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安吉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哪些比较值得去?

安吉旅游景点有很多,值得去的也是不少的,比如以下几个旅游景点:

第一个旅游景点是竹子博览园。事实上,竹博园创建于1974年,是竹乡竹旅游的经典之作。竹子博物园也是中国竹博物馆,集竹文化和竹技术于一体,是亚洲最大的竹种基地。这是一个真正的竹子世界和海洋,享有“竹子王国”的美誉。如果你喜欢看竹林的话,一定不要错过竹子博物园。

第二个旅游景点是中国大竹海。与竹子博物园意义昂,中国大竹海风景区同样是一片以纯竹子为主的林地。中国大竹海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竹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区。在大竹海风景区内,到处都有高大的毛竹,它们都矗立在山间,看上去非常壮观。值得一提的是,大竹海中最大的毛竹直径为17厘米,这个毛竹也被中国农业展览馆收藏和展示。

第三个旅游景点是安吉江南天池度假村。安吉江南天池度假村靠近江南天地,这里也是集住宿、餐饮、会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准四星级酒店。事实上,安吉江南天池度假村有各种不同风格的配套设施,这个度假村巧妙地结合了现代和传统文化,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第四个旅游景点是安吉竹博园。事实上,安吉竹博园是西湖附近竹海的核心景区,这也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定居的县级大熊猫基地。安吉竹博园是一个集竹海观光、竹文化主题体验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竹大观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竹子,同时也可以体会到真正的江南文化。

总而言之,以上几个旅游景点都是安吉比较出名的景点,如果你也想出去旅游的话,不妨到这几个地方游玩。

文旅结合发展的当下,安吉特色文化,很值得深入探索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里所说的精神食粮就是地方文化,文化 旅游 已经是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其中主要“以文促旅”以文化特色塑魂,为品牌赋能;“以旅彰文”即“八化”:文化产品化、文化业态化、文化主题化、文化品牌化、文化体验化、文化游乐化、文化互动化、文化情境化;文旅结合,促进发展。

作为获得2020年百强 旅游 县美称的安吉县来说,在文化 旅游 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他们坚持文化挖掘,深入挖掘和提炼地方 历史 、传统等特色文化,讲好安吉故事,打造了属于安吉自己独有的文化IP,比如“两山”文化、古越文化、昌硕文化、爱国文化等等。其中安吉生态博物馆、安吉古城遗址、吴昌硕故居和吴昌硕纪念馆、孝丰南街、孝丰革命烈士陵园等都可见一斑。

安吉生态博物馆

可以说,博物馆是开启一座城市的钥匙。

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安吉县博物馆。新馆于2012年10月对外开放,坐落于安吉县县城东庄路2号,建筑总面积15924平方米,全面体现安吉生态文化特色,集中展示安吉辉煌 历史 ,系统展现安吉民风民俗,融 历史 人文、生态文化、科学知识、信息集成为一体,是介绍安吉过去、展现安吉当今、启迪安吉未来的公共文化地标。

安吉生态博物馆群通过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 社会 生态、产业生态等多方面较好融合,采用“一个中心馆、十二个专题生态博物馆、多个村落文化展示馆”的“安吉村落博物馆群”框架结构,努力实现从“馆舍天地”到“广阔田野”的跨越。中心馆是全面体现生态文化大县特色,十二个专题馆和多个村落文化展示馆则分布在安吉的各乡村,以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为主要内容,浓郁乡土文化积淀的总和,也是展示生态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展厅由生态厅、 历史 厅、铜镜厅、临时展厅组成,面积约3600余平方米,展线近800米,环境清雅,文化气息浓厚。

利用科普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点,开展主题宣教活动,为广大的安吉县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学习 娱乐 两不误的"第二课堂"。品牌活动"暑期小小讲解员培训"、"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等影响力不断提升。2017年 "博物馆之夏"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的报道。2019年春节前夕"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得到央视报道。

