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赣州信丰的特产是什么?
信丰红瓜子 :红瓜子在信丰县已有45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色泽艳红、板宽粒大、壳薄仁厚、肉脆味香等特点,还有消食、润肺、生津之功效,是茶酒宴会的名贵佳品,深得人们喜爱,国外人士称它是吉祥的象征,典雅的礼品,经济的小吃早在清朝末年信丰红瓜子就畅销东南亚和港澳市场,博得"红瓜子大王"的美称。
二、江西信丰县历史
地处赣州南部,居贡江支流桃江中游。东邻安远,南靠龙南、定南、全南,西连广东南雄,西北接大余,北界南康、赣县,距南昌495公里,距赣州78公里,距广州376公里。
政区沿革: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秦时属九江郡,汉时属豫章郡,西晋属南康郡,隋时属虔州。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分南康县东南地置南安县,是为建县之始。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24年),因与福建省泉州南安县同名,故改名信丰,取“人信物丰”的含义,沿袭至今。
政区划分:全县辖16个乡镇(其中13个建制镇),1个工业园管委会,263个行政村。
政区人口、面积:全县总人口73万余人,其中非农人口21万。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
嘉定镇、大塘埠镇、古陂镇、大桥镇、新田镇、安西镇、小江镇、铁石口镇、大阿镇、油山镇、小河镇、西牛镇、正平镇、虎山乡、崇仙乡、万隆乡。共有28个居委会、260个村委会。
嘉定镇 面积:320k㎡ 人口:150988人 邮编:341600 代码:360722100
辖南山、人民路、解放东路、胜利路、建设路、圣塔路、马鞍山、府前路、花园路、星村等10个居委会,水东、水北、同益、花园、长生、黄坑、白石、土墙背、山塘、胜利、十里、焦坑、游州、黄家坑、柏树芫、上七里、水西、太平上、水南、马路坑、镇江、竹仔岭、老屋里、上坑、月岭畲族、柏树、洞高、黄丰、楼下、周坝、龙舌、桐木、代屋、金龙、金华、庄高、彩光等37个村委会。镇政府驻东岳庙。
大塘埠镇 面积:208k㎡ 人口:58010人 邮编:341606 代码:360722101
辖大塘埠居委会,大塘、万星、长岗、樟塘、沛东、新龙、合兴、仓前、羊马、六星、和丰、坪石、星金、贵兴、光甫等15个村委会。
古陂镇 面积:311k㎡ 人口:33189人 邮编:341611 代码:360722102
辖古陂居委会,古陂、新屋、李田、茶坳、枫树、黎明、天光、阳光、太平畲族、余村、中坑、墩高、大屋、圳玄、石背等15个村委会。
大桥镇 面积:91k㎡ 人口:20563人 邮编:341612 代码:360722103
辖矿区、新圩等个2居委会,竹村、新塘、中塅、青光、大桥、八角等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营下。
新田镇 面积:242k㎡ 人口:24789人 邮编:341613 代码:360722104
辖新田居委会,新田、百石、下江、新明、周坑、欧古、金鸡、铜锣丘、德坑、库背、花历、坪地山等12个村委会。
安西镇 面积:171k㎡ 人口:41182人 邮编:341608 代码:360722105
辖安西居委会,大星、安芫、桐梓、上迳、莲丰、兰塘、岗背、窑岗、禾星、香山、兰田、田垄畲族、崇墩、热水等14个村委会。
小江镇 面积:232k㎡ 人口:34252人 邮编:341603 代码:360722106
辖小江居委会,小江、井塘、柳塘、芫坝、山香、新庄、下围、莲青、排高、内江、湖东、铺下、圳下、老圩、中兴、新店、罗吉等17个村委会。
铁石口镇 面积:86k㎡ 人口:39569人 邮编:341605 代码:360722107
辖铁石口、高桥矿区、赣南水泥厂等3个居委会,建华、长远、坝高、芫甫、铁石、上塘、极富、寨背、江背、九龙、细车、坳丘、高桥、乙口等14个村委会。
大阿镇 面积:95k㎡ 人口:44134人 邮编:341618 代码:360722108
辖大阿居委会,大阿、金星、芫峰、明星、官洞坑、东风、太平围、禾西、民主、莲塘、禾秋、川风、阿南、谷山、西江、兴禾、光明等17个村委会。
