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特色文化景点或者场所推荐?
1、淮北凤凰山绿色食品旅游文化博览馆
淮北凤凰山食品工业文化博览馆定位为中国食品文化博览馆,以“涵养生命的力量”为设计主题,从过去、现在、未来充分展示中国食品文化悠久的历史与辉煌的成就,展示中国食品文化的多样性和淮北地方食品工业的专属性。是吃货必要去的地方之一。
2、梅水游客集散中心
此展馆是打造道奇石与道骨仙风之仙人的联系,以水涧、奇石、人文的线索串联起空间虚实线索,提炼出“水涧石生,古道仙人”的主题,从上犹石入手,展开更深广的介绍,运用现代科技与传统布展的手段打造空间亮点,从外到内,营造沉浸式空间,将上犹奇石展打造成江西省乃至全国最有特色的石文化展。很值得观赏,大家可以去看看。
3、十香园岭南画派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被誉为“岭南画派的摇篮”的十香园岭南画派纪念馆,本着“源于传统,离于传统”的原则,在风格素雅的空间格调上,以古朴又不失岭南特色的木雕为点缀,使展陈空间与复原场景相结合,着重彰显十香园沉稳古典的建筑特色。很有诗意的一个地方,是现代文人打卡地之一。
二、中国各地有哪些民间特色文化(建筑,美食。。。。)可以告诉我一下吗?给我回答下,谢谢。
(1)鲁菜:鲁菜即山东风味菜,由济南、胶东、孔府菜点三部分组成。济南菜尤重制汤,清汤、奶汤的使用及熬制都有严格规定,菜品以清鲜脆嫩着称。胶东菜起源于福山、烟台、青岛,以烹饪海鲜见长,口味以鲜嫩为主,偏重清淡,讲究花色。孔府菜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具体体现,其用料之精广、筵席之丰盛堪与过去皇朝宫迁御膳相比。山东菜调味极重、纯正醇浓,少有复杂的合成滋味,一菜一味,尽力体现原料的本味。另一特征是面食品种极多,小麦、玉米、甘薯、黄豆、高粱、小米均可制成风味各异的面食,成为筵席名点。山东著名风味菜点有:炸山蝎、德州脱骨扒鸡、原壳扒鲍鱼、九转大肠、糖醋黄河鲤鱼等。(2)川菜:风味包括成都、重庆和乐山、自贡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变化精妙。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其中最负盛名的菜肴有:干烧岩鲤、干烧桂鱼、鱼香肉丝、怪味鸡、宫保鸡丁、粉蒸牛肉、麻婆豆腐、毛肚火锅、干煸牛肉丝、夫妻肺片、灯影牛肉、担担面、赖汤圆、龙抄手等。(3)粤菜:粤菜即广东菜,由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特色菜点发展而成,是起步较晚的菜系,但它影响极大,不仅香港、澳门,而且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粤菜注意吸取各菜系之长,形成多种烹饪形式,是具有自己独特风味的菜系。广州菜清而不淡,鲜而不俗,选料精当,品种多样,还兼容了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潮州古属闽地,故潮州菜汇闽粤风味,以烹制海洋菜和甜食见长,口味清醇,其中汤菜最具特色。东江菜又称客家菜,客家为南徙的中原汉人,聚居于东江山区,其菜乡土气息浓郁,以炒、炸、焗、焖见长。