安吉古城遗址

这里是安吉古城遗址,位于安吉县递铺街道西北15 公里处九龙山下的古城村。古城呈方形,土筑城墙及护城河遗迹明显,城墙东西长600 米,南北宽550 米,占地面积0.33 平方公里,包括护城河在内共0.55 平方公里。

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 旅游 提升工程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中,安吉古城遗址成为浙江省2019—2020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全省仅4个。

据悉,古城遗址是一处越国重镇和秦汉鄣郡郡治的城址,是浙江越文化的文明摇篮。通过对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证明,该城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城墙筑于战国时期。该城至公元589年废故鄣、安吉、原乡入绥安时被废弃,建城史近2000年左右。相关史料证明,古城是早期越国北疆重镇,秦汉鄣郡治所,汉六朝故鄣县治。通俗一点讲就是当时的省城。

2013年,古城遗址与龙山越国贵族墓群被国务院合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三五”150处重要大遗址,进入了国家最高等级的遗址序列。

目前,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由国家文物局立项,现正按计划推进遗址博物馆等建设工作。“古城遗址是国家文化和 旅游 部组建后,首批列入文化 旅游 提升工程的项目,这对于古城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推动遗址公园建设和促进文化 旅游 深度融合,进一步擦亮安吉文化名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孝丰南街

这里是安吉孝丰南街,是安吉县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条古街,数百米的道路旁,大多是清朝建筑,还有部分民初建筑,满载着当地百姓儿时的记忆。南街的存在,也让孝丰镇被评为省 历史 文化名镇,孝丰社区被评为省 历史 文化村落重点村。但随着城市发展、人口不断迁出,南街古韵风貌日渐式微,当地百姓对南街保护、利用、开发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2018年,孝丰镇先后改造了姚氏故居及北段部分外立面,增设了“老街记忆”节点等。2020年对南街300米核心路段、50幢古建筑进行改造,着力将其打造成为以孝丰风情为特色的文化原乡体验型老街,助力美丽城镇建设“人文美”。

现在老街基本已经改造修缮完成,邮局和小洋楼格外引人注目!走在老街上都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生活在老街的人们悠闲自得,有的门口还有着厚德载物,青山绿水的标语,到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氛。

孝丰革命烈士陵园

天目山(孝丰)战役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浙江境内最大的战役,也是一次消灭顽军最多的战役,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军在粟裕将军具体指挥下,以少胜多,三战三捷,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了浙东革命根据地。

孝丰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近千名新四军将士,安吉人民捐款捐物而建的。

安吉县孝丰烈士陵园座落在孝丰镇城东缸窑岭上,占地64亩,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纪念碑、烈士墓、新四军天目山反顽战役纪念馆、粟裕大将铜像、烈士英名墙等建筑物组成,烈士墓内安葬着223位革命烈士遗骸。纪念馆内展示图片资料400余幅,实物100余件,全面真实反映新四军天目山战役战况。

安吉县孝丰革命烈士陵园先后获批省烈士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是全省9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中唯一一家县级单位。近年来,陵园每年聘请12位老新四军、老干部担任义务辅导员,向群众、学生讲党史、国史、军史、革命斗争史、天目山战史,共讲60场次;每年请中小学生穿新四军衣服在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共讲150场次。

吴昌硕纪念馆

吴昌硕纪念馆以“一代宗师——吴昌硕艺术生平陈列”为主题,分六大版块,充分展示了一代宗师崇高的人格风范和昂扬的精神气息,成为安吉文化的一个新地标。

从1963年筹建到一期建筑面积780平方米,二期扩建至1288平方米,再到2014年三期的6530平方米;馆藏作品从最初的30余件到目前3200余件,跨越五十年、三度建馆,吴昌硕纪念馆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昌硕文化艺术在安吉的落地生根并不断发扬光大,也彰显了安吉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如今的纪念馆,属于国内资料最为齐全的吴昌硕艺术研究中心,已成为安吉的一张靓丽名片、一处重要的人文 历史 景观、一个崛起的文化新地标。

