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莆田的特产有哪些?
莆田的特产有莆田荔枝、莆田桂圆、文旦柚等。
莆田荔枝,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莆田荔枝始于唐代,其味香甜、醮核率高,具有止渴、滋补功效。宋代蔡襄曾写下世界上第一本《荔枝谱》,称兴化荔最为奇特。后来,荔枝树又被莆田定为市树。郭沫若20世纪60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时,曾题下“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盛赞莆田荔枝。
2014年05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莆田荔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域保护范围:
莆田荔枝产地范围为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新度镇、黄石镇、拱辰街道办事处;城厢区华亭镇、凤凰山街道办事处、灵川镇、东海镇、霞林街道办事处;涵江区梧塘镇、白塘镇、涵西街道办事处、涵东街道办事处;仙游县郊尾镇、枫亭镇共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二、莆田的特色是什么?
莆田,位于太平洋西岸中国的东海之滨,福建省沿海福厦黄金海岸线中部,东与台湾隔海相望,西、南与泉州市接壤,北和福州市毗邻。全市面积3781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归侨、侨眷17万多;另有数十万华侨分布于东南亚和南北美诸国;是福建主要侨乡之一。莆田市现辖城厢、涵江两区和莆田、仙游两县。气候属南亚热带,冬季短暂,年平均气温18℃-21℃,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2月。
莆田县古称“蒲口”,公元568年(陈光大二年)由南安郡分出置县,因盛产荔枝,别称“荔城”。仙游县原名清源,早在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就设置清源县。因有何氏九兄弟跨鲤升仙的传说,后更名“仙游”,别称“鲤城”。自宋至清,两县曾先后同隶于兴化军、兴安州、兴化路和兴化府,故至今仍俗称“兴化”(南洋一带则称“兴安”)。解放后,曾以莆田为中心,设立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等7个县。1983年,莆田县和仙游县合并成为今天的莆田市。
莆田市是福建省著名的粮果区。不仅荔枝、龙眼、枇把三果和以水果为主要原料的罐头驰名中外,而且还享有“蔗乡”之称,目前这里是全国重要产糖区之一。著名的兴化米粉已远销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莆田市位于兴化平原,地势平坦,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和内河运输网。城厢区与涵江区之间可通小汽轮,纵横境内的福厦公路及其支线,将本市同福、厦、漳、泉、三明等城市连成一体。
莆田市被誉为“崛起的鞋城”,“靠一双鞋,走出一条路来”,是福建出口鞋类的主要生产基地。同时,淡水养殖业很发达,其中活鳗鱼的出口量占全省的40%。莆田市自古有着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名人辈出,享有“文献之邦”美称。被誉为“地方戏的活化石”的莆仙戏,是我国地方戏曲的重要剧种。莆田市还是个著名的“田径之乡”,曾为国家培养出不少优秀田径运动员。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称誉。古往今来以重教兴学,文化发达著称。
莆田市历史悠久,景色秀丽,具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主要游览点有: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湄屿潮音”、“石室藏烟”、“东山晓旭”、“紫霄怪石”、“白塘秋月”和广化寺、三清殿、木兰陂、宁海桥、古谯楼、夹祭草堂、仙游东门石坊、文庙等景点。古老的木兰溪两岸,处处洋溢生气盎然的江南风光。
湄洲岛国家旅游渡假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位于湄洲岛上的湄天后宫是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座妈祖宫的祖庙,岛上自然景观俊秀多姿,有天籁之响的湄屿潮音,鬼斧神工的奇峰异石,一望无垠的黄金沙滩,平覆千畴的绿色长廊;堪称旅游度假的胜地。1992年湄洲岛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莆田少林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禅寺也是中国南拳的重要发源地。自十三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历代在全国建立了十个分寺,其中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莆田九莲山南少林寺。它位于林山村,海拔538米,气候得天独厚,夏季凉爽,是个理想的避暑胜地。
广化寺在莆田市西郊2公里许的凤凰山之麓,是著名的闽中古刹,也是福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现在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布局从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大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祖堂为中轴线,坐面向东,由海拔25米逐步升高到63米,全长385米,气势磅礴。
