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汕头有哪些特产?
1.达濠鱼丸达濠鱼丸是汕头市濠江区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汕头著名的特产美食达濠鱼丸色泽呈白色或灰白色,形态呈圆球状,形态完整、均匀,组织结构紧密,富有弹性,滋味、气味鱼香浓郁、味道鲜美。
2.南澳牡蛎南澳牡蛎是汕头南澳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汕头著名的海鲜特产。南澳牡蛎产自汕头南澳县,南澳由于南澳独特的自然环境,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生物饵料多样,为南澳牡蛎养殖生产提供充足浮游生物。南澳牡蛎蛎壳色泽呈翠绿...
3.汕头牛肉丸汕头牛肉丸即手捶牛肉丸,是广东潮汕地区著名的地方小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更是曾被评为“中华名小吃”,是广东汕头市著名的特产美食。汕头牛肉丸起源于潮菜,在汕头已有近百年历史,它以柔、润、鲜、爽而驰名。其制作技...
4.西胪乌酥杨梅西胪乌酥杨梅是汕头朝阳区西胪镇特产水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汕头著名的水果特产。早在600多年前,西胪镇就已经开始种植杨梅,种类主要以乌梅和红梅两大类为主,品种主要有乌酥、凹蒂酥、凸蒂酥和流涎酥等。
最重要的是,潮汕毒药是汕头目前比较突出的。
二、汕头特色文化有什么
综述:潮汕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广东三大文化之一。 是汉文化的子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传承过程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汉文化。
1、潮汕方言。潮汕方言很有特点,每字都有八音、有生动丰富的俗谚(如十嘴九尻仓、十赔九不足、好心方雷扣、好狗唔当路、七月半日头短条线、从暹罗到猪糟等)。
2、潮汕民间文学。其中有很多的潮汕歌谣、潮汕歌册和潮汕民间故事(如“天顶一只鹅,……”、“拍吓拍剪刀,……”等歌谣)。
3、潮剧。即潮语台剧,系吸呐其他戏剧艺术及潮汕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创造性发展而成。剧目有从其他戏剧移植的;也有以潮汕地方题材创作而成的,如《陈三五娘》、《苏六娘》、《辞郎洲》等。
4、潮汕音乐。具有高古典雅的曲调、婉约多姿的旋律,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及特有的民间喜乐气息和鲜明的大众娱乐特征,是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老乐种。其内容包括锣鼓乐、弦诗乐、细乐、潮阳笛套音乐、庙堂音乐等。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港澳和东南亚。
5、潮汕工艺美术。包括木雕、石雕、美术陶瓷等。其中潮安县金砂乡从熙公祠的石雕,堪称潮汕地区石雕的瑰宝。
6、潮汕地区的民间艺术。包括潮剧、英歌舞、灯谜、剪纸、版画、龙凤舞、双鹅舞、纸影(即潮汕木偶戏)等。
7、潮汕地区民居。包括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等民居,还有如澄海陈慈黉故居的中西合壁式建筑。
8、潮汕地区民俗。包括潮汕地区潮汕中秋习俗、年节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诸神崇拜习俗、礼仪习俗等,还有食七样羹、出花园、行彩桥等民俗
三、汕头特色有哪些?
汕头的特产有汕头牛肉丸、仙城束砂、老妈宫粽球、虾米笋馃、糖葱薄饼、潮汕龙湖书册糕等。
汕头牛肉丸:
汕头牛肉丸又称手捶牛肉丸,是广东省潮汕地区最著名的传统小食之一,起源于潮菜,在汕头已有近百年历史,它以柔、润、鲜、爽而驰名。手捶牛肉丸是潮汕地区最为普遍及大众化的民间小食,它既可作为点心小食,又可作为一道汤菜上筵席。
仙城束砂:
仙城束砂状如雪砂,是一种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属于广式点心。它以花生仁和白糖为主要原料,经过手工工艺制作,做成颗粒状,经过处理包装,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糖衣均匀、洁白、酥脆,落地即啐离花生仁,质地松脆,味道香甜,深受赞赏。
老妈宫粽球:
老妈宫粽球是广东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小食,节日食俗。它以糯米为主料,外形为六角球状,制作工艺要求严格,是一种口味独特的粽子。
虾米笋馃:
虾米笋馃是广东潮汕地区传统名吃。注重馃皮和馅料,制作时十分讲究。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汕头市小公园行街开设的潮成号小食店,专营虾米笋馃,壳桃馃等。
糖葱薄饼:
糖葱薄饼是一种广东潮汕地区广为流传的小吃。该小吃起源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福潭村,福潭村人称鸭潭,所以也有人把糖葱薄饼叫作“鸭潭糖葱”。把三张薄饼摆成品字形,中间放两块糖葱,洒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也可以加上一些香菜)包起来,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葱薄饼了。
潮汕龙湖书册糕:
潮汕龙湖书册糕,又名云片糕、炖糕。是广东潮汕地区传统名点之一。之所以称“书册糕”,是因为这种糕点一片片紧相贴,形似一小本装订成册的书而得名。
四、汕头特产有哪些?
