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文化:让我们一起了解全国各地有名的特色美食(上)
中国饮食文化源源流长,东西南北各具特色,但“家乡的味道”总是深深印在记忆里。你的家乡有哪些 美食 ,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结合多年来 旅游 感受和有关资料,对全国各地最具特色的菜肴、点心、小吃等 美食 作了一些梳理,也许不够全面准确,仅与各位朋友交流分享。本文共分上、下两部分,敬请关注。
全聚德烤鸭:现有157年 历史 ,传承于清宫挂炉烤鸭,烤出的鸭子外形美观,丰盈饱满,色呈枣红,皮脆肉嫩,鲜美酥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赢得了“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
天津麻花:数桂发祥的十八街麻花最为有名,这种独特风味的夹馅什锦麻花,口感油润、酥脆香甜、造型美观、久放不绵,最少能放三个月,因而特别受群众欢迎。
狗不理包子:选料精细,褶花匀称,鲜而不腻,清香适口,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创始人乳名为“狗子”,因生意忙顾不上跟顾客说话,人们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后称其卖的包子为“狗不理包子”。
生煎:也称“生煎馒头”,外皮酥脆,汁香味浓,肉馅儿丰富,外形精巧,夹杂着肉香、油香和葱香,美味无比,已经有上百年的 历史 ,上海的飞龙生煎、小杨生煎、丰裕生煎等最有名。
重庆老火锅,以麻辣为主,咸鲜、酸辣味兼有,分清汤火锅、红汤火锅和鸳鸯火锅。它以调汤考究见长,具有原料多样、荤素皆可、适应广泛、风格独特等特色。
驴肉火烧:分为保定火烧和河间火烧。保定的火烧是圆的,驴肉是热着加进去的,吃的时候在中间淋少许的肉汁吃起来香味更浓。河间的火烧是长方形的,肉是凉的,火烧要趁热加上凉透的驴肉,外焦里嫩,香而不腻。
南沙饼:又名八勾糖饼,属于河北承德小吃。口味酥脆、香甜爽口,迄今已有500余年制作 历史 。
刀削面:刀削面因全凭刀削而得名,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太谷饼: 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即使存放一个月后,它的色、香、味也不会改变,一直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
老边饺子:是沈阳的老字号 美食 ,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皮薄馅饱,鲜香味美,油润不腻,馅料是用特制汤煸做的。
朝鲜冷面:尤以荞麦冷面而著称,面条细质韧,汤汁凉爽,采用朝鲜辣酱,酸辣适口,是深受人们喜欢的朝鲜族传统食品。
哈尔滨红肠:红肠原产于俄罗斯,外表看起来比较红称为“红肠”。红肠引进中国后,很快成为哈尔滨、佳木斯等地特产,其中哈尔滨红肠最为出名,是中国著名的特产。
南京盐水鸭: 也称“金陵盐水鸭”,至今已有2500多年 历史 。鸭皮白肉 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中秋前后,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盐水鸭色味最佳,名为桂花鸭。
扬州炒饭:主要食材有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等,加工讲究,颗粒分明、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光泽饱满,鲜嫩滑爽、香糯可口 。
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苏州阳澄湖。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每逢菊花盛开之时,便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雌者呈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是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
