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什么特色菜?
武汉的特色菜
名称: 沔阳三蒸
介绍: 沔阳三蒸是仙桃(荆州地区较大的县级市)的一道传统名菜,即粉蒸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珍珠丸子色泽晶莹洁白,米粒竖起似珍珠透明,肉丸软糯松泡,味道鲜美;而蒸白丸则以瘦猪腿肉和鱼作主料,更注重火功,其色泽乳黄,丸质软嫩,油润松软。
名称: 三鲜豆皮
介绍: 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一种主要食品,在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三鲜豆皮是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而得名,煎好后油光闪亮,色黄味香。
名称: 热干面
介绍: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它便宜实惠,花上几角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武汉的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我国的“五大名面”。
名称: 武汉面窝
介绍: 面窝是武汉人“过早”的常用品,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的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
名称: 黄陂三合
介绍: 以鱼丸、肉丸、肉糕三菜合一而得名。鱼丸子选用鱼肉剁茸,以蛋清、葱白、姜汁、猪油作调料,氽制而成。肉丸系选用猪腿肉,配以鱼茸和调味料,酥炸而成。肉糕原料同肉丸,多蒸制而成。两种或三种合烧,一菜多样,鱼有肉味,肉渗鱼香,别具风味。
名称: 黄州东坡肉
介绍: 黄州东坡肉系苏轼发明,故名东坡肉。东坡肉用五花肉做主料,每斤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八块,先用旺火烧,再用小火焖。它的特点是:色泽酱红,汤肉交融,肉质酥烂如豆腐,入口不油不腻。
名称: 江陵散烩八宝
介绍: 江陵散烩八宝亦称八宝饭,是用糯米、红枣、莲子仁、桂元肉、密樱桃、瓜子仁、糖桂花、密冬瓜、苡仁米等蒸熟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它色泽光亮,香甜滋润,油而不腻,甜而不厌,被赞为“浅盏小酌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
名称: 荆州皮条鳝鱼
介绍: 皮条鳝鱼做法讲究,尤重火功技法。活鳝鱼宰杀、洗净后,切成条状、擦精糊上浆,用三道不同温度的油氽炸至皮酥,再挂上糖醋黄汁,这样做出的皮条鳝鱼,形似皱皮蛇条,色泽金黄透明,外酥脆,内油嫩,味道香甜醇厚。
名称: 荆州鱼糕丸子
介绍: 荆州鱼糕丸子是荆沙一带的传统名菜,素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消溶著称。此鱼糕丸子晶莹洁白,肉丸浅黄光润,质鲜味美,色香味形俱佳。
名称: 清蒸武昌鱼
介绍: 武昌鱼是鳊鱼的一种,原产于鄂州市的梁子湖。其鱼肉质细嫩、脂肪丰富,可用多种方法烹制菜肴,其中清蒸为最佳。清蒸武昌鱼一般选用两斤左右一条的武昌鱼,辅以火腿、冬菇、冬笋和鸡汤等清蒸以后,再在鱼上缀以红、黄、绿各色菜丝,看上去五彩缤纷,举筷一尝,肥美细嫩,汤质鲜香,回味长久。
名称: 石首鸡茸鱼肚
介绍: 做石首鸡茸鱼肚这道菜最难得的是它的主要原料——石首笔架鱼肚,“此物唯独石首有,走遍天下无二家”。长江流域鮰鱼在石首市长得特别肥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鳔肥大厚实,独特别致,外形很象石首长江边的笔架山,鳔内有红色的笔架山图案,笔架鱼肚因而得名。
武汉有哪些代表菜呢?
