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根据统一要求,结合当地特色开展
以下就结合我自己班的班级特色活动建设谈谈我的一点思考。一.要有班级特色活动建设的整体构思,有一系列简单易行又可持续开展的特色活动点子。班级特色活动要立足于整个三年甚至于多年的个人所带的班级的整体建设,打出个人带班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班级特色活动组织开展要有可持续性,不能这次想着搞这样一个活动就搞这样一个活动,下次又想着搞另一个别的什么样的活动。这样的话整个班级疲于应付,势必影响活动质量,甚至于影响学习而本末倒置,这是不可取的。本人所带班级就号称“梦工场班级”,结合自己是一位语文老师做班主任的基本资源状况,就决定开展以“读书、剪报、讲座、论坛”为主要内容和基本组织形式的班级特色活动。这样的活动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而且可以长期持续开展。只要坚持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的特色活动的成果资料会越来越多,特色也就越来越鲜明。二.要善于从“班级特色”的角度去挖掘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实班级特色建设的内容。“班级特色”的内涵与外延要相对较大,要能大体上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到班级特色活动的建设中来,这样既能完成学校政教处、团委或级组交给班级的一些规定动作,又能在创造性地完成这些规定动作的过程中体现班级特色,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减少班级负担,一举多得。例如,学校一贯要求的教育考试、安全法纪、环境科学、饮食卫生等教育内容,本学期我们就通过“读书、剪报、讲座、论坛”的班级特色活动使之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更有创造性的开展,不但改变了平时班会课上这几项内容教育的空洞枯燥,而且通过直观呈现的方式让同学们印象更为深刻,感受更加真切。下学期,如果我仍然是班主任,我所带的班级的特色活动将仍然是以“读书、剪报、讲座、论坛”为主要内容和基本组织形式的班级特色活动,只不过我会将活动主题选定为《论语》学习,将班级特色活动与创建“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的活动统一起来。三.班级特色要以班级教学为中心,立足本班实际,从学生的意愿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出发。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教学是我们的中心工作,班级特色活动不能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喧宾夺主,舍本逐末。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要从学生的意愿出发,通过促进学生的学习来完善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例如我班通过读报剪报,就不仅锻炼了学生筛选资料、处理信息、听说读写、论辩表达、手工制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还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促进了他们的学习。以上三点,多有不当和不足之处,姑且妄言之,还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批评,多给意见和建议。
二、结合当地特色就能打好文化牌吗?
科技小镇、生态小镇、养老小镇……各种形态的特色小镇正在全国涌现。特色小镇在确保核心产业“特”的同时,需要进行多业态发展,实现产业、文化、旅游融合。位于广东惠州的潼湖科技小镇,打造物联网和智能控制产业基地。
在国际上,爱丁堡、阿维尼翁、锡比乌等小镇,以艺术节带动小镇发展,在潜移默化间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情趣,还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成为文化名片。作为欧洲的第三大艺术节,锡比乌国际戏剧节在罗马尼亚中部的锡比乌市举办。举办25年间,锡比乌国际戏剧节从创办时的3个国家8场演出,到70多个国家500多场演出,近7万名观众参与。“戏剧节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溢出效应,锡比乌也当选为欧洲文化之都。”戏剧节创始人和总监康斯坦丁介绍,戏剧节关注社区的文化传承、关注公众利益,能够不断发展观众、培育观众。
特色小镇发展要与地方文化结合,并关注当地居民,注重运营和持续,形成自身的品牌。目前,我国各地都在进行探索。在辽宁葫芦岛打渔山区域内,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灰鹤、赤麻鸭、鸥类等珍禽鸟类栖息。提香湾特色小镇立足生态保护,实现居住区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促进绿色发展。知名导演说,以戏剧为核心,以山水为承载,越剧小镇希望再造现代演剧形态,向观众传递中国戏剧的美感和产业形态。可以说,未来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值得探索的还有很多。
三、如何结合地方特色开展课程学习综合实践课
结合地域特色开发课程资源,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广州市天河区猎德小学 潘国洪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三级管理必修课程,课程内容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中心,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三条线索展开。需要学校结合社会与地域资源和学生共同建构开发。如何结合特色开发课程资源,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我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在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发课程资源,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找到了一条可以走的路,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下面以我校为背景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客观分析地域文化特色状况,找准开发课程资源的结合点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挖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由于不同的地域都会具有不同的背景和特色,学校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时,必须首先客观分析地域特色状况,找准开发课程资源的结合点,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同时发挥学校和师生的优势,降低课程实施坡度,增强有效开展的效度。
如我校地处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猎德村是广州市率先进行改造的城中村。从查阅有关文献和对村民的访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猎德村近900年的历史文化。我们抓住猎德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广泛用于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形成了以“猎德文化”为主题的课程资源系列。
二、利用地域文化特色结合点开发课程资源的策略
(一) 确定课程资源主题范围
课程资源主题范围的选择与确定对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十分重
要。学校邀请市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亲临指导,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从各学科的相关知识、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等方面划出了一个基本范围。
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猎德村蕴藏的巨大课程资源,包括历史、交通、文化、风俗习惯、文体活动、教育、经济、建筑等领域,并考虑各年级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兴趣与爱好、家庭环境及其实际生活经验,确定了“猎德龙舟”、“猎德祠堂”、“猎德历史”、“猎德醒狮”“猎德交通”、“猎德名人”“猎德端午节”、“猎德中秋节”、“猎德婚丧习俗”、“猎德曲艺社”等主题,利用猎德村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承继猎德村本土文化。