九鲤湖位于风光秀美的仙游县境内。面积ZI平方公坐,距县城31公里。风景名胜区以湖、瀑、洞、石四奇著称,尤以匕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一奇”之美誉,她和武夷山、五华洞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并称为福建“三绝”。
三、莆田的特产有哪些
兴化桂圆甲天下
莆田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始于汉代,距今二千多年。据左太冲《蜀都赋》记:旁挺龙目,侧生荔枝。龙眼唯闽中及南粤有之。又据唐御史黄滔撰写的黄山灵岩寺碑铭记述,莆田县东峰庙当时已有龙眼栽培和加工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如高接换种、小苗嫁接、品种选育、桂元干加工等。莆田市为全国重点龙眼生产基地之一!1999年,全市龙眼面积近1.2万公顷,投产面积0.6万公顷,预计年产量约3万吨,其中1.8万吨用于焙干,可以加工兴化桂元干产品0.6-0.7万吨。
莆田龙眼因其栽培地域独特,孕育了众多品种和优良品质。全市现有品种80多个,为全国最多。由于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糖分为主)的积累,所以兴化桂元风味较其他产地香甜,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莆田龙眼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含糖高)为特点,水南1号、友谊106这两个品种,已达国家一级龙眼标准,为国内领先;松风本、立冬本以其晚熟而倍受青睐。主栽品种乌龙岭、油潭本、水南1号、松风本、立冬本等品种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平均单果重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25%,维生素C含量丰富,每百克果肉中含有43.12-167.7毫克,这些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产区。
莆田市龙眼干加工工艺世代相传,独具特色。兴化桂元干以其颗粒大,外壳橙黄、浑圆不塌陷,果肉晶莹剔亮、易剥离,香甜可口而久负盛名,历史上已远销东南亚及江、浙、沪、皖一带。
龙眼不但是营养丰富的果品,而且具有药用价值。这在历史上已许多美好的传说。据《兴化府志》记载,宋徵宗即位次年八月,皇后玉体欠安,御医无策,恰逢兴化进贡龙眼到京,皇后品尝,顿觉生津,再食能吞食行走,皇后玉体康复,徵宗大悦,赐予桂元美名,流芳至今。并称龙眼超众果而独贵,卓绝美而无俦。现代医学、营养学分析证明:龙眼及其制品龙眼干、龙眼肉、龙眼膏、龙眼酱等,具有开胃健脾、补虚益智、养血安神之功效,桂元干可作为治疗病后体虚、贫血痿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的佳品。龙眼的医疗价值早在《本草经》中已有载:龙眼甘平、无毒、主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魄、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又述及:龙眼开胃、健脾、补虚、益智。据日本医学专家奥村音三郎分析,龙眼果肉中还含有粗蛋白质、维生素K(196.5毫克/100克果肉)及无机盐类等,对人体健康殊有裨益。在我国第二次抗衰老的天然食品上,有关专家指出:龙眼、何首乌是抗衰老的天然食品。日本医学界实验证明:龙眼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其功效不亚于抗癌药物——长春新碱。
枇杷
莆田枇杷品种达100多种,主要有解放钟、长红3号、莆选1号、早钟6号、白梨等,单果重为全国最大(解放钟最大单果重172克,为世界之冠),栽培技术最先进,主产区常太镇号称中国枇杷第一乡。全市现有面积1.1万公顷,投产面积0.5万公顷,年产量3万吨以上。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
解放钟枇杷选自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英龙街绣衣里的大钟实生变异味,1949年莆田解放那年发现而得名。其最大单果重可达172克,曾在1954年西德举行的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故被誉为枇杷王。解放钟枇杷树势强,枝条粗壮,抗逆性强,结果习性好,产量高,果实倒卵形或长倒卵形(梨形),果皮橙红色、易剥离、中等厚、耐贮运;平均单果重70-80g。根据福建省农科院测定,果肉厚0.93cm,可食率71.46%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1.1-12%,含酸量0.51%,维生素65.72mg/100g果肉,莆田当地成熟期5月上、中旬。
近几年来,解放钟枇杷以果大、丰产、稳产、优质、高效而在全市得以大面积推广,其栽培面积占全市枇杷总面积(16.0万亩)的以上,产量占60%以上;省内、外亦有引种种植(约3.0万亩),表现良好。我避年均繁育5万多株解放钟嫁接苗木以供推广种植。
荔枝
莆田荔枝始于唐代,北宋蔡襄《荔枝谱》称兴化荔最为奇特。其味香甜、醮核率高,具有止渴、滋补功效。郭沫若先生六十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时,曾题下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盛赞莆田荔枝。优良品种有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等。
莆田亦称荔城,素以品种多、产量高、质量优而闻名.其中陈紫是本省著名的优良品种,果顶浑圆,壳呈紫色,肉丰汁多,香甜爽口.本世纪初,它还远涉重洋,传入美国南部各洲及古等国.
