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州渠县特产有哪些
达州渠县特产有哪些
达州渠县特产有哪些?那么下面我为大家搜集整理达州渠县特产大全,欢迎阅读~
1、渠县黄花菜
渠县黄花菜早在200百年前,渠县的吴家场一带就已大面积种植,故称吴菜。渠县特产。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年产量达180万斤,居全国前列。渠县黄花菜以其独特的7根花蕊,6-8瓣花瓣闻名,它色泽黄润鲜明、香味浓馥、肉质肥硕、条干粗长闻名全国。故又称“中国黄花菜之后”。渠县黄花菜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灰分、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酸、尼克酸、核黄素、维生素A、B、C、E、硒、及植物多糖等,具有消食、解毒、降血压、催乳、利尿、开胃、安神等功效。渠县黄花菜是筵席上的山珍佳肴。
2、达州脆李
达州脆李是我市独具地方特色的水果,以其口感爽脆、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而享誉川东及重庆地区。脆李产业已成为我市种植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此次申请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对于加快我市脆李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地域范围达州脆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达州市辖区7个县(市、区)全部共315个乡镇。
3、渠县刘氏竹编
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前身系四川省渠县工艺美术厂。由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嘉峰先生创建于1980年。2001年更名为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 “刘氏竹编”创始人刘嘉峰先生6岁起自学竹编技术。1972年受提花织物织造原理的启发,发明了独具特色的竹编“提花编织法”。能编织各种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1980年,首创竹编字画,提花瓷胎竹编,双面竹丝编、竹编台屏等系列竹编工艺新品。这些作品,设计新颖、技艺精湛、尤以编工精细见长。虽“以竹作画”,但极富笔情墨趣,尤如笔画一般,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刘氏“提花编织法”广泛流传,将我国的竹编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竹编艺术流派------刘氏竹编。在我国的竹编艺术中独树一帜。
4、三汇水八块
三汇水八块是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三汇镇的特色美食。水八块,以鸡为原料,是达城的名特菜之一,以红油佐料为主,辣甜脆香嫩,回味韵长,有近百年的历史。四川渠县三汇镇,建于明代,地处渠县北部,华蓥山南麓,成达、襄渝铁路贯穿其境,巴河、洲河、渠江三江交汇,上承千里巴山、下接万里长江,是川东北有名的“水码头”。商贸繁荣、文化底蕴丰厚、素有“小重庆”之称 。流传于世的三汇水八块,只有与三汇镇有缘的本土人才有其口福。三汇水八块,选本土农家散养土公鸡,经煮好、凉干后,用刀把鸡的各个部位分解后开成片,以地方祖传独特佐料,做成集“辣、麻、鲜、香”的鸡块,食之麻辣可口,回味无穷。三汇水八块,超越众家棒棒鸡的独特绝色麻辣口味,乃棒棒鸡中之经典,给人麻辣爽到底的全新感觉。
5、宕府王呷酒
宕府王呷酒是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的特产。宕府王呷酒获“四川名牌”产品;呷酒酿造技艺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宕府王呷酒获“四川老字号”。呷酒酿造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有的说上千年,以云、贵、川西南及湘、鄂等乡村为发轫。原始的小作坊工具简陋、产量极小,大多为自饮或馈赠亲友,少量集市销售。鲜有产业化、规模化进入大商业流通领域。呷酒原料及生产过程主要由糯米、高粱等封藏于土罐中自然发酵而成。饮用时揭开罐中插入吸管啜吸即可。因而有句形容呷酒的词:“五岳捧住擎天柱,君王到此也低头。”
6、渠县呷酒