金华火腿:又称火朣,浙江金华地方传统名产之一。为中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华,因色、香、味、形“四绝”而著称于世,清时由浙江省内阁学士谢墉引入北京,被列为贡品。
温州桂花糕:已有300多年 历史 ,用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清香可口、甜而不腻。桂花糕长期作为贡品,专门进献给皇家贵族享用。
宁波汤圆:起源于宋朝,用黑芝麻、猪脂肪油、少许白砂糖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故称为“浮元子”,后来改称汤圆。
吴 山贡鹅:起源于唐朝乾符年间,是当时老百姓作为贡品进贡给吴王杨行密的美味。吴山贡鹅肉质细嫩、色泽清爽、香气浓郁,具有健脾养胃、益气补虚之功效。
黄山烧饼:又名皇印烧饼、救驾烧饼,是黄山地区的特色点心,刚出炉的黄山烧饼色泽金黄,吃起来酥脆爽口,油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七星鱼丸:色泽洁白,鲜而不腻,馅香松软,口味清甜爽滑,久负盛名,那一颗颗如核桃大小的雪白鱼丸,漂浮于热气腾腾的汤面,如满天星斗。
南昌白糖糕:香糯、柔软、洁白,其表面沾有江西独特的冻米粉和糖份混合物,风味独特,是深受江西地区民众喜爱的传统糕点。
九江茶饼:起源于唐代,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其色泽金黄,薄脆香甜。
山东煎饼:形似荷叶,薄软如纸,香气扑鼻,味美适口。煎饼上摊上鸡蛋,软嫩鲜香,别有风味。
周村烧饼:源于汉代,成于晚清,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香甜酥脆,因产于淄博周村而得名。
烩面: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河南传统 美食 ,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
开封花生糕:源于宋朝,古代宫廷膳食,成品呈片状,疏松适度,口味桦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令人回味无穷。
武昌鱼:脂肪含量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早在古代,就以其甘醇鲜美的味道和灿烂的文化名扬四海。
武汉热干面:油拌熟碱面,面条纤细,爽滑有筋,色泽黄而油润,滋味味美。拌上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长沙臭豆腐:其色墨黑,外焦里嫩,鲜而香辣, 焦脆而不糊、细嫩而不腻,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香诱人,数火宫殿的臭豆腐最有名。
酱板鸭:选材为益阳特有的水鸭,经中药浸泡,调加多种香料,经过风干、烤制而成,成品色泽深红,皮肉酥香,酱香浓郁,滋味悠长。
白切鸡:形状美观,色洁白带油黄,皮爽肉滑骨香,清淡鲜美。食时佐以姜蓉、蒜泥、酱油,保持了鸡肉的鲜美、原汁原味,别有风味。
水晶虾饺:色泽洁白晶莹,饺子形态美观,内馅隐约可见,胚皮口感柔韧,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
肠粉:因形状像猪肠子,被乾隆皇帝赐名为肠粉。肠粉分甜咸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
东山羊:肉鲜有光泽,致密有弹性,皮薄呈灰白色,脂肪呈淡黄色,无膻味、有嚼劲,肥而不腻。
椰子饭:海南优质糯米、天然椰肉和椰汁一同蒸熟而成,加入适量的鸡肉,营养价值更高,具有独特的味道。
(未完待续,请关注下一部分)
二、家乡美食是让人留恋的,你们家有什么特色美食?