吴昌硕故居

吴昌硕故居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鄣吴镇鄣吴村上街,为类似四合院式的清代早期建筑,包括堂屋、 老屋(东厢房)、金石馆、艺术 碑廊、院子、后花园等组成部分。

鄣吴村古称“归仁里”,古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村东溪边古树参天,遮云蔽日,因而鄣吴村古时也被称作“半日村”。明嘉靖年间,吴麟、吴龙、吴维岳、吴维京相继进士及第,嘉靖皇帝赐御匾“父子兄弟四进士”,成为一时佳话。

昌硕文化是其地方特色文化内涵,近年来,全镇上下在文化挖掘上不断发力,“嫁接”到乡村 旅游 发展中,镇域休闲 旅游 发展欣欣向荣。

归仁里老街上店铺林立,围绕着昌硕文化为主题开了很多家店。

安吉图书馆

2019年12月28日,安吉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屹立于凤凰山脚下的安吉县图书馆新馆,成为了安吉“全民阅读”崭新的城市地标。

新图书馆是昌硕文化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9300平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320平米),是集信息智能、纸质图书、电子图书于一体的生态性城市阅览新空间。总设计馆藏量为60万册图书,其中纸质图书35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阅览座位1000余个。馆内设有青少年借阅活动区、低幼亲子阅读活动区、读者冷餐厅、休闲书吧、视障阅览室、成人外借、报刊阅览、多媒体体验、多功能报告厅、特藏(地方文献)等功能区。

作为 旅游 百强县的安吉来说,深入发掘特色文化,并通过不同方式展现出来,在寻求文旅结合,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追求并行的主题下,奋力创新,不断前进。

安吉必玩三大景点

《藏龙百瀑》、《独松关》、《安城城墙》、《奉宪禁碑》、《灵峰寺》、《隆庆庵》、《石佛寺》、《石马湾漂流》、《茅坞塘风景区》、《吴昌硕故居》。

1、《藏龙百瀑》

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距县城25公里,杭州62公里,离亚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仅一公里,是新近开的原始生态景区,坐落在密林险崖、群瀑之中,是有众多瀑布蜿蜒而下所组成,故名“百瀑”。瀑布落差最高达60米,为浙江省罕见的瀑布群。

2、《独松关》

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双溪口关上村及至杭百丈镇独松村。独松关横跨东西两山,关墙块石垒筑,原长约80米。现存山溪以西部分,长23.5米,宽13米,高6.6米。

南北向瓮城式构筑,原有箭楼,箭楼瓮口南北长4.75米、东西宽3米。拱券式关门,面北拱券门式,高3.2米、面南拱门有两道拱券,其中内拱高4.06米,外拱高3.2米。

墙体内用黄土杂石子夯筑而成。独松关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抵御北方敌兵的重要关隘。古驿道,为临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陆路捷径之要道。现存1200余米。

3、《安城城墙》

地处安吉县城递铺镇北约10公里处的西苕溪西岸安城村,是唐代晚至民国时期的安吉州、县治所在地。是浙江及江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州、县级城防体系,并具有山区地方特色。

城墙始建于元末明初,历经明、清及民国多次修葺,保留了不同时期城墙砌筑工艺。安城及安城城墙是一座集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州、县城市建筑博物馆。

对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斗志,发扬民族精神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吉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中国美丽乡村已成为安吉继中国第一竹乡、国家首个生态县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品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安吉的名胜古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安吉的名胜古迹

安城城墙

安城城墙地处安吉县城递铺镇北约10公里处的西苕溪西岸安城村,是唐代晚至民国时期的安吉州、县治所在地。是浙江及江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州、县级城防体系,并具有山区地方特色。城墙始建于元末明初,历经明、清及民国多次修葺,保留了不同时期城墙砌筑工艺。安城及安城城墙是一座集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州、县城市建筑博物馆,保护和利用好这份 历史 遗产,对于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激发民族斗志,发扬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松关和古驿道

