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二年级3个自然段的吉木萨尔作文
二月四日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动身前往我期盼已久的三亚旅游。飞机延误了一个小时才起飞,让我心急如焚。虽然已不是第一次坐飞机,但是飞机起飞时的过程还是让我感到刺激无比,随着飞机越飞越高,我感到耳朵隐隐作痛,转头看窗外的云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有的像一群群白羊,有的像一座座山峰,还有的云竖起来像一只公鸡。
经过三小时的漫长飞行,飞机终于缓缓地降落在三亚机场。相比上海的天寒地冻,三亚可真是赤日炎炎。
二、家乡的变化七年级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家乡的变化七年级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变化七年级作文1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偏远的一个小县城,我爱我的家乡,因为这里环境优美,四季如春,犹如仙境,有着大自然给予的天然氧,有着古老文明的亚鲁王文化,有着热情好客的人们。
家乡之前:环境卫生很差,大多数人都居住着破烂不堪的房屋,交通不便,道路狭窄,坑坑洼洼,平房稀少,瓦房居多,下雨时房屋里就像开了天窗似的,雨水不断从房顶漏下,只有着一条排水沟排水系统极差而且非常臭,到处积水,在这里基本上见不到机动车的身影,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人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红绿灯、斑马线,更别说人行天桥、地下通道什么的了,因为当时在我们这个偏远的县城基本上看不到这些,也很少听说,只有道路狭小的一条街道。
如今:环境优美,四季如春,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道路宽敞平坦,排水系统良好,机动车辆随处可见,户户有电视,电脑进万家。
短短几年家乡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城路从狭窄变为如今可以四辆车同时行走的道路,并还修建了可以六辆车同时行走的几条大道,而且还有了高速公路。从瓦房变为如今的平房,从空地变为如今的高楼大厦,从臭水沟变为如今的美食街,随处可见的垃圾也逐渐消失。
我的家乡总而言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家乡的明天也将会越来越富有,这些都是因为国家的政策,也因为家乡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这就是我的家乡“紫云”,这里环境优美,四季如春,犹如仙境。
家乡的变化七年级作文2
我的家乡在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镇,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听爸爸说:“以前我的家乡并不富裕。只要是下雨天、下雪天,人们的双腿沾得都是泥巴;家乡的小路上,尘土飞扬,坑坑洼洼的;路上行驶的大多是自行车和牛拉车,偶尔也有拖拉机。道路两旁的树木被人们砍得稀稀疏疏的,到处一片荒凉,破烂的土屋形成一幅贫穷的景象。”
不过,现在好了,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幸福和未来。泥泞的小路变成了柏油马路,道路两旁栽满了一排排整齐的杨树,路上不时穿过的是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和各种实用的农机车。以前,矮小的土屋变成了一幢幢的高楼大厦,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了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有鱼有肉,有丰盛的山珍海味。
回首过去,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爸爸告诉我说,由于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人们辛勤努力了,但收获却不十分理想。人们用一滴滴汗水浇灌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的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楼里窗明几净,操场周围绿树成荫,体育器材一应俱全。学校还专门为我们设置了校迅通,以便家长和老师的交流。
啊,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我衷心祝愿我的家乡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三、新疆的饮食有何特色?那仁是什么?
“米泉的饭,奇台的面,吉木萨尔的蒜,呼图壁的蛋”,这句顺口溜可代表新疆的饮食特色。
新疆的主食主要有馕、氽汤、伴面、饺子、抓饭等等。馕是一种直径20厘米的烤面饼,里面有洋葱末,1元一个,不会放坏,可以作为干粮; 还有一种叫做油馕,类似平时吃的油煎饼。氽汤是一种由白菜、萝卜、洋葱等切成丝,再和羊肉、面片一起煮的面食,一碗5至8元;抓饭由红萝卜、黄萝卜、洋葱等碎末与米饭混合做成,味道很好,每碗8至10元,还可以配上抓饭肉,每块2至3元。
新疆的肉食以羊肉为主,有清炖羊肉、抓饭肉、烤全羊等。另外,巴楚的烤鱼,博斯腾湖的“五道黑”鱼都是比较出名的。
新疆除了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库尔勒香梨以外,还盛产苹果、梨子、西瓜等。伊犁苹果色艳味美,名冠全疆,到了南疆可以吃到新鲜的无花果,伽狮瓜的味道比哈密瓜更爽更甜。
那仁,是新疆游牧民族十分喜爱的一道美食,虽然现在那仁饭已经成为新疆很多民族的家常饭,但是那仁饭还是保留了那种古老游牧民族食物的味道。
那仁饭有一段很古老的故事,引用我查到的相关资料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相传古代居住在叶塞尼河流域的柯尔克孜人,都是以部落群居,集体游牧狩猎为生,所以面食十分稀少只有大汗和高官们才可以吃到由面食制作的食物。
有一年,一个柯尔克孜汗王率领一队士兵外出作战,被敌军包围在一个山谷中。敌兵势众,这支部队整整被围困了40天,还是突围不出去。眼看部队所带的干肉和奶干越来越少了,汗王急得心如火焚,无计可施。最后不得不宰杀战马和缩减士兵的口粮,因此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士气低落而且人心惶惶。别说突围,眼下就连生存都很困难了。解决士兵吃饭问题,一时成了部队生死存亡的关键。汗王和谋臣们费尽了心机,还是没有想出一条妙计。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汗王只好将自己的面粉拿出来给士兵们吃。但汗王一人的面粉怎能充几千士兵之饥呢?若把面粉做成饼,平均一个士兵还分不到一口呢!
厨师们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将面粉擀成很薄面片,和肉片一起煮在几大锅水中,送给士兵们去吃。一大锅水中,面片肉片虽然寥寥无几,但士兵们因从未吃过面食,加之腹内饥饿,对于这碗面片汤,一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
吃饱了肉片汤面的士兵,非常感谢汗王对他们的关怀,一个个精神焕发,斗志倍增,士气高昂。汗王看到这种情况,十分高兴,并不失时机地做好了战前动员。军队在濒临死亡的时候靠一顿肉片汤面,鼓起了勇气,恢复了生机,重新举旗,一鼓作气,冲破了敌军的重重包围,挫败了敌人的锐气,转败为胜。
这个故事非常的精彩,如果亲自尝尝这道美食,你会感受到古老游牧民族的气息深深的掩藏在了一盘盘那仁里面。在乌鲁木齐的各个哈萨克族饭店或者柯尔克孜族的饭店都有那仁这道美食。那仁用的材料是煮熟的细面片及洋葱、肉汤、黄萝卜等,再加入精盐、胡椒粉等调料。在面的上面放上一些切碎的羊肉片或者是驯马肉片,夹着肉一起吃面,有点咸,还有些胡椒粉的麻辣味道,口感重的人一定会十分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