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有什么好吃的 十大特色美食小吃推荐

婺源特色小吃有子糕、气糕、油煎灯、韭菜豆腐包、烫粉、徽州烧饼

婺源五大特产红(荷包红鲤鱼)、绿(婺源绿茶,「中国十大名茶屯绿的主要产区」)、黑(歙砚)、白(江湾雪梨)、黄(徽州皇菊)

更多婺源包车&油菜花枫叶情报#旅游攻略可以查看我的资料

婺源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一、糊豆腐

味道鲜而且清,是当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大小,倒进放有高汤的热锅里,加上调料焖几分钟,再浇上熟猪油,放上虾仁、肉蓉、香菇丁和笋尖,一手搅拌,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湿淀粉和猪油,舀到盘里,浇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葱花即成。

二、 蒸汽糕

以米粉加发粉在类似锅盖的圆面板上抹成薄薄的一层,再撒上香菇沫、虾米、豆芽沫、干笋、干豆角、辣椒、葱、豆腐干沫,蒸熟起锅,约1厘米厚,在上面撒上葱花,浇上熟油,再用刀划成棱形,蘸上辣酱。

三、木心果

用籼米、糯米混合,无馅,掺红、白糖,用木板刻的果印模印成。有的染上一点红色,称“寿桃果”、“花果”等,作为庆贺生日寿辰的礼物分送亲朋,也作点心。

四、灰汁果

在新谷登场或农历七月半盛行,用籼米磨浆加上碱汁熟揉成圆筒,再用线拉成片或用板模印成。也有将米浆放

五、粉蒸肉

把闷好的大米和腌过的肉一起拌匀,腌约半小时,然后将肉皮朝下,放入大碗内(排列成鱼鳞形),把剩余的的米和汤汁浇在肉上面,上笼蒸约2小时(肉已料),取出扣入盘中即成。此菜肉烂香醇,肥而不腻。

六、酒糟鱼

是婺源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食品,选用鸳鸯湖中的淡水活鱼为主要原料,并配以糯米酒、植物油、辣椒、精盐、香料、中药材腌制而成。以“老妪”牌的最为有名。

七、 糖醋鹅颈

精肉剁成蓉状,与豆粉一起搅匀,用豆腐皮包裹成条状,入油锅炸,出锅后切成小段装盘,蒸熟。另一个锅中烧少许汤,加入白糖、醋,生粉勾芡,淋在盘中即可。此菜菜色金黄,酸甜可口,常被用来做婚礼宴席上的传统菜肴。

八、 李坑撰肉

介绍: 巴掌大小的肉用竹器串好,抹上调料,放在刚燃烧过的糠灰上面烤,烤出来的油滴到灰里又会增加灰的热量。外脆内松特别香。

九、 艾叶糯米果

将籼米、糯米加野艾用水浸泡半天,用石磨磨成浆,再放在锅内熬成干糊,然后在里边包上豆腐、萝卜、酸菜、肥肠馅等,做成各种形状,最后放在蒸笼上蒸熟,笼盖打开后,别先急着夹来吃,用蒲扇在面上扇几扇,野艾果顿时油光发亮,且不易粘连。

婺源旅游有美食街吗

婺源旅游没有美食街,只有朱子步行街,被评为“中国特色商业街”。

一条集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自2005年建设以来,投资1个多亿先后恢复了孔庙大门、文公阙里牌坊、太子太保四柱牌坊、金斗八角亭等历史遗迹,建设了武营广场、宝婺广场、钟鼓楼、婺女庙等文化景观,完善老城区交通,延伸健康路、蚺城路,打通军营山隧道等。

    拓展资料:

婺源自古属徽州府一府六县之一,其饮食文化承袭了徽菜的传统,以粉蒸、清蒸和糊菜为鲜明特色,主要名菜有:粉蒸肉、糊豆腐、清蒸荷包红鲤、糖醋鹅颈等,此外婺源民间还有蒸汽糕、灰汁果、木心果、野艾果等特色小吃,可以令你一饱口福。婺源当地好吃辣,如果不吃辣可记得预先告知。