红烧武昌鱼
武昌鱼不用说,是武汉的一大特色,绝对不能少。很多家里爱吃鲫鱼,所以年夜饭上,清蒸(红烧)鲫鱼也很常见。一般是做一条“看鱼”,做一条能吃的鱼。而且红烧的更考验厨艺,不小心就会把鱼弄散架,那是绝对要不得的。年年有鱼,老特老娘最讲究这个好彩头。
排骨藕汤
无汤不成席,老武汉人最爱藕汤。排骨藕汤光闻一闻,满满的全都是家的味道。哪个武汉人家里冇得一个大吊子呢?这个粗砂制的大汤罐子,吸走了腻人的肥油,只留下清甜的醇香。
粉蒸肉
武汉人做的粉蒸肉跟江浙或者湖北天沔一带还不同。老特老娘怕肥肉吃多了伤人,多半会用猪后腿肉,或者干脆改用排骨。肉裹上泡发的粉,在里面垫上洗净切成块的红薯,或者土豆、芋头。上锅蒸好后,红白相间,肥而不腻,光蒸肉粉我都可以拌碗饭吃。
珍珠圆子
用肥瘦三七开的肉做馅儿,蒸好了以后活脱一颗珠圆玉润的珍珠呢,吃下去软软糯糯,老人家们特别喜爱的一道家常菜。
糍粑鱼
顾名思义,外型似煎好的糍粑,金黄香脆,是以腌过煎到金黄的瓦块型鱼块,特别加大量的干辣椒和花椒、糖、老抽等干烹,起锅撒熟芝麻,又麻又辣,干香满口。
十行菜
这是老武汉传统过年菜,用十样菜做成一样菜寓意十全十美。具体那十样菜,根据各家口味有所不同。我家的十样菜是:榨菜,藕丝,肉丝,干子,红萝卜,白萝卜,黑木耳,香菇,青椒,芹菜。做出来虽然不算好看,但味道一级棒,而且一大盆可以足足吃好几天。
八宝饭
五颜六色的八宝饭寓意着婚姻和谐、早生贵子、甜甜蜜蜜、大吉大利、健康长寿、平安无灾、顺顺利利、金玉满堂。将这么多美好的祝愿集于一道菜中,年饭也就圆满了。
武汉人喜欢红菜薹悄然上市了,它是因何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
武汉人喜欢红菜薹悄然上市了,它之所以受到当地人的喜爱,首先,当地独有的小气候十分适合它的生长,成了特色。其次,这种菜本身有很多维生素和植物纤维,对身体比较好。 另外,这道菜味美甘甜,口感相对来说非常清爽,百吃不厌。
近日,武汉人非常喜欢的一到秋冬,时令蔬菜红菜薹已经上市了,很多人纷纷购买尝鲜,今年的这种才上市时间稍微提前了一个月,因为现在有这种早熟品种的红菜薹,他的价格基本上在六到八元一斤,后面价格应该会逐渐下降。当地人之所以会喜欢这种菜,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地独有的小气候十分适合它的生长,成了特色。在武汉洪宝山,因为北方的洪山阻断寒风,南边有南湖,所以气候温暖潮湿,非常适合这种菜的生长,在洪山一代土壤是灰潮土,所以有很多微量元素,这个地方的红菜薹有得天独厚的小气候养成,是独一无二的,生长的很好。因此,红菜薹就是这个地方的特色,很多武汉当地人都知道。
其次,这种菜本身有很多维生素和植物纤维,对身体比较好。这种菜基本上在一定时间就会占据武汉的大店小馆内,很多时候都会点这道菜。因为它包含大量的维生素和植物纤维,吃了对身体特别好。再加上他的量特别少,口感又好,所以物以稀为贵,人们都争着抢着要买。
另外,这道菜味美甘甜,口感相对来说非常清爽,百吃不厌。你别看他的根茎粗,但是口感是非常鲜嫩的,一点也不老。这个地方的红菜薹口感是相当好的,很多地方的菜苔吃上去都没有味道,感觉味同嚼蜡,但是这个地方的红菜薹又甜又脆,味美甘甜,吃到嘴里面清爽无比,真的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以上就是他之所以会受到当地人的喜爱的原因。
武汉有哪些土特产呢?