油山镇 面积:146k㎡ 人口:17985人 邮编:341613 代码360722109:
辖红米塅居委会,红米塅、坑口、新水塘、油山、长安、老屋下、幸福、兴隆等8个村委会。
小河镇 面积:105k㎡ 人口:36923人 邮编:341622 代码:360722110
辖小河居委会,小河、仁和、十村、旗塘、兰坳、长陵、塘背、河口、志和、新芫、五村、五星、土庄、联群、大江、光荣、罗坑等17个村委会。
西牛镇 面积:245k㎡ 人口:53958人 邮编:341615 代码:360722111
辖西牛居委会,西牛、牛颈、虎岗、柳树、老屋场、上龙、长龙、前山、老山铺、沅和、新苗、天龙、铺前、坳上、年丰、中村、巩桥、白兰、新建、丫叉桥、黄泥、塝塘、曾屋、五羊、双溪、星村、严坑、东甫、中星、石头塘、高丘、中端等32个村委会。
正平镇 面积:166k㎡ 人口:53762人 邮编:341619 代码:360722112
辖正平居委会,正平、坝上、中坝、九渡、芫庙、梨坑、石坳、黄田、联合、深坑、庙下、共和、仙济岩、正坳、晒禾、新黄、潭口、藤岭、球狮畲族、咀头等20个村委会。
虎山乡 面积:200k㎡ 人口:18140人 邮编:341609 代码:360722200
辖隘高居委会,隘高、中和、土仔坳、樟树、龙州、小寨、中心、虎山、古城等9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隘高圩。
崇仙乡 面积:141k㎡ 人口:19823人 邮编:341602 代码:360722201
辖崇仙居委会,崇仙、芫坑、罗塘、寨下、山坑、山坝、西水、迳头、东水、老龙、荫桥、桥头、邓岗、布水等14个村委会。
万隆乡 面积:119.1k㎡ 人口:23296人 邮编:341623 代码:360722202
辖万隆居委会,万隆、寨上、红星、立新、石店、田心、高坎、廖洞、禾江、龙头、柏枧、李庄、廖下等13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秦时属九江郡,汉时属豫章郡,西晋属南康郡,隋时属虔州。唐永淳元年(682年)分南康县东南地置南安县,是为建县之始。天宝元年(724年),因与福建省泉州南安县同名,故改名信丰,取“人信物丰”的含义。
历史名人信丰,古有“比屋弦歌”之誉,江山代有名人。明、清两代,有进士25人,举人66人,在外县任七品官以上的有82人。明代进士价任两浙(今浙江省)巡抚时,疏浚南湖,灌田万亩,创立武林书院,讲学其中,清廉爱惜,享有盛誉。为缅怀其业绩,浙江人民特建“甘公祠”供人瞻仰。进士黄德温,曾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升吏部考功司主事。平生廉洁,刚正不阿,号称“一代豪杰”。进士黄润,23岁授翰林院庶吉士,任职9年,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任四川仪陇县知县时,兴利除弊,政纪严明,人不敢干以私,有“铁知县”之美称。清乾隆年间,为郡中文士称誉的“信丰黄氏三世”——黄虞、黄文汾、黄世成、其诗文皆有法度,卓然成家,声振文坛。民主革命时期,有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著名革命烈士郭一清、郭同薪、黄维汉、曾纪财、肖凤鸣、肖牡丹和社会贤达邱道东、张绮山等。当代,有曾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解放军的钱益民;有长期坚持游击战争、一贯对党忠诚的革命老干部朱赞珍、李绪龙;有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第一个发现摩拉氏菌新种的女研究员邱明庆;有著名作家郭晨。还有在台湾的著名水彩画家许汝霖、书法家刘太希和国画家张笃孝等。
(以出生先后为序)
黄闰传略
黄闰,字期余,生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卒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幼年好学,聪敏过人,16岁为举人,20岁中进士,23岁授翰林庶吉士,一时名声大振,朝野同撩都很钦佩。在翰林院任职九年,因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而被派遣出任仪陇(今四川省仪陇县)知县。侨职期间,兴利除弊,甚得百姓赞扬。《四川通志,名宦》中载文:“政局严明,人不敢于以私,号有铁知县”。著有《竹居吟稿》。
