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个地方特色面有哪些
北京炸酱面
说到北京的美食,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烤鸭,但其实北京的炸酱面也是不可以错过的,这两种美食都是北京的特色,不过随着这种美食的普及,现在很多人都吃不到正宗的,所以我国一定要找到真正的“老”北京炸酱面,那种“小碗干炸”“七碟八碗儿”“锅挑儿”“过水儿”这样吃炸酱面的专业的词语就能看出这道美食是非常讲究的,味道自然也是没的说。
重庆小面
这种美食现在也已经非常普及,而且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的上瘾,这个过程足以看出这种美食的魅力,一碗细如挂面的面条旁边加上香菜,碎花生,香油,麻油等调料之后,那种鲜美的味道瞬间就会穿鼻而过,让人不由得想要多吃几碗。吃这样的美食一定是要配辣椒的,否则是没有灵魂的。
山西刀削面
这种美食的做法也是非常讲究的,首先是面必须劲道,然后还需要用刀削除像菱形一样的面条,那种中间厚,两边薄的面吃着口感都不一样,然后再浇上荤素搭配的卤汁,吃着的时候面在嘴里是越嚼越香,只是现在想要知道比较好吃的打卤面也是比较困难的,想要吃还真的必须来山西找对地方才能吃到正宗的。对于山西的男孩来说,是没有一碗刀削面解决不了的饥饿的。
兰州拉面
这种面就更加的普及了,而且是打工族经常会吃的一种面,不仅速度快,而且还非常美味,最重要的是便宜又实惠。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面是用手工拉到那么细的,这一点是最不可思议的。骨汤馥郁,清而不淡,在这个时候加入一些辣椒,那感觉就更加的舒爽了,当然了如果你喜欢吃鸡蛋的话,那么加上一个荷包蛋也是非常不错的。
武汉热干面
这种面现在已经非常普及,甚至还有超市中的那种速食的热干面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但如果你想要吃正宗的,那么可能还真的需要跑去武汉才能吃到了。熟练的舒服们将下面淋酱,撒作料,一气呵成,看着他们熟悉的动作,还有白白的面在他们手中变得如此美味,内心的那种贪婪的欲望就上来了,恨不得一口气吃上好几碗都不为过,当然了如果你不喜欢吃芝麻酱的话,那么这种美食你可能就享受不了了。
河南烩面
这种美食在制作上其实也是非常讲究的,首先必须是手工和面,才能有那种劲道的味道,然后再加上精心熬制的骨汤浇在上边,然后再加上几块几乎没有膻味的羊肉片,鹌鹑蛋等等配菜,基本上这碗面就竣工了,端上来的那一刻感觉这就像是一个艺术品一样,让人蠢蠢欲动的想要吃一口。
陕西油泼面
二、中国最有代表性的20种面条,你吃过哪种
中国的面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面食,下面这20种最有代表性的面条,有没有你最爱吃的呢?