武汉十大特产
1、黄陂荸荠
黄陂荸荠生产地域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这里所产黄陂荸荠具有球茎扁圆、脐平,表皮枣红色,肉脆色白、汁多渣少及味甜等,纵径≥2.0cm,横径≥4cm;单个球茎重≥20g。黄陂区处于江汉河湖水网的边缘地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水利资源丰富。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春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干冷。有利于黄陂荸荠的生长。
2、蔡甸莲藕
蔡甸莲藕,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特产,具有独特品质,不仅莲藕外观通长肥硕、质细白嫩、藕丝绵长,而且口味香甜、生脆少渣、极富营养,药用食补两宜。蔡甸城关建镇于晋,莲花湖环抱古镇,湖水清澈,湖泥肥沃,由于汉江多次改道,洪水泛滥,矿物质淤积,为蔡甸莲藕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3、蔡甸藜蒿
蔡甸藜蒿,主产区在武汉市蔡甸区。藜蒿学名狭叶艾,又名芦蒿、柳蒿、水蒿、青艾等。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胀邪气,风寒湿脾,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轻身,耳聪目明,防衰。
中医认为其除食用之外还有清热、利湿、杀虫之功能。蔡甸藜蒿的种植区域多为以垄岗为主体的丘陵性湖沼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具有热丰、水富、光足的气候特征,满足藜蒿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加之境内湖泊星罗棋布,蔡甸藜蒿基地所在区域内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适宜蔡甸藜蒿生长。
4、梁子湖大河蟹
武汉梁子湖大河蟹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养殖区域北边较为平坦,南边多丘陵,通过灌口闸与长江相通。兼有北、中亚热带的气候特点,全区光、热、水资源丰实。
气候温暖,多年平均气温16-17℃,季节分配夏多冬少,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最低值一般在冬季,两者都有从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规律。全区总积温5563℃,持续日数在180到190天之间,正因养殖区日照实数较多,为湖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光能条件。
5、黄陂荆蜜
黄陂荆蜜,为中国四大名蜜之一,荆蜜源自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主要野生植物荆条花,主产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带为主的木兰生态旅游区。黄陂荆蜜,为荆花蜜,呈浅琥珀色,结晶纯白,细腻,味道芳香,甜而不腻,品质纯正,在蜜中属上品。该蜜营养丰富。
荆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淀粉活性酶更是一般蜂蜜的2倍以上。
6、江夏子莲
江夏子莲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特产。江夏子莲鲜莲蓬扁平型、绿色,心皮数25~32个,结实率75%以上;壳莲卵圆形、黑褐色、纵径1.45~1.72cm、横径1.2~1.52cm,百粒重量140~160g;红莲子(去壳带种皮)红褐色;
鲜莲子卵圆形、绿色,肉乳白、气味清香、味甜、芯苦涩;磨皮白莲近圆形、浅黄白色、百粒重量90~110g。江夏区属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鲜明,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十分明显。有利于子莲早春管理。
7、法泗大米
法泗大米历史悠久,始于唐开元以前。法泗大米蒸煮时有自然的清香味,米饭口感润滑细腻、清香味绵、粘性适中、适口性好,米饭表面有油光润泽,凉后不回生。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桂子山、金水河流域一带,土地肥沃,雨量适宜。
土壤类型为冲击淤积而成的潮土类、水稻土类,耕作层20cm至30cm,土壤pH值6.5至7.5,土壤有机质含量≥2%。由于地理环境独特,这里出产的大米粒型均匀,色泽鲜明,油质透明、清晰,呈玻璃状,无白肚,在同类大米中首屈一指,占有得天独厚之优。
8、李集香葱
李集香葱产于武汉市新洲区,李集香葱因独具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融合现代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生产的李集香葱,植株丛生直立,株高30-35厘米。葱叶为中空细管状,长23-26厘米,横径0.3-0.4厘米;葱白较短,长3-5厘米,近根部渐粗,鳞茎膨大不明显;
新洲区李集街是武汉市特色蔬菜种植的著名乡镇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有利于发展李集香葱种植业。李集香葱种植区域为倒水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为由倒水河改道形成的潮泥砂土,土壤肥沃,土层松厚,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于种植香葱。
