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同里古镇旅游有什么好吃的

导语:同里有什么好吃的?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同里当地有名的小吃美食,同里十大特色美食介绍,吃货朋友们赶紧跟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些什么美食吧。

阿婆茶

同里的阿婆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以邻里之间农村老年妇女定期聚会喝茶,谈论家事,了解时事信息而自然形成的生活习俗。同里“李记阿婆茶”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到现任老板李有福这一代,已是第八代传人。

“阿婆茶”又称“吃菜茶”、“吃讲茶”,以前是一种邻里之间农村老年妇女自然形成的生活习俗。一般八人一桌,品茶时的各种佐料,都是各自从家中带来,品种丰富,有茴香豆、熏青豆、阿婆菜、胡萝卜干、瓜子、南瓜饼、青团子,甚至还有话梅等各种蜜饯,拼合在主家的九制盘中,中间的空格由主家放进糖果,意谓甜甜蜜蜜,为了甜住茶客,讨个好口彩。阿婆吃茶,除了谈天说地、家长里短,还起到一个调解的功能,邻里之间谁家有了纠纷,阿婆们就围拢来边吃茶边调解,“李记阿婆茶” 的调解方式比较特别,是以唱曲的形式来劝人,也称“唱茶”。

闵饼

闵饼,同里闵家湾“本堂斋”特产,颇负盛名的传统糕点,已有400多年历史,其制作仅闵氏一家,世传其业,故称“闵饼”。闵饼用“闵饼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馅,蒸制而成,是青团的一种,色泽黛青,光亮细结,入口油而不腻,清香滑糯,具有独特的江南农家风味。清代,闵饼曾被列为朝廷贡品,选送给慈禧太后品尝。明代画家沈周曾赋诗一首赞美曰:“香剂圆从范,青膏软出蒸。女工虚郑缟,士宴夺唐绫。”民国初年,闵氏在上海创建“大富贵闵饼公司”,产品远销海内外。

芡实

芡实,这是同里土特产的上品,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开胃助气、止渴、益肾、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药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红枣、莲子、桂圆更美味。

袜底酥

"袜底酥"它形如袜底,一层层油酥薄如蝉翼,咬起来清香松脆,吃到嘴里有甜中有咸,在江南一带一直是人们争相口尝的传统茶点。 "袜底酥"之所以受人欢迎,在于精选配料,做工讲究。用油酥和面时要反复揉和五六次到完全均匀为止,这样烘烤出来的酥饼才能一层层薄得透明,吃起来松脆爽口。馅芯制作精细考究,原料配比严格,如做椒盐酥所用的盐,要在镬子里煨熟,擀面仗擀细,小葱要捣成碎末,才能不穿孔,不露馅。

状元蹄

同里状元蹄是用浓油赤酱烧的猪蹄,红得发亮,吃在嘴里软糯甜香却又不腻。相传明朝方卿因为吃了“状元蹄”而高中状元,故得名。

此菜虽非同里独有,但同里制法甚有不同,且制法是不传之密。同里人宴请宾朋,桌上定有此菜。

麦芽塌饼

麦芽塌饼其貌不扬,却是同里古镇上一种传统的苏式茶点,它是心灵手巧的乡村主妇们个个都会做的一种乡土点心。晨起时,同里人喜欢用麦芽塌饼做早点,在田里忙得腹中空空时,麦芽塌饼又成了人们垫饥的好干粮。摆起场面吃“熏青豆茶”时,自然也少不了这种应时美味的`麦芽塌饼。在同里镇街边有很多小吃店都有。

青团子

相传青团子是用雀麦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变为碧翠色。以此用来包入豆沙或枣泥,再用芦叶垫底入笼,蒸熟即成。明郎瑛《七修类稿》中曾记载:"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另外还有个传说跟大禹有关。当年大禹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人,他用疏导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为种植冬小麦创造了条件,深得苏州人的爱戴。