粤菜总体上特点是选料广泛、新奇且尚新鲜,菜肴口味尚清淡,味别丰富,讲究清而不淡,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香、松、软、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时令性强,夏秋讲清淡,冬春讲浓郁,有不少菜点具有独特风味。 另外,广东人尤其广州人对做汤有一种莫名的执着,汤的种类相当多,也是粤菜从其它不同菜系中脱颖而出重要原因。广东人长期(如在外上学或工作)在外回家后一家一定会品尝到一锅“老火靓汤” 著名的菜点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东江盐焗鸡、白灼基围虾、烧鹅、蚝油牛肉、广式月饼、沙河粉、艇仔粥等。(4)淮扬菜:淮扬菜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著名菜系,其覆盖地域甚广,包括现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区,它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誉,声誉远播海内外。 由于后来浙江菜、徽菜以其鲜明特色各为八大菜系之一,淮扬菜汇于江苏,同时烹饪界习惯将淮扬菜系所属的江苏地区菜肴称为江苏菜,这样,淮扬菜成为单以扬州、淮安为中心,以大运河为主,南至镇江,北至洪泽湖、淮河一带,东至沿海地区的地方风味菜。淮扬菜选料严谨,讲究鲜活,主料突出,刀工精细,擅长炖、焖、烧、烤,重视调汤,讲究原汁原味,并精于造型,瓜果雕刻栩栩如生。口味咸淡适中,南北皆宜,并可烹制“全鳝席”。淮扬细点,造型美观,口味繁多,制作精巧,清新味美,四季有别。 代表菜有:清炖狮子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清蒸鲫鱼、水晶肴蹄、三套鸭、软兜鳝鱼、炝虎尾、炒蝴蝶片、冬瓜盅、三丁包子、翡翠烧卖、蟹黄汤包、千层油糕等。 江苏菜除上述淮扬菜外还包括南京菜、苏锡菜和徐州菜等地方菜系。南京菜烹调擅长炖、焖、叉、烤。特别讲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咸、香、臭;鲜、烂、酥、嫩、脆、浓、肥。南京菜以善制鸭馔而出名,素有“金陵鸭馔甲天下”的美誉。苏锡菜擅长炖、焖、煨、焐,注重保持原汁原味,花色精细,时令时鲜,甜咸适中,酥烂可口,清新腴美。近年来又烹制“无锡乾隆江南宴”、“无锡西施宴”、“苏州菜肴宴”和太湖船菜。徐州菜风味在历史上属鲁菜系,随时代变迁,其菜已介乎苏、鲁两大菜系之间,口味鲜咸适度,习尚五辛、五味兼崇,清而不淡、浓而不浊。其菜无论取料于何物,均注意“食疗、食补”作用。另外,徐州菜多用大蟹和狗肉,尤其是全狗席甚为著名。 江苏名菜名点有:盐水鸭肫、炖苏核、炖生敲、生炒甲鱼、丁香排骨、清炖鸡子、金陵扇贝、芙蓉鲫鱼、菊花青鱼、菊叶玉版、金陵盐水鸭、叉烤鸭、叉烤鳜鱼(以上为南京名菜);松鼠鳜鱼、碧螺虾仁、翡翠虾斗、雪花蟹斗、蟹粉鱼唇、蝴蝶海参、清汤鱼翅、香炸银鱼、染溪脆鳝、镜箱豆腐、无锡肉骨头、常熟叫花鸡、常州糟扣肉(以上为苏锡菜);霸王别姬、沛公狗肉、彭城鱼丸、荷花铁雀、奶汤鱼皮、蟹黄鱼肚、凤尾对虾、爆炒乌花、红焖加吉鱼、红烧沙光鱼(以上为徐州菜);天目湖砂锅鱼头、淮安软兜、金蹼仙裙。江苏点心富有特色,如秦淮小吃、苏州糕团、汤包,都很有名。(5)闽菜:闽菜是以福州、闽南、闽西三地区地方风味菜为主形成的菜系。福州菜清鲜、爽淡,偏于甜酸,尤其讲究调汤,另一特色是善于用红糖作配料,具有防变质、去腥、增香、生味、调色作用。闽南菜以厦门为代表,同样具有清鲜爽淡的特色,讲究佐料长于使用辣椒酱、沙菜酱、芥末酱等调料。