独松关和古驿道,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双溪口关上村及至杭百丈镇独松村。独松关横跨东西两山,关墙块石垒筑,原长约80米。现存山溪以西部分,长23.5米,宽13米,高6.6米。南北向瓮城式构筑,原有箭楼,箭楼瓮口南北长4.75米、东西宽3米。拱券式关门,面北拱券门式,高3.2米、面南拱门有两道拱券,其中内拱高4.06米,外拱高3.2米。墙体内用黄土杂石子夯筑而成。独松关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抵御北方敌兵的重要关隘。古驿道,为临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陆路捷径之要道。现存1200余米。

奉宪禁碑

“奉宪禁碑”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双溪口村独松关以南。该碑原立于蟠龙庵门前的银杏树下,七十年代村里建大会堂时,将碑移砌于围墙中,加以保护。2003年建凤凰水库时将碑再一次迁移独松关以南约300米处,并建四面亭加以保护。碑立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l808年),碑高150厘米,宽70厘米,厚20厘米,碑文阴刻856字。

灵峰寺

坐落在安吉县递铺镇水口村灵峰山的大雄峰,距县城约12公里。始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名灵峰院。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改称百福院;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又更名为灵峰讲寺,通称灵峰寺,是安吉最大的寺院。吴越王钱(公元825—932年)重佛尚施,曾两次浏览该院。灵峰寺在群山环抱之中,寺前有参天古树,寺侧潺潺溪水,修篁翠竹,森异幽绝。志书称为:“寺因峰建,峰以寺传,因峦耸秀,林木深幽。”由此可见,灵峰寺是一处绝佳的 旅游 胜地。

隆庆庵

隆庆庵,始建于五代后梁(912年)。吴越王钱鏐亲手操办建造而成,是竹乡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佛教盛地。因庵择灵地,佛光降临,百姓有求必应,规模宏伟,在其盛时有殿、堂、楼、房百余间,以廊相连,建筑别具一格。有史书记载,在光绪二十四年、三十四年先后在此建筑隆庆禅院。觉照、显明等十余位知名佛教大师曾赴此助建庵院。此后文革期间被拆除。于1997年重新修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殿等建筑,在天王殿里供奉的有弥勒佛、韦驮和四大天王,香火不绝。

值得一去的安吉名胜

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安吉县山川乡境内的茅坞塘山,石佛寺的大门原状保留完好,门高2.1米,宽1.33米,两边用l5块青石叠成,青石上 雕刻 着两只栩栩如生、小巧玲珑的石狮子 浮雕 和八仙道具,共有图雕17个。历史久远,

石佛寺几经沧桑,文物损毁严重。自从解放初期三个和尚相继仙逝后,石佛寺便无人管理,文革时又遭浩劫,石佛寺大殿被毁,许多文物被炸毁或流失民间,现幸存的还有石佛寺大门,寺院遗墙,17件石刻,1994年,由当地民间自发筹款修复了石佛寺大殿,并重新整容装饰了1.15米高的汉白玉石观音像,1996年又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安吉县宗教部门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200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马湾漂流

石马湾漂流就位于石马水库的下游,石马湾漂流的得名也由此而来。石马湾漂流全长3公里,漂流完全程需1小时30分钟。石马湾漂流还设有集餐饮、住宿、漂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接待站。该接待中心有高中档豪华宴会厅、住宿高中低档客房,同时,还拥有大型的停车场、豪华客车、漂流用具,可接待大型旅游团队,并提供 导游 、客运、餐饮、漂流等一条龙服务。