呷酒与中华文明同步,起源于秦汉前,古都车骑城(现四川渠县土溪城坝村),宗贝人建立了宗贝国,发明、酿造了醇和怡畅的呷酒。公元前206年,呷酒是汉高祖刘邦御批的贡酒。呷酒的历史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是中华悠久酒文化的“活化石”。喝呷酒,你可以品时间之香味、远古之悠情,遥想先祖筚路蓝缕、启垦家园、男耕女织的原始田园风情;感谢前人拓疆开国、生火造字、传续文明之不易。 该产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呷酒基础上,以四川渠县本地的优质糯高粱为主要原料,经过营养学专家的配方,以党参、红花、何首乌、红枣等上百种名贵中药材,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精心配制成的天然营养食品。呷酒既保持了浓厚的地方土特产的特色,又营养健身,更进一步弘扬了华夏民族古老的酒文化!同时,呷酒又不是简单的酒,它又将中华民族的酒文化融入到酒中。喝呷酒,既品味了酒的醇香,又领略了茶韵味。
7、高台蜜柚
世界珍稀特大果--高台蜜柚 高台蜜柚又称平和抛,原产我国福建的西圃洲地带,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传统的.名贵佳果。在柚美中堪称柚中之王。古住今来,主知有多少名人忘土对它一见钟情。早在清乾隆年间就被列为朝廷贡果。1982年在全国名果专家鉴定会上被定为珍稀水果。1988年全国著名查树权威吴耕民(已故)教授等一次品尝该蜜柚后大为诧异,称赞为柚美之冠。1989年该柚参加全国优质水果评选,名列19个参评样品榜首,被农业部定为优质水果,1999年11月参加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荣获国家金奖。
8、三汇特醋
“三汇牌”三汇特醋是省传统名特产品,始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于用料考究,工艺独特,质量稳定有靠,产品以酸、香、醇、甜享有盛誉。 一九三二年在赋学的三汇人李佰伦毕业后弃官返乡,从事酿造研究,对三汇特醋的酿造工艺进行改造,选用大米、糯米、大麦、小麦、黄豆、碌豆、夫皮等作原料,用160多味中药材制曲,自然发酵,经过40多道工序精酿而成,品质进一步提高。在川东一带畅销。 一九三七年在成都花会展览,获省政府奖屏。当时,除一般散装醋外,也生产了一些瓦罐(土陶)的罐装醋,用即有“三汇特醋”字样的彩纸缠绕,红纸封口,比较别致。
9、涌兴卢板鸭
涌兴卢板鸭是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涌兴镇的特产。涌兴卢板鸭色泽金黄,肉质酥松,香脆酥嫩,口感舒适,香味回荡,是下酒、佐餐的上等佳品。涌兴山美,水美,草也美,鸭更美。涌兴卢板鸭是以涌兴特产麻鸭作原料,经宰杀、烙烧、烘烤、卤料配制、卤煮等十余道工序精心加工而形成的纯天然卤制板鸭,在100多年的家庭制作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完备的民间传统食品制作技艺,色泽金黄,肉质酥松,香脆酥嫩,口感舒适,香味回荡,是下酒、佐餐的上等佳品,在卤食品中且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餐饮文化。
10、三鲜塔丝饼
三鲜塔丝饼,面食,特点:鲜香适口,松软,形似塔状。烹制法:蒸。火腿、金钩、冬笋等切成粒,猪网油剁茸剁细,放花椒粉制成三鲜馅;特粉和成子面,擀薄成长方形。 馅抹于面皮上,切成根条卷成筒,把筒拉成70厘米长的条状,又切成十个节子,扯成细条、压扁,挽成时钟发条状,把收头的一端按在中心,翻转压扁成饼,入笼旺火蒸熟,装盘即成。 操作要领:馅要咸鲜适度,微带椒麻;扯面拉丝要丝条均匀,互不粘连。
;
二、达川区美食
大风炖羊肉、石梯蒸鱼、达川江阳酸辣鸡、达川松菌炖鸡、麻柳蒋氏南瓜鸭等。
1、大风炖羊肉:一碗最好的炖汤,讲究的是汤色如茶。作为达州的名菜,大风羊肉汤中的肉不腻不膻,汤鲜美爽口。以精羊肉为主,辅以各种小菜配料,尝一口,细嫩酥软,羊汤余口留香,为夏滋冬补之良品。
2、石梯蒸鱼:石梯蒸鱼是达川区石梯镇的一道特色菜。将鱼剁块后,拌以绿豆面、豌豆面、芝麻面、米粉、辣椒粉、花椒粉、姜末、黄豆角等蒸而食之。鱼肉肥美鲜嫩,口感极佳。
3、达川江阳酸辣鸡:“酸酸辣辣、香醇心脾、爽口开胃”始终是川东人千年不变的美食文化,古有“不食酸辣味,不是通州人”之说。选用川东各地上乘正品土鸡,造就了这道文化名餐—江阳酸辣鸡。江阳酸辣鸡因为其选料精良,所以入口细腻,回味无穷。
4、达川松菌炖鸡:松菌是一种纯天然珍稀名贵的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以松菌炖鸡,将菌中美味融入汤汁,用筷子夹上一块松菌,入口柔嫩爽滑,再尝上一口鸡肉,鲜美甘甜。