徐州洛馍卷馓子、把子肉、辣汤等等都是家乡的特色美食。对于一个远走他乡的人而言,家乡的美食总是那么让人留恋,而且中国向来注重饮食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属于当地的特色,如果在外乡吃到了家乡美食,就会让人感觉格外的亲切。徐州这里除了美景之外还有很多美食,一定要尝一尝。
首先就是最有名的洛馍卷馓子,这绝对是当地百姓一年吃到头都不会感觉到厌烦的面食。先将面团擀成薄薄的饼胚,然后放在特制的工具上完全烙熟,吃起来带有一些嚼劲,而且是越吃越香。洛馍的吃法比较多样化,其中最受大家喜爱的就是卷馓子。馓子每一根都细如发丝了,放在油锅内炸至金黄,刚出锅的时候酥脆可口,和烙馍搭在一起简直是绝配。
其次就是徐州的把子肉,别看外表简单,但制作起来却相当麻烦,制作之前必须要先将新鲜的五花肉进行腌制,捞出之后炒糖色,再加上一些自己喜欢的蔬菜,例如素鸡,豆芽,海带等等。所有食材放入小锅内慢慢煮熟,吃起来一点都不感觉到油腻,重点是味道鲜美,几乎每一个徐州人都吃过,有时候一块把子肉都能下两大碗米饭。
徐州辣汤也非常有名,需要先将大棒骨,母鸡,蹄膀,鳝鱼等多种食材放入大锅内,小火熬制一天一夜。在里面加入胡椒面、生姜、鸡蛋花等材料,既然口感微辣,但重点是无比鲜美。如果早上能够再配上一根8股油条,那真是一整天都会活力满满。蛙鱼儿是不少徐州人最爱的特色小吃,虽然被称为“鱼”,但却和鱼并没有什么关系,主要原料是淀粉,加上特有的甜醋、榨菜,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些清爽。
三、从小长大的家乡,这些年路过的城市,探寻的美食。
认真写我该写的
真诚做我该做的
希望我的努力能被大家认可
岁月无痕,走过的路,去过的城市,可能是以后再也去不到的地方,看过的风景,吃过的美食可能只有在记忆的味蕾中寻找了,一切的过往只有在记忆中回忆了。
首先,温州的特产美食,鸭舌,松糕,粉干,麦饼,鱼丸,至于其他的太地方特色的具体的也不太清楚,每个地方的文化习俗,地方特色都有当地的风俗民情。
鸭舌
松糕
红油鸡爪
桂花糕,小时候的味道。
一种不会讲的童年零食
裹着白糖的麻花
糯米做的,吃起来很软懦
我们小镇上的美食,是属于我们90后这代人的回忆。
1.粉干
炒粉干是很具有我们当地民俗特色的一道美食,先将粉干微泡水一会,再下配菜,鲜虾,香菇,鸡蛋,豆芽,猪肉等,(当然配菜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菜下入),根据生熟程度依次下锅翻炒,生抽,食盐调味,可以说很有技术特点的一道美食,火候控制不好容易炒焦,分享一个技术特点,炒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几次热油。
当然粉干不仅可以炒,三鲜汤粉干也是一绝,三鲜三鲜,通常有三种海鲜,最具代表的是鲜虾,蛤蜊,小黄鱼,再加以青菜,鸡蛋等等。
2.炒年糕
炒年糕和炒粉干步骤基本类似,配菜也基本上差不多,年糕以放大蒜炒最具代表性,也最好吃,也可以放青菜,因口味而异。当然也可以汤年糕,个人觉得炒年糕会更香,更好吃。
3.糕头
糕头配豆腐干,绝配,感觉豆腐干可以配任何早餐。以糯米,黏米,共同翻打而成,然后揪出一小团,揉搓成面饼状,配以各类荤素菜,比如土豆丝,萝卜丝,咸菜,茭白,豆芽,油条,等等红烧肉肉是可加可不加的,然后将边缘对捏,再浇上两汤勺的红烧油汤,使其与其他食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两个字,绝了。
4.食饼筒
跟糕头还有一种类似做法的我们当地叫做锡饼,也有叫麦油煎的,类似于山东煎饼,面粉加水揉至浓稠面浆,醒面,然后放置一专门的铁盘上摊成薄薄的饼皮,也加于类似糕头的菜即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就吃这个,还有只属于我们当地小镇的节日,五月十三庙会,基本上也会吃,反正从我记事起每年我爸都会摊锡饼。
5.大荆麦饼
温州一带,麦饼当属芙蓉麦饼最为出名,在我们这边土话叫麦谷,大荆原先的麦饼也是煎的,后来慢慢发展成专用的麦饼机,家庭一般放高压锅里,但危险系数太高,我曾就被高压锅边缘烫过。个人觉得这款美食难度系数很高,馅一般有两种:咸菜和梅干菜,反正我喜欢吃咸菜的,从最开始的2元一个吃到现在10元一个。做法具体就不说了,因为真的很难,一个吃下去真的可以吃撑的那种。
6.糯米饭
糯米饭,我们习惯叫炊饭,也是早餐常客,糯米蒸好后浇上汤头,配上豆腐干,一个早上能量满满,一碗好吃的糯米饭,浇头很重要,就像臊子面,浇头一般有肉丝,香菇,再配上油条,还有放葱的,个人不喜欢放。