婺源特色美食小吃

糊豆腐

味道鲜而且清,是当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 大小,倒进放有高汤的热锅里,加上调料焖几分钟,再浇上熟猪油,放上虾仁、肉蓉、香菇丁和笋尖,一手搅拌, 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湿淀粉和猪油,舀到盘里, 浇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葱花即成。

粉蒸肉

粉蒸肉是婺源特色菜之一,为中国传统的待客名菜。粉蒸的肉肥而不腻,糯糯的,酱香突出。米粉油润,红白相间,有肥有瘦。有软、嫩、甜、香、咸的特点。滋味丰富,五香味浓郁。上菜前会有老藕作为垫底,更为此菜增添亮点。

荷包红鲤

荷包红鲤鱼是去婺源必吃的一道菜。鱼肉肥美细嫩,鱼刺少,汤鲜味美,味道和平常的鲤鱼很不一样,即使看着也会很有食欲。荷包红鲤鱼有着很高的食用和观赏价值,一般10元一斤。

糖醋鹅颈

精肉剁成蓉状,与豆粉一起搅匀,用豆腐皮包裹成条状,入油锅炸,出锅后切成小段装盘,蒸熟。另一个锅中烧少许汤,加入白糖、醋,生粉勾芡,淋在盘中即可。此菜菜色金黄,酸甜可口,常被用来做婚礼宴席上的传统菜肴。

酒糟鱼

是婺源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食品,选用鸳鸯湖中的淡水活鱼为主要原料,并配以糯米酒、植物油、辣椒、 精盐、香料、中药材腌制而成。以“老妪”牌的最为有名。

蒸汽糕

蒸汽糕是婺源的特色小吃,也是婺源人最常吃的早餐点心。用磨成粉的米制成,薄薄的一层,再在表面撒上香菇沫、虾米、豆芽沫等附料,蒸5分钟即可。起锅后再撒上葱花,浇上辣椒油,美味无比。据说做蒸汽糕的高手都在民间,所以最美味的蒸汽糕往往在路边那些不起眼的农家早点摊上。

李坑撰肉

巴掌大小的肉用竹器串好,抹上调料,放在刚燃烧过的糠灰上面烤,烤出来的油滴到灰里又会增加灰的热量。外脆内松特别香。

米粉果

米粉果有野艾果、木心果、灰汁果三种。

野艾果、(清明饺)是将籼米、糯米加野艾用水浸泡半天,然后用石磨磨成浆,再放在锅内熬成干糊(状若橡皮泥,俗称“定浆”),然后在里边包上豆腐、萝卜、酸菜、肥肠馅等,做成各种形状(一般为饺子状或圆饼状,用木板刻的果印模印成),最后放在蒸笼上蒸熟,笼盖打开后,别先急着夹来吃,用蒲扇在面上扇几扇,野艾果顿时油光发亮,且不易粘连。乡下在清明、春节时作点心吃,县城老街上则一年四季都有卖,0.2元/个。

木心果、用籼米、糯米混合,无馅,掺红、白糖,用木板刻的果印模印成。有的染上一点红色,称“寿桃果”、“花果”等,作为庆贺生日寿辰的礼物分送亲朋,也作点心。

灰汁果、在新谷登场或农历七月半盛行,用籼米磨浆加上碱汁熟揉成圆筒,再用线拉成片或用板模印成。也有将米浆放在蒸笼里一层一层蒸熟的,俗称“千层馃”,吃时用线拉成小块,再一层层撕下来吃。

求江西婺源当地旅游景点和名小吃有哪些?

景点介绍

婺源大多数景点是村(或镇),我们基本都会介绍年纪(建村历史)、格局(村子布局)、经典老房子、名树、名桥、门道(一些有意思的特色之处),有时还会介绍村民的情况。

县城紫阳镇

紫阳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祖籍在这里的著名理学家朱熹 ,他的号是紫阳。

这儿是旅游者进出婺源的中转站,也是在婺源境内的交通枢纽,有发往各个入口城市的班车和各个景点的乡间公交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黄金周出游全攻略 。

这里集中了婺源几乎所有的高档宾馆和旅游者最关心的相关机构(如主要医院、网吧、银行等)