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具有“筋、韧、滑、嫩”的特点,因为美味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在全国各地都有兰州拉面馆。
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以高筋面粉作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是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一碗烩面当中荤、素、汤、饭皆有,是当之无愧的美食。
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早餐的首选小吃,它既不是汤面也不是凉面, 在制作时会事先把面条煮熟,晾凉后再过一遍油,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五香酱菜等配料,是很有特色的一款面条。
陕西油泼面
陕西油泼面是一款色香味俱全的面食,又叫扯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所谓的“油泼”就是把烧的滚烫的菜油浇在面条上上,顿时热油沸腾满碗红光,一下子增添了不少口感。
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是中国西北地区特色传统面食,其中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臊子的意思就是剁好的肉末或切好的肉丁,用各种调料,香醋,辣椒等炒制而成。
山西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的名气很大,可以说是山西省的一张名片,它的特色就在于“刀削”上,用刀削出的面条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越嚼越香。
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是重庆四大特色之一,属于渝菜的一种,分为汤面和干溜两种类型,口味均为麻辣。佐料是重庆小面的灵魂,一碗面条全凭佐料提味儿,其中的辣椒“油辣子”是必不可少的。
四川担担面
担担面,四川的传统特色面食,卤汁酥香、咸鲜爽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完美的继承了川菜麻辣爽口的特点。担担面在四川广为流传,并且闻名于全国,各地的面馆里都少不了它。
宜宾燃面
燃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小吃,之所以叫燃面是因为面条上的油很重,点火即燃。以前正宗的燃面真的可以点着火,现在放的油少了,“燃”字也渐渐成为了一种噱头。
延吉冷面
冷面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中国朝鲜族面食,以吉林延边地区的延吉冷面而著称。因为口感冰凉酸甜,十分清爽,是夏季人们常吃的一款面条。
宁夏揪面片
揪面片是西北地区传统面食,主要做法是将麦面擀作宽两三指、长二三十厘米的厚片,左手托着,右手大拇指与食指合作,揪成一个个小片儿,直接掷入沸腾的锅中,熟后捞出食用。
新疆拌面
新疆拌面俗称新疆拉条子,因其制法独特,并拌以菜食而得名。新疆拌面是一种菜面合一的食品,以面食为主、菜食为辅,配菜可荤可素,口味多变,非常适宜北方人的饮食习惯。
北京炸酱面
炸酱面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特色就在于炸酱上,将肉丁和葱姜等先放在油里炒,然后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翻炒均匀即成炸酱。炸酱面的味道酱香浓郁,不是老北京人可能会吃不习惯。
上海葱油拌面
葱油拌面是上海的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小吃,制作时会将葱煸炒出葱油,淋在面条上,因此得名葱油拌面。
阳春面
阳春面是指没有任何配料而只有汤的面条,可以理解为清汤面,虽然清淡但是爽口。阳春面在整个江南地区都很流行,是上海、苏州、扬州、高邮、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
安徽板面
安徽板面又称太和板面、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特色小吃,因在案板上摔打而得名。
镇江锅盖面
镇江锅盖面也称镇江小刀面,被誉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是江苏镇江家喻户晓的面食。锅盖面用的是“跳面”,面条上有毛孔,卤汁易入味,有嚼劲。
昆山奥灶面
奥灶面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传统面食小吃之一,主要食材是青鱼、昆山大麻鸭或老鸭、鲜肉蹄膀等等,具有“三烫五热”的特点。所谓“三烫”是面烫、汤烫、碗烫,“五热”为碗热、汤热、油热、面热、浇头热。
杭州片儿川
片儿川是浙江杭州地区一种著名的特色传统汤面,配菜主要是雪菜、笋片、瘦肉丝,味美且有养生之效。
厦门沙茶面
厦门沙茶面是厦门的一种汤类面食小吃,在整个东南亚广泛流行,其特色就在于沙茶酱,沙茶酱主料有虾干,鱼干,葱头,蒜头,老姜等等,经油炸香酥再研磨制成。
三、中国值得吃的面条都有哪些?
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各种各样的饮食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南米北面”,说到面食,相信很多人喜欢吃面,面条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从宋代开始,人们在每一种面里融入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非常好吃又有特色。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被网友评为中国最值得吃的5碗面,你吃过几种?都吃过的太有口福啦!
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非常的劲道,汤底也是很营养的,里面还摆放了大块的牛肉,吃一碗兰州拉面,浑身上下都暖和了。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
山西刀削面
山西的刀削面是北方最好吃的面食之一,刀削面做起来看似简单,其实处处都考验功夫,面不能和得太软,削面的时候要快,必须要削成中间厚两边薄的样子才算成功,好吃的刀削面应该是有劲道,还越嚼越香的那种,刀削面的吃法有很多,可以浇西红柿鸡蛋,可以浇卤,甚至还可以炒着吃。
热干面
还记得那幅“热干面,加油”的漫画吗?热干面不但是我国“十大名面之一”,也是武汉的特色小吃,热干面的特点就是没有汤,配上油和芝麻酱等佐料,用筷子拌匀,香气四溢的热干面,嚼起来味道醇厚,滋味十足
四川担担面
作为四川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美食小吃,因为以前是由小贩挑担叫卖,所以由此得名。担担面除了红亮的辣油,还有浓郁的麻酱香味,配上肉末,川东菜,芽菜,豌豆尖等食材,鲜而不腻,辣而不燥,是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
陕西臊子面
臊子面是中国西北地区特色传统面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在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方流行。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鸡蛋等,做法简单。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对于陕西人来说,臊子面的配色尤为重要,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等,既好看又好吃。
四、陕西最具地方特色的8碗面,你吃过几种?有你家乡的面上榜吗?