比如 : 灯饼,冬米糖,花生糖,等等个人感觉都很有特色,味道都还不错,还有我们耳熟的三角街,馄饨,豆腐干,煎饺,镇街三宝,还有油炸,虽然知道是垃圾食品,但真的很好吃。至于以上美食,以及没有提到的美食,就不一一介绍了。
温州,沿海城市,我的家乡也算吧,靠海吃海嘛,盛产海鲜,关于海鲜的介绍有时间专门写一篇吧。
家乡的美食差不多就告一段落了。
高中毕业第一站,乌鲁木齐,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城市。关于新疆的美食,虽然吃过不多,但也会去了解,新疆的美食真的太多了,先说下新疆人餐桌上主要的原材料: 羊肉,牛肉,西红柿,辣椒,土豆,胡萝卜,洋葱(皮牙子)。
说起新疆,第一就会想到新疆羊肉串。烤肉是当地少数民族必不可少的美食,羊肉用铁签串好后,用铁签的目的是为了里外均匀受热,调味品就是孜然,辣椒面,就是这种简单的调味才保存了羊肉本来的味道,西北嘛,大块吃肉,羊肉串也是很大串的,肥瘦相间,羊肉串配馕是当地少数民族最佳的饮食方式。
红柳烤肉,是哈萨克民族的风情烤肉,用红柳枝削尖后穿肉炭火慢烤。
说完烤肉,说一下新疆的面食,那新疆拌面绝对是一绝。劲道弹牙的手碱面,加上以西红柿,牛肉,辣椒,为主炒成的浇头,倒入面盘中,大口的滋溜声并不是引起临桌的反感,反而这是一种习惯,不够还可以加面,配以生蒜,别有一番风味。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叫纳仁面,一般出现在大盘鸡或者手抓羊肉中。大概两公分左右宽,长度不等。
说起大盘鸡,也是新疆美食的主角,大盘鸡最早起源于沙湾县,原先是小盘的辣子炒鸡演变而来,后因不够吃,换成大盘,大盘鸡从而得名。主要原料:散养土鸡,土豆,辣椒,最后加入纳仁面,形成了一种既有菜,又有肉,又有面的饭菜合一的经典做法。
抓饭,是新疆各民族的主食之一,主要是由红,黄胡萝卜,皮牙子,羊肉,大米,最后加以葡萄干作为点缀,因为不吃羊肉的我直对素抓饭还不那么排斥。
烤包子和馕。
烤包子和馕选用的坑大小不一,烤包子选用的坑相对来说小一点,都是用碱土砌成,掸入大量的盐水后,坑越烧越硬,保证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坍塌,烤包子的馅料也极为简单,羊肉配皮牙子,加入适量的食盐即可,羊肉的鲜美并不需要加入其他调味品,入坑前先掸入大量的盐水,使其迅速降温,再将做好的包子依次快速放入坑中,然后在掸入大量的盐水,盖上厚布,待馅料蒸熟后打开厚布,使其表面烤至金黄即可捞出。
馕坑相对来说比较大一些,入坑跟烤包子相似,传言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时经过丝绸之路时,路上带的干粮就是馕,喀什老城的老人们的一天从一碗茶,一个馕开始。
新疆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薄皮包子,羊腿面包,汤饭,烤全羊,烤鸡蛋,玛仁糖(切糕),手抓羊肉,面肺子,马肠,等等,一些只闻名字,并未吃过。
新疆由于日照时间充裕,昼夜温差大,所以新疆的瓜果含糖量特别高,特别甜,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哈蜜瓜,西瓜,叶城的石榴,无花果,杏,等等。另外干果也非常出名,薄皮核桃,巴旦木,杏仁,杏干,无花果干,葡萄干,和田大枣。
新疆的美食有机会再去探寻,匆匆别过后,下一站,甘肃。
甘肃,中国最狭长的省份,黄河流经的省份,从东边的天水市到西边的嘉峪关市,全长1655公里。
兰州,甘肃的省会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兰州拉面,其实,在兰州没有拉面,只有牛肉面,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兰州的早晨都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牛肉面馆,牛肉面不仅有这个城市的象征,还有特有的牛肉面文化,源于唐代,始于清朝,牛大骨熬制而成的汤底,配以白萝卜,红油辣子,香菜,葱,点缀。一碗清汤牛肉面就制作好了,本地人一般都加个鸡蛋,点个小菜,记得我还在的时候是6块钱一碗。