县城很小,每个地方都可以步行前往,县城内有三路公共汽车,不设站,招手即停,起价1元。县城内摩的价格不超过3元/次。摩的聚集地在东门桥北。星江路每天7:00-17:00为东西向单行,自驾车朋友请注意。

特色小吃摊点在东门桥下较集中,有早、午、晚三餐,镇内各主要街道都有大排档,夜宵一般卖到临晨2:00。

过去距离紫阳镇5公里的虎滩一段可以漂流,很多旅游书里有介绍,但在2003年5月后这里成为水电站,现在当地有的旅行社(如绿明珠旅行社)在晓起 也开发了漂流项目,40元/人。

如果夏天在紫阳镇,您可以在县城旁边的星水河游泳。所谓“深山有美女,平地有好花”,婺源姑娘是典型的江南美女,傍晚时她们会结伴去游泳,可列为县城一大景观。需要注意的是游泳的必备用品需要提前准备。

婺源博物馆

这里被誉为“国内最好的县级博物院馆”,一共三层楼,一楼展出民居,三楼是珍品展览馆,二楼是流动展馆。共有各类藏品万余件,珍品三四百件,一级文物有数十件。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燮、边寿民,新安画派的查士标,都有真迹在此。新安画派的介绍见 。

许多人来婺源是看古民居的,但是,古民居建筑有许多有趣的小学问,比如瓦脊、墀头、雀替是房屋的哪个部分?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对婺源民居的立体解构。这样在以后几天的旅行中,才能看出更多的门道。

如果有买砚的计划,先到这儿看看各代的龙尾砚精品,买起来会更有数,龙尾砚的更多介绍见 。

博物馆里的有趣宝贝如下:

百花金莲炬:这恐怕是最引人注目的宝贝了,主人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南京吏部尚书余懋衡(此人的介绍见 )。这是一对铜鎏金的烛台,高2米多,由100朵菊花、兰花、芙蓉和牡丹组成一朵大的莲花,莲花上有神态优雅的仙鹤,每朵莲花下又分别吊着挂件,挂件上分别点缀着人物,一个在唱戏,一个在敲打乐器,一个在吹笛,一个在踢球。这对金光闪闪的精美烛台据传是余懋衡为他祖父做寿时特意加工的,上世纪60年代经寻访购得入库。余家还有两件宝:珍珠衫和翡翠鳌鱼佩。婺源博物馆收藏有这块鳌鱼佩,也是64年从一个村委仓库的抽屉里寻来的。余家老宅的介绍见

铁边堆花人物山水瓶:制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1)。据说要经过两道烧制工艺,花纹看起来凹凹凸凸的,很有立体感,但摸起来却很平滑。

钢翠神话人物座屏:明代时皇帝御赐给重臣的,上面绣有吹萧引凤和天女散花的图案;其中人的脸和手是用牙和骨做的,衣服、树叶和建筑则用翠鸟、孔雀等鸟类的军蓝色羽毛粘成,至今仍非常鲜艳。

明代端砚:只有巴掌大,居然有十二只眼,而且全是活眼。

字画珍品:有明代刘世儒的《墨梅图》、吕纪的《芦雁图》、谢时臣的《群峰霁雪》、清代弘仁的《黄山图》、以及明代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冯梦龙等人的书法真迹。据说古典名著《三言》的作者冯梦龙的真迹目前全国仅在婺源博物院存有一件,是他当年书赠婺源友人的。

虹井

这是一口神机妙算的井。朱熹的父亲朱松出生时,这口井释放出如虹的白气以示庆贺。朱熹在尤溪寓舍出生时,这井因为又猜出了朱熹的远大前程,如虹的紫气又腾腾而上了。

推开尘封的木门,一眼六角围石护栏的古井便跃然眼前,井后赫然一方石碑,上书“虹井”并碑文四句:道寓斯人,如水在地,吸之益深,有味外味。

廉泉

朱熹第一次回家乡时,见到了这井泉清澈澄碧,掬起来一尝,味道甘醇可口,于是欣然提笔书上“廉泉”二字。

行知提示:

