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屿岛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LZ您好
兰屿并不是严格的热带雨林气候,而是亚热带季风向热带雨林过渡的气候
它的纬度低于北回归线,处于海中,即便是冬季,也由于海水比热更大而难以大幅降温此外这里还是黑潮(日本暖流)的源头,终年令这里增温增湿
二、为什么兰屿人要建地下屋?
导读
我国台湾省一种“地窖式”民居,这种地下和半地下的木石结构房,究竟在哪里?又是为什么呢?
1
风岛---兰屿岛
兰屿旧称红头屿,是台湾东部的一个小岛。因岛上安山岩含大量硫化铁而呈赤红色,远望如红色人头,故旧称红头屿;又因岛上盛产名贵的蝴蝶兰,后改名为兰屿。
兰屿岛是台湾唯一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2℃,全年月平均在20℃以上的时间长达9个月,全年多雨,年降水量高达3055毫米,降水平均,没有明显的雨季、旱季之分。夏季和秋季多台风,每年越过该岛的台风大约有20次,冬季东北季风强劲。兰屿堪称“风岛”,是全世界著名的多风地区之一。
2
地下屋的结构和优点
乌木的价值
兰屿岛的地下屋是当地人趋利避害的选择,台风来时,风力大,破坏力强;台风过后,酷热难当。
当地达悟族人营造了这种“地窖式”民居,优点突出,可躲避台风,且住起来冬暖夏凉,能采光通风,排水良好,极具特色,是当地人生活智慧的结晶,也是独特的历史文化。
民居分布于背山面海的小山坡上,各家住宅紧密相连,只留一些小路通行,形成群聚民居。
除了供睡眠及煮炊使用的主屋,供工作及储藏使用的工作房,与供乘凉及看海使用的凉台。
主屋是建在人工挖掘的凹地,其间挖有深的排水沟,宛如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外围再垒石成墙,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2 米处,屋顶用茅草覆盖,条件好的用铁皮,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因此称之“地下屋”。
房屋顶部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前坡为迎风坡,为防风,坡度缓;后坡为背风坡,坡度陡,便于排水。
民居主屋闷热潮湿,因此坑边多建有凉亭。多见方形木框架,底部家空,屋顶覆草。能遮阳透风,纳凉避暑。
3
地下屋现状
乌木雕市场
台当局多年前曾推动达悟人放弃地下屋、搬入水泥住宅。居民还是想办法让30多栋地下屋完整保留至今,也成为游客必看的景点。
神秘独特的习俗和淳朴原始的风貌,使兰屿被誉为“台湾最后一块净土”。当地民居未经允许不可随意拍照,他们认为这样对其灵魂有害,观看户外或凉台用餐也是失礼的。
怎么样,想不想去这个神奇的小岛去看看呢?
部分内容源于百度,同时参考了王恩涌文化
三、兰屿的民俗文化
达悟人是台湾高山族中惟一居住在离岛上的族群。中日甲午战争后,兰屿随同台湾岛被迫割让给日本。1897年3月,日本人组织的“红头屿调查队”,在经过5天勘探后,认为兰屿岛无开发价值,而将此岛列为人类学原始民族研究地区,禁止外人移入,使其与外界隔绝。至台湾光复时,达悟人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
岛上的人以地瓜、水芋及鱼干为主食。每至收获季节,整个部落的人几乎全部出动采收水芋,带回村落存放一大堆,家家户户拿着容器排队等候分配,高高兴兴地带回家食用。
在兰屿,鱼是达悟人获得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他们把捕来的鱼按颜色分为老人鱼、男人鱼和女人鱼三种。最差的黑色鱼给老人吃,灰绿色的鱼给男人吃,红黑花纹或白色的鱼、也是最好的鱼给女人吃。这是因为在达悟人社会中,女人要下田,要养育儿女,工作最繁重,应该吃最好的鱼。而老人因年老体衰,不能从事生产,故只能吃最差的鱼。他们认为这样依能力而分配所得,是非常公平的。但飞鱼则不分男女老幼,皆可食用。