陕西人爱吃面,那也是出了名的,无论是陕北、陕南还是关中地区,陕西人对面食的热爱,也是很多外地人难以想象的。陕西人常说:“一天没吃面,等于一天没吃饭”,对于很多的陕西人来说,一天至少一顿的面食,也是很期待的。
而面条也是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已经有四千多年的 历史 ,在中国,最初的所有面食统称为饼,其中在汤中煮熟的就叫“汤饼”,这也是最早的面条。
在陕西的关中、陕北等地区,也是主要种植小麦的地区,因此这些地方也是以面食为主食的地方,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西人对面食的制作也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样的面食也足以满足人们对面食的喜爱。
裤带面是陕西关中地区,一个最具当地特色的面食种类,裤带面,因其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有biang、biang的声音发出,因此也叫“biangbiang面”,正宗的关中裤带面,它是用关中当地的小麦粉制作而成,而“面条像裤带”是“陕西八大怪”中对它的描述,做好的裤带面,就跟裤带一样宽,可以说是又宽又长,往往只需要几根面就可以做一大碗或是一大盆。
煮好的裤带面,对其进行简单的调味,再放上辣椒粉和蒜末等,泼上热油,滋啦一声,美味即成,最后调上香醋,再来上一瓣蒜,香味十足的油泼面就可以开吃了,而直接端着盆“圪蹴”在门口,大口吃面的场景,也是对关中人吃面最为真实的形象写照。
而裤带面除了可以油泼,也可以同时加上西红柿鸡蛋、炸酱、小炒肉等浇头,在当地叫做二合一、三合一等,这样几种浇头融合在一起,其味道和口感上也会更加丰富。
在陕西,说到臊子面,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要说哪里的臊子面最好吃?那还属宝鸡岐山、扶风的臊子面最为出名,而在我吃过的所有臊子面里,“一口香”臊子面可以说是让我最为喜欢的味道。
而臊子面好吃的关键就是这臊子汤,就单从配菜来说,有黄色的鸡蛋皮、豆腐丝和黄花菜、黑色的黑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等,还有肥瘦相间的臊子肉,再放入酸味浓厚的头茬醋,香而不辣的辣椒粉或是油泼辣子,光是看着就很有食欲。
而上桌的“一口香”臊子面,筷子夹着面、菜和肉,一口吃到嘴里,既有面的香,还有肉和菜的香,真是回味无穷,在宝鸡的很多地方,每当逢年过节、娶亲等重要场合,这臊子面也都是亲朋好友相聚时必不可少的 美食 ,而通常情况下,人们也都是光吃面不喝汤的,像这样的臊子面,大家一次可以吃几碗呢?