现状: 廉泉?很多当地人听后会不知所云。其时这一泓泉眼正躺在他们日日必经的东门桥下。历史太久远,生活的悠闲容易使人们忘掉铭记,而廉泉也只能在几根芜草下仰望天高云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朱绯塘:

朱熹回婺源扫墓时,与门人滕璘出城闲游,来到朱绯塘边,见几股泉水注入池塘,清澈如镜,蓝天白云映人,如观画卷。不久,婺源县令请朱熹为藏书阁撰文。朱熹参观藏书阁并阅读典籍,想起朱绯塘的情景,遂写了著名的《观书有感》一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行知提示:县城西北角,这口塘现在已被填平了。

朱子艺苑:

龙尾砚非常有名,在这里可以一识庐山真面目,看砚台从切割、打磨到雕刻的制作过程。该厂的珍品收藏室也可以看看。如果有兴趣.可以在厂里选购砚台,比在别的地方买要便宜很多。据说屯溪等地出售的歙砚都是从婺源这边入货的,但价钱却翻了几番。

村子四面环山。从村外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黄金周出游全攻略 流下来的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

村内的260多户人家大多居住在溪的两岸,典型的水绕村庄,家家临水,处处有桥。

经典老房子:

1、“大夫第”

清咸丰年间(1851一1862)的奉直大夫(从五品)李文进的住所。房子的右侧是绣楼,楼上是走马楼,三雕比较精美。

2、李书麟的故居

主人不愧是个木商,正堂中的木条案长达3.6米,江南罕见。

3、鱼塘屋

南宋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

4、李翼高故居

清初儒商李翼高的故居,面积并不大,也没有人们想象中徽商住宅的奢华气息,不过气质高雅、木雕精致。

5、铜绿坊

铜绿其实就是铜表面上生成的绿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粉末状,有毒,用于制烟火和颜料。

1630年前后,李氏裕善公用糯米做成饭,放到铜板上让其发酵、发霉,等它发出绿毒后,再和其他元素进行化合,制成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系列杀虫药品。他试验成功后,就到芜湖设厂生产,发了百万巨财,于是就回到世居故里建起了一座仿官厅建筑的房子。

当时裕善公在江南颇有名气,他的研制在民族工业中是先进的科学,所以事业非常红火。“铜绿坊”中就有一个专供谈生意用的客馆。不过,现在只有小瓶的铜绿卖给游客赏玩。

“铜绿坊”里还有一个500多岁的“金龙聚宝盆”。盆壁上的片片鳞甲会在光线达到某个角度时闪出金光。“龙尾”卧在盆底正中,“龙头” 藏在尾巴的后面。据说往盆里投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就代表官运通、财源大、得贵子、中立榜,反面朝上代表长寿,立而不倒、浮而不沉则代表有灾难。

名桥

通济桥:是明初村民为抵御山洪而集资修建的。青石板的路面铺满了青苔,桥下两股溪流汇合,水流湍急,名曰“双龙戏珠”。桥前的申明亭建于明末,现在是村民小憩谈天的地方。旧时每月的朔望日(农历初一、十五),宗祠会在这里鸣锣聚众,批评或者惩办违犯了村规民约的人,颇有点“民间法庭”的味道。(宗族还扮演着许多角色 )

名树

紫薇树:鱼塘屋(李知诚的故居)后院有棵500年的紫薇树,自古就被称为“江南一绝”,它看起来已经衰老不堪了,树干和树枝都几乎枯萎,只靠树皮吸收养分,但至今却仍能开花,而且花期长达90天。难怪有诗赞叹道“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三月久。”

桂花树:年代久远,树形庞大,胸径粗达0.91米,高11米,冠幅半径达7米,至今每逢秋月,桂花开放,香飘十里。

门道

门楣上的字:有一人家门楣上的字是 “青气 万丈 坐山 多年”,其实是“天 长 地 久”,颇有“绝妙好辞”遗风。字是从左往右写的,应该时代不久远。

4,到李坑参观除了要带一双慧眼外,还要多带一只杯子,因为李知诚故居外的蕉泉,泉眼无声,水尤清冽,是真正清甜可口的山泉水。

婺源的景点有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详细的婺源的景点介绍,你可以参考以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