闽西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以客家菜为主体,多以山区特有的奇味异品作原料,有浓厚山乡色彩。闽菜以炸、熘、焖、炒、炖、蒸为特色,尤以烹制海鲜见长,刀工精妙,人趣于味,汤菜居多,具有鲜、香、烂、淡并稍带甜酸辣的独特风味。福建小吃点心另有一功,它取材于沿海浅滩的各式海产品,配以特色调味而成,堪称美味 最著名的风味菜点有:佛跳墙、鸡汤氽海蚌、淡糟香螺片、沙奈焖鸭块、七星鱼丸、糟醉鸡、煎糟鳗鱼、半月沉江、燕皮馄饨、福州线面、蚝仔煎等等。(6)浙江菜:浙江菜有悠久的历史,它的风味包括杭州、宁波和绍兴三个地方的菜点特色。杭州菜重视原料的鲜、活、嫩,以鱼、虾、时令蔬菜为主,讲究刀工,口味清鲜,突出本味。宁波菜咸鲜合一,以烹制海鲜见长,讲究鲜嫩软滑,重原味,强调入味。绍兴菜擅长烹制河鲜家禽,菜品强调入口香绵酥糯,汤浓味重,富有乡村风味。 浙江菜具有色彩鲜明,味美滑嫩,脆软清爽,菜式小巧玲珑、清俊秀丽的特点。它以炖、炸、焖、蒸见长,重原汁原味。浙江点心中的团子、糕、羹、面点品种多,口味佳。 名菜名点有:龙井虾仁、西湖莼菜汤、虾爆鳝背、西湖醋鱼、炸响铃、抢蟹、新风鳗鲞、咸菜大汤黄鱼、冰糖甲鱼、牡蛎跑蛋、蜜汁灌藕、嘉兴粽子、宁波汤团、湖州千张包子等。(7)湘菜:湘菜包括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湘江流域以长江、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湘菜的主要代表。其特色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注重鲜香、酸辣、软嫩,尤以煨菜和腊菜着称。洞庭湖区的菜以烹制河鲜和家禽家畜见长,特点是量大油厚,咸辣香软,以炖菜、烧菜出名。湘西菜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风鸡,口味侧重于咸香酸辣,有浓厚的山乡风味。湖南菜最大特色一是辣,二是腊。 著名菜点有:东安子鸡、腊味合蒸、组庵鱼翅、冰糖湘莲、红椒腊牛肉、发丝牛百页、火宫殿臭豆腐、吉首酸肉、换心蛋等。(8)徽菜:徽菜风味包括皖南、沿江、沿淮之地的菜点特色。皖南菜包括黄山、歙县(古徽州)、屯溪等地,讲究火功,善烹野味,量大油重,朴素实惠,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取用木炭小火炖、煨而成,汤清味醇,原锅上席,香气四溢;皖南虽水产不多,但烹制经腌制的“臭桂鱼”知名度很高。沿江菜以芜湖、安庆地区为代表,以后也传到合肥地区,它以烹制河鲜、家畜见长,讲究刀工,注意色、形,善用糖调味,尤以烟熏菜肴别具一格。沿淮菜以蚌埠、宿县、阜阳等地为代表,菜肴讲究咸中带辣,汤汁色浓口重,亦惯用香菜配色和调味。 著名风味菜有:无为熏鸭、毛峰熏鲥鱼、符离集烧鸡、方腊鱼、石耳炖鸡、云雾肉、绿豆煎饼、蝴蝶面等。
接财神
旧时岁时信仰习俗。由于地域不同有没的特点,在黑龙江、吉林一带,大年夜接神是为了祈福,接神主要是接财神。
接神时屋门洞开,在庭院设供桌,桌上陈设香供蜡烛,燃放鞭炮,主人跪拜,由外面迎进室内,室内人要问:"迎来财神了?"男主人立刻高兴回答:"迎来了,迎来财神了!"这时要有一人从屋外抱进一捆柴,女主人要问:"抱进柴了(财)了?"抱柴人马上高兴回答:"抱进柴(财)了!"柴谐音为财,取其吉利的意思。
家中最小的孩子事先要躺在高高的被落上,这时男主人要问:"小子起来了吗?"这个孩子立刻从被落上起来,高声答道:"起来了,小日子起来了!