黄德温传略
黄德温,字伯里,生卒年不详,明正统六年(1441年)中举人,十三年中进士。初任考功司主事。平身廉洁,刚正不阿,不徇私情,在朝廷为官司时,内侍王振乘皇帝外出打猎时,出言诽谤朝臣,德温当皇帝、群臣之面,将王振批杀,血溅朝衣,被称为“一代豪杰”。在兵部武选司任主事时,上疏弹劾武臣中攀附权势、升官发财的人,武选司遂得清正。后降职在镇江府(江苏省镇江)掌马政时,黄得温查出镇江府的土豪劣绅鲸吞了数百亩牧地,这些土豪劣绅用百镒巨金行贿,他拒不接受,坚持将被鲸吞的数百亩牧地收回镇江府所有,黄德温病危时,教育儿子丧葬从简,“以此治吾丧,毋从佛事,以坏家法”。卒时,家国中有遗著《慎庵集》。
甘士价传略
甘士价,字维藩,号紫亭,本县龙舌甘家坳人,后迁导城郊水东坊。生于明嘉靖年间(约1545年),卒于万历成戊申年(1608年)。甘士价自幼好学上进,孜孜不倦,为人所称道。旧志上说他“家贫力学,具文武资”,“弱冠通籍政事”。明万历元年(1573年)癸 科中乡试举人;次年赴京应甲戊科会试,他因不循务名实的“句读和”“时文”(即八股文),力主经世致用,悉心时务,帮在会试中以中庸序语应考见黜,榜上无名。至万历五年丁丑科,以特奏名,经复试,始中沈懋学榜进士。初知黟县(今安徽),以廉能调丹阳县(今江苏),后又擢山东道御史(官居五品)。为御史时,朝廷间有些官司员不以国计民生为务,日事争讦,勾心斗角。士价乃以“和表”上疏,强调团结,大得朝野称许。其检阅山海、居庸、紫金三关及蓟密、永昌、保定等处。励将饬 ,招兵买马,贮粮备草,整顿财政,对加强边防、防止外敌入侵起了一定作用。已丑年(1589年)升为湖北按察史(正三品,为一省司法长官)。其时,当地发生大饥荒,士价设法赈济灾民。辛卯年(1591)调江苏按察史,他不畏强暴,为民除害,名振一时,不久,又掌河南道印,他认真清理积案,整顿司法,政绩显著,进大理寺左少卿(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之副长官)。已 年(1599年)为右 都御史巡抚凤阳。甲辰年(1604年)调两浙(浙东、浙西)巡抚。
在两浙巡扶任内, 是甘士价一生最光辉的时期。《浙江省通志》载:他一到任就选用贤能,淘汰冗员,禁止宴会、娱乐、嫖赌、溺女等恶习。自己以身作则,生活俭朴,禁止滥加税收,并开行商以通有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仅疏浚南湖就能灌田万亩。他还在杭州创立武林书院,经常讲学其中。他教育学生要反复实践,各尽人道,近则福家乡,远则福邦国,在 序则为良土,登科目则为贤臣,退而不仕则与人共勉于善,以维世风,戊申年(1608年),浙江省发生200年来所未有的特大水灾,士价疏留糟粮十万担,请发帑金赈济, 缓织造,经苏民困,救万民水火。同年10月,召人为大理寺卿(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长官,从二品)。但终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未能赴任。为缅怀他和功绩,经朝廷核准,要杭州府芝松里武林书院之阳建立了《甘公祠》,供人瞻仰。甘士价墓御水东九子岭。万历四十三年遗江西而政司赣南岭北道叶其藩论祭,有祭文一篇,建国后,九子岭的甘士价墓尚保存完好,惜于“文公大革命”中被毁。
甘士价从政30多年,大部分是在外地度过的。在本县的业绩,主要有明万历年间重修嘉定桥,并置田租500石为护桥之用。旧县成载有他的《重修儒学记》、《请发帑金赈济和宽织造疏》和《抚浙勉在会诸生文》等专著。
黄世成传略
黄世成,字培山,本县新田人。生于清康熙四年(1705),卒于靖乾隆四十一年(1776)。为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弟子,博学有文 ,与祖虞、父文汾,被郡中文士推崇为“信丰黄氏三世”。
世成27岁人郡 研习经学古文,颖悟异常,深得督学李钟侨器械重,并被礼聘作阅试。次年,他考中 贡被选送京城 试,到过京城后,因尚 方苞的学说而奔门受业。他性情恬静,在师方苞的几年间从不出入公卿之家,一心为学。后在太学期间,得到大学士朱轼、祭酒孙嘉淦的赏识,被期望为“他日社 臣”。乾隆元年,世成登二甲进士,官礼部主客司主事。于是一时名儒重臣争相引荐,如保奏入词馆修三礼,保举宣谕,以博学鸿词荐,以理学、以经荐,均为世成所辞。在朝 做官司不久,世成惜母 回到故乡,以后便再也没有出去做官。他以明经讲学为乐,闭门著书于其家。
