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的特点是什么?

小兴安岭的特点是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四季分明,是真正有四季变化的地方。

小兴安岭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这里冬季不但非常严寒干燥,而且持续时间特别漫长,夏季则温热而短暂。最近几年的平均气温是-1 ℃左右,最冷的月份为1月,最热的月份为7月,年降雨量550-67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

小兴安岭拥有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茂密树林,它以宽谷、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红松积蓄量最多,占据全国总量的一半,因此一直有红松故乡的美誉。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中北部,和嘉荫县的西南部交界处。

旅游开发:

小兴安岭地区诸多山脉,由于植被水源保护较好,许多被开发为旅游景区。萝北县望云峰,冬季积雪时间长达6个月,积雪厚度达1米,建有高山滑雪场。

嘉荫县观音山沿东山脚有石砌小径,其上200米处昔有观音庙,毁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俄乱”战火。1927年始设县级建制时,以山命名佛山设治局,后改为佛山县。已辟为游览地。

小兴安岭资料及特产 这里有详细介绍

1、小兴安岭,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西北-东南走向山脉之一。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中北部和嘉荫县的西南部交界处。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山脉西北接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张广才岭北端,黑龙江与松花江的分水岭。南北长约450公里(一说500公里),东西宽约210公里,面积77725平方公里。

2、小兴安岭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

3、小兴安岭地区,是中国重点用材林基地。林区面积1206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00多万公顷,林木蓄积量约4.5亿立方米,红松蓄积量4300多万立方米,占全国红松总蓄积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红松故乡”之美 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小兴安岭进行了全面开发,先后建立了24个林业局,并在小兴安岭腹地建立了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林业城市-伊春市。在五营一带建立了以保护红松为主要目的的国家级“丰林自然保护区”,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区内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比较著名的有山脉东部的鹤岗煤田。

4、油豆角是小兴安岭的特产,油豆角颜色鲜绿,肉质肥厚、口感柔和、无老丝是豆角中的极品,国内闻名。它生长在土质肥沃的田园中,属低温植物,不受任何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油豆角丝是采用鲜油豆角为原料,精细凉晒切制而成,完全保留其原有的营养成份。油豆角炖排骨、油豆角炖红焖肉是东北家常菜之一。

5、榛蘑是生长在小兴安岭大森林中的一种野生真菌类,由于它源于自然,食用及营养价值极高,故有“青菜之冠”之称。它生时淡黄色,晾干后深黄色,外黄内白,鲜嫩可口,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并有美容、减肥之功效。小鸡炖蘑菇是东北名菜之一。食用方法:炖鸡、炒肉、调汤、拌馅等。

6、红松果仁是采用伊春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之宝—百年红松之果实,精心加工而成,果仁完整、奶白亮色、口感圆柔、香甜可口、回味绵长,具有补气、益血、强心健脑、滋润皮肤、开发智力等功能,还具有延年益寿、减肥等功效,是保健营养佳品。本品无污染、纯正天然,是小兴安岭红松故乡奉献给人们最好的绿色保健食品。可制作糕点、饮料、化妆品、松仁糖、松仁小肚、松仁玉米等菜肴。

三年级小兴安岭的特点是什么?

三年级小兴安岭的特点:春天有积雪融水汇成的小溪,夏天有葱葱的树木,秋天有可口的野果、珍贵的药材、鲜嫩的木耳,冬天有厚厚的过膝的积雪。

小兴安岭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大致以嘉荫至铁力一线为界,东部为海西褶皱带,山体主要由海西花岗岩构成,其次为下元古界变质岩系。受新华夏构造体系影响,中生代形成一些内陆盆地,在盆地里沉积了煤系地层。

燕山运动期间断裂活动显著,并有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喷发。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约,一般海拔500—1000米。山势和缓,北低南高,伊春附近的大管山海拔1203米。

地貌相比差异显著,南坡山势浑圆平缓,水系绵长;北坡陡峭,成阶梯状,水系短促。北部多丘陵台地,地表以砂砾岩、玄武岩为主,河谷多宽谷;南部低山丘陵区,多出露海西期花岗岩,河谷多形成“V”形谷。

小兴安岭简介:

小兴安岭,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西北-东南走向山脉之一。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中北部和嘉荫县的西南部交界处。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

山脉西北接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张广才岭北端,黑龙江与松花江的分水岭。南北长约450公里(一说500公里 ),东西宽约210公里,面积77725平方公里。

三年级小兴安岭的特点是什么?