荔枝干系荔枝的干品,曾销至东南亚和阿拉伯一带.
度尾文旦柚
莆田蜜柚,又名度尾文旦柚,属食膳双宜的美味佳果,曾被清朝列为贡品,果实品质优良,气味芬香,肉嫩汁醇,甜酸适度,口感好,风味独特,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品尝后称它是无籽蜜柚。
文旦柚是度尾的名优珍果。在清末,由度尾潭边的坑尾自然村吴金栋祖父栽培一株优质柚,后用高压法育苗传邻村。1949年,度尾的文旦柚产量已达到2500公斤。由于文旦柚具有单性结实的特性,果实无籽脆甜。1984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福建视察时,品尝之后为它命名度尾无籽蜜柚。1980年时全县种植面积总共只有198亩,产量也只有八吨。1983年,经福建省科委鉴评,认定为优良柚类品种,同时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研究所确认为是柚类中的佳品。1992年,全县文旦柚种植面积达2481亩,年产量1050吨,龙华、大济、赖店、榜头等也相继引种。目前,度尾文旦柚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初具规模。
更多关于莆田的特产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四、莆田特产 莆田特产有什么
1、兴化桂元
莆田龙眼因其栽培地域独特,孕育了众多品种和优良品质。全市现有品种80多个,为全国最多。由于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糖分为主)的积累,所以兴化桂元风味较其他产地香甜,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2、枇杷
莆田枇杷品种达100多种,主要有“解放钟”、“长红3号 ”、“莆选1号”、“早钟6号”、“白梨”等,单果重为全国最大(解放钟最大单果重172克,为世界之冠),栽培技术最先进,主产区常太镇号称“中国枇杷第一乡”。全市现有面积1.1万公顷,投产面积0.5万公顷,年产量3万吨以上。销往全国 各大中城市。
3、荔枝
莆田荔枝始于唐代,北宋蔡襄《荔枝谱》称兴化荔最为奇特。 其味香甜、醮核率高,具有止渴、滋补功效。郭沫若先生六十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时,曾题下“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盛赞莆田荔枝。优良品种有“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等。
五、福建莆田特产有哪些?