世成平生穷治诸经,著述甚丰。有诗文集50卷,《经解》8卷,《耳目志》2卷等,并协修过吉水、赣县、信丰等三县县志,但多亡佚。所存诗文,多为描写故土风情及经说之属,读来亲切有味。信丰,古有“比屋弦歌”之誉,江山代有名人。明、清两代,有进士25人,举人66人,在外县任七品官以上的有82人。明代进士价任两浙(今浙江省)巡抚时,疏浚南湖,灌田万亩,创立武林书院,讲学其中,清廉爱惜,享有盛誉。为缅怀其业绩,浙江人民特建“甘公祠”供人瞻仰。进士黄德温,曾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升吏部考功司主事。平生廉洁,刚正不阿,号称“一代豪杰”。进士黄润,23岁授翰林院庶吉士,任职9年,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任四川仪陇县知县时,兴利除弊,正纪严明,人不敢士以私,有“铁知县”之美称。清乾隆年间,为郡中文士称誉的“信丰黄氏三世”——黄虞、黄文汾、黄世成、其诗文皆有法度,卓然成家,声振文坛。民主革命时期,有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著名革命烈士郭一清、郭同薪、黄维汉、曾纪财、肖凤鸣、肖牡丹和社会贤达邱道东、张绮山等。当代,有曾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解放军的钱益民;有长期坚持游击战争、一贯对党忠诚的革命老干部朱赞珍、李绪龙;有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第一个发现摩拉氏菌新种的女研究员邱明庆;有著名作家郭晨。还有在台湾的著名水彩画家许汝霖、书法家刘太希和国画家张笃孝等。
邱道东传略
邱道东,字振斋,原名邱玉麒,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于本县万隆乡黄鸡坑,后迁至黄泥乡丫叉桥居住。年幼时勤奋好学,13岁便是县学附生,后中文秀才,并才入江西优级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历任信丰县教育会会长、省议员、南昌市政府秘书、省财政厅秘书、省建设厅秘书、代理建设厅厅长、省裕民银行常务重事、代理董事长等职务。民国36年当选为信丰县国人大代表。
民国初年,邱道东在信丰和同人创办了信丰县简易师范和乙级农业学校,后任省立第四中学教员。他在执教期间,教学住址,对学生要求甚严,并资助过贫困学生就读。遗有《物理学》教材和《俗语随抄》、《论语新编》、《诗集》等著名。
北洋军阀统治江西时,邱道东被选为江西省议会议员,他常察访民间疾苦,敢于直言义论军阀政权弊端,被同人称为议会“四大金刚”之一。后因选举制度日趋腐败,金钱代替民意,邱道东毅然离去议会,往广东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斗争,结识了许多革命志士。
北伐军奠定时,邱道东出任南昌市政府秘书,曾与市长李尚庸一道动员户捐款,支援南昌八一起义。在担任江西省裕民银行董事时,曾拨用银行资金,发展农村水利事业。熊式辉任江西省主席后,为便于财政之聚敛,执意改组裕民银行,屏弃商股,专为官办,并委亲信出任初民银行董事长和行长。邱道东以商股董事代理董事长之职责,仗义力争,并抗拒熊之任命。无奈熊以政府权力相压,斗争失败,邱道东愤而退归家乡,转为兴办实业。
邱道东还善于书法,其楷书、行书均遐迩闻名。
民国37年(1948年)4月,因患中风病,邱道东在赣州病故,终年64岁。江西省知名人士欧阳武先生(解放后曾任江西省副省长)为其遗像题词云:“公貌铁面银牙,公德白璧无瑕,不做官良可夸,不敛财尤可嘉。” [编辑本段]文教卫生 全县有各类学校327所,在校学生近10万人,是全国“两基”教育达标县。创办了全市唯一一家县级党报《信丰报》,建成了全市首家MMDS微波发射站,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1997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87名,其中中、高级职称1127名。