女主人开始煮大年夜的接神饺子,煮时故意煮破几个,男主人问:"挣了吗?"女主人答:"挣了!"忌讳说煮破,以挣取其挣钱的吉意。这时放好桌子,端上水饺,全家团团围坐,吃年夜饭。解放以后,破除了迷信,大年夜多燃放鞭炮祝贺春节,接财神的习俗渐渐消失了。
送灯
流行在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送灯,所以路口、野外坟地一片通明。送灯的习俗,在黑龙江偏远山乡至今还有遗存。
轧神仙
农历四月十四苏州特有遥庙会风俗。传说这一天吕祖生日,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在这天要化身叫化子、小贩,到人间点化世人。因此,市民和四乡农民都要来"轧神仙",可以借到"仙气"消灾防病,延年益寿,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吕纯阳是民间信仰中很有影响的八仙之一。道家重视炼丹,相传吕纯阳在医学上颇多贡献,所以被中医奉为祖师。苏州阊门内中市下塘的福济观奉礼吕祖,俗称"神仙庙",又称"天医院"。每逢轧神仙这天,神仙庙附近摊肆林立,出售花草树苗的最多,不少花草带有吉祥名称,如"万年青"、"吉祥草"、"神仙花"、"龙爪葱"。旧时习俗,仙诞前夕,剪"千年运"老叶铺在路上,让各路来庆寿的仙人路过,可沾仙气。造屋得把"龙爪葱"放置梁上,以为吉兆。
各种手工艺品、小儿玩具,也无不笼罩着神秘色彩。绿毛乌龟,象征延年益寿:“金钱乌龟”,又称“神仙乌龟”;烂泥老爷,象征如意发财;喝的茶,也叫“神仙茶”,剃个头也叫“神仙头”。三天的庙会,将神仙庙挤得水泄不通,香火鼎盛。现在,商业部门利用这一节日,组织大规模城乡物资交流,使庙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祀奉习俗
祭祀祖先
民间的祭祖活动,有庙祭、墓祭、岁祭、生辰忌日祭。岁祭中有清明祭、端午祭、中元祭、冬至祭、除夕祭。宗族春秋要举行隆重"二祭"(今已废)。每逢亡故亲属的生卒日要"祭祀",俗称"做忌"。此外,凡遇族中人升学、升官、生儿婚合,也要到祖祠向祖宗行告祖礼。凡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民间称之为"吃祖"或曰"吃公"。民国春秋两祭。春在旧历正、二月,秋在旧历八、九月,各村有固定日期。每厢祀日,乡长必集公款,在所祀神庙前,大演社戏,家家户户,杀鸡为忝,旨酒佳肴,以祀神前。农民终年胼手胼足,埋头苦干,到了是日,遂放纵尽看,着新衣,宴亲友,尽宾主之乐,为一乐事,漳谚称为:"傍神祝福"。
烧香点烛
民间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有在居家住宅的神龛佛前,或到乡里宫观庙殿烧香点烛成俗。春暖秋爽时节,更时兴成群结伴到平和三坪祖师公、圆山脚下仙祖、莆田湄州湾妈祖,甚至坐火车、搭船、乘飞机到南海普陀山、九华山等地进香朝圣。神诞即神的生日,是日民间要杀鸡蒸粿,焚香上供、大宴宾客,演戏敬神,热闹异常,俗称"闹热"。用仪仗、鼓乐、艺阵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巷村井,谓之"走??。除此以外,还举"卦香"仪式,组织众多的信男信女,列队到该佛分身的祖寺取回不灭香火。"卦香"之日,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五色旌旗,鼓乐吹打,神轿佛辇,化妆的高跷、马队、凉伞以及旗、锣、鼓、枪,无所不有,招摇过市,现今还出现以汽车、摩托车代步引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破除迷信中,做神诞、"卦香"等封建迷信活动一度基本消迹。但由于传统习俗和封建思想的影响,这些迷信活动长期以来时隐时现,70年代末以后又有所回潮。
醮年之祀
谚云:"南州重皇神"。醮年分为"清醮"、"王醮"两种,清醮祀玉皇,王醮祀王爷。乡村以王醮为多。有2年一醮,有6年一醮,有12年、20年一醮。甚至有40年一醮。醮年一到,农民必多种蔬果,多养牲畜,以备到时祀神之用。届期邀请道士,大建罗天大醮,祀期有3天,也有5天。过去大演京剧,今改演芗剧,大宴亲朋。凡属宗姓之乡,必备盛大之生猪生羊,牲醴匹帛,并选小孩装扮故事,骑于马下曰"马艺",抬以彩棚曰"棚艺"。族长拈香导前,旌旗蔽日,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号炮雷鸣,浩浩荡荡,沿途敬送,或"祀皇",或"祀王"。抵乡之前,主祀各家长,列队出乡接送,迎至庙前三拜礼毕,大设筵席陈列村中,凡属祀王的乡人,不分老少,都可自由入席,尽欢而散。每届祀年,乡民需费,贫者百余元,富者数百元,虽平日异常节俭,至此亦大张门面,不肯示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曾废。80年代以后,此风又起。
酬天敬地
每逢农历正月初九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都要高摆香桌,备设五牲大礼,敬奉"天公",俗称做"天公生"。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都备酒肉、月饼敬祀"土地公",以酬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地庇佑之恩。另每月逢农历初一、十五要敬神。生意人初二、十六则敬"土地"。此外,凡遇婚庆喜事,主人也大有举办"酬谢天地"之俗,唯丧事只祀土地。