(二)规划课程资源校本开发方案
根据猎德文化和学校资源,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大主线、四大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内容,制定如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内容、实施计划。
1.学校整体活动领域的规划
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儿童生活实际,我校对开发猎德村文化资源的整体规划如表1所示:
表1:开发猎德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学校整体规划
活动领域
可能的主题
说 明
我爱我的家乡
悠久的猎德村历史、猎德街文化站、猎德名人、猎德曲艺、猎德龙舟、猎德醒狮、猎德祠堂特色、家乡的龙母庙、“猎德特别的端午节”、“猎德特别的中秋节”、“猎德特殊的婚丧习俗”、猎德一河两岸探秘、猎德交通的变迁、猎德的经济、走进猎德大桥
此活动领域是校本开发课程的基础和重点,是其它领域的基础。由于是涉及自身社区的文化资源,学生很有兴趣。
2.各年级活动主题的规划
每个年级按照学校整体规划,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各年级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兴趣与爱好及其实际生活经验来确定内容和主题,确立了不同的研究主题,如表2所示:
表2:开发猎德社区文化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各年级主体规划
年级
学期
活动领域
活动主题
三
年
级
上学期
我爱我的家乡
猎德龙舟、猎德水果
下学期
我爱我的家乡
猎德醒狮、猎德的端午节
四
年
级
上学期
我爱我的家乡
猎德交通的变迁、悠久的猎德历史、猎德的中秋节
下学期
我爱我的家乡
猎德曲艺、家乡的龙母庙
五
年
级
上学期
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龙母庙、猎德街文化站探究、猎德一河两岸探秘
下学期
我爱我的家乡
猎德特殊的婚丧习俗、走进猎德大桥、
六
年
级
上学期
我爱我的家乡
走进猎德祠堂群、猎德的经济发展
下学期
我爱我的家乡
猎德名人、猎德复建区探秘
(三)课程资源的具体开发与有效实施
在课程资源主题范围和统筹规划指导下,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
究,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汇集优秀实践成果,科学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成立研发团队,强化管理重实效
我校选出不同学科中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师成立
研发团队,由校长担任课程领导小组组长,领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一名教导主任主抓。学校对课程指导老师给予优惠政策,在每周课时量和每月工作津贴给予照顾,提升课程指导老师的地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开展课题研究,丰富课程资源
学校以研发团队为龙头开展课题研究,发掘猎德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促教师专业发展。如我校启动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发猎德社区文化资源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其主要内容是:一是如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平台开发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二是在猎德文化校本开发过程中探索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包括教师选任、科组建设、课时安排、活动实施等。
为加强研究,学校在天河部落建立了“猎德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群组博客,为师生提供网络研究的平台,目前,师生已上传100多篇研究文章和案例。此外,经过前一阶段的研究,教师已形成了30多个案例,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手抄报、小制作、小论文等成果,为课程这样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3.编写校本特色课程读本
根据学生探究的成果,我们把猎德文化资源分类按章节编排,整理成校本特色课程读本,取名为《猎德文化之旅》。既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猎德文化的机会,也是创造探究更多猎德文化资源的媒介,更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提供了一个课程资源。
4.课程资源的科学使用
特色课程读本不是固定的书本式教材,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和创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自己的理解,根据主题进行内容的增删调节,学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粘贴上自己的活动成果、活动体验。我们要求教师借助资源采用五个环节的实施模式:主题—设计方案—活动实施—交流展示—活动评价。在各环节的实施中落实相对应的课型,把握各课型的内容、结构和操作程序,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
三、地域文化特色课程资源实施初步成效
通过三年的研究和实践,我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体现在:
(一)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取得突破,我校课程形成了国家必修课程与校本开发课
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平台开发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大部分教师掌握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理论、各教学环节和课型的实施方法。我校在2009年成功举办了广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讨会,2010年9月,我校作为第八届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的考察学校,介绍了经验,展示了四节不同课型的课例,受到代表们的高度好评。教师的课堂教学、综合评价能力、论文写作、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猎德,热爱祖国的情怀,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能力和与人交往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丰富、发展学生的本土文化知识,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各种才能得以发挥和发展。
(四) 加强了学校文化建设
我校以猎德文化资源为载体,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创新课程实施管理制度,积累成功案例,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我校通过对猎德文化内涵的研究,提炼出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形成鲜明的猎德文化学校特色。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一直备受传媒的关注,南方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教研网》等媒体都作了报道。我校产生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在社会树立了美好的外在形象。
总之,利用地域特色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课程资源,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有效实施,加快了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推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