“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是人们对杨凌蘸水面最为真实的描述,杨凌蘸水面,是陕西的一种地方特色面食,正宗的杨凌蘸水面,讲究的是“一清二白”,其中的“青”指的是跟面搭配在一起煮的绿色蔬菜,通常有芹菜、小青菜、菠菜等,而“二白”则指的是汤白和面白。
3~5厘米宽度的面,煮好后,再配上用西红柿、鸡蛋等食材炒的汤料,调上油泼辣子,吃的时候,将煮好的面从盆中或大碗中,夹到汤料碗中,裹上汤汁后再吃,蒜香味浓郁,太香了,而“论根卖”的杨凌蘸水面,也是深受很多陕西人的喜爱。
在陕北,作为主食的面食,可以说是每天不可缺少的存在,而陕北的面食种类,也更是多种多样,像我们经常会吃到的饸饹面、汤面、盖面、炒面、剁荞面、杂面抿节、香菇面、酸菜面等等,丰富多样的各种面食让人们的味觉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
而饸饹面,也最受人们的喜爱,也是陕北人在操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种地方特色 美食 ,在我们当地,也叫“喜事饸饹”,其中延长喜事饸饹最为出名,尤其是在这里的农村,在家里“办事”的时候,会在院子里现挖一个地灶,地锅上架着一口大铁锅,特有的木制饸饹床子架在大铁锅上,五六个人在跟前忙碌着,压饸饹的压饸饹,放面团的放面团,煮好的饸饹,捞在最大的不锈钢盆里,人们拿着碗,各自将热气腾腾的粗饸饹面捞在碗里,再舀上炒好的羊肉汤,调上葱花、香菜、油泼辣子等,迫不及待的吃上一口,真是太满足了,这样看似简单的一碗喜事羊肉饸饹面,也是让众多陕北人,难以忘怀的味道。
蓝田的荞面饸饹,可以说是自从我吃了一次之后,就喜欢上的一种地方特色面食小吃,它是以荞麦为主要原材料制作而成。每次去西安,只要是时间充沛的时候,我都会专门去蓝田,去吃我心心念念的蓝田荞面饸饹,因为也只有在蓝田,才能吃到我想吃的味道。
无论是适合夏季吃的凉拌饸饹,还是适合冬季吃的羊血冒饸饹,我个人都比较喜欢,蓝田的饸饹面,跟西安的饸饹面相比,它的颜色要更浅、更细、更柔软一些,而且它的荞麦香味也更浓郁一些,而在蓝田吃的凉拌饸饹里,芥末可以说是它的灵魂,缺了芥末,终究是感觉缺了点什么。
户县的摆汤面,是户县的两大著名风味小吃之一,它的吃法,有些像过桥米线和杨凌的蘸水面,而且摆汤面好吃的关键还是在于那碗老汤臊子汤,臊子汤里面配有豆腐、鸡蛋饼丝、韭菜段、葱花、香醋等,吃的时候,夹上少量的面条,放在臊子汤里,摆一摆再吃,因此叫做“摆汤面”。
有民间的顺口溜是这样描述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像条线,吃到嘴里光又绵”,现如今的摆汤面,老汤臊子汤中,除了豆腐、鸡蛋饼丝,还可以有黄花、木耳、蒜苗、肉丁等食材,其口感也更佳丰富。
武功旗花面是陕西武功镇地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面食,因它所用的鸡蛋花、葱花等都切得像小旗子一样的菱形或是三角形,因此叫做“旗花面”,是武功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面食,跟宝鸡的“一口香”臊子面很是相似,但其也是各有特色,武功的旗花面也叫“一口香”,通常情况下,在逢年过节及待客时,人们都会做的一种特色面食。
武功的旗花面讲究的是:“汪、煎、清、细、软、工”,酸辣可口的旗花面,吃在嘴里,也是一种幸福,同时旗花面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了将近700多年,可以说是 历史 悠久,而且在明孝宗年间,旗花面也被列为宫廷御饭。
来陕北,除了品尝正宗的羊肉饸饹面之外,这碗羊肉剁荞面也是非常值得一尝的,剁荞面也是以荞麦面为食材制作而成的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面食,陕北作为荞麦的主产区之一,陕北人对荞麦面食也是非常喜欢的。