锡伯族禁忌
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得从衣帽被枕等物上跨过;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翁媳不能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
鄂温克人的待客习惯
以狞猎和役使驯鹿为生的鄂温克人非常好客和讲究礼节。到鄂温克人家申做客,主人把毛皮垫摆放到哪里,客人就在哪里就座,不得挪移。互相敬烟之后,女主人端来奶茶,接着她就忙着给客人煮兽肉。肉端上来,女主人拿猎刀切一小块,随手投入火堆,然后再请客人吃。对贵客通常要献上仟的胸脯肉或是野兽的脊骨、肥肠及驯鹿奶。敬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野果酒,敬酒时主人高举酒杯,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已呻一口后再请客人喝。
哈萨克族的命名
小孩命名,一般分五种方式:一种是小孩生下来后,做父亲的第一次出门,就以第一眼看到的物件为名;第二种是,父母预先提出许多名字,如果喊到一一个名字,正好与预想的相符,就确定此名;第三种是,生小孩时,正好有客人在家,便以客人的名字命名;第四种是,在转场途中,以孩子生地为名。解放后,多用新名词给孩子命名,如“阿扎特”(解放),“巴克特”(幸福),等。
满族的悠车
这种悠车是满族抚育孩子用的工具。悠车形似船,用绳子系在大梁上。当孩子要睡觉时,母亲就把他抱进悠车里,边唱边悠,孩子很快就入睡了。
满族忌杀狗
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还有看家和军事上传递情报的作用。相传努尔哈赤起兵初期,因追兵步步紧逼,在芦苇荡里被明兵点着的大火包围,幸亏一只狗用自己身上的毛浸水,救了过度劳累睡着了的努尔哈赤。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但满族哈达部却无此禁忌,后从努尔哈赤部之俗,沈阳市东陵区后陵那氏调查资料。
维吾尔族礼节和禁忌
维吾尔族在接人待物方面很讲礼貌。对长辈异常尊敬,如,不能当长辈面吸烟、喝酒,不能从长辈面前横行穿过,不能说笑老人。到他人家作客,让年长者先进门就座,等等。亲朋好友见面,要握手问候,尤其遇到尊长,习惯将右手按在胸前,身体微前倾,互通"萨拉姆"(意为"祝您平安。,或"牙克西姆斯孜"(意为"您好"。年长的妇女见到晚辈还要亲吻道好。对于来客,主人会请他坐上座,客人到家一定被请喝茶。用茶用饭前,主人会一手提着盛满温水的壶,一手端盆,请客人洗手。用茶点时,主人会频频为客人斟茶。
维吾尔族也有许多禁忌。如吃饭时不能随便到锅灶前面,不能剩食物在碗中,如不慎饭屑落地,要拾起放在近前的餐布上,不要将抓起的饭粒再放进共用的饭盘内;吃饭或与人交谈时,禁忌打哈欠、埠鼻涕、吐痰等;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禁忌东张西望或起立。在饮食方面,禁吃猪肉、驴肉、狗肉、骡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在衣着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座时要跪坐,禁忌双脚直伸,脚朝人。异常讲究饮水水源的卫生,禁止人们在水渠、河沟、水池等地洗衣洗澡。
彝族的忌讳
彝族群众不愿意别人叫他们"老彝胞"和"蛮子",他们认为这种称呼是对他们的最大污辱。到彝族群众家里作客,要坐在锅庄(即火塘)的上方或有方,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觉的下方和左方,忌用脚踏在锅庄上,更不准从锅庄上和堆放的柴上跳过。彝族对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他们给你东西吃,你必须吃,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少喝一点,表示谢意。不然,就认为你看不起他们。
回族沫浴
回族普遍有沫浴的习惯。在清真寺附近居住的回族,可去寺内沫浴室沫浴;一般回族家庭都备有吊罐,可随时沫浴(类似淋浴,。沫浴按伊斯兰教规定,分为大净和小净。凡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谓之"大净"(阿拉伯语:"务斯里",。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凡在呕吐、流血或睡眠之后作礼拜时,须洗手、洗脸、洗肘、洗"两便"(称"净下",漱口、洗鼻孔、用湿手摸头、冲洗双足等,称之"小净"(阿拉伯语:"涯都";波斯语:"阿布代司台")。
无论大净或小净,其洗涤方式都必须是淋浴式的,而绝不许用盆和水桶洗涤。因为手一进入盆和桶,水即被认为是污水,不能再用。沫浴时,先洗上身,后洗下身;先洗右部,后洗左部。
三、最美家乡大赛,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文化呢?