糕里虾仁

以鸡蛋白调匀后加入米粉、虾仁,入锅油汆而成,色泽鲜艳,松香可口,亦可以另置小盒,佐以番茄,其味更佳。

三丝鱼卷

“三丝鱼卷”是用青鱼片将火腿、笋肉、香菇等三丝包卷蒸制而成的菜。

这道菜白中带黄,酸甜适口,肥嫩干香,是苏州当地的名菜。

菜的特色在于青鱼(又称“草鱼”),苏南称“螺蛳青”。这种鱼背部色乌肉厚,腹部乳白而肥,肉质鲜嫩。

响油鳝糊

响油鳝糊是一道上海菜,因为菜装盘后,最后要淋上热油,所以抬上桌那瞬间还会发出“滋滋”的声音。

另外,这道菜需要勾芡,成菜中仅有的那么点点汤汁都包裹在鳝丝上,于是得名“鳝糊”。上桌时,薄撒胡椒,香气扑鼻,入口鲜美。

以上就是同里有什么好吃的介绍,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你们会喜欢。

二、苏州同里古镇特产,有什么特产

苏州同里古镇特产有:状元蹄、糕里虾仁、三丝春卷、香油鳝糊和用白鱼、鲈鱼、桂鱼、甲鱼等河鲜烹制的水乡名菜。水生植物类的茭白、芹菜、莼菜、菱、藕、茨姑等,也都是别具地方特色。 小吃有袜底酥、百果蜜糕、茨宝糕、 芡实、青团子。

三、同里的特产有什么

同里有众多的风味佳肴,推出状元蹄、清蒸白鱼、鲈鱼、桂鱼、甲鱼等河鲜水产烹制的水乡名菜,随到随炒,脍炙人口、独具风味。在镇上可尝到百果蜜糕,芡实糕、袜底酥、青烟团、麦芽塌饼、闵饼、猪油年糕等多种风味小吃。传统的土特产有芡实,宋代诗人杨万里称其“软过菰饭牛酥”,苏子容称其为“真佳果”。还有独具魅力的百年老店:益隆酱园、谷香村、南园茶楼等。酒酿饼:由江南特产“糟”、酒酿参与饼中,经发酵后贴烤而成,一面晶莹剔透,色如牛奶;一面淡黄焦脆,咬一口喷香、酸甜、嫩脆。芡实:这是同里土特产的上品,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开胃助气、止渴、益肾、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药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红枣、莲子、桂圆更美味。半个世纪以前,这种野生的“鸡头肉(米)”不是供人食用的,而是纺织工业布匹上上浆用的原料。当时镇上贫民,别无生计,全靠剪“鸡头”所得糊口。

如今“鸡头肉”都是食用的了。有人赞美“鸡头肉”之佳妙云:“软温之粒,银瓯浮玉,碧浪沉株,微度清香,雅有甜味,固天堂间绝妙食品也。”因此虽售每500克十元,仍门庭若市,游人惟恐失之交臂。闵饼:同里闵家湾“本堂斋”

特产,颇负盛名的传统糕点,已有400多年历史,其制作仅闵氏一家,世传其业,故称“闵饼”。闵饼用“闵饼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馅,蒸制而成,是青团的一种,色泽黛青,光亮细结,入口油而不腻,清香滑糯,具有独特的江南农家风味。清代,闵饼曾被列为朝廷贡品,选送给慈禧太后品尝。明代画家沈周曾赋诗一首赞美曰:“香剂圆从范,青膏软出蒸。女工虚郑缟,士宴夺唐绫。”民国初年,闵氏在上海创建“大富贵闵饼公司”,产品远销海内外。红烧蹄:宋淳佑四年,同里人魏汝贤中状元。史载魏状元特别喜欢吃红烧蹄

,到清光绪年间,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因仰慕魏状元,特聘名厨烧制红烧蹄

,作为家宴主菜,雅称状元蹄。当时,状元洪钧及妾赛金花等人常来品尝,叹为至味。现在,同里任家花园食品厂按原配方烧制的状元蹄以猪腿为原料,佐以调料,用旺火烧煮,经过蒸焖,皮润肉酥,汤色酱红,肥而不腻,咸甜适中,肉质酥烂,入口即化。它的吃法更是特别,在两根贯穿整只猪蹄的长骨中,将一细骨轻抽而出,蹄形纹丝不动。以骨为刀,蹄膀被顺顺当当地剖开,让人们分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