5、麻柳蒋氏南瓜鸭:作为一种独特的菜品,南瓜鸭别具风味。南瓜与鸭肉巧妙结合,南瓜的糯,鸭肉的鲜互相交融,入口细致弹滑,肉嫩而不柴,香而不腻。
三、四川省达州市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达州的特色小吃有江阳酸辣鸡、大风羊肉、石梯蒸鱼、东汉醪糟、大竹观音豆腐干、灯影牛肉、大王包子、童记麻辣鸡块、任市板鸭、甘棠馓子、开江板鸭。
1、灯影牛肉
达州特色小吃
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州的传统美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唐朝年间。灯影牛肉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料考究,精选的牛后腿腱子肉切片,手工制作,所制作出来的灯影牛肉色泽红亮、麻辣鲜脆、香脆可口、片薄化渣、风味独特而著称。
2、开江板鸭
达州特色小吃
开江板鸭是四川达州的传统美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制作工艺也十分考究,选用该县出产的开江麻鸭为原料生产的板鸭,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板鸭熏味纯正,色泽金黄,清香味爽,肉质细嫩化渣,肥而不腻,独具特色。
3、童记麻辣鸡块
达州特色小吃
童记麻辣鸡块是四川达州的特色美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始创于1955年,童记麻辣鸡在原材料的选取及辅料的选配上,具有其独特的、不外传的绝技,所制作出来的麻辣鸡块童记麻辣鸡产品具有麻、辣、鲜、香、酥、脆等特点。
四、达州美食
尖椒肥肠、灯影牛肉、大风羊肉、周记羊肉格格等。1、尖椒肥肠:在烹制的过程中需放入少许油加以姜葱爆香,然后加以优质肥肠进行翻炒并且加入自制的辅料制作而成,出锅后的的尖椒肥肠香脆鲜嫩,微辣爽口,色、香、味俱全。是许多爱喝酒男士的下酒菜。香辣爽口。2、灯影牛肉:把牛后腿腱子肉切片后,经腌、晾、烘、蒸、炸、炒等工序制作而成。麻辣香甜,深受人们喜爱。因肉片薄而宽、可以透过灯影、有民间皮影戏之效果而得名。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3、大风羊肉:是四川达州的汉族名菜。肴以当地山区自然放养的小土山头号为基本原料,以独特的配方烹制而成。基最大的特点是,不油腻、无膻味、口感舒适,滋补营养,所烹制的系列菜肴各有特色、余味无穷。4、记羊肉格格:继承了传统羊肉格格制作工艺,将新鲜仔羊肉切成条状,加入适当食盐、料酒、郫县豆瓣、菜籽油、米粉、大蒜、老姜片等佐料,装入竹编小蒸笼,用大火蒸上气即可食用,食用时可在格格上面加入少许花椒、辣椒面、葱花、香菜、闻之味清香扑鼻,吃之麻辣鲜香细嫩。
达州,古称“通州”,四川省地级市,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陕结合部交通枢纽、文化商贸中心和生态宜居区域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2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59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为658.94万人,常住人口574.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14%。截止2020年全面建成“双130”城市,“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
达州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东部,有近5000年的考古史、2300余年的建制史。历为该地区州、郡、府、县所在地,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革命老区,将建成全国巴文化高地,境内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是长江上游古代巴人和巴文化中心遗址的发源地,是全国三大气田之一和国家“川气东送”的起点站,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国家重要能源资源战略基地素有“巴人故里、中国气都”之称。
五、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达州是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那么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我们看看下面吧!