1978年以来,共有2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部)、市(地)奖励。全县有气功、门球、钓鱼、信鸽等10多个体育协会,有业余体校1所。1990年以来,共获全国比赛金、银、铜牌3枚,省级比赛41枚,地(市)比赛160枚。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33个,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4人,拥有病房床位1115张。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信丰工业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已形成了“自然资源丰富、工业行业齐全、知名品牌增多、工业后劲增强”的特点。闻名全国的赣南麦饭石、储量丰富,质量上乘,主要集中在该县金盆山乡;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达7000多万吨,位居全市之首;稀土品种繁多,且极具特色,中钇富铕混合氧化稀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居全国领先地位;森林面积302万亩,活立木储量320万m3,树木品种多样,材质优良,是赣南主要林区;信丰是“中国脐橙之乡”,被誉为“四大特产”的脐橙、烤烟、红瓜子、萝卜及甜玉米等是该县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经过多年的工业结构调整,现已初步形成了食品、建材、制衣、制药、煤炭、化工、林产、稀土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县现有工业企业达488家,从业人数达28333人。“铁石”、“圣塔”水泥、麦饭石酒、千喜片、陈香胃片、“森仕”服饰等产品被评为国优、部优、省优产品,成为国家和省级知名品牌。江西诚志信丰药业有限公司被市政府授予“2001年度最佳企业”称号,总经理杨泽基也同时摘取了市政府授予的“2001年度优秀经营者”和“突出贡献奖”桂冠。 200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0.65亿元
信丰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平均气温19.5℃,天霜期298天,年均降雨量1510mm,年均日照时数1839小时,具有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耕地以第四纪红壤、花岗岩及冲积地发育的土壤为主,土壤耕作性、持水性及保肥性能较好,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全县农作物总面积10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60.9万亩,总产19.9万吨;油料作物9万亩,总产1.3万吨;甘蔗1.5万亩,总产5.5万吨;烟叶2.4万亩,总产0.25万吨;中药材0.4万亩;蔬菜、瓜类18.5万亩,总产25.2万吨。年出栏生猪20万头,家禽存笼850万羽,水产品总量1.5万吨。
全县主要有优质稻、烟叶、甘蔗、食用菌、商品蔬菜、甜玉米、瘦肉型生猪、西瓜(红瓜子)、特色养殖、中药材、萝卜等几大产业,基本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已建立了以大阿、古陂、大桥为主的甜玉米基地,以嘉定、大阿、小河为主的优质稻基地,以安西、虎山、万隆为主的西瓜基地,以大阿、小江为主的中药材基地,以桃江河沿岸为重点的萝卜基地,以大阿、嘉定、西牛为重点的瘦肉型生猪特色养殖基地。几年来,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为断加大,粮经比例已调整到55:45,种养业优良品种的比重逐年提高。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45亿元。
