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期间消费者行为有哪些变化

转载:国人春节消费行为新变化

杨雪梅

春节是全国消费旺季,尤其体现在服务消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我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为8400亿元,这个数字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了11.4%。

春节期间的消费变化也是整个社会消费的缩影。2016年特别强调消费升级,这一趋势在2017年春节期间得到了放大。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回顾春节期间,国人消费行为呈现出来的变化。

春节旅游消费需求增势明显,出境游带动境外消费

以往,春节是阖家欢乐的节日,近几年,国人过春季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旅游过春节就是一个最明显的现象。

在国内旅游方面,“南下避寒”和“北上赏雪”是主要流向。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44亿人次,比去年的3.0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旅游总收入4233亿元,同比增长15.9%。

旅游活动向着个性化、特色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升级,旅游过年成了一种新现象。而旅游的增长也带动了景区商业的火热,相关数据统计,春节假期,西湖灵隐景区日游客人次首破10万;仅西湖边一酒楼,一天就卖出1000多只叫花童子鸡、1600多条西湖醋鱼,春节长假期间有4天的日营业额破百万元。

国内游只是一部分流向,更多的春节游客还倾向于出境游。据携程跟团游、自由行产品的统计显示,59%的春节游客选择出境旅游,41%选择国内游。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春节这个中国传统佳节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年度狂欢。

这些中国“春节客”也带热了境外消费。网易考拉海购发布的《2017年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七成人会选择购买洋年货,网购金额预计比去年同比增长一倍,很多境外商场也纷纷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消费打折活动。

春节期间网络消费需求旺盛,电商、O2O开启春节模式

以前,春节可能是电商消费的淡季,因为快递公司陆续停止收件,部分商家在春节期间打烊。不过,为配合消费需求,一些主流电商也开始不打烊。

今年春节,京东商城承诺小件订单88城春节不打烊,在农历新年初一至初三期间,保证部分城市物流系统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并对小件订单进行限重;苏宁易购推出春节次日送达,苏宁物流在全国307个城市的大小件配送服务不暂停,且不涨价,并照常提供门店自提和直营店自提服务;而天猫淘宝则施行包括天猫超市、电器、数码、手机在内的多个业务春节照常买策略,并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承诺“迟到免单”。菜鸟网络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年货购物需求,菜鸟平台上大约有30万名快递员将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一数量比去年的12万人有了大幅增加。

春节期间,消费者其实对电商的需求较大,尤其O2O等服务,有很大增长的空间。由于电商的物流、客服不到位等原因,使很多消费者买不到,尽管春节不打烊模式有企业尝试,但服务还需要提升。江苏南京市工商局对12315平台的投诉数做了统计分析,显示2017年春节期间对电商平台的投诉相比往年有明显增加,消费者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购物平台不发货、旅游平台消费纠纷、购物中心消费和娱乐场所服务等方面。

年货、礼品选择趋向品质化、科技化、绿色化

据商务部数据统计,春节期间传统年货、绿色食品等商品热销,健康饮食的观念带动地方土特产,时令水果、保健礼品等商品销售大幅增长,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在扩大。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在年夜饭食材的采购中,生鲜食品占比逐年提高,新鲜水果和新鲜蔬菜增幅尤其显著。

而在部分消费者送长辈的礼物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电等科技产品备受青睐。

消费者除了对物质的享受,也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今年春节,文化消费也很火热,看电影、赏话剧、观民俗、逛庙会等成为热门选择。根据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的统计,从大年初一零点到初六24点,电影票房累计收入33.34亿元,继续保持了春节档的增长势头。其中正月初一票房突破8亿,创下单日历史新高。

其实,“春节经济”反映社会消费水平及趋势变化,春节消费的新趋势和新动向,也反映出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升级变化。今年的春节消费越来越注重品质、崇尚健康、追求时尚、彰显个性。

二、银联网络消费数据显示中国春节正在变成全球旅游消费旺季吗?

中国银联23日发布2018年春节出境游报告,通过银联网络消费数据对春节期间境内游客出境游的新趋势、新特点进行了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春节正逐步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旺季,境内游客出境游目的地更广,消费更注重体验和品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热门选择,“外卡内用”也成为春节消费新时尚。

银联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期间我国游客探索世界的范围更大,其中一线城市游客足迹遍布100个国家和地区,但成都、杭州、武汉、重庆等15个新一线城市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数量增长更快,2018年增加11个国家和地区,不排除在2019年春节超越一线城市的可能。受优惠政策及大力宣传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受境内游客欢迎。

从受欢迎程度来看,2018年,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日本、新加坡和泰国是境内游客春节最爱去的5个目的地。菲律宾、斯里兰卡、俄罗斯、土耳其、澳大利亚是境内游客常去的国家中增速较快的5个国家。而且不同城市的百姓在境外旅行目的地的选择上也各有偏好。

在餐饮方面,以日本为例,所有国内城市游客在日本的餐饮消费规模均快速增长,三线或以下城市的增速最快,同比增速达93.48%。此外,餐饮消费占比均有明显上升。在文娱方面,以欧洲为例,2018年春节期间欧洲出境游消费中文娱类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增速超过20%,二三线城市尤为明显。而上海游客在欧洲的文娱类消费同比增长更是高达37%。在住宿方面,随着境外自由行的普及,人们在境外的住宿消费占比也逐步提升。在出行方式方面,出境自驾游愈发风靡。

此外,2018年春节期间,来中国用卡的境外持卡人增多。其中,中部及西部二三线城市的外卡交易量相较于2017年春节增长较快。从消费类别上看,境外持卡人最爱在中国购物。此外,住宿、餐饮、娱乐等支出也是境外持卡人在境内的主要消费类别。

三、春节出境游哪里便宜?