1、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历史悠久,其源可溯至宋代,是我国最早的快餐食品之一。它选用上等大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成品条细如丝,洁白透明,匀韧不碎,质地优良。它有兴化细米粉、银丝米粉、快熟米粉和粗条米粉等。吃法方便,脍炙人口,冲泡炒煮均可,老少皆宜,对感冒、盲肠炎,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是馈赠佳品。深为海外侨胞所喜爱。名闻遐迩。2009年1月,《荔城区兴化米粉》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化米粉是莆田传统特产。据《兴化烹调》记载:一是相传在北宋熙宁年间,兴化府主簿黎畛在协助钱四娘修筑木兰陂时,日夜奔波,无暇照顾病中0,为尽其孝心,特派人从老家广东潘罗县渎月村取来加工米粉工具,请来师傅,到莆田渠桥洋尾村加工米粉给其母食用。后来不少人开始学习加工米粉,俗称洋尾村有九十九礁,足见其加工米粉规模,但手工操作工艺落后,所加工的米粉比较粗糙。
2、度尾文旦柚
文旦柚是度尾的名优珍果。在清末,由度尾潭边的坑尾自然村吴金栋祖父栽培一株优质柚,后用高压法育苗传邻村。1949年,度尾的文旦柚产量已达到2500公斤。由于文旦柚具有单性结实的特性,果实无籽脆甜。1984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的-在福建视察时,品尝之后为它命名度尾无籽蜜柚。1980年时全县种植面积总共只有198亩,产量也只有八吨。1983年,经福建省科委鉴评,认定为优良柚类品种,同时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研究所确认为是柚类中的佳品。1992年,全县文旦柚种植面积达2481亩,年产量1050吨,龙华、大济、赖店、榜头等也相继引种。目前,度尾文旦柚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初具规模。度尾文旦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仙游县度尾镇和大济镇等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3、兴化桂圆
龙眼,荔枝摘过,龙眼始熟,故曰荔奴,俗称桂圆。据《神农草木经》记载:龙眼名‘益智’,出南海山谷。三国初年(220—226年),魏文帝曾下昭群臣曰:南方之珍若龙眼、荔枝……出自九真、交趾。九真、交趾即今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等地。1988年福建省果树研究所对应用花粉形态结构上异同的试验,证实了海南岛的野生龙眼在其系统发育位置系是原始型的,为龙眼原生在我国南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龙眼属无患子科。常绿乔木。偶数羽状复叶,小叶4—6对,长椭圆形,全缘、革质,光滑无毛。圆锥花序,花小,黄色,有雄花与两性花。春末复初开花,八月实成,形圆如弹,壳淡黄或褐色。肌肉白,透明而有浆,较荔枝为薄,纯甜无酸,纤维少,果味绝佳。性喜温湿,寿命最长可达四百余年。用播种、嫁接、压条及扦插等繁殖。树冠繁茂,木质坚固耐久,可作家具、造船、雕刻等材料;根干可提栲胶。果供生食,亦可加工成干制品或罐头食品。
4、莆田红毛菜
红毛菜是藻类中口味最好的菜肴,含有相当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味道鲜甜,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红毛菜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含量非常高,而且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照文献报道的EPA(即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缩写,是鱼油的主要成分)含量最高的天然藻类食品——产于日本宫城县的红藻,莆田南日岛红毛菜的EPA含量是日本红藻的120%以上,是至今文献记载的藻类中EPA含量最高的天然水产品。莆田地处闽中沿海,海水中营养盐丰富,尤其是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较为充足,为红毛菜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全国红毛菜人工育苗的创始地和红毛菜人工养殖的主产地。莆田红毛菜历经60余年的技术创新与养殖发展,地域特色明显,产品远销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国,深受广大华侨华人的喜爱。在今年刚刚评出的莆田市首届十大海鲜珍品中,红毛菜榜上有名。
5、南日紫菜
