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凤凰古城简介,凤凰古城有哪些历史文化

凤凰县历史悠久。《凤凰厅志》记载,夏、商、殷、周以前,这里即为"武山苗蛮"之地。战国时期,属楚疆域。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建黔中郡。秦王赢政统一中原后,把其所辖的广大地域划分为36郡,凤凰所在的黔中郡即为其一。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后几经变革,西汉期间凤凰归辰阳县辖,西晋归镡成县,东晋改归舞阳县,但一直属武陵郡管辖。《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在坡山西址设渭阳县”,并载“山甚高,百姓食坡山溪水”。坡山即指凤凰山,坡山西设县城,据考,古县城址就是今黄丝桥古城。古渭阳县址属锦州卢阳郡。元时,统治者为了稳固政权,在渭阳境内设五寨司,五寨长官司驻镇竿(今凤凰县城。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在凤凰山设凤凰营,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设镇竿守备。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移麻阳参将驻镇竿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设镇竿协副将,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升协为镇,镇竿成为清朝全国六十二镇之一。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废土司,置凤凰营于今县城,移辰沅靖道驻镇竿。镇竿成为全国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于湘西北设永顺府,辰沅靖道改为辰沅永靖兵备道,镇、道员均住凤凰、治辖范围覆盖整个大湘西二十余州县厅,据载,为全国八大兵备道之一。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91年)改凤凰营为厅(散厅),升通判为同知;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升散厅为直隶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厅为县,称凤凰县,相沿至今。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凤凰古城是多民族聚居县,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汉族、回族,以及解放后分配到这里工作和其他原因来本县居住的其它民族组成,其中以苗、土家、汉三族为主,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73.26%,汉族10.75万人,占27.74%。苗族为本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与汉杂居。

凤凰古城的特点?

凤凰古城有三个特点:           一是地灵必人杰,名城有名人。如同绍兴有鲁迅、乌镇有茅盾,凤凰则有沈从文。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让世人都知道湘西有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如歌、梦牵魂绕、荡气回肠的凤凰古城。尽管现在大家知道小说写的边城实际上是凤凰旁边的花垣县茶峒镇,但凤凰古城毕竟是沈从文的故乡。他1902年在这里出生,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他的故居就在老城里面,他的骨灰则葬在凤凰的听涛山下。                      二是凤凰有山有水,山清并水秀,风清而气爽,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魅力无穷。先说凤凰的山,凤凰就是因山而名的。因为凤凰西南有一座山像展翅而飞的凤凰,故此得名。但靠近古城的名山则是南华山,南华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在凤凰古城南面,有大小峰峦45座以及天坑、溶洞多处。凤凰古八景的东岭迎晖、南华叠翠、奇峰挺秀、山寺晨钟、兰径樵歌都在南华山,现在又搞了五大主题景区来吸引游客。凤凰的水则是沱江水。沱江是凤凰的母亲河,流经古城的一段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清澈见底。看着艄公拿着长篙撑着乌篷船顺水而下,不啻是凤凰的一道特色风景线。而沱江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则更显凤凰特色,这些细脚伫立于沱江的吊脚楼配着东门虹桥和南岸历经沧桑的古城墙,形成了凤凰独具风格的风景带。         三是凤凰富有民族风情,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古城。凤凰自古以来就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就是古时称之为的“五溪苗蛮之地”,因而当地的风俗习惯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当地人以苗族为多,土家族也不少,历来以当地土司执政为主,直到1704年清朝在这里建城,尽管历史不太久,但至今也有三百多年了。 

凤凰古城的历史文化

凤凰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从秦朝的建立直至现在,凤凰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一九八六年全县文物普查所获资料;竿子坪乡牯牛坪村发现了西汉村落遗址。沱江镇的飞风山有隋唐宋元的墓葬群,木江坪镇、溪口乡等地有宋代的墓葬群。可以说明在两千多年前,凤凰此地就有了人群的居住。岁月.流逝,时代的更替,这块神奇的土地,淘汰了多少英雄人物,留下了多少传奇故事。历史长河,激浪滔滔,标炳青史,再创辉煌。

凤凰古城,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八县市之一。 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2001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

凤凰古城的历史文明,特别在建筑方面的特色?