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精神文明花团锦簇。信丰县城区规模迅速扩大,高楼林立,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是“江西省卫生县城”。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联接城乡千家万户,跻身“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京九铁路和105国道构成交通大动脉;京九光缆纵贯全境,形成以程控交换、光纤传输为主的现代化通讯网;华中大电网供给充足电力;县自来水厂日产水4万吨。
交通运输:全县交通便利,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穿过县境5个乡镇,境内全长65公里,北上可至赣州、南昌、阜阳、商丘、北京,南下可至广州、珠海。有省养公路6条,共305.52公里, 县乡公路33条,共1452.35公里。桃江流经县内85.3公里,上溯龙南,下达章贡区.信安、信雄、信池3条省道穿过县内9个乡镇,总长90余公里。
县乡公路均实现油(砼)路化。赣粤高速公路贯穿县境60余公里。县城汽车站每天都有大、中客车发往赣州、广州、深圳、珠海、南海、中山、揭阳等大中城市。全县有货车约1000辆,可承运整车、零担货物至全国各地。
铁路:京九铁路贯穿县境约70公里,在县城中设有客、货站(火车站邻站前工业园),北上可至武昌、郑州、合肥、北京、苏州、上海、杭州,南下可至广州、深圳、汕头、东莞、惠州。客运站日接发旅客列车19列,货运站日吞吐量可达1000多吨。
三、信丰的春节习俗
信丰位于赣州山区。山清水秀,风光秀丽。所谓:一方山水孕育一方风情。信丰独特的山水造就了信丰独特的风俗,信丰的春节亦是如此。
小年,农村的小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年味,因此这天就是扫屋。把家具·锅·碗····都清洗干净。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春的到来。
除夕,这天是最重要的一天。有很多事要做。吃过午饭不久,男人和小孩一般都是先洗澡,换上新衣。这意味着去除一年的晦气与尘埃。然后准备菜,年夜饭的菜也有讲究,一般是准备十二碟。鸡,要准备两只,一只公鸡,另一只是“线鸡”。公鸡用来敬神,“线鸡”用来吃。鸭、鱼、肉、富菜、豆腐酿·······接着炒菜。炒的菜不多完的时候,要先敬神,这当然是男人们的事。敬神用的鸡,烫的半熟,鸡的下水也是。敬神的时候,下水放在鸡肚子里。鸡肠绕在鸡身上。酒、茶、花生、瓜子、糖果、枣、苹果梨各方一盘布列于鸡的周围放在一只篮子里。敬神的顺序是:天神、门神、灶神(灶奶奶、灶公公)、井龙王。敬天神时把所有要用香、蜡都点着。香三枚、蜡两枚,井龙王不用蜡,香也不用点着。敬天神把香蜡插上,然后打一挂大红爆竹,之后再放三个响炮。意味着红红火火。爆竹打完后要提着篮子朝天“唱雅”(鞠躬)。然后依次敬门神、灶神、井龙王。敬完神后就开始吃年夜饭,要上临近的叔伯、长辈一起吃年夜饭。吃过后,男人、小孩就闲下来玩。家庭主妇就开始洗澡、洗一家人的衣服。等大家都闲下来的时候,大人会给小孩和家里的老者发红包。很多地方都有守岁的习惯。
初一,这一天是妈妈睡懒觉的时候。因为这儿早上这顿饭是爸爸做。这一天不能扫地、不能开抽屉、谷仓。
初二,去外公家拜年。有一部分地方的要做礼拜(家里过了老太,大家聚在一起聚一聚)。县城周围及以北地方这天还会去山上扫墓祭祖。
初三到初六是走亲戚。
去拜年时,到主人家门口要放一挂鞭炮,去了一定要吃鸡蛋,意味着财源滚滚。
熟人在这段时候见面都会相互祝福。
之后一直都是很闲,直到元宵会打龙,晚上有火龙。
四、赣州信丰特产有哪些,江西省赣州市特产是什么
1.信丰的特产是红瓜子。
2.信丰红瓜子,产于江西省信丰县,信丰红瓜子色泽殷红,板粒宽大,壳薄仁厚,香脆可口,且有生津、消食、润肺之功能,为酒宴茶会、逢年过节之珍品,红瓜子在信丰县栽种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尤以土壤肥沃的冲积地所种之白瓢瓜为最佳。
3.是信丰出口的传统名产,由南宋高宗建炎丁未年由非洲传入中国。
4.一直被消费者视为酒宴茶会、逢年过节之珍品,早在清末就畅销东南亚和港澳市场,华侨誉之为"吉祥的象征,典雅的礼品",博得"信丰红瓜子大王"之美称。
五、信丰的风景、特产、人文有哪些?