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担担面
简介
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贩挑担叫卖,由此得名。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其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较适口。
历史文化
担担面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
所谓“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担担面的挑子也是如此:这一头是一个煤球炉子,上面还坐着一个锅,里面当然就是热水喽;另一头就是碗筷、调料和洗碗的水桶。然后就可以用扁担挑在肩上,晃晃悠悠、颤颤巍巍的沿街游走,还边走边叫:“担担面,担担面” 担担面的得名,来自于这特殊的年代和叫卖方式;担担面的出名,却在于它的调味和独特的面臊。
担担面的由来说法不一,但川菜派系中的老师傅普遍认为,应该起源于川东。原因很简单,川菜三大派系,上河帮(蓉派)小河帮(盐帮菜)下河帮(渝派)各自用辣椒的方法不一样,而担担面中的辣椒用法是下河帮的用法。其中一样主要的原料(川东菜,即川东人叫的老咸菜。而非川冬菜)。是在达州一带的特产。自贡宜宾范围用得是芽菜。所以可以明确的说担担面是出自川东达州一带。
做法
先说面臊,其实就是外省人叫的面卤或是浇头。四川人习惯把面臊分为三种:汤汁面臊、稀卤面臊和干煵面臊。汤汁面臊就是带有汤水的,比如红烧牛肉面、清汤牛肉面、香菇炖鸡面等的面臊;稀卤面臊就是面臊比较浓稠,一般都有勾芡这一过程,象打卤面、大蒜鳝鱼面等的面臊就属此列;干煵面臊就是指炒制的面臊,面臊一般都比较干爽,象杂酱面和担担面的面臊就是。 担担面的面臊非常有特色,我们习惯把它叫做“脆臊”,一听名字就知道好吃,制作起来其实也不麻烦:取猪腿肉剁成肉末,甜面酱用少许油解散;然后锅置火上,放少许油烧热,然后下肉末炒散,加料酒炒干水分,加盐、胡椒粉、味精调味,然后放入适量的甜面酱炒香,肉末呈现诱人的茶色(如果颜色较浅,可以加少许酱油),微微吐油就可以起锅放在一边了。千万不要被这香气勾引,忍不住偷上两嘴,估计你会把面臊变为一道菜的:) 再来说说调味。担担面的定碗调料非常的多:盐、味精、酱油、醋、辣椒油、香油、白糖、碎米芽菜、葱花和少许的`鲜汤,甚至还有人会放点花生碎和芝麻粉增香。似乎看起来非常的麻烦,但是这正是四川厨师的高妙之处。
灯影牛肉
简介
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州和重庆地区汉族传统名吃。已有100多年历史。把牛后腿腱子肉切片后,经腌、晾、烘、蒸、炸、炒等工序制作而成。麻辣香甜,深受人们喜爱。因肉片薄而宽、可以透过灯影、有民间皮影戏之效果而得名。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市场上生产“灯影牛肉”产品的品牌众多,重庆等地亦出现不少品牌,不过最为正宗的还是为达州本地品牌“灯影”牌。
历史文化
传说一
据传,此菜是八十多年前,梁平县一刘姓艺人来达州以做腌卤牛肉谋生,但生意萧条,只好锐意求新,创制成一种薄片状的牛肉干。每当黄昏来临,他就在闹市设摊,专售此种牛肉干。为招来顾客,特在食摊前张一又大又薄的牛肉片,后面点一盏油灯,映得牛肉片又红又亮,灯影依稀可见,十分吸引过路行人。尝之,麻辣脆鲜,人们呼之为“灯影牛肉”。从此,远近传名,生意越做越兴旺。流传至今,名不虚传。
传说二
据传说,1000多年以前,任朝廷监察御史的唐代诗人元稹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被贬至通州(今达州)任司马。一日元稹到一酒店小酌,下酒菜中的牛肉片薄味香,入口无渣,他颇为叹赏,当即名之曰“灯影牛肉”。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 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
清光绪年间,梁平县有个姓刘的人流落到达州,以烧腊、卤肉为业。最初,他制 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时难嚼,且易塞牙,销路不畅。后来,刘氏日思夜想,逐 步加以改进,将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腌渍入味,再上火烘烤,卖时还淋上香油。这样制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刘姓商人生意兴隆,并因此而发家致富。其他人见有利可图,纷纷仿制,灯影牛肉逐渐成为四川一大名产。
做法
