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在的中国有哪些方言,并都有哪些特色?
中国八大方言语系
中国有八大方言(新近又发现一种叫“平语”的语言,主要分布在广西一带)。也有人把中国方言划为九大方言、十大方言。其实,我们所说的“八大方言”、“九大方言”,甚至“十大方言”,都还只是国内的汉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国的方言还可以划得更多、更细。
一、北方方言
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 、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 %以上。在这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自然属于北方方言。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 ,其“母语”当属北方方言。
二、吴方言
吴方言被誉为“吴侬细语”,以上海话为代表(一说以苏州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份(镇江不在内)浙江省 大部份。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4%左右。在这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自然属于吴方言。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 ,其“母语”当属吴方言。
三、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 右。在这个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属于湘方言。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 ,其“母语”当为湘方言。
四、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部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东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2.4%左右。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赣方言。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 ,其“母语”当归类为赣方言。
五、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 右。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客家方言。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 ,其“母语”当为客家方言。
六、闽北方言
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部分,南洋华侨也有一部份人说闽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1.2%左右。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闽北方言。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 ,其“母语”当为闽北方言。
七、闽南方言
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和海南省的一部分,以及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南洋华侨也有不少人说闽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3%左右 .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闽南方言。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 ,其“母语”当为闽南方言。
八、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港、澳同胞和南洋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侨,大多数都说粤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至于新近发现的“平语方言”,多分布于广西一带,其特点为是北方方言对南方方言地区侵蚀的产物!
在这里特别谈谈海南的方言。
海南古往今来都是个“移民地区”,因而岛上语言也深深地打上“移民”的烙印。可以说,海南岛上的语言是中国八大方言的缩影。现在,海南岛上住了几代人汉族居民,除了通行“普通话”外,还通行十几种方言(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如:海南话(闽南方言)、军话(西南官话——北方方言)、 “艾话”(客家方言)、白话(粤方言)。此外,海南的汉族居民还有:儋州话(疑为粤方言变异)、迈话(疑为粤方言变异)、临高话(疑为广西壮语变异)、村话(语种不详)等。
二、全国七大方言区的方言到底都各自有什么特色呢?
全国七大方言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七大方言各有特色,都是各个地区的文化精华,历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得以言传至今。
北方方言: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比较多,大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现在说的普通话就是由此转变而来,其中普通话说的最标准的就是东北人。北方方言还包括华北地区东三省和西部地区。其中西北方言又分晋、陕、甘等。所以说,北方方言遍布之广可想而知。
吴方言:吴方言讲起来就比较的温柔婉转,很有地方特色。吴方言的主要遍布位置就是苏州,以前苏州这里被称为吴地,所以吴方言以此得名。这种方言也比较广泛,是我国仅次于北方方言的一大方言。在上海和浙江地区说的人也比较多,尤其是吴语小调流传广为流传。
湘方言:说到“湘”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湖南卫视和长沙的臭豆腐,确实湘方言也是以长沙和湖南话为代表。南方语言说起来都是软绵绵的,糯糯的,十分值得回味。
赣方言:赣方言以江西话为代表,都说江西山水美如画,尤其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赣方言当真是言如其景,美不胜收。
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分布在粤、闽、桂等省。因为比较少见,所以感觉很神秘。
闽方言:闽方言说白了就说福建话,感觉跟四川人说话有点相似。特别是他们说福建经常会说是“胡建”,一般是台湾、海南、广西等地比较多,可以说是比较诙谐幽默的一种有趣的方言。
粤方言:粤方言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广东话,一般分布在珠三角一带。港澳地区也是大部分人都会说广东话,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中国各地方言特点有哪些?
基本上方言可以分为几大类:
1、北方方言
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 、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 %以上。
2、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40%。
3、吴方言
吴方言被誉为“吴侬细语”,以上海话为代表(一说以苏州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份(镇江不在内)浙江省 大部份。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4%左右。
4、闽南方言
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和海南省的一部分,以及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南洋华侨也有不少人说闽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3%左右。
5、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港、澳同胞和南洋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侨,大多数都说粤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基本信息: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例如<犯扯,犯贫,犯病,>之类的很多城市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话都是比较有特点的。
四、我国有哪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且具有辨别度?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缩影,是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淀,一方水土一方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虽然汉民族语言占了主流地位,但各地方言却各不相同。
因此现代汉语把我国的方言基本上划分为七大方言区,分别是官话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吴方言和客家话方言。这只是大致的划分,实际情况是这些方言区还会派生出一些次方言,如广州话,福州话等等地方方言。
潮州话
潮州在广东历代承传着丰富又复杂的本土文化,以依山傍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山中有茶,海中有鱼。潮州功夫茶艺闻名全球,亦蕴含着中原文化的极具代表性的特色,自小的电视剧中,潮州话的“家gi冷”(自己人)口头禅让人有着深刻的印象,凸显的地方文化色彩。
荆门话
关于荆门话最大的特点,我只能谈谈自己最直接的感受。荆门话,不管城北城南,喜欢语尾带上一个后缀“子”,而且发出来的是颤音。似乎舌头在口腔里打着卷儿。比如“小孩”一般都念孩子,但荆门地方话把脚上穿的“鞋子”也是读作“孩子”的。许多常用词语都带一个“子”。比如“我的孩子(鞋子)在哪”?外地人不明白,会以为是问孩子在哪。其实是说鞋子在哪。诸如“袜子”在哪?也会闹这类似的笑话,弄不懂,就以为是问娃子在哪?因为发这个颤音的时候是团舌音,不是zi这个音,而且袜也不发第四声,而是第二声。
东北话
东北话是东北文化的典型特征和组成部分,东北方言是一种多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特语言风格,是勤劳朴实的东北人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的口语式语言,只有你在听着说的时候才最具有魅力,文字不足以表达东北话的内涵。
北京话
北京话被奉为“京腔",是明清就以形成的,曾作为清朝官话,过去曾有俗语说”官味十足,京味十足",说得就是这京腔,如今普通话亦是以京音为基本音而推广向全中国,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主要语言。
若要说特色,各地的语言,人们通过能够听懂或记住的只言片语便知为何方人氏,比如:两湖人士常用词"搞么事"?四川话“锤子”!上海话"阿拉,依拉",江西话“恰了波“,“祝西哩“?都是各具特色的地方方言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