茅坞塘风景区

茅坞塘景区位于安吉山川乡境内,据安吉县志记载:“茅坞塘山,曾名石观音。马家弄西3公里,西界山河乡,海拔1085.9米,山腰曾有石观音寺。”石观音寺即石佛寺。石佛寺建寺距今大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地名志考证,发现唐朝天复辛酉年(901年),就有文人黄炎游石佛寺而留下诗句:“紫气氤氲松绕川,山破云头石壁寒,百鸟啾咏花拥谷,曲径通幽流水潺,莲藕芯有石佛寺,甘露长滴观音洞。”

茅坞塘山势折叠,仿佛花瓣合围。植被丰富且层次感明显,色彩形态变化多样。山花应时而开,浓淡绿色相衬。曲折卵石小径,处处清流相伴。或为白练飞瀑,或为碧玉深潭。更有陡岩峭壁,怪石嶙峋。

吴昌硕故居

吴昌硕故居在安吉县鄣吴村。吴昌硕初名俊、俊卿、香补,字昌硕。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八月 初一 。

吴昌硕故居在鄣吴村中心,系200多年前砖瓦结构房屋,朝向西南,其个“溪地静室”是他读书、作画、篆刻之处。经1987年整修,保持原貌,再现清代巾叶建筑风格,有较高的艺术件。故居陈列吴昌硕青少年时期的系列文物真迹。

为吴昌硕纪念馆。该馆系仿古式三层建筑,用蓝绿色琉璃瓦覆盖,建筑面积为872平方米。内分三厅:一厅介绍其生平 事迹 ;二厅陈列安吉史迹;三厅 收藏 昌硕早、中、晚三期不同风格的书画作品,包括水墨、彩色写意花卉、人物、石鼓文、篆书、 行书 、 对联 、扇面,以及诗稿、信札。还有吴昌硕生前的生活用品、文房四宝、刻刀笔筒、镇纸等原物。三楼还附设其弟子“诸乐二作品陈列室”。馆内还藏有近现代书画名家王一亭、沈尹默、陈半丁、沙孟海、陆维钊、陆俨少、钱总甸、方介湛、谭建丞的作品。

藏龙百瀑

藏龙百瀑景区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距县城25公里,杭州62公里,离亚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仅一公里,是新近开的原始生态景区,坐落在密林险崖、群瀑之中,是有众多瀑布蜿蜒而下所组成,,故名“百瀑”。瀑布落差最高达60米,为浙江省罕见的瀑布群。

江南天池

安吉江南天池度假村位于浙江天目山北麓的安吉县境内,坐落在海拔千米的天荒坪,以亚洲最大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和中国竹乡山峦翠竹为背景,将雄伟壮观的 水利工程 和纯朴秀丽的 自然 风光融为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高山旅游休闲胜地。

龙王山风景区

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吉县的章村乡南境。龙王山系安吉、临安、宁国两省三县的交界山,为“天目第一峰”,主峰海拔1587.5米。

龙王山上,山势险要,形成奇峰异石和悬崖陡碧,有多处优美的天然风景点。如仙人洞、龙头瀑布、云龙飞瀑、水滴石穿、仙人锯板、水车岩等十余处,并有着古老而有趣的不少民间 传说 。

灵峰公园

峰山森林公园地处天荒坪风景名胜区,距亚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13公里,距杭州市70公里,距上海236公里。灵峰山森林公园山青水秀,岩奇峰异,林茂竹密,寺古境幽。灵峰山以其独有的灵峰、灵岩、灵池、灵泉、灵寺享誉 天下 ,可谓灵气满山,是开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寻奇探灵、求知索慧的理想场所,灵峰山森林公园又是著名佛教胜地,千年古刹灵峰寺位于景区中,与安吉天荒坪、安吉竹种园、黄浦江源龙王山景区连成一线,是浙、沪、苏及周边旅游者最理想的旅游线路之一。

中国大竹海

中国大竹海地处安吉南大门港口,是我县距省会杭州最近的一个旅游景区。峰峦绵延起伏,坡陡峻峭,峡谷深邃,故得名“幽岭”。自南宋后与独松、百丈并列为“天目斗关”,形势险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竹博园