春节假期比较长,各个地方游客都比较多,目的地的选择尤为关键。下面推荐你几个好地方。1、泰国。泰国是很多人走出国门的第一个旅游目的地,而一去再去的人也不在少数。2016年,泰国国家旅游局专门发布“神奇泰国”市场标示——“微笑泰国”的全新形象。景点推荐 :普吉岛,清迈,苏梅岛,曼谷。2、新加坡。新加坡亦有“花园城市”之美称。这个面积小的国家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新加坡全年气候温暖,特别适合旅游。新加坡市干净整洁又充满都市气息。新加坡拥有着世界上首个夜间动物园。因此,新加坡每天都吸引着将近12000名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旅行者前来旅游观光。 景点推荐 :圣淘沙,新加坡城,新加坡海底世界,夜间野生动物园。3、日本。日本是一个地势多变、水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由此构成了优美壮丽的景色,那里有山中积雪的湖泊、怪石嶙峋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峻峭的山峰、雄伟的瀑布以及大大小小的温泉,这些引人入胜的旅游景点常年吸引着大量游客来到日本观光。景点推荐:东京、京都、富士山、冲绳。4、帕劳。 帕劳共和国是太平洋上的岛国,不仅以海底景观闻名于世,属于海洋学家公认的世界七大海底奇观之首,海面景观也同样令人赞叹。它的海水共有7种不同的颜色,让每一个见过它的游客都赞叹不已。 景点推荐:科罗尔、昂奥尔岛、巴伯尔图阿普岛、帕劳总统府。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还是要选一个靠谱的旅行社,玩的省心又痛快,众信旅游就不错的,推荐你去官网看看。

四、2018年春节处境旅游价格会上涨多少?

201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出境旅游价格综合指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高于2017年的暑期旺季和十一黄金周的价格指数,与2017年春节黄金周相比上涨4.5%。出境旅游价格指数大幅上涨,主要反映出春节黄金周期间出境旅游的需求十分旺盛。从团队游产品来看, 2018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日均价格排前十位目的地为马尔代夫、新西兰、斐济、澳大利亚、夏威夷、法国、加拿大、毛里求斯、德国、阿联酋。

从2018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市场总体情况看,表现出以下6个方面的特点:1)2018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价格指数达近年来的最高值,反映出今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需求非常旺盛;2)近程亚洲目的地是出境游热点,价格环比涨幅超50%;3)中远程目的地中,大洋洲旅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中东非洲(特别是阿联酋迪拜)是出游小热门;4)热带海岛游受青睐,价格涨幅超40%;近程海岛目的地如普吉岛、巴厘岛、塞班岛价格涨幅近50%;5)出境旅游产品中,适宜家庭旅游的产品、亲子游产品和主题体验旅游产品数量明显增多;6)从春节黄金周期间的出境旅游市场产品结构看,反映出在消费升级的市场背景下,旅行社重视开发优质旅游产品,目的地的优质旅游供应商资源越发受到欢迎,出境旅游从供给侧方面正在转型升级。

中国旅行社协会将进一步有效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动态监测和趋势预测,引导旅行社企业科学设计和合理定价旅游产品和线路;进一步发挥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第一道关口”作用,加强对会员企业“不合理低价”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广大游客合法权益,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优质旅游发展内涵,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行业发展质量。

五、中国游客出境游哪些消费增加了?

不少中国游客已经开始告别非理性和炫耀式消费,消费行为更加理性,预算也做得更为精细。这无疑是一种消费升级的表现。据中国银联发布的2018年春节出境游报告显示,中国游客出境旅游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买买买”,深度游、自由行越来越普遍,更加注重境外游的体验和品质,各城市游客在餐饮和文娱方面的花费越来越多。以欧洲为例,2018年春节期间欧洲出境游消费中文娱类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增速超过20%,二三线城市尤为明显。而上海游客在欧洲的文娱类消费同比增长更是高达37%。

中国旅行社德国公司总经理张宇红也认为,如今中国客人更加实际。现在更多人会根据个人需求,货比三家、理性购物。保健品和观光游一度是国内游客的主要支出项目,如今,子女游学、艺术鉴赏与收藏、健康养生等服务类、文化消费类开支正在崛起,成为中高端团的新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内日渐火热的自驾游类似,出境自驾游也开始风靡。中国游客出境游在租车上的花费也呈现较快增长。在中国银联发布的报告中,来自一线城市的游客租车人数及花费最多,而三线或以下城市游客租车的总金额、卡均交易金额和笔均交易金额增速都明显快于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