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在一个地方很普遍的美味,其他地方知道的人却不多,或者不能接受的?
美味的食物我们称之为美食,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味觉感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中国美食文化绵延千年,每个地域也有它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营养物质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也让人吃的更加开心。然而在我国有一些食物,因为口味的特殊,只有当地人们喜欢吃,外地人到这里旅游的时候,吃过一次就再也不想吃了,因为完全吃不惯,都有哪些食物呢?
芒果蘸辣椒
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无数云南朋友含泪推荐的美食,青芒果蘸辣椒面。在滇南,人们一般选用还未成熟的青芒果,就是按着果肉还是硬硬的,这种芒果果肉脆,还有一点发涩,和辣椒配合起来会产生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对于云南人来说,这是夏季消暑的美食,不过外地游客就……像是一股子无法形容的感觉在自己的口腔中打了起来。不过,虽然青芒蘸辣椒,味道很难以接受,但是青芒能消暑,辣椒能祛除湿气,两者结合,还真是适合南方炎热的地区食用,这也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在地理差异上的一种体现吧。
豆汁儿
这一食物的名气也是很大的,很多人到北京去玩的话,都会品尝一下这一食物。会去品尝这一食物的人很多,但是,喜欢吃它的人却并不多。这是因为它的味道就好像是刷锅水,外地人都接受不了这一味道。而本地人从小就喝老北京豆汁儿,已经习惯了它这一味道。老北京人都说,只有习惯这一食物的味道之后,才能品尝到它的香!看来,除了在北京居住的人之外,其它地方的人,都无缘品尝到它的香味了,毕竟,一般人去旅游的话,也就只会在那里停留个三五天,三五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让一个人习惯它的味道。
折耳根
折耳根学名"鱼腥草",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凉拌,用酱油、辣椒和其它佐料凉拌。折耳根算是当地人的一种家乡或者成长地的口味记忆。可在外地人吃来却是各种滋味,有人认为其味"腥",还有人说"像肥皂水味",反正绝对跟美味不搭边。
热干面
武汉也是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尤其到了樱花盛开的季节外地游客就多了起来。到了武汉很多人就想去尝一尝武汉久负盛名的热干面了,但很多人吃过之后却没有给予好评,理由就是吃不惯,口味偏重吃起来会腻,而且吃完后喉咙不舒服。但热干面在武汉人的心中是不可代替的地位,大多数武汉人的一天就是从早上一碗热干面开始的。之前有个梗,武汉人问北京人人:“你们北京人天天吃烤鸭吗?”北京人:“当然不是,难道你们武汉人天天吃热干面?”武汉人:“嘿!你还真的说对了,天天都吃。”
二、在大理,怎么能不吃这些美食
1.永平黄焖鸡永平黄焖鸡号称“滇西一只鸡”,选材十分讲究,必须是当地的优质土鸡,保证鸡肉鲜嫩柔韧的口感,再配以优质花椒、草果、大蒜、干辣椒、生姜等十几种配料烹饪而成,色泽金黄,外表酥脆、鸡肉滑嫩鲜美,备受食客亲睐。大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是享受永平黄焖鸡的一大盛会。逛三月街的朋友,要是想吃黄焖鸡,随处拐进一家店,喝杯茶水,等上一阵子一盘永平黄焖鸡便新鲜出炉,再配上永平特色泡菜泡辣子,鸡肉的香滑加上泡菜的酸爽,让人食而不腻,流连忘返。

2.大理砂锅鱼白族人吃鱼讲究一个“鲜”,在大理守着洱海吃鱼,可谓得天独厚。雪山融雪汇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质又滋养了分外鲜嫩的洱海鱼。闻名的大理“砂锅鱼”,就是用洱海出产的新鲜鲤鱼搭配着嫩鸡片、火腿、冬菇十多种配料,在祥云出产的砂锅中小火慢慢烹制而成。上席时以菜叶铺垫的大盘衬垫,锅中沸滚,清香扑鼻,飘红映绿,色彩绚丽,让人一看便食指大动。趁热食用,尝一口吸收了十余种丰富配料的鱼肉,那叫一个清香细嫩、鲜美可口。想吃地道的砂锅鱼,可以到大理古城的人民路,路上的像“梅子井酒家”、玉洱路上的“杏花村饭店”等都值得一尝;特别喜欢吃鱼的朋友,特别推荐沙坝,这里是吃酸辣鱼的好地方。当然要提醒您的是,吃洱海的野生鱼和鱼塘鱼,品质不同,价格也不一样。

3.喜洲粑粑喜洲粑粑是流行于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都十分俱全的麦面烤饼,以喜洲本地的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喜洲粑粑有甜、咸两个口味。咸味撒葱花、食盐和花椒;甜饼则用火腿、肉丁、玫瑰糖包心来提味,烤制时皆用上下两层炭火,将锅内油炕着的粑粑慢慢烤黄,烤香直至烤酥。无论甜或咸,那发挥到极致的天然香味,香酥润滑的口感,都让人难以忘怀。

4.大理生皮大理生皮最早起源于洱源县,经过发展成为大理民族的一道传统菜肴,当地土话将这种吃法叫“海格儿”。生皮选材与制作都特别讲究,上好的生皮选取猪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为主料,用稻草或麦秸烧火烤猪的外皮,至猪皮表层发黄,然后才用水洗净,伴上佐料生吃。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