信 信丰大圣寺塔丰县位于赣州南部,居贡水支流桃江中游。东邻安远县,南靠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西连广东南雄市,西北接大余县,北界南康市、赣县。总面积2878平方千米。总人口75万余人,其中非农人口25万人。,是“江西省卫生县城”。矿藏资源丰富,农副土特产品众多,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中国草菇之乡”。 1、大圣寺塔 大圣寺塔建于三国赤乌年(公元238年)。高66.45米,共十八层,建国初期,江西省文教厅即将此塔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1957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已批准为国家级文化遗产图:大圣寺塔,大圣寺塔夜景,信丰大圣寺塔。该景区就在县城境内,问当地人都知道怎么去。 2、北江源 据《珠江水利简史》记载:“珠江支流北江源出江西信丰油山大茅坑,流经广东省南雄市及始兴县,至韶关与武水汇合,南流曲江、清远等地,流入珠江三角洲”。大茅坑景区位于油山主峰东部,四周山峰高耸,佳木葱茏,清泉见底。近几年广州,佛山,清远,肇庆,韶关等不少专家、学生和游客到北江源头探寻、考察,旅游。 3、玉带桥 因其弧形如玉带,故名。玉带桥为当地富翁余风歧募资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又名“风歧桥”。玉带桥为二墩三孔屋楼式拱桥,桥身成弧行,桥长88.15米,是江南现存最长的弧形廊桥,它以结构独特,气势雄伟而闻名赣粤。留下了“远近闻名玉带桥,两岸峻峰入云霄。奔腾河水泻千里,玉带飞镇两山腰”的赞誉。 信丰虎山玉带桥 美食:信丰脐橙,罗卜干,银杏神茶,草菇,红 信丰特产 脐橙 信丰脐橙被誉为“橙中之王”,果皮橙色,大而无核,色泽鲜雅,肉质脆嫩,甜酸适中,风味清香,素有“脐橙进房香满堂”之誉,营养丰富,堪称果中佳品。信丰脐橙在全国橙类评比中多次名列榜首,“朋娜”、“纽贺尔”、“纳福里娜”等五个脐橙品种被评为国优产品,信丰脐橙12个品系全部达到优良标准。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优质果品”称号。 信丰县形成了“高标准建园,多元化开发,规模化种植,庄园化管理,系列化服务”的生产管理模式,被国家技术监督局定为全国唯一的脐橙标准化示范区。至2001年,信丰已建成了以105国道和京九沿线为轴心的百里脐橙带,形成了安西、大阿、西牛、同益、大塘埠等五大万亩果业基地 信丰脐橙 红瓜子 信丰红瓜子是信丰出口的传统名产。南宋高宗建炎丁未年由非洲传入中国,在信丰县栽种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尤以土壤肥沃的冲积地所种之白瓢瓜为最佳。信丰红瓜子色泽殷红,板粒宽大,壳薄仁厚,香脆可口,且有生津、消食、润肺之功能,一直被消费者视为酒宴茶会、逢年过节之珍品,早在清末就畅销东南亚和港澳市场,华侨誉之为“吉祥的象征,典雅的礼品”,博得“信丰红瓜子大王”之美称。 建国后,信丰红瓜子的商品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该县出口创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1980年,省政府批准信丰为出口红瓜子生产基地后,种植面积基本上稳定在万亩左右,商品量达3200担以上,80%供出口。目前,正进一步致力于品种改良和扩大种植规模,以增强其出口创汇能力。 信丰红瓜子 萝卜饺 信丰萝卜饺是一种独特的风味食品。它的主料是白萝卜、薯粉、猪肉、鲜鱼。制作时,将白萝卜切成块状,煮至八成熟,捞起沥干剁成泥状,配以油、盐、酱油、辣椒粉、味精、葱花等佐料。入锅快速翻炒,待出味时,用淀粉勾芡,成半糊状时出锅。再将猪肉、鱼肉切成指甲大小的薄片,拌上酱油、味精。 以上馅料备好后,再进行擀皮。擀皮时,先将薯粉倒入加热的锅中,加适量冷水,待水沸后用锅铲快速拌匀,起锅时,将粉倒在案板上,反复搓匀,最后搓成长圆条,掐成小脐,然后用擀面杖擀成圆皮。包饺时,一手托皮,一手执莲花刀把萝卜馅下脐中间,再下鱼、肉各一片,然后包成月牙形的饺子,入笼用旺火蒸15分钟即成。以调好的麻油、酱油、辣椒蘸食。饺皮透明滑润,馅肉香辣味鲜。 历史名人 信丰,古有“比屋弦歌”之誉,江山代有名人。明、清两代,有进士25人,举人66人,在外县任七品官以上的有82人。明代进士价任两浙(今浙江省)巡抚时,疏浚南湖,灌田万亩,创立武林书院,讲学其中,清廉爱惜,享有盛誉。为缅怀其业绩,浙江人民特建“甘公祠”供人瞻仰。进士黄德温,曾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升吏部考功司主事。平生廉洁,刚正不阿,号称“一代豪杰”。进士黄润,23岁授翰林院庶吉士,任职9年,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任四川仪陇县知县时,兴利除弊,政纪严明,人不敢干以私,有“铁知县”之美称。清乾隆年间,为郡中文士称誉的“信丰黄氏三世”——黄虞、黄文汾、黄世成、其诗文皆有法度,卓然成家,声振文坛。民主革命时期,有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著名革命烈士郭一清、郭同薪、黄维汉、曾纪财、肖凤鸣、肖牡丹和社会贤达邱道东、张绮山等。当代,有曾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解放军的钱益民;有长期坚持游击战争、一贯对党忠诚的革命老干部朱赞珍、李绪龙;有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第一个发现摩拉氏菌新种的女研究员邱明庆;有著名作家郭晨。还有在台湾的著名水彩画家许汝霖、书法家刘太希和国画家张笃孝等。
