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穗花杉的特征是什么?
云南穗花杉中文科名是红豆杉科分布于云南(文山州)、贵州(兴义),现在是濒危种。云南穗花衫过去仅产于云南东南部,最近在毗邻的贵州西南部兴义也已发现。由于森林采伐过度,致使生于林下而有限的云南穗花衫明显减少,有灭绝的危险。
形态特征
云南穗花杉为常绿小乔木,高5~12米;小枝对生,微具棱脊,淡黄褐色。叶交互对生,二列,革质,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通常较直,长3.5~10厘米,宽8~15毫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边缘微反曲,下面绿色,中脉隆起,下面有2条通常较绿色边带宽2~3倍的淡褐色或淡黄白色气孔带。雌雄同株,雄球花对生,排成穗状,通常4~6穗生于小枝顶端,长10~15厘米,雄蕊有4~8个辐射排列的花药;雌球花单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或苞腋,下垂。种子椭圆形,长2.2~3厘米,直径约1.4厘米,成熟时假种皮红紫色,基部有宿存苞片;种梗上部扁四棱形,下端扁平,长约1.5厘米。
生长特性
云南穗花杉果零星分布于南亚热带石灰岩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分布区受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5~10月为雨季,11~4月为旱季,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雾多,湿度大。土壤为棕色石灰岩土,排水良好。云南穗花衫喜阴湿环境,为森林中、下层成分。4月开花,第二年4~5月种子成熟。
二、穗花杉的介绍
穗花杉为红豆杉科、穗花杉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号称“冰川元老”,是世界稀有的珍贵植物。它在地球上濒临于绝迹,但南昆山却发现了十多株。最粗壮的一株,高十多米,胸径二十多厘米。叶与油柑叶相似,但长两倍多,叶面光滑发亮,叶背有两条白色的气孔带,树皮薄呈赤褐色。穗花杉四季常绿,木质纹理细密,是上好的林木材。穗花杉为渐危种,为本属中分布最广的种,但因森林采伐过度,生态环境恶化,植株越来越少,且生长缓慢,种子有休眠期,易遭鼠害,天然更新力较弱,林内幼树幼苗罕见,有濒危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