兰州感觉除了牛肉面,就只有羊肉了,临夏回族自治区的手抓羊肉算得上美味,对于不吃羊肉的自己来说真的一点兴趣的都没有,靖远的羊羔肉,嫩而鲜,确实很不错,此处就略带而过吧。
兰州正宁路夜市,应该来说是吃货们必去的一个地方,虽然没有回民街这么有名,但也只有那里了。首先来一碗牛奶鸡蛋醪糟,先把牛奶烧开,加入醪糟,打上鸡蛋,最后加入葡萄干,芝麻等,奶香加上醪糟的好感,组成了记忆的味道。
除了牛奶鸡蛋醪糟,正宁路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吃的了,烤肉,烤鱼,羊腿,羊肉,等等。
甘肃的美食可能了解到的也不多,定西土豆之乡,当地人会把土豆做成各种小吃,比如洋芋铰团,什么一些名字我都记不起来了,还有凉面也是特色,兰州也是中国的百合之乡。
岁月穿梭,时光荏苒,也曾短暂去过西安。
西安,西北最大的城市,以面食为最。岐山臊子面,羊肉泡沫,凉皮,肉夹馍,肉丸胡辣汤最有名的五大名小吃。
臊子面的臊子极为讲究,一碗好吃的臊子面从浇头开始。
如果说兰州人一天从一碗牛肉面开始,那么西安人的早晨应该从一碗胡辣汤开始。
既然来了西安,对于美食来说可以不去看钟楼鼓楼,但回民街一定要去。回民街,是由很多街道组成的统称,西安本地人称"回坊",一般指北院门这条街。具体真的不记得回民街的特色小吃了,只依稀记得街口是从烤肉开始的。对了,还有镜糕,应该是很多西安儿时的味道吧。
匆匆别过西安后,去到宁夏的一个小县城。在一个小县城,真的没有特色美食,只有当地的传统美食,可能是饮食差异的关系,吃不惯当地的食物。可能唯一让大家知道的是宁夏的枸杞。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成都。
成都,天府之国,西南最大的城市,环球中心,亚洲最大的购物中心。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麻辣火锅店,基本上不会点鸳鸯火锅,沾料一般只是一碗香油,或加蒜末,毛肚,黄喉,鸭肠,鸭血,肥牛,这些都是火锅必点食材。
串串是类似于火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将各类食材用竹签穿好后放入锅中。
还有一种也是以竹签形式,最早是以陶器钵盛放配以麻辣为主料,加上各种调料的去骨鸡片做成的,叫做钵钵鸡,乐山一代最为出名,后慢慢演变成现在的多食材。
四川的每个家庭中都有自己的泡菜坛子,泡姜,泡萝卜,泡豇豆,感觉一切素菜都可以放进坛子里,而且一些菜肴中都会加入泡菜,使其口感酸爽麻辣。川菜代表回锅肉,麻婆豆腐都是经典。
兰州有牛肉面作为代表,四川当然也以担担面最为出名,比起牛肉面的清汤,担担面讲究的是佐料,麻辣口感跳动你的味蕾,让人一天都充满能量。
成都除了经典川菜,面食,还有很多名小吃,口水鸡,龙抄手,钟水饺,伤心凉粉,夫妻肺片,肥肠粉等等,还有很多因为了解不够详细,所以不能一一列出。
豆花饭,也是特色名吃之一,超级下饭,只是过于麻口的海椒沾料,真心吃不来。
吃兔头,食兔肉,在成都也是随处可见,吃兔头,很讲究章法,鲜香味美,口感极佳,吃的就是一个麻辣。兔肉,也是餐桌上的佳肴,泡椒,海椒,辣椒,姜丝,吃的是鲜,辣,边吃边擦汗的感觉。
对于美食来说,到成都你可以不去天府广场,可以不去春熙路,可以不去看大熊猫,但你一定要去宽窄巷子和锦里。
宽窄巷子,作为成都的一张名片,共分为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是成都美食的重要体验地,讲诉成都美食的起源和壮大,比如老妈兔头,三大炮,冰粉,甜水面,等等都是象征。
锦里,武侯祠的一部分,锦里不同于宽窄巷子,锦里讲究的是三国文化,西蜀重要的商业街,最有名的应该是张飞牛肉。
离开成都向南2000公里,到达福建的一个县城,靠近潮汕,口味也都偏向潮汕口味。广东嘛,肠粉是代表之一,一种用大米做成面浆,再通过器具蒸熟的一种米膜,再配以生菜,豆芽,鸡蛋,牛肉,淋上酱汁,洒上煸炒的萝卜干,口感Q懦,汤汁鲜美。
牛肉粿条,一种类似于河粉的面食,潮汕人称为粿条,应该是用大米做成。粿条即可做成汤食,也可以炒着吃。
猫仔粥,放有海鲜,猪肝,肉丸,比较清淡,汤底非常鲜,也可以放面,粉丝。
砂锅饭,应该不是当地特色小吃,但引入海鲜为主题,另一种砂锅粥也是放各种海鲜为原材料,吃的就是一口鲜。
鸭肉饭,当地人喜食鸡鸭鹅肉,大街小巷常见的鸡,鸭肉饭,米饭配以炸过的蒜蓉,加一碗萝卜清汤,鸭肉沾以沙茶酱入口甜美鲜嫩。
