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洱海的特点是什么?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一般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一说251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
洱海具有供水、农灌、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运、旅游七大主要功能,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优美。
二、洱海的特点。
洱海形似人耳,南北长,东西窄;当水位海拔1974m时,湖面积250km2,南北长42.5km,最大湖宽8.4km,平均湖宽6.3km,湖容量28.8亿立方米;底质为粉沙和粘土;在入湖河口附近滨岸水域内主要是泥沙和大部淤积,深水区淤积的沉积物多为砂壤和带腐殖质的褐色粘土;入湖河溪大小共117条,北面主要为弥苜河、罗时江、永安江,西部汇有苍山十八溪水、南纳波罗江,东有海潮河、凤尾箐、玉龙河等小溪水汇入,出湖河流仅有西洱河。
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 、“西洱河”、“西二河”等。水面海拔1972米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公里,东西宽3—9公里,周长116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 汇水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容水量为28.2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0.5米。 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
三、大理洱海必吃的八种海味
大理洱海必吃的八种海味
大理洱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由于水质较好,洱海鱼虾蟹跃,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再加上千年来白族人民靠海吃海,活水煮河鲜,对鱼的吃法和烹调技术颇有一番研究,鲜香酸辣,各有滋味。所以外地人到大理,都以品尝洱海鱼为快事。现在就介绍沙坝鱼(酸辣鱼)、砂锅鱼、海稍鱼、冻鱼、蒸鱼这几种洱海鱼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烹饪,供吃货们品鉴。
1沙坝鱼
沙坝,是所有大理人熟悉不过的名字,那是下关郊区山上的一个小村庄。村里有很多卖鱼的饭肆,几乎所有爱吃鱼的大理人都到那里吃过酸辣鱼。沙坝酸辣鱼的独到之处,在于一个“鲜”字,饭店将活鱼买回来后,用沙坝山箐冷泉水养上一周,甚至十五天左右,将鱼体内的浊物排得一干二净,经过“排毒养颜”后的鱼儿,在口味上自然是更胜一筹。其次,煮鱼时所用之水也是来自苍山的甘泉,味鲜。烹制好后,白色的嫩豆腐、红色的汤汁、黄色的洋芋块,混合着麻、辣、酸、香的味道一股脑冲进鼻孔,配上包谷酒,用鱼汤汁泡米饭,吃起来相当可口。
2砂锅鱼
沙锅鱼,是大理宴席上的主菜,它以独特的炊具和丰富的配料制作而成。此菜源于一则轶事:昔日大理城有家饭店名叫“山海酒家”,店里有一个名叫张小三的跑堂,每天把有钱人吃剩的菜,装在砂锅里带回去。一日,一富商在店中大宴宾客,张小三照往常将剩下的菜带回家中,正巧家人从洱海里捕到一条鱼,便把鱼剖洗干净放进砂锅同煮,全家人吃后都觉得鲜美可口。张小三茅塞顿开,自创了此道闻名遐迩的砂锅鱼。
砂锅鱼烹调时讲究配料比例、刀工,并十分注意工序、配料及火候。趁汤沸将砂锅端上,香味扑鼻,色彩美观,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大理富有地方特色的宴客佳肴。大理砂钞锅鱼与豆腐煮鱼、冻鱼,称为大理的“一鱼三吃”,饱负盛名。
3海稍鱼
大理州宾川县海稍湖盛产白鳞鱼,肉质细嫩,口感特别好,很多客人不远千里都到那里去吃海稍鱼。海稍鱼有两种口味:一味为酸辣、一味为清汤,酸辣的汤色暗红,味重适口;清汤的汤色乳白,清鲜美味。除了口味以外,在食用海稍鱼前还须制作麻辣蘸水。即以辣子、花椒面、适量食盐和切碎的大蒜等作为原料混合拌匀用油炒之后,再用涨沸之香油浇淋,随之发出一阵脆响之声,然后乘其沸腾,分发顾客每人一小碟,各自拈蘸鱼肉食之。这便使该海稍鱼添加了鲜香麻辣、酸甜可口、回味无穷的土特风味。
4冻鱼
大理本地方言里面有这么一句叫“吃冻鱼,晒肚皮”,冻鱼是当地人十分喜食的一道凉菜。当地居民常常挑选洱海盛产的'二三两鲫鱼,去鳞、肋、肠、肚洗净,下锅用鱼油煎黄(也可不煎),烹煮时加汤放佐料:酱油、醋、盐、辣椒面、花椒、葱、姜、红糖等。煮到鱼入味,汤收浓,盛入大汤碗内,然后置于凉处自然冷冻,次日用餐时在盘中加入腌菜、芫荽,将碗中冻鱼扣盘便可上席。冻汤汁有如琥珀一般色泽鲜美、晶莹剔透,“冻鱼”鲜、凉、酸、辣、香、入口即化,色香味俱全。
5粉蒸鱼
剑川待客的八大碗中,有一碗人们喜爱的粉蒸鱼。
粉蒸鱼有八块,摆在一碗酸腌菜上面,色泽鲜艳,味道香辣。往往人们辣得吐舌头还要吃。粉蒸鱼一般是两三天之内加工而成。把鱼买来后杀了洗干净,把脑汁、肚杂、血渍等一一清理干净,切成方块,然后抹上盐,料酒等佐料腌着,请客的当天放在大盆里抹上油辣子和厚厚一层粉蒸面,然后一块一块夹进大蒸笼蒸,蒸好后用酸腌菜垫底,每碗八块上桌。色美味香,味道十足。
6弓鱼
弓鱼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远送长安,故又有“贡鱼”之称。明代谪居云南的著名学者、状元杨慎,把弓鱼赞为“鱼魁”。上世纪70年代后因洱海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弓鱼急剧减少,现时已很难吃到。现已采取措施,开展保护、管理、科研工作,在洱海上游河道已有少量繁殖。
弓鱼体型不大,肉质软而细腻,多脂肥厚,入口即化;卵无毒,味美,可供食用,向称为云南名产。做法有大理当地砂锅鱼、木瓜鱼。
7翠梅酸辣鱼