汕头特产有西胪乌酥杨梅、南澳牡蛎、潮阳姜薯等。
一、西胪乌酥杨梅
西胪乌酥杨梅,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早在600多年前,西胪镇就已经开始种植杨梅,种类主要以乌梅和红梅两大类为主,品种主要有乌酥、凹蒂酥、凸蒂酥和流涎酥等。其中,乌酥杨梅被看作是杨梅中的“极品”。
2010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胪乌酥杨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二、南澳牡蛎
南澳牡蛎,广东省南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南澳牡蛎蛎壳:色泽呈翠绿色,呈近等腰三角形,左右对称,壳长在6厘米以上,重量25克以上;蛎体:肉质饱满、细嫩,呈乳白或灰白色,无寄生虫;口感:鲜美、细嫩,多吃不腻,素有“海洋牛奶精品”美称。
2011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澳牡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潮阳姜薯
潮阳姜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潮阳姜薯生产环境独特,品质优异,块茎皮薄光滑,肉质洁白香嫩,富含粘液质,清爽滑润,具有独特的香味,营养丰富。
截至2015年底,潮阳姜薯种植面积达200多公顷,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珠海等大中城市以及泰国、新加坡、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其中2014年年产总量5000多吨、产值1840.9万元、利税973.8万元。
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潮阳姜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五、汕头有什么特色?
◎ 汕头农业科学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 礐石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
◎ 青澳湾旅游度假区
◎ 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AAAA级旅游区)
◎ 莲花峰风景区(AAA级旅游区)
◎ 陈慈黉故居
◎ 北山湾旅游度假区
◎ 塔山风景区 200
◎ 南澳风能发电场
◎ 妈屿岛
◎ 潮阳大峰风景区
◎ 澄海郑王墓
◎ 南澳黄花山森林公园
◎ 潮阳灵山寺
◎ 莱芜旅游度假区
◎ 南澳总兵府
◎ 南澳宋井
◎ 宋代创建的波美村
◎ 汕头大学
◎ 青云岩风景区
◎ 中山公园
◎ 汕头老妈宫和关帝庙
◎ 潮阳仙城风景区
◎ 北回归线标志塔
◎ 沟南旅游景区
◎ 绍河珍珠科技园
◎ 莲花山温泉度假村
◎ 昆明旅游八酷景
◎ 傣寨: 橄榄坝
◎ 蝴蝶泉边蝴蝶会
汕头妈屿岛风景区
妈屿岛位于汕头市出海口。从汕头市区广场乘船,往东南方向航行约半小时便可达到。
1995年12月,我国第一座大跨度悬索桥汕头海湾大桥建成后,妈屿岛便成了这座大桥的一个桥墩,与海湾大桥连成一体,形成一道新的景观。海湾大桥有通往妈屿岛的引桥,现在往返妈屿岛方便得多了。
妈屿岛长0.65公里,宽0.64公里,面积0.206平方公里,海拔39米,海岸线长2.3公里。由于地处汕头内海向外海的出口,地理位置险要,解放后一直做为海防前哨,被列为军事禁区,1979年才对外开放,辟为旅游景点。
来到码头,海上有块黑褐色的石头,其貌不扬,当地人叫它妈印石,相传为妈祖化神入海时的遗迹。说来也怪,这妈印石不论潮涨潮落,总是浮出海面,不被海水淹没。
岛上最奇之处,莫过于一岛有两座妈祖庙。沿海渔民信奉妈祖本是平常事,但一岛两庙,且相邻而立,香火相映,却是此岛独有之景。
位于妈屿岛北面山麓的古庙是元代渔民从湄洲祖庙请来香火而创建的,后毁,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重建,1928年重修,是粤东沿海最早的妈宫之一。古庙有正殿,三开间,庙内保存始建的二根梭型石柱。多少年来,人们出海前都要上岛祭拜,带活鸡放生,以至岛上鸡群满山,故妈屿岛亦称放鸡山。现庙前有座雄鸡雕塑,色彩斑斓,正是这段历史的写照。
传说,老庙的香炉不知何故,一连三次滚落山坡,引起人们的猜测,大概是妈祖住得久了,想搬新居。于是,在香炉落地处,又建起一座新庙。岛上遂有新旧两座“天后庙”。新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分门亭、下堂、龙虎天井、拜厅、正堂,规模较大。后两庙皆失修倾塌,1981年重新修建。
重修后新庙体现了潮汕木雕、石刻、嵌瓷三大建筑艺术特色,尤其是屋脊的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等6组嵌瓷塑像,久经海风日晒而不褪色,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令人叫绝。庙内天后娘娘像前,有一副对联:“江河湖泊清波浪,通达远近逍遥游”,上联七字全部以三点水做偏旁,下联偏旁全部“坐船”,颇有特色。
鸾山有座“观海亭”,因1962年陶铸同志登岛倡建,又称“陶铸亭”。1983年2月,著名书画家刘海粟87岁时留下“妈屿碧海飞白浪,天风海涛曲末终”题词,现刻于醉潮楼前雕塑上。
岛上最高处立有观世音菩萨巨型石雕像,高12米,由大小105块石雕砌成,从海湾大桥上过往时皆可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