家对于每一个来讲都是温柔的港湾,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没有家的存在,那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显得孤独无助。虽然说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但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老家,自己的根是在哪里的,所以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无论自己在哪里生活到了老之后都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建立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在里面养老。而对于我自己来讲,因为从小就在外面生活的原因,其实对于自己家乡并没有多么的了解,但当我逐渐长大了之后,父母也将我带回了老家,想让我去接受家中的风土人情。
1.美丽的景色。
讲到贵州,对于贵州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是非常的穷,而且当地的人也特别的野蛮,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是现在国家也在发生改变,社会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无论是在中国的哪一个地方,基本生活条件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现在贵州以发展旅游业为主,所以景色还是比较美的,特别是在一些北上广地区,因为发展的特别的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基本都是以损坏环境为前提。而贵州在景色环境这一方面真的都特别的好,而贵州一个旅游委目的的地方,如果没有好的景色那岂不是愧对这个名称。对于我自己来讲,这应该也是我们家乡的一种文化,而且比起其他发达的地方也毫不逊色。虽然现在贵州发展还没有特别好,但是我相信在未来有一天他会变得越来越棒,国家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2.贵州的美食。
在每一个地方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对中国形成的特色文化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我自己来讲最喜欢吃的就是贵州的一些美食,虽然说回到自己的家乡并没有多长的时间,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贵州的一些小吃。因为我觉得真的特别的好,虽然每一个地区的小吃都是不一样的,但我最怀念的还是自己家乡的洋芋粑粑,因为每一个地区所做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贵州在洋芋粑粑的做法上真的是各式各样,我最喜欢吃的就是它做成各种各样的食物。
当然除了美食与景色,贵州的人也非常的热情,他们并不是大多数人口中所描述的样子。其实中国每一个地区的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唯一难以改变的特色就是中国的人大多都非常的朴实,而且非常的热情,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基本都会帮助你。
四、你的家乡有哪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
我的家乡有传统戏曲黄梅戏,著名历史文化风景区天柱山,文化古镇皖南古村落,以及民族特色小吃馄饨,还有很多其他的民族文化。
五、东北地区有哪些独特鲜明的民俗活动和文化?
独特的饮食文化。东北的炖菜全国闻名。到东北旅游的客人,一般都要品尝北方的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酸菜纯血肠,铁锅炖鱼。东北的八旗火锅,满汉全席,更是别有风味。花一岛(鳌花、鳊花、季花,岛子鱼)。每年春季,都会举办″开江鱼节"。何谓开江鱼?就是湖中的鱼,经过一冬的及少的进食,开江后的鱼,既干净又鲜美。这也是一种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账果,小鸡炖蘑菇,酸菜炖粉条。再比如有朝鲜族的狗肉,寿丝,辣白菜,打糕。回族的烤全羊等等。可以说东北的饮食主要是以大碗酒大块肉为特色,通过饮食就可以看出东北人的大气来。
独特的旅游文化。著名的有辽宁沈阳的“怪坡”、丹东的中朝边境游,吉林的长白山天池、温泉、大峡谷、吉林雾凇,黑龙江哈尔东北杀猪菜,街头小吃糖葫芦,得莫利炖活鱼,延吉狗肉火锅、冷面,长春地三鲜,佳木斯酸菜猪肉炖粉条,大连咸鱼饼子等等,哈尔滨的大列巴,红肠,黏豆包等等,富有东北特色菜滨冰灯、漠河北极村的北极光等都是令人陶醉的绝美景致。
花一岛(鳌花、鳊花、季花,岛子鱼)。每年春季,都会举办″开江鱼节"。何谓开江鱼?就是湖中的鱼,经过一冬的及少的进食,开江后的鱼,既干净又鲜美。这也是一种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白山黑水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里是满族的先民女真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后来由于战乱和饥荒,大批河北、山东等地的民众从关外逃荒闯关东,在东北定居下来,一代代繁衍生息至今。如果说哪种菜最能代表东北,哪种菜能让东北人在千里万里之外的远方还魂牵梦绕,东北人肯定会告诉你是东北的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