在大理守着洱海吃鱼,可谓得天独厚。雪山融雪汇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质又滋养了分外鲜嫩的洱海鱼。当乘鲜采摘的酸梅翠色犹在,一道以青梅入味,以辣椒为主料的“翠梅酸辣鱼”就新鲜出炉了。果酸调和了鱼腥,更好的保持了鱼肉的口感和营养,与西餐烹鱼流行加柠檬片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8木瓜鱼
金黄色的浓郁汤底里,两只鲫鱼尽情畅游,空气中瞬间飘荡着浓郁的酸辣爽三种香味。每锅里都切了整整一颗云南特产酸木瓜,勇士们可以夹一片入口,一刹那酸味从舌尖飞跃,这酸爽,仿佛触电一般,身体不自觉开启振动模式。汤底中的云南本地小米椒和泡椒,在端上桌的大理酸木瓜鱼中,小米椒和泡椒都会被捞出,辣味杀人于无形。
;
四、洱海有什么特色文化?
洱海,中国云南省西部高原淡水湖泊,是滇西著名风景区。属断层湖。南北狭长如耳状,浪大如海,故名。湖面海拔1980米,当水位海拔1974米时,湖面面积250平方千米,南北长42.5千米,最大湖宽8.4千米,平均湖宽6.3千米,湖水平均深度15米,最深21米,湖容量28.8亿立方米,底质为粉沙和黏土;在入湖河口附近滨岸水域内主要是泥沙和大量淤积物,深水区淤积的沉积物多为砂壤和带腐殖质的褐色黏土。入湖河溪大小共117条,北面主要为弥苜河、罗时江、永安江,西部汇有苍山十八溪水,南纳波罗江,东有海潮河、凤尾箐、玉龙河等小溪水汇入,出湖河流仅有西洱河,再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洱海鱼类资源丰富,有弓鱼、鲫鱼、鲤鱼和细鳞鱼,其中弓鱼最为有名,当地有“鱼魁”之称。湖产龙爪菜是白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菜。
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自古及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对其赞美不绝的诗文。南诏清平官杨奇鲲在其被收入《全唐诗》的一首诗作中描写它“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又称它“浩荡汪洋,烟波无际”。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洱海气候温和湿润,风光绮丽,景色宜人。巡游洱海,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风采,令人赏心悦目。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诸多风景名胜之中,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和引人入胜。其中的月,就是指“洱海月”。
洱海月,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倒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关于洱海月,流传最广的是天宫公主下凡的故事。传说天宫中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的美满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渔民成婚。公主为了帮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把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从此,宝镜就在海地变成了金月亮,放着光芒,照着世世代代的捕鱼人。
风、花、雪分别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
下关风,下关一年四季都有大风,有时风力达8级以上。关于下关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苍山斜阳峰上住着一只白狐狸,她爱上了下关一位白族书生,于是化作人形和书生交往。他们相爱的事被洱海罗荃寺的法师罗荃发现了,便施法将书生打入洱海。狐女为救书生,去南海求救于观音,观音给她六瓶风,让她用瓶中的风将洱海水吹干,救出书生。当狐女带着六瓶风回到下关天生桥时,遭到了罗荃法师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六瓶风,于是大风全聚集在天生桥上,故下关风特别大。按科学的解释是,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劳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仅为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行走在天生桥峡谷对着的街道上,大风吹得人站立不住。
上关花,上关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来形成的拱卫大理的要塞。在关外花树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树,传说为仙人吕洞宾所种,花大如莲,每年开12瓣,闰年开13瓣,花色黄白相间,美丽诱人。花后之果壳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到清代晚期,由于游观的人太多,特别是官府的达官贵人到此赏花,都要当地白族群众招待,群众忍受不了这种负担,于是把上关花砍了。据考证,上关花就是木莲花,此花在大理境内到处都可以见到。
苍山雪,苍山上的积雪为何千年不化,在大理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批瘟神在大理坝子中横行霸道,使百姓十人得病九人亡。有白族两兄妹为拯救受苦人民,在观音的指引下学法归来,将瘟神都撵到了苍山顶上,让大雪冻死。为了让瘟神永不复生,妹妹还变作雪神,永远镇住苍山上的瘟神,于是苍山雪人峰就有了千年不化的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