灯影牛肉自非一般,其选料和做工都非常讲究。一头牛只能取其腿腱肉、里脊肉各几块,一共才10kg左右。用长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以甘草、丁香、草果及其他10多种香料拌匀后,将肉片铺在竹稍箕上,经曝晒去水分,放进特制的烤炉中,控制温度烘烤至熟,装入用油纸衬里的竹筒或纸罐里,渗满纯香麻油,撤上少许花椒粉密封,待其入味即成。 目前,灯影牛肉的主要产地是达州和重庆,两地产品在长期发展中,又各具千秋。有位美国畜牧专家来达州市考察灯影牛肉时曾说,灯影牛肉既是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又堪称一种奇妙的工艺品,完全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石锅鱼
简介
“石锅鱼”也叫“金福鱼”,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在达州非常流行的一种吃法。其制作方法独特,用一块大的花岗岩岩石凿成有双耳的石锅,将鱼放在石锅内烹煎,然后,再加上以辣椒为主的各式佐料,又再加上一些滋补药材制成。清初康熙年间,长沙湘江河畔,有一家小店擅长做一道“石锅鱼”,风味独特。康熙皇帝微服下江南时,在这间小店尝了这道菜,感觉味道鲜美无比,龙颜大悦,故欣然提笔将这道菜赋名为“金福鱼”。此后,“石锅鱼”也就变成“金福鱼”,而这家小店也因此得名为“金福林”。
做法
原料:草鱼一条约1800克,姜片5克,葱节5克,香菇20克,红枣10克,枸杞5克,西红柿50克,小葱段10克。
调料:盐16克,味精15克,鸡精3克,胡椒粉8克,料酒10克,鸡蛋一个,淀粉20克,清汤2250克,猪油150克。
制作:
1、将红枣、枸杞用温水泡软,香菇切条,用热水烫一遍,西红柿切片,小葱切成段待用。
2、草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干净,剁去头尾,去骨,将鱼肉抹刀片成5厘米长、厚0.3厘米的片,鱼头劈开,鱼骨斩成5厘米长的菱形块,冲洗干净。
3、鱼头、鱼骨用3克盐、5克味精、3克鸡精腌10分钟,鱼片用3克盐、5克味精、5克料酒腌10分钟,用蛋清和淀粉上浆待用。
4、炒锅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入葱节、姜片炒香,倒入鱼骨、鱼头中火煎香,烹入5克料酒,倒入清汤,用中火烧沸改小火打去浮沫,加入10克盐、5克味精、8克胡椒粉调味,待鱼骨成熟时,捞出鱼骨、鱼头,将其放入烧热的石锅内。
5、将腌好的鱼片入鱼骨汤锅内滑熟,然后同汤一起倒入垫有鱼骨的石锅内,撒上红枣、枸杞、西红柿片、香菇条、小葱段即可。
特点:汤汁浓白,咸鲜清淡,营养丰富。
点评:放鱼骨头熬汤,汤汁鲜美,鱼片口感好。
顺江薄饼
简介
顺江薄饼,面食,麻辣咸鲜,脆爽利口。烹制法:烙。面粉下盐制成软子面,烙制成薄饼。酱油、醋、红油等调味待用。取薄饼一张,抹芥茉适量,放入拌制好的粉条、豆芽、红萝卜丝、葱白丝,卷成筒形,一头封口,一头敞开,淋入调好佐料,便可食用。操作要领:烙制薄饼,用云板锅小火摊制。
做法
主料:高筋面粉(300ML)
调料:细黑麦面粉(400ML)、牛奶(400ML)、酵母(15g)、盐(适量)、浅色糖浆(适量)、黄油(50g)、糖(适量)、大茴香(1茶匙)、小茴香(1茶匙)
做法: 1 材料准备
2 工具准备:擀面杖2根:一根是光滑的,一根是带齿的。
3 将大小茴香碾成粗末。
4 捏碎鲜酵母在一个大盆里,加入糖。
5 黄油加热熔化,加入牛奶、糖浆、大小茴香和盐,拌匀。
6 当温度放凉至37度时倒入酵母中,搅拌溶化酵母和糖。
7 加入粉料,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进行发酵。
8 面团发酵成2倍大后分成20个小面团。
9 先用光滑的擀面杖擀成薄面饼。
10 再用带齿的擀面杖擀一遍。
11 放入平底锅中小火煎至两面稍微变黄即可,每面大约2分钟。
干烧岩鲤
简介
干烧岩鲤是四川汉族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系。用四川特产岩鲤和猪肉炸、烧制而成。为川味宴席菜中的珍品。成菜色泽金黄带红光亮,鱼肉紧密细嫩,味道鲜香微辣。
为川味宴席菜中的珍品。成菜色泽金黄带红光亮,鱼肉紧密细嫩,味道鲜香微辣。岩鲤学名岩原鲤,又称黑鲤,分布于长江上游及嘉陵江、金沙江水系,生活在底质多岩石的深水层中,常出没于岩石之间,体厚丰腴,肉紧密而细嫩。干烧法为四川厨师所独创,乃以多量鲜肉汤加味料,将鱼烧至汁干入味,四川烹饪界称此为“自来芡”、“自然收汁”。
选岩鲤一尾,去鳞剖腹取内脏,洗净,鱼身两面剞刀,遍抹绍酒、精盐,入油锅炸至皮皱后捞出。锅换冷油,逐渐加温煸炒泡辣椒、剁细的豆瓣、姜蒜颗,至出香味即渗鲜汤烧至味香,打去味料渣。将鱼和炒酥的猪肉丁、盐、醪糟汁、白糖、醋入锅同烧,待汤沸后移至小火慢烧,至汁稠鱼入味即成。
做法
原料:
岩鲤一尾1000克,蒜50克,火腿肥膘肉125克,川盐5克,郫县豆瓣50克,味精5克,醒糟汁50克,白糖5克,绍酒50克,醋5克,泡红辣椒40克,肉汤750克,姜40克,熟菜油2000克,葱50克