凤凰古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

古城明清时代特色民居120多栋,各种庙祠馆阁30多座,是中国西南文物建筑最多的县份。城内还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200多条。

2001年12月,凤凰古城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7年6月,凤凰古城堡及沈从文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色:

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的石板小巷,沟通全城。回龙阁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凤凰古城北门城楼本名“璧辉门”,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曾是出城的唯一通道。

该地风俗习惯:

凤凰古城住房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有平房和楼房两种,也有长方形的茅草房。多以大米为主食,玉米、小麦、红薯为辅;一些地方以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食。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

各地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一的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膝盖。部分地区妇女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有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缘有宽大花边,头缠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

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的独具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男子服装差别不大,多着大襟或对襟短衣,下穿长裤。部分地区男子穿麻布短衣或长衫,披编有几何图形的披肩或羊毛毡。

凤凰古城是我国唯一一个保存完整的古城,有什么古老的景点特色吗?

说起古城,在中国那可多了,中国本来就是个有历史底蕴的国家,古城自然少不了。但是湖南有一个凤凰古城,真的是太美了,没到不敢相信。但凡是去过的人,没有一个不羡慕那里人们的生活的。愿意就是这个地方太美了。凤凰古城在苗族自治州的南部,这里不仅仅只有苗族,还有很多其他的民族在这里居住,真的是民族风格十足了。这里不仅少数民族多,他们的风俗习惯也是不同的,还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美食。抛开这些,我们一定要说说凤凰古城了,因为它真的太美了。凤凰古城大多都是一些古老的门楼和城楼,它们之间的间隔并不是特别的大,才会显得特别温馨。每逢雨季的时候,整座小城都在细雨中沉睡着,有一种特别迷离的感觉,特别的美。别看凤凰古城小,它里面的景点可是真不少,足够你玩好几天的。

当然说到这里就有很多的游客说到平遥古城,的确古城之间的对比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但是在这里说到的凤凰古城却是拥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更迭当中它被完整的保留下来,除了自然灾害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损失。当然曾经来到过这里的新西兰人艾黎表示它是中国最美的小镇。在凤凰古城的200多条街道上囊括了大半个中国的旅游景点,在这里无论是古代的建筑还是古代保留下来的风景都让人耳目一新,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里的民居,这里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小镇,大部分的人都会想到大规模的建筑和旅游景点,但是这里的小镇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家家户户的木屋都在小河边上,屋子特别的美,家家户户基本都会挂着红红的打灯笼,到了晚上,就美的不一般了,真的可以来凤凰古城走一走。凤凰古城背靠着大山,山上特别的茂盛,并不是荒山,山上茂盛,里面会生长着很多的药材,会有很多宝贝。由于山上特别的茂盛,树特别的多,把清澈的河水都衬成墨绿色的了,真的太美了,望眼看去一片绿,很是心旷神怡了。

小镇上的人们生活的特别简单,每天日出而作,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工作,人们都特别的淳朴,不时还会听到小孩们的哭笑声,一片生机勃勃。水里的船只特别多,他们这里的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船只,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了杭州的西湖上,可见这里有多么的美了吧。凤凰古城白天游客比较多,热热闹闹的大街上有各种民族人来人往,到了晚上整座小城仿佛又安静了起来,家家户户点亮自己门前的灯笼和灯光,晚上真的也是很美了,红色和暗黄色的灯,特别温暖。这里的天特别蓝,气候特别的湿润,游客也是特别的多,尤其是近几年来,来凤凰古城的人真的是很多,都来一睹它的美。每逢节日,当地的人们会在河里放上自己亲手做的花灯,五颜六色,红的绿的黄的蓝的,都是他们亲手做的,放在河里祈福。晚上的凤凰古城也是灯火通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