而剁荞面,因是用特制的刀“剁”出来的,所以对技术要求是很高的,技术高超的陕北婆姨,剁出来的剁荞面,粗细均匀,让人赏心悦目,再配上特色的羊肉汤,香味十足,高蛋白低脂肪、高膳食纤维,是一种营养相当丰富的地方特色面食种类。
五、山东这十大特色面,你都吃过吗?来看看
面条是山东的传统面食,山东各地也有很多特色的面条,下面盘点一下山东的面条,把山东 美食 发扬光大。
1、老济南打卤面
打卤面全国都有,尤以山东的打卤面最为著名和正宗,随着鲁菜文化的传播,山东打卤面传遍北方各地。吃打卤面贵在其汤,本来济南的高汤历来闻名,乃用鸡、鸭、肘子熬制,汤清味正,顶呱呱。打卤时,锅内倒入高汤,汤微开后,放进白煮的肘子片,蒸鸡蛋糕片,焯过的笋片、木耳、金针、苔菜心等,加清酱油、南酒、盐,卤子呈淡茶色,锅开后,撇去浮沫,略勾薄芡,出锅前还要点上几滴花椒油才够味。这时面条刚好捞出来,浇上卤子即可上桌。
2、济南凉面
凉面,济南也叫“麻汁面”,是济南传统的面食。每年夏季饮食市场不论大小都有经营,每户家庭时不时也要吃麻汁面,经济实惠,食用凉爽。
将面条煮熟后,捞出放入冷水中浸凉(可多换两次凉水),最后一次用凉白开水捞过,盛入碗中,碗勿盛满;然后加盐水、醋、酱油、蒜泥、芝麻酱汁,以及香椿芽、胡萝卜丝、黄瓜丝等,食时拌匀。此种面条凉爽,各味都由自选,有嗜辣者还可加红油汁等,都随人意。
3、潍坊鸡鸭和乐
和乐原为荞面饸饹,据说起源于山西,由 历史 上的“河漏”演变而来。“河漏”是用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本是农家日常食品。潍坊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其谐音取名“和乐”,因卤子以鸡鸭为主,遂名“鸡鸭和乐”。
潍坊鸡鸭和乐是一种卤面条,料高工精。它的制作方法是:把面粉和淀粉和成的面用和乐床子压入老田鸡、鸭共煮的汤内,熟后捞出,再配入原汤、鸡鸭肉、憨肉、甜蒜、咸香椿、咸韭菜、辣椒油等即可。它的特点是和乐条柔韧有劲,肉香、汤醇,别有风味。
4、潍坊风味金丝面
金丝面是潍坊安丘传统名吃,始于景芝, 历史 久远,与三页饼堪称景芝白案佳品的孪生姊妹,为贩酒客商常用食品。金丝面色黄丝细,犹如金丝,软硬适度,清香可口,食者无不交口称赞。
金丝面以精面粉、鸡蛋为原料。先把鸡蛋打入盆内调匀,再加入精面粉和适量细盐,和为硬面,揉匀揉好,擀成透明薄皮,以熟练巧妙的刀工,切为细丝。面条煮熟捞出后,放入鸡汤内,加适量食醋、芝麻油、虾米、胡椒面、香椿末、香菜或者嫩韭菜等。
5、福山拉面
福山拉面,又名福山大面,已有二三百年的 历史 ,它以柔滑鲜美、细如银丝、品种繁多、工艺性强而著称于世。福山拉面的面坯分圆条和扁条两种。圆条又有绿豆条、匀条、细匀条、一窝丝、龙须条等;扁条则有带子条、灯草皮、扁条、韭菜扁、一窝丝韭菜扁等20多种。卤汁分大卤、温卤、炸酱、肉丝、虾仁、三鲜、海味、清汤、干拌、烩勺等几十种,并且条与卤也有一定的配合规格。使用的盛器最早是用香油浸泡过的砂陶碗,因此被称为中国四大面条之一。
6、蓬莱小面
蓬莱小面是蓬莱传统名吃, 历史 悠久。面条为人工拉制(抻面,当地俗称“摔面”),条细而韧,卤为真鲷(俗称加吉鱼)熬汤兑制,加适量绿豆淀粉,配以酱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两,具有独特的海鲜风味。
民国时期,传人衣福堂制做的蓬莱小面遐迩闻名(俗称“衣福堂小面”)。衣福堂祖籍栖霞,13岁学厨,自营过挑担拉面,与人合开过兼营小面的饭店,1945年自营“衣记”饭馆。他制做的小面用料和做工极其考究,故供应量不大,每晨仅售百碗,以其做工考究、味道鲜美远近闻名,常有外地客商因吃不上衣福堂小面而引为憾事。
7、泰山豆腐面
豆腐面老少皆宜,是泰山斗姆宫、尼姑庵待客的素面。泰山豆腐面色泽黄、绿、白相映,清鲜爽口。面条、豆腐、鸡蛋、苔菜、木耳、笋片、茭白、绍酒、酱油、精盐等。
