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文化的饮食

摩梭人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兼食青稞、大麦、洋芋等夏秋季节,以青菜、萝卜等新鲜蔬菜作佐食,冬春两季以酸脆菜、干萝萝卜丝、腌鱼、腊肉等作佐食。肉食中,议猪朦(称琵琶肉)为贵、还有灌猪脚、香肠、米灌肠等风味食品。正餐前,喜欢喝酥油茶,以精把为佐食。男女老少喜喝苏理玛酒。摩梭人的家庭多属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庭的饮食上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就餐时分菜共饭,主妇要按每个人的食量以及所承担的劳动,合理分配菜肴,特别是对肉食或难以吃得上的稀有菜肴,要平均分配,即使外出不在家的也要留上一份。分菜时,先敬长辈,后给晚辈,以示礼貌。平均分食的规矩,只有过春节吃年夜饭时才可例外,主妇在火塘周围摆上丰富的饭菜,大家团团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食。

泸沽湖有什么少数名族的特色菜?

泸沽湖主要以摩梭人为主!周边有藏族,纳西,彝族,普米族!摩梭人主要以藏传佛教为主要信仰!

特色佳肴有:摩梭猪膘肉、烟熏鱼、咣当酒、血米肠、腌酸鱼、苏里玛酒、青刺果油、酥油茶、泡梨、花花糖、花纹粑和呷尼等美食。

猪膘肉:摩梭语波铲。风干后形成琵琶,又有称琵琶肉的。是宁蒗泸沽湖畔和永宁坝摩梭人及普火族特有的一种腊肉制品。

猪灌腿:摩梭语波克。把猪脚从关节骨处取出骨头,把配好的佐料和纯瘦肉灌满灌足,将切口缝合晾干。食用时先整脚煮熟再切成圈状。

烟熏鱼:摩梭语尼不。用少量食盐腌之,先在火塘上距火远些的地方将水气晾干,然后再放在距火较近的地方急火熏烤,待鱼出现呈黄色即可将熏架收高,在火塘上距火远的地方慢慢熏之。熏好的鱼干可煮汤,可油炸。

血米肠:摩梭语哈布。在半熟的米饭中,配之猪血、韭菜根、葱、蒜、黄果皮粉、香料、陈板油后,灌入猪大肠内,放入蒸笼蒸熟即可食用,是摩梭人在饮茶时的最佳配食。

腌酸鱼:摩梭语尼吉。选择一两左右的小鱼为佳。从鱼背上直破一刀,取出内脏,并将鱼头上的脑花、鱼鳃和鱼血洗净,放在竹器中滤水。在青稞糍粑面中配食盐、花椒、大蒜、香料等佐料拌匀,将拌匀的面装入鱼腹中,层层放入土塘,在塘口的最后腌入几个大蒜,用核桃叶填满,待一月左右启封食用时,看塘口的大蒜颜色,如果大蒜呈乌黑的即不可食用,新启封的腌酸鱼在人食前先给猫吃,以辩是否有毒。

苏理玛酒:又叫咣当酒。这是一种度数低、味道清香酸甜的饮料。摩梭人和普米族称其为"苏理玛酒"。其酒精度为10度左右,色浅黄,内含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等多种营养物质。这种水酒,既可提神健胃,增进食欲,又有生津解热之功效,是普米、摩梭人民最爱喝的饮料。

青刺果油:摩梭语青娜满俺。青刺果是一种野生木本植物果。采集后洗去皮肉,把内果晾晒干,用石磨粗粉一遍,再慢炒,蒸熟后用高压力将油挤压出来。摩梭人加工出的青刺果油,其味道清香甘甜,可直接饮之。摩梭人在端午节的早上要用新麦粑粑蘸青刺果油。青刺果油可治疗胃病、高血压病,擦涂可治疗跌打损伤。现代人则更高看其美容之功效。

酥油茶:摩梭语麻丽。先将大叶茶和山药在土罐或锅中煨煮成熟,再把纯茶水滤出,在茶筒中与酥油和适量的鲜牛奶搅匀饮用。摩梭人制作酥油茶时教为注重佐料配制,以达到其色、香、味俱全。除了茶水中有叫斯开鲁补的野草药外,还配制了麻籽、香米、草果等香料冲碎佐之。

泡梨:泸沽湖人用当地盛产的麻梨盛于坛内,按比例加上盐、白酒、姜、蒜、花椒和清水,密封一月后食用,其味醇香脆嫩,酸甜可口。

花花糖、花纹粑和呷尼:泸沽湖人用籼米、玉米、燕麦、黄豆、大米、酥麻等物用铁锅爆炒后,分别与青梨、麦芽和玉米碎粒熬成的麦芽糖混匀粘附、加压,然后切成块状供食。用来下苏里玛,风味独特。

邂逅时光连锁客栈祝您在旅途愉快。写的很辛苦,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