三年级小兴安岭的特点是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有很多树,像绿色的大海,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它以黑龙江中心航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约250千米,是中国东北边疆的重要门户。小兴安岭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这里冬季不但非常严寒干燥,而且持续时间特别漫长,夏季则温热而短暂。

小兴安岭的资源分布:

1、水资源。小兴安岭山区河流,主要有属于黑龙江水系的逊河(逊别拉河)、沾河、乌云河等和属于松花江水系的呼兰河、汤旺河等,构成黑龙江水系与松花江水系的分水岭。

2、林木资源。小兴安岭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全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00天左右。繁衍生长着红松等许多珍贵树木,成为国家重点用材林基地。

3、动植物资源。小兴安岭植物种类多,有部分红松为主的针叶林,其余大面积为针阔混交林,树种较多,除红松外,还有臭松(冷杉)、鱼鳞松(云杉)、樟子松、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椴、榆等,林下灌木丛生,杂草茂密。

栖息的动物种类丰富,主要有驼鹿、马鹿、猞猁、麝、青羊、豹猫、紫貂,梅花鹿在小兴安岭省地区尚有分布,珍贵的东北虎已很稀少。

4、矿产资源。小兴安岭的金属矿产和煤田资源分布广泛。

小兴安岭的特点?

小兴安岭的特点

小兴安岭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

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约,一般海拔500—1000米。山势和缓,北低南高,伊春附近的大管山海拔1203米。地貌相比差异显著,南坡山势浑圆平缓,水系绵长。

北坡陡峭,成阶梯状,水系短促。北部多丘陵台地,地表以砂砾岩、玄武岩为主,河谷多宽谷;南部低山丘陵区,多出露海西期花岗岩,河谷多形成“V”形谷。

春天有积雪融水汇成的小溪,夏天有葱葱茏茏的树木,秋天有可口的野果、珍贵的药材、鲜嫩的木耳,冬天有厚厚的过膝的积雪。

小兴安岭的特点是什么?

小兴安岭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

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约,一般海拔500—1000米。山势和缓,北低南高,伊春附近的大管山海拔1203米。地貌相比差异显著,南坡山势浑圆平缓,水系绵长。

北坡陡峭,成阶梯状,水系短促。北部多丘陵台地,地表以砂砾岩、玄武岩为主,河谷多宽谷;南部低山丘陵区,多出露海西期花岗岩,河谷多形成“V”形谷。

扩展资料:

一、位置境域

小兴安岭,或称小兴安岭山脉,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西北以嫩江为界与大兴安岭相连,东北至黑龙江岸,接大兴安岭支脉伊勒胡里山,东部连接三江平原,东南抵松花江畔,与张广才岭相接,西南与松嫩平原毗连。

小兴安岭与黑龙江以北俄罗斯境内的北东走向的山脉是一个整体,北段在俄罗斯境内,称为布列亚山脉;南段在黑龙江省境内,称为小兴安岭山脉。

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西北以五大连池-黑河一线与大兴安岭相接,东南达松花江谷地,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东接三江平原,西以小兴安-铁力-巴彦为界,与松嫩平原相邻。南北长约450公里(一说500公里),东西宽约210公里,面积77725平方公里。

二、地貌特征

小兴安岭山势不高,海拔一般500-800米,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表现出明显的成层性,属低山丘陵地形。

东部和南部海拔800-1000米的山峰较多,超过1000米的山峰主要沿松花江和呼兰河的分水岭分布,最高峰平顶山,海拔1429米,其次为小城墙砬子,海拔1223米,此外尚有大青山等10余个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多属断块中山地形。

围绕中山的是低山和丘陵,海拔500-800米,向西北降为丘陵状台地,到孙吴至黑河一带成为海拔300米左右的宽广台地。

小兴安岭南北两坡由于新构造运动上升的不对称性,地貌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南坡山势浑圆平缓,水系绵长;北坡陡峭,成阶梯状,水系短促。在东部,北东-南西向和南北向的山文线比较明显,但总体来说,山脉走向很乱,几乎无明显的方向,分水岭蜿蜒曲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