即便没有到过潮汕,在紧靠的县城,依旧可以吃到潮汕牛肉火锅,只是没有那么正宗罢了,相比成都的麻辣火锅不同的是潮汕牛肉火锅,以清汤作为汤底,吃的就是一个鲜,嫩,现切的新鲜牛肉,劲道弹牙的牛肉丸,无需多余的配料。
关于美食差不多就要告一段落了,收集的不详细,描述的也不够客观,但是一直在致力于更好的文章。
故事的开始总是让人猝不及防,结局往往错综复杂,失望曾经,向往过去,憧憬未来,如今都已烟消云散,生活依旧继续,美食继续探寻,有机会可以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停停,不管以何种方式,记录那最美的瞬间。
四、家乡的饮食文化
黑龙江有土著的金元文化的积淀与满洲饮食文化。黑龙江人大部分为山东移民的后代,山东人带来了齐鲁文化,包括鲁菜。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国人进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地区。外来饮食文化的传入,对黑龙江地区传统的饮食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三种饮食文化交汇、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龙江饮食文化。
一、黑龙江饮食文化特点
黑龙江物产丰富,烹调原料门类齐全。这里的人日习三餐,杂粮和米麦兼备,主食爱吃粘豆包、窝窝头、饺子、大饼子、捞饭、包饭、冷面和豆粥等;蔬菜则以白菜、萝卜、土豆、黄瓜、豆角、番茄等为主,近年来大量采购南北时令细菜,蔬菜品种日益丰富;肉品中爱吃白肉和野味,嗜肥浓,喜腥鲜,口味重油偏咸。“黑、咸、盘大、实惠”是对龙江菜特点的高度概括。
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说说你家乡的美食有哪些?
我的家乡是辽宁,比较有特色的食材有酸菜和冻豆腐,每年冬天的时候,家里都会自己做一些酸菜和冻豆腐,从小吃到大
酸菜是由大白菜腌制的,味道酸酸的,很开胃。酸菜一般都是来炖,最喜欢的就是酸菜炖排骨了,排骨炖得肥而不腻,汤也很好喝
冻豆腐就是豆腐切成小块,然后放入冰箱中冻,冻好以后,豆腐内部会有很多的孔洞,口感很不错,我喜欢做冻豆腐炖土豆
还有一道菜就是尖椒干豆腐,咸香口的,尖椒带一些辣味,和干豆腐的味道完美融化,特别下饭
下面我分享一下这几道菜的做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酸菜炖排骨】
生姜切片,葱切段,酸菜切成细丝,然后放入盆中,倒入一些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反复冲洗,然后用手挤干水分,挤成小团状备用。排骨剁成大小适中的排骨段备用
锅中倒上清水,放入生姜片和葱段,将排骨段冷水下锅焯一下,等倒焯出浮沫后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
锅刷干净,烧干水分后倒入油,将油烧热后下入葱段和生姜片以及八角,煸炒出香味后下入酸菜丝,翻炒几下后倒入温水,放入排骨段,倒入一些料酒和少许酱油,放入十三香和少许花椒粉,大火烧开后转成中小火,盖上锅盖炖煮一会,将食材炖煮至熟透后,放入一些食盐和味精调调味,再煮十多分钟后即可出锅
【尖椒干豆腐】
大蒜切碎,葱切葱花,青椒去籽切片,干豆腐清洗干净后切成小条备用
取一碗,碗中倒上酱油,放上食盐和十三香以及淀粉,再倒入少许温水,将其搅和开备用
起锅烧油,将油烧热后放入葱花的大蒜炝锅,煸炒出香味后,放入干豆腐,翻炒几下后倒入调好的汁,放入尖椒,将食材炒熟后,放上一些鸡精,翻炒均匀后就可以出锅摆盘
【冻豆腐炖土豆】
大蒜切末,葱切葱花,土豆削皮切块,冻豆腐清洗干净后挤干水分备用
锅中倒上一些油,将油烧热后放入蒜末和葱花炒出香味,然后将土豆和冻豆腐块放入锅中,翻炒几下后倒入清水,倒上一些酱油和蚝油以及少许米醋,放入食盐和少许白砂糖以及十三香,大火烧开后用中火炖煮,将土豆炖至软烂后即可出锅
好吃的冻豆腐炖土豆就做好了,大家可以尝试动手制作一下
大家如果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不同的做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