9、汉南甜玉米
中国的鲜食甜玉米起源于湖北,湖北的鲜食甜玉米起源于汉南。汉南的鲜食甜玉米堪称'中国一绝',富含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等,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含糖量高达20%,是常规品种玉米的1倍左右,比西瓜还要甜。
汉南甜玉米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邓南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可向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
10、黄陂脉地湾萝卜
萝卜在历史上又称莱菔、芦菔、温菘、土酥,肉质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帮助消化、清凉止咳、降低胆固醇以及防癌等作用,其根、叶、种子均可作药用,对人体健康有许多好处, 是中国园艺史上重要的大众蔬菜。
湖北菜有哪些特色菜
1、清蒸武昌鱼:清蒸武昌鱼是湖北武汉的一道名菜,武昌鱼长的像鳊鱼一样,鱼刺小,属于淡水鱼。湖北的湖水特别多,因此湖北很多当地人都是养殖淡水鱼卖,湖北人也很喜欢吃鱼。我们家也养过鱼的,所以经常会吃自家养的各种淡水鱼。
武昌鱼的做法有很多:有红烧武昌鱼,清蒸武昌鱼,油炸武昌鱼等。其中清蒸武昌鱼更能保存武昌鱼的鲜美的味道。清蒸武昌鱼被很多人所喜欢。
2、荆沙甲鱼:荆沙甲鱼是湖北荆州市的一道名菜,一般是选择野生的甲鱼做主料,可以红烧,清蒸来吃。其中红烧的甲鱼口感非常香咸,好吃。甲鱼是一种非常滋补的食材,湖北人也很喜欢吃甲鱼。
3、潜江油焖小龙虾:潜江油焖小龙虾是湖北潜江的一道名菜,潜江市被评为小龙虾之乡。潜江油焖小龙虾的口感:香辣鲜嫩,一大盘不够吃,非常过瘾。
4、沔阳三蒸:沔阳三蒸被评为湖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沔阳是湖北仙桃市。沔阳人爱吃各类的蒸菜。三蒸最早指的就是蒸鱼、蒸肉、蒸蔬菜。有沔阳三蒸是粉蒸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子的说法,也有沔阳三蒸是蒸青鱼、蒸猪肉、蒸蔬菜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有失偏颇。沔阳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产和蒸蔬菜的总称。
5、黄州东坡肉:黄州东坡肉是湖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黄州东坡肉颜色红润,口感香甜软糯,入口即化,肥而不腻,非常好吃。
武汉特色菜
洪山菜薹
洪山菜薹,紫菜薹的珍稀品种,因其原产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一带而得名。在武汉,相传只有能听得见洪山宝通寺钟声地域范围内的特定土壤上长出来的菜薹才是当年给皇帝进贡的贡品红菜薹,发源地就是武昌亚贸广场背后的一块丘陵地,曾被封为“金殿玉菜”。其茎肥叶嫩,色香味美,又叫“红菜薹”,古时又称为“芸菜薹”。长得像油菜,带花,只是颜色呈紫红色、紫黑色,汤汁呈紫黑色。正宗的洪山菜薹除外形肥壮外,色泽也较浅红,口感较清。最佳搭配是菜薹炒腊肉。 洪山菜薹只有在冬季才能吃到,一般是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泥蒿
泥蒿,又名芦蒿、是生长在长江边沙滩上的一种外形似茼蒿的野菜,有独特的清香,因为它的味道有一点类似泥土的清香,所以被称为泥蒿,因为味道独特,却又入口清爽脆嫩,很受湖北人喜爱。 泥蒿每年在冬末初春时由农民们去江边采摘了上市,它虽然外型与茼蒿相似,但吃法却不同,泥蒿必须去掉叶子,只留嫩杆和中心的嫩芽来炒食或凉拌。记得小时候,泥蒿这样的野菜,价格便宜得惊人,只卖2分钱一斤,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爱上了这种清香怡人的野菜。泥蒿的身价直线上升,最贵的时候卖到10元一斤,吃的人多了,野生的泥蒿也越来越少,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多是人工培植的泥蒿。虽然野生泥蒿吃起来更香,但热爱泥蒿的湖北人一到了吃泥蒿的季节,即使只能买到人工培育的也一样忍不住要狠狠的吃上几回。 泥蒿可以和腊肉配合齐炒,也可以辣炒或者凉拌,但最能吃出泥蒿清香的当然还是清炒这个做法。
武昌鱼
上世纪50年代中科院水生所研究人员发现湖北水中有一种鳊鱼是以往文献中没有的。将它命名为团头鲂,俗称武昌鱼。 武昌鱼出名是因为他老人家的诗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武昌鱼的吃法以红烧,清蒸为主。 红烧武昌鱼是一道武汉传统名菜,属于湖北菜系。色泽金黄,脂肪肥厚,肉质细糯,油润爽滑,味道异常鲜美。以武昌鱼为主料,配以葱、姜、精盐等辅料制作而成,味道香美、老少皆宜,深受大众的喜爱与推崇。
糍粑鱼
糍粑鱼是具有浓厚的湖北乡土气息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鄂菜系。是以鱼肉为主料,经过腌渍、晾干后煎烧而成的。鲤鱼做糍粑鱼最佳。鱼去头,切成小块,放入大碗里,加入盐,姜,干辣椒,花椒,料酒和醋,抓匀后腌制;将腌好的鱼块取出,把腌料和鱼剥开,鱼块摊开放在通风处,凉个半天的样子,去除鱼块表面的水份;风干的鱼块,下锅。少量油,小火把鱼炕至两面金黄后出锅备用;将腌鱼的料水倒入锅里,加少许醋和酱油,加点水,烧开煮出香味;将鱼回锅略烧个2.3分钟,而后大火收汁起锅。“糍粑鱼”口味咸辣、香气扑鼻,有“闻则臭、吃则香”之说。佐饭能增量、佐酒可转换口味,在鄂东南地区人们食用“糊粑鱼”已是一种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