烹制方法:
1.将净岩鲤鱼身两侧各剞五六刀(刀距 3厘米、深 0.5厘米),用川盐(3克)、绍酒抹匀全身,腌渍入味。火腿切成 0.5厘米的粒;葱切成 0.5厘米的粒;姜蒜切成碎粒;泡辣椒、郫县豆瓣剁细。
2.炒锅置旺火上,下菜油烧至七成热,放入鱼炸至皮稍现皱纹时捞起。锅留油 50克,烧至四成热,下泡辣椒、豆瓣煸香出色,掺入肉汤烧,出味后,打去渣不用。将鱼和火腿粒放入,加姜、蒜、川盐 2克、醒糟汁、白糖,移至小火上糁至汁将干,鱼熟入味时,加味精、醋、葱,把锅提起轻轻摇动,同时不断将锅内汤汁舀起,淋在鱼身上至亮油不见汁时,起锅盛入条盘即成。
“百里峡”牌老腊肉
简介
“百里峡”牌老腊肉由樊哙镇百里峡腊肉制品厂生产。樊哙镇在百里峡深处,地处富硒带,至今仍保持着青山绿水、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是难得的绿色食品原材料宝库。该产品选用纯农家圈养猪精肉,用纯柏丫熏制,其味浓香,令人闻之欲垂涎。该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地。
大风羊肉
简介
大风羊肉是四川达州的汉族名菜。肴以当地山区自然放养的小土山头号为基本原料,以独特的配方烹制而成。基最大的特点是,不油腻、无膻味、口感舒适,滋补营养,所烹制的系列菜肴各有特色、余味无穷。主要菜品有:酸辣羊肝、生爆羊肚、干煸羊肉丝、红烧羊蹄、清汤(红汤)炖羊肉、牛奶羊肾、清汤羊血、羊肾泡酒等。
特别最具特色的清汤(红汤)炖羊肉,以精羊肉为主料、配以萝卜、土豆为辅料,加沙参、附片和天然香料烹制而成。特点是细嫩酥软,不腻不缄口,无膻味,羊汤余口留香,有夏滋冬补之功效。
徐鸭子手撕鸭
简介
徐鸭子(手撕鸭)是四川宣汉汉族名菜之一,采用大巴山深处百里峡土家族人放养的土鸭子,经徐代建继承传统工艺,通过多年反复实践创研出来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食品。
四川省达州市徐鸭子手撕鸭是采用大巴山深处百里峡土家族饲养的土鸭子,经徐代建继承传统工艺,通过多年反复实践创研出来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食品。产品一上市受到消费者的好评,远销省内外,是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指定食品,受到22个国家考察团的赞扬,荣获达州市首届旅游商品大赛奖。
“徐鸭子”手撕鸭采用传统配方,在独特工艺上结合现代新技术、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制加工而成,选料精细(乡村纯土鸭),风味独特,香彻透骨,色鲜味美,油而不腻,高温杀菌,真空包装,是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外出旅游的首选食品,也是居家生活的美味佳肴。
;
六、达州特产 达州特产有哪些
1、任市板鸭
任市板鸭,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特产。任市板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香味悠长,而且胆固醇含量低,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目前任市板鸭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峰城玉米
峰城玉米,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特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域保护范围:宣汉县所辖峰城镇、桃花镇、南坪乡、凤林乡等54个乡镇。
3、江阳酸辣鸡
江阳酸辣鸡,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江阳乡特色美食。其主要特点就是麻、辣、酸、香,选用家养的土公鸡加以辣椒、花椒、胡椒并采用了爆、炒、闷等手法烹制而成,在达城的餐饮业中享有盛名。
4、石梯蒸鱼
石梯蒸鱼,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梯镇特色美食。主要特色是色彩暗红滋润、香气浓郁沁鼻、入口香辣细腻,后味悠长。食时,店家还提供鱼头熬制的面块汤。石梯蒸鱼被达州市政府命名为“达州市十大地方特色菜品”。
5、安仁甜柚
安仁甜柚,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安仁乡特产。其丰产稳产、果形美观、香气浓郁、味甜汁多、脆嫩化渣、种籽少、耐贮运等特点,而驰名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