面条选用人工擀成的切面。将大锅烧沸后,再将面条下锅内煮熟,捞出盛入5个碗中。其次炒勺内放在花生油,烧至七成热,加入切好的豆腐丁,炸至呈金黄色捞出控油;苔菜洗净切段;木耳洗净撕碎;笋切片,茭白切片。除豆腐外均放入沸水中氽过捞出。最后锅里放豆芽汤,加入豆腐丁、苔菜段、木耳、笋片、茭白、绍酒、酱油、精盐,开锅后把搅打好的鸡蛋洒入汤中,使其成碎蛋片。
8、台儿庄黄花牛肉面
黄花牛肉面主要原料有黄花菜、黄牛肉、黄牛大骨头和面条。精选上等焙干黄花菜,用冷水浸泡六七个小时,手工洗净捋成把儿,用刀切成寸断,备用。精选本地成年黄牛精肉,浸洗到水清,精刀切成厘米见方的肉丁,放到油锅里炒熟,加入佐料调味炖透。将黄牛大骨头洗净敲断放入冷水锅中文火炖煮15个小时,熬成牛奶样的高汤。将精切的黄花、精炒的牛肉,配以十余种温胃暖中、理气通窍的名贵中药材和调味佐料一同汇入牛骨头高汤,继续炖煮,至汤、肉、菜、料完全融合,形成油而不腻、味感厚重、芬芳扑鼻的黄花牛肉汤。
北方人爱吃牛肉但不产黄花,南方人爱吃黄花但不爱牛肉。是大运河的渊源,给了江南江北饮食习俗融合的机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山东枣庄台儿庄宋师傅苦思冥想,最终根据其原料特点将其正式命名为“黄花牛肉面”并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就其制作工艺及佐料的配制等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与研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花牛肉面。
9、滕州大肉手擀面
滕州的大肉手擀面,其大肉,是用五花肉在铁锅里酱成的。现今,不光有大肉,也有酱豆腐卷与酱海带卷,还有炖酱鸡蛋,全凭吃面的客人喜好,自由选择,感觉有些像济宁的甏肉。
在滕州吃面,小菜都是免费的。店主每天都把早就腌制好的、翠绿绿、散发清香的雪里蕻,放在一个大瓷盆里,边上是一摞小碟子,供吃面的人用小碟子随吃随夹,不限量。除此之外,还得准备好一个石蒜臼子、一些蒜瓣、辣椒。
滕州的大肉手擀面,肉多厚肥,面宽硬实,味香浓厚,不仅老少皆宜,也是贫富皆宜。所有的食客,坐下后,先就着雪里蕻、蒜泥,挑起颤巍巍、滚烫烫、白晶晶的面条,撂下肚,然后再舀来两碗锅里下面的面汤,大口喝下去(这面汤是随便喝的,老板绝不阻拦)。一块肉,一碗面,三两碗汤下肚后,长出口气,通体舒泰,胜似神仙。
10、日照涛雒羊肉面
涛雒羊肉面条,久负盛名,是日照的传统风味面食之一。清朝末年,涛雒商贾云集,贸易繁荣,高、黄两家办起了饭馆,创出了“羊肉面条”的名吃。
涛雒羊肉面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面粉由人工石磨研成标准“七五”面,每百斤面粉加碱粉0.5斤、食盐0.5斤、水30斤,搅拌均匀用手揉制,次数越多,面色越白,弹力愈大。然后,用擀面杖手工擀碾放皮,擀至麦皮薄如纸透明发亮,然后用刀切成四棱形。高、黄两家饭馆用羊,多系五莲山、乔子山及嶝山的优良品种。
烹调羊肉汤时,将原汤、原肉(切好的肉片置于大锅)加酱油、大蒜、姜片、葱等佐料,进行制作。吃时再加香油、醋少许,并加香菜或韭黄借以调味,并衬青头。好的羊肉汤,清澈透底,汤肉分明,清香扑鼻,深受顾客欢迎,俗话说:“吃了涛雒羊肉面,甭再围着天下转”。
六、特色面条有哪些
特色面条有以下品种。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兰州牛肉面、四川担担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 镇江锅盖面、吉林延吉冷面、河南烩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