每年4-6月是兰屿盛产飞鱼的旺季,也是达悟人最忙碌的时候,他们有一种集体出海捕鱼的传统习俗仪式,每年一度,叫做“飞鱼祭”。飞鱼祭是达悟人最庄严隆重的祭祀,都是在黎明时举行。举行之日,一清早,一艘艘绘有五彩图案的木船停放在海滩上,参加庆典的人围拢在四周,由一长者主祭,以鸡、猪为祭品供奉海神,祈求神的护佑和飞鱼丰收。祭祀完毕,男的赤身,着丁字裤,划独木舟出海捕鱼。捕捉飞鱼经常是在晚上进行,他们在渔船中点着火把,将挂网放入海中,飞鱼看到亮光就会自海面飞起,相继跃入网中。两个人划的小独木舟,一个晚上可捕到三五十条飞鱼。整个飞鱼季节,全岛可捕获百万斤之多。渔船归来后,岸上的壮丁蜂拥着帮忙把独木舟推上海滩。妇女、小孩儿忙着剖鱼、去鳞、晒鱼干,把这些飞鱼晒成干,可供一年食用。
山胞在新居落成或新船试航大典时,个个银盔盛装,聚集在主人房前,朗歌诵词,宰杀猪羊,宴请亲友。大船试航,体格粗壮的男人,合力举船往空中抛,然后做法驱邪。妇女们则头戴尖顶宽边笠帽,身穿颜色鲜艳直条纹的衣裙,胸前挂满长短不一的珍珠、玛瑙等饰物,在海边跳罕见的划船舞和头发舞。
在兰屿,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青年男子在脖颈上带着一串珠扣式的装饰品,这是男子求偶的标志。岛上男多女少,女子的社会地位很高,享有绝对的配偶选择权。达悟人采取一夫一妻制,每年在飞鱼季节前后,各村未婚的青年男女,每晚都聚集在海滩上,彻夜歌舞,如双方情投意合,表示愿结为终身伴侣,则男子可住进女子家里一个月,由女方家长考察其行为、品行、能力等情况,觉得满意,方可结婚。
到过兰屿岛的人都会觉得岛上居民无忧无虑,悠然自得,这里民风淳朴,与世无争。四周尽是碧波白浪,蕉雨椰风,景色自然秀丽,没有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住在岛上,犹如身处世外桃源。
兰屿的达悟人因气候关系及传统的影响,过去男子仅在下身系一丁字带,女子在胸前及腰间围一方巾,曾被人称为“裸人岛”。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除老年人外,年轻人着装已与台湾本岛一样。岛上居民的住房大都建在2米深的洞穴中,四周用石头堆砌,房顶与地面齐平,上铺石板,向海的一面留有出入口,刮风下雨时用一块门板将洞口遮住,这种住房不仅能防台风,而且可避高温。现在兰屿已建起许多现代的水泥结构住宅,但除少数青年人居住外,大部分人仍喜欢住在洞穴中。
兰屿岛耕地不多,居民不习惯种水稻,而多种甘薯、芋头,以此为主食,其他还有藤豆、瓜类、生姜、柑橘、菠萝、龙眼、芒果、椰子、槟榔等,多为岛上以大陆籍老兵为主的农场所经营,而达悟人仍以捕鱼为主,捕捞鱼类,多为自己食用。
达悟人几乎人人极富艺术歌舞天才,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每遇新屋落成,或渔船出海,都要以歌舞庆贺一番。每年的四、五月份间,岛上有所谓的“飞鱼季节礼拜”。时值飞鱼渔期来临,每个部落选择一天,邀集亲朋好友,置备牲畜果品,在海滩上举行祭拜。参与礼拜的人,全身盛装,围成圆圈席地而坐,由出海捕鱼的男子主持其事,年事稍长的坐于中央,面对大海,口中不住叨念着:“飞鱼来吧,飞鱼来吧,我们非常欢迎你的来到。”这时候,所有的与会人,均须息声屏气,闭目沉思,时而发出随声的附和,仪式进行长达两个多小时,才告结束。
达悟人的渔船,全是手工凿成,过程颇为艰苦,故此下水仪式十分隆重。届时,宾客如云,先祭神,后抛船,船主站在船上,一群身着丁字裤的青年将船高高举起,一路飞奔到海边,一声令下,船便“(左口右扑)嗵”一声被抛入海中。
四、兰屿岛受什么气候影响
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影响
它冬天温暖夏天炎热多雨
不过它是靠海边的,还带有点海洋性气候
夏天天气不是很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