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西的风俗习惯
(1)鸡西鄂伦春族过去一般在每年正月里要供太阳神,这一是由于冬季寒冷,二是由于日照时间短,他们把对温暖和光明的渴望,化作对太阳的崇拜,认为它是光明、正义之神最后,他们还形成了以太阳的名义起誓或向太阳述苦的习惯。
(2)鸡西鄂伦春族在每年正月十五,要拜月亮神。在腊月前后,是狩猎的季节。而月亮可在夜晚指出猎物的所在。为了祈求神保佑他们多打猎、多获得食物,尤其在冬天里,他们就形成了祭月的民俗。
(3)鸡西鄂伦春人还有在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晚上用7根香祭北极星神。他们认为星神在夜间可以指明方向,这也是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的历史遗留。由于星神长久存在,一些老人还发展出拜星神以祈求长寿的风俗来。
扩展资料
鸡西冷面是“中朝合壁”的产物。冷面本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用荞麦面或小麦面加淀粉加水拌匀,压成圆面条,煮熟后浸以冷水,再去冷水伴牛肉片、辣泡菜、梨或苹果片、酱醋、香油等佐料,加入牛肉汤即成。以前汉族人看到压制冷面的器具是木盒子,便称为“盒勒面”。
鸡西辣菜又被称为冷面菜,是由传统朝鲜族辣菜发展来的。朝鲜族原只有白菜等几种辣泡菜(也称京渍),而鸡西冷面菜以辣拌为主,有干豆腐,桔梗,豆腐泡,豆圈、海带丝、海桔梗、黄花菜、干鱼丝、蕨菜、牛肉、猪耳朵,岘子等五十多余种。凡常见的蔬菜、肉类和海鲜均可入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鸡西
二、鸡西特产有什么
鸡西特产举例:
1、密山兴凯湖大白鱼
密山兴凯湖大白鱼,学名翘嘴红铂,俗称大白 鱼,鲤科;体长约50—60厘米,体重2—10公斤,浅棕色,银灰色,腹部白色,眼大,口偏上,下额坚厚突出而上翘,生活于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行动迅捷,善跳跃,性凶猛,以小鱼及挠足昆虫为食。
2、虎林椴树蜜
椴花蜜色泽晶莹,醇厚甘甜,比一般蜂蜜含有更多的葡萄糖、果糖、维生素、氨基酸、激素、酶及酯类,具有补血、润肺、止咳消渴、促进细胞再生,增加食欲和止痛等多种疗效,是蜂蜜中难得的佳品。椴树是长白山野生的优势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长白山山脉,是长白山最重要的、最优质的野生蜜源植物。
3、珍宝岛大米
珍宝岛大米,指产于黑龙江省虎林市乌苏里江流域的大米,因境内中俄界河的珍宝岛而命名。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4、虎林大米
黑龙江虎林是中国绿色稻米之乡,土地肥沃,江河纵横,自然环境无污染,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昼夜温差大,日照足,能使营养成分在稻谷中充分累积,其钙、镁、铁、锌、锂、硒等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远高于其他稻米,还有丰富的支链淀粉和双链蔗糖,使米饭吃口软糯、微甜、香气浓郁。
5、兴凯湖大米
兴凯湖大米是黑龙江鸡西密山市的特产。兴凯湖大料的原料种植以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创新研究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为主导栽培技术,建立起品种优质化、旱育壮秧模式化、全程机械化和本田叶龄诊断技术管理为内容的“三化一管”技术体系。
6、梨树红小豆
红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红豆。英文名:Red adzuki bean。红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
7、鸡西甜菜
甜菜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茎有1-2米高,叶长5-20厘米,叶形多变异,有长圆形,心脏形或舌形,叶面有皱纹或平滑;花小,绿色,每朵直径仅3-5毫米,5瓣,风媒。果实球状褐色,通常数个联生成球果。
8、大马哈鱼
黑龙江大马哈鱼产于中国黑龙江乌苏里江,大马哈鱼,又称“大麻哈鱼”,属鱼纲、鲑科。大马哈鱼属溯河洄游鱼类。它的习性很古怪,每年春天,幼鱼刚孵化出来,就从黑龙江、乌苏里江顺水而下进入大海,摄食生长。
三、鸡西市有哪些民族风情
鸡西民族风情:汉族人多属北方性格,民族风情和北方其他城市大体相同,区别是鲜族人很多,喜欢吃朝鲜风味的冷面,辣菜,烧烤;鸡西属煤炭资源城市大小煤矿重多,矿主每年要给山神过节,叫“把头节”;有少量回族可品尝到清真美味;与俄罗斯人有往来但没有欧洲风情。喜欢看“二人转”火车站前有几个剧场;饮食方面:以东北人口味为主,四川麻辣陕西刀削面云南米线新疆羊肉串都有;旅游方面:夏季到兴凯湖珍宝岛虎头要塞麒麟山庄观光,每天晚上可到”休闲广场“散步,冬季可到动植物圆滑雪。特产:兴凯湖大白鱼,湖虾,熊鹿补品,木耳蘑菇等山货。鸡西很贫穷但鸡西人热爱美,正在不断的吸取人类文明成果,民族和谐走向美好的明天,民族风情也会越来越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