南日紫菜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鲍协会莆田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其中以南日岛的海货鲜味最具盛名。南日岛是我省第一大岛,拥有海鲜生长的黄金条件:亚热带海洋气候,空气中富含负离子,四面环海,洋流湍急,水质清澈。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紫菜、海带、鲍鱼等海产品,比近海的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嫩滑,因而畅销海内外,广受好评。南日紫菜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我省唯一出镜的美食。
6、南日鲍鱼
地域范围 南日鲍鱼是南日海域特产,采用南日岛自己培育的苗种,因其生长水质清新、气候适宜,味道鲜美独特,色彩鲜明。 特定品质南日鲍鱼体肥壳厚,鲍肉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东西方筵席上的海珍上品,鲍肉有利肠、滋阴、壮肾之疗效,鲍壳又称石决明有明目、降血压之功能。近年来,还研究从鲍中提取Ⅲ素,它对抑制肿瘤有明显的效果。因此,鲍的经济价值很高。 文化典故以前当地野生的鲍鱼只有几个。1998年,村民魏九富却从大连引进了5万多个鲍鱼苗要在南日岛养殖,引起不小的轰动。魏九富带头进了鲍鱼苗,一养就成功了。原来,鲍鱼适合生长的水温是摄氏10~28度,南日岛的海域水温合适;除此之外,这里水流急,没有工业污染,各项指标都非常适合养鲍鱼。
7、南日海带
南日海带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鲍协会莆田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其中以南日岛的海货鲜味最具盛名。南日岛是我省第一大岛,拥有海鲜生长的黄金条件:亚热带海洋气候,空气中富含负离子,四面环海,洋流湍急,水质清澈。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紫菜、海带、鲍鱼等海产品,比近海的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嫩滑,因而畅销海内外,广受好评。南日紫菜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我省唯一出镜的美食。
8、莆田龙眼
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含糖高)为特点。
9、莆田荔枝
福建种植荔枝,始于唐代,到了宋代,植荔之风,一时称盛。福建的荔枝以色味具佳名闻天下,而这其中,又以莆田荔枝为最。 清代乾隆年间莆田人廖必琦这样赞美家乡的荔枝:谁把芳名挂齿牙,方红陈紫总堪垮,林间玉酝滋甘露,尘外仙罗散彩霞。厚味由来高两粤,异香此际压三巴,莆中尤是闽中最,乌石山前有几家。此外,在荔乡莆田,据廖必琦记载,在他祖先庄园里曾发现奇特的品种,肉呈绿色而味甘。廖又咏诗赞曰:有宋芳名何可当,吾家荔枝自成庄,君谟此日如增谱,记取新诗入锦囊。诗中叹惜蔡襄(字君谟)当时作《荔枝谱》时没有记载这个品种。荔枝树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能活数百甚至上千年,福建各地至今还保存不少历尽沧桑的古荔枝,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莆田城内宋氏宗祠庭院中的宋家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依然年年结果,核小肉厚,蒂实皆香。
10、莆田枇杷
城厢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霜期极短,冰雪罕见,湿润多雨,终年温和,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成为南国有名的花果之乡。境内盛产枇杷、龙眼、荔枝、橄榄、杨梅、余甘等名优水果,其中枇杷、龙眼、荔枝称为莆田三大名果。全区现有果树种植面积18万亩,占莆田市果树种植总面积的40%,果品年产量达35000吨以上。当然,在城厢水果中,最出名的是枇杷和龙眼。莆田枇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界定莆田枇杷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函》(莆政函〔2007〕14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_芦镇、新县镇、庄边镇、白沙镇、江口镇、梧塘镇、国欢镇,荔城区西天尾镇、新度镇、拱辰街道办事处;城厢区常太镇、华亭镇、凤凰山街道办事处、龙桥街道办事处、霞林街道办事处,仙游县枫亭镇、郊尾镇、盖尾镇、榜头镇、园庄镇、赖店镇、大济镇、龙华镇。
更多关于福建莆田特产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六、福建莆田的特产是什么
福建莆田的特产是什么
福建作为一个滨海省份,特产可谓丰富多样,福建莆田的特产是什么?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福建莆田的特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水果篇
荔枝
“荔城无处不荔枝”——这是郭沫若对莆田的第一感觉。自唐代起,莆田就开始栽培荔枝。莆田荔枝以品种多、果粒大、果色艳红、果肉乳白色、汁多、清沁爽口、香气浓郁,质量优而名扬海内外,主要品种有“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等。