六、江西赣州信丰过年的习俗
在中国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很多人都会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举家欢庆,庆祝团圆。以前在外工作期间,很多同事都说赣州人是最爱吃的,对吃是比较讲究的。上百种美食、地方特色小吃,美不胜收,每每提起都对赣州美食赞不绝口。
赣州春节前制作腊货,如:香肠、牛肉干、腊肉、板鸭、腌鸭腿、猪舌、猪肝等,在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将腊货蒸熟、切好、摆盘,拼成赣州人春节招待客人的“九龙盘”,从大年初一一直摆到出元宵。赣州人年前户户动手准备红瓜子、煎油馃子、麻糕等各色糕点,迎接新年。
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尘”,以示除旧迎新,使家庭面貌一新。“除夕”又称“大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贴上春联,家家宰鸡杀鸭。大年三十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一般会多煮点饭,留着年初一,有着年年有余的意思。
年三十洗澡,把一年来的风尘洗掉;正月初一午夜零时,人们争先恐后焚香鸣炮,迎接新年,是谓“抢春”,认为起得越早这年的福气越好。年初一早起床,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好,好像是理解成新的一年里做事都不乱了;旧习,这天不串门、禁扫地,忌污言秽语,以图全年吉祥。
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一般年初二会走最亲的亲戚,叫做“拜年”。说“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吉利话,主人随即用腊味、糖果招待来客,陪客饮酒喝茶。
新年初见互道“恭喜发财”,各家由一名大人带小孩去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发红包压岁,并说些吉利祝愿的话,压岁钱多少各依血脉亲疏、交情厚薄而异,多少都有打发。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闹元宵、吃汤圆,赣州开放式公园举行猜灯迷活动,还有民间艺术团队开展舞龙、踩高翘等大型义演节目。到这个时候春节也进入尾声,假期也即将结束,每个人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一年新的工作。
扩展资料:
风俗文化
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为江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阳明、辛弃疾、蒋经国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皆在赣南主政过,赣南还是理学和心学的重要形成地。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周敦颐的《爱莲说》、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和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皆创作于赣南。
客家文化
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之一,赣州市18个县(市、区),除章贡区大部分地区和信丰县的嘉定镇以及其他几个居民点外,其余均属客家语地区,客家人占赣州市总人口的95%以上,有“客家摇篮”之称。
据统计,赣南籍客家人在港台及海外有20多万,其中华侨分布在东南亚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赣州市境内仍有600余幢客家围屋,至今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龙南的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升围。赣州有客家文化城,也有许多客家古村落如白鹭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