吃过以后才晓得这是种面食,里面一根胡萝卜也没有,胡卜是炊饼的意思,铁锅烧热,下油,下汤料,撒羊肉,放饼丝,烩一会出锅。切成细条泡在羊肉汤里,饼丝干韧带碱味,羊肉切薄片,汤底咸香麻辣,特别好吃。
三、馍夹凉粉
馍夹凉粉是河南灵宝出了名的特色美食,石子馍夹灵宝凉粉, 别有一番滋味,好吃又健康,完全不会油腻,现场制作的馍,外皮较厚,从中划开一道口子,再加上鲜香爽口的炒凉粉,二者碰撞之下那叫一个美味!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见很多叫卖馍夹凉粉的小店小摊儿。
四、寺河山苹果
灵宝市寺河山盛产天然富硒苹果,出了名的很有特色,每年秋天苹果成熟的季节,我一个朋友就会给我寄上两箱,年年如此,苹果鲜艳诱人,饱满圆润,随手摘下苹果不用洗就可以直接吃,吃起来水分足,香甜爽脆,果心小,皮薄,每吃一口都是很好的享受,营养又健康,除了脆甜的好味道,在我眼里,它传达的还有一种情谊。
五、灵宝大刀面
灵宝大刀面是三门峡灵宝出了名的特色美食,长3尺,宽5寸的大刀,切出的灵宝大刀面真香!面分为四个品种,小编我喜欢吃细面,大刀切细面,要的可是菜板上的功夫。水开下面,两滚即熟,浇上羊肉汤,放入干肉臊,让人欲罢不能。
六、陕州十碗席
穿山灶点起来,热乎乎的锅气烧起来,7个灶同时做出7个香喷喷的热菜,再配上3个凉菜,这就是三门峡陕州当地有名的特色“十碗席”了。陕州十碗席以蒸炖为主,经过炸、炒、炖、焖烹饪而出,菜品出锅后,浇上浓郁的汤汁,醇厚鲜香的碗菜就可以上桌吃喽!
以上就是小编推荐河南三门峡出了名的六大特色美食,你还知道哪些?记得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