龙眼
莆田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始于隋唐,宋明尤盛。由于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所以莆田龙眼风味较其他产地香甜,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全市现有品种80多个,为全国最多。
枇杷
莆田枇杷色泽鲜艳,果个特大,肉软汁多,甜酸适度,味美爽口,品种达100多种,主要有“解放钟”、“长红3号 ”、“莆选1号”、“早钟6号”、“白梨”等,单果重为全国最大(解放钟最大单果重172克,为世界之冠),主产区常太镇号称“中国枇杷第一乡”。
文旦柚
莆田蜜柚,又名度尾“文旦柚”,属食膳双宜的美味佳果,曾被清朝列为贡品,果实品质优良,气味芬香,肉嫩汁醇,甜酸适度,口感好,风味独特。
橄榄
霞溪橄榄味无穷,这种橄榄肉细腻,果汁较少,味甘有香,立冬成熟,品质佳,最宜鲜食。
柿子
莆地柿子品种有陈燮柿、早黄、鸭蛋柿、梅花柿、牛心柿、水柿、信柿、本树等。其中,以牛心柿与陈燮柿最有名。
甘蔗
莆仙两地之蔗种,如“杜蔗”即地方上称“竹蔗”;“历蔗”地方上称“糖蔗仔”“红糖蔗”亦称“乌龟蔗”。
海鲜篇
南日鲍
南日鲍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南日鲍鱼是鲍鱼中的一种,俗称“牛眼睛”。
虾蛄
虾蛄,俗称“螳螂虾”。特别是脊龙里装着满腚肥膏的虾蛄,味道十分之鲜美。
子鱼
莆仙沿海盛产子鱼,仙游枫亭、涵江哆头、湄洲文甲等地出产的子鱼卵都一样鲜美。子鱼贵在其子。每条母鱼在繁殖期腹内的鱼卵体约占体重的1/3,鱼卵质地细嫩,味道香美。
咸蟹
鲜肉多膏的咸蟹是莆田人的最爱。它不但味美,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大菜篇
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汉族美食,莆田卤面更是莆田历来款待亲朋给好友,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莆田卤面又以江口卤面最为出名,一般用于重要来宾接待,被称为地道的莆田卤面。
焖豆腐
焖豆腐是福建莆田民间流行的一种汉族传统名肴,以清淡素雅、别有风味见长,更是老年人保健食疗的一道名菜。
荔枝肉
荔枝肉是莆田等地汉族传统名菜,属于闽菜。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苦螺羹
苦螺是“海里的凉瓜”,它有凉瓜所没有的海鲜鲜味,白灼的时候清爽,熬成汤羹的时候甘甜,味道奇特。
妈祖面
妈祖面是福建莆田沿海地区的一种汉族特色小吃,属于闽菜系。她是当地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连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小吃篇
豆浆炒米粉
莆田特色小吃,用豆浆加工的米粉,采用的是莆田特有的兴化米粉。
煎包
莆田小煎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闽菜系。以其皮薄馅美、多滋多味而出名。
炝粉
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汉族传统名肴。名曰“炝(qiàng )肉”(大多数莆田人喜欢把炝读成chāng,如果你按照正确读音读出,大部分小吃店不知道你要吃的是什么东西)。
西天尾扁食
在福建的莆仙境内,主要有清汤扁食和燕皮扁食两种。西天尾扁食属燕皮扁食,以制作工序精细富有独特风味而名闻遐迩,成为一道八闽莆仙大地的一道名牌的汉族小吃。
菜头饼
菜头饼是莆田传统小吃,清甜爽口,别有风味,起酥均匀,皮馅分布匀称,无杂质。
锅边糊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莆田著名佳点,风味小吃,与肉饼等配食,为当地早点佳品,一直流传到海南、台湾等地。
干货篇
桂圆干
桂圆干又名益智、龙眼肉,为龙眼晒干了的成熟果实。性平,味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化学成份,具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养血安胎的功效。适用于失眠健忘,脾虚腹泻,精神不振等症。
兴化米粉
莆田米粉,白如雪,细如丝,略有米香味,干脆可贮藏。它是莆田(古代称兴化军、兴化府)的著名土特产,又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价廉物美,名扬海内外,尤为海外侨胞所喜爱。人们美其名为“兴化米粉”。
豆腐皮
豆腐 莆田特产,收豆浆上的一层晒干而成。
仙游皮蛋
仙游皮蛋是以独特的科学传统配方加工而成的,质地透明有弹性,味道鲜美,食后甘味回旋,具有清凉、解毒、消化之功效,特别是可以减少胆固醇。
金沙薏米
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薏米始栽培于宋朝。明代金沙薏米成为贡品。金沙薏米容易脱壳,出米率达60%以上。薏米的腹沟深、粒圆、含固形物多。煮热时,汤较浓,能清热、解毒、利水、去湿,可治风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