安吉竹博园位于中国著名的竹乡——浙江省安吉县境内。距杭州65公里,湖州64公里,上海226公里,南京23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安吉竹博园是竹乡旅游的经典之作,王牌景点。

九龙峡景区

龙峡景区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风景名胜区,以有世上独一无二的千年白茶而得名,距亚洲每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景区仅2公里。距杭州70公里、上海220公里、湖州64公里。

安吉 文化 名人

胡宗南,1896.5.16~1962.2.14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字寿山。历任军校教导团排长、副连长、营长等职。1950年3月由西昌逃往台湾后,任江浙总指挥、澎湖防守司令官等职。病故后被追晋为陆军一级上将。

陈振孙,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浙江安吉人,字伯玉,号直斋。创立了书目使用解题和记载版本资料的先例,对古代目录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郎葆辰,(1763—1839),初名福延,又名遂峯,字文台,号苏门,晚号桃花山人。生前疏请开浚太湖七十二溇,平反徐察氏冤狱。事迹收录于《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话》、《朱小茗耐洽谭》、《山东省金石书画展纪略册》。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三国 时期吴国武将,东吴名将朱然之嗣父。早年随从孙坚、孙策征伐,又辅助孙权,稳定江东,功勋卓著。此后长期居住在吴郡,孙权为吴王,拜其为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徙封毗陵侯。每次进见,孙权都亲自迎接。黄武三年(224年)卒,年六十九。

吴涵((1876—1927),字子茹、藏。昌硕次子。全面继承父学,篆刻尤为所长,昌硕晚年,常命涵代刀作印。

蕅益禅师,(1599—1655),俗姓钟,名智旭,又名际明、声,字振之,别号八不道人。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清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圆寂于灵峰寺。世称灵峰蕅益大师,后被推尊为净土宗第九祖师。

吴维岳(1514—1569),字峻伯,号霁寰。明朝孝丰(今属安吉)鄣吴村人。擅长 书法 ,精通文学,尤卓于诗。曾与王世贞、李攀龙等倡诗社,为“嘉靖广五子”之一。著有《天目山斋岁编》、《奏议》与《海岱集》等。

吴迈(1886—1963),又名东迈,号子远。昌硕第三子。上海昌明艺专创办人之一,上海中 国画 院画师。书画承家学,有父风。

陈嵘(1888—1971),原名正嵘,字宗一。安吉晓墅镇三社(今石龙)村人。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树木分类学家,中国近代林业的开拓者之一。

沈子球(1908—1959),又名九云,化名朱云、朱近人、朱秋、笔名沙戟,临安县山川乡北弄村(今属安吉县)人。历任上海市公安局侦察科副科长、科长、宗教事务处科长,上海市博物馆负责人。

龚玉贞,(1921—1942),女,安吉梅溪镇甲子村人。共产党员,中共梅溪区委妇女委员,革命烈士。

诸乐三(1902—1984),名文萱,号希斋,乐三为其字。孝丰鹤鹿溪(今属安吉塘浦乡)。生前任浙江 美术 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 书法家 协会名誉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及浙江省第四届政协常委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初字香补,中年更字昌硕、仓石,他 成功 最早的是篆刻,雄浑苍老,创为一派;功力最深的是书法,尤擅石鼓文;影响最大的是国画,以篆书、狂草入画,喜作大写意花卉。他的艺术达到熔诗、书、画、印“四绝”于一炉,为近现代书画篆刻大师。

方铁城(1886—1942)又名奎、长生,安吉丰食溪乡方家上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安吉最早党员。

吕卓夫(1887—1928),孝丰城(今安吉县孝丰镇)人,祖籍新昌。中共青团孝丰县委顾问

猜你喜欢:

1. 适合夏季旅游的景点

2. 适合夏天旅游的地方有哪些

3. 夏季旅游的好去处

4. 适合夏天旅游的景点

5. 适合夏季旅游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