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的特产是什么

太谷的特产是什么

太谷县,山西省晋中市辖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始建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太谷的特产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太谷的特产是什么

1、太谷壶瓶枣

太谷县里美庄为主产区,榆次、平遥、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壶瓶枣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栽培,果实大,以形似“壶”状而得名。果皮薄,肉厚质脆,甜酸适度。鲜枣含折光糖37.8%,总糖30.35,酸0.57%,糖酸比52.92:1。每100克鲜枣含维生素C493.2毫克。干枣含糖71.38%,酸3.15%,糖酸比为22.66:1。每100克干枣含维生素C30.13毫克。红枣味甜可口,营养丰富,保健医疗价值很高,民间有“每日食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长期食用,对增进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其叶、枝、核、枝皮及树根均可入药,主治心腹邪气,有益气、补血、养胃、安神之功,凡身体一切虚弱之症,久服轻身延年,坚志强力。太谷壶瓶枣地理标志产品。

2、太谷饼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太谷饼的生产历史悠久,在清末时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太谷城内最早生产出售太谷饼的店铺是南街的“文成堂”,后来又有东关的“义源生”和南街的“同义恒”也生产销售。这些店铺都是后院生产,前店出售,设备简陋,厂房狭窄,产量很低。当时,太谷饼价格昂贵,只是巨商大贾才能享用得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谷饼小作坊遍布城乡,但主要以作坊式为主。为了进一步提高太谷饼生产企业质量意识,使企业走出小作坊低端发展的困境,晋中市、大谷县两级质监部门确定了帮扶企业做大做强的工作策略。

3、圣药“定坤丹”

圣药“定坤丹”“定坤丹”,被世人公认的圣药,是山西中药厂特产妇科名药。其处方奇妙,配伍得宜,除具有调经活血的特殊效力外,兼有理气、健脾、补血、止血、镇痛、强壮等作用。据历史记载,定坤丹始创于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当时,京师太医院广集全国名医,编纂综合性医书《医宗金鉴》;时值宫内嫔妃郁血成病,影响皇族嗣衍,于是乾隆下旨将该项女症列入研究内容。由于名医荟萃,集思广益,汇集奇方,溶人参、鹿茸,当归、红花、三七、于术、枸杞、香附、鹿角霜等于一剂,付诸临床,屡治屡效,乾隆大喜,取“安定坤富”之意,将这个处方成药命名为“定坤丹”,列为“官帏专用圣药”,连当时编纂的《医宗金鉴》也未准收入。时朝廷监察御史孙延夔,系山西太谷人,因母亲患妇女病,久治不愈,便设法从太医院将“定坤丹”处方抄出,交其家庭药铺“保元堂”配制。

4、太谷龟龄集

太谷龟龄集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的特产。龟龄集目前已行销至香港、澳门等地区,甚至远销东南亚、非、欧、美洲等21个国家。为了满足药品的多样化和出口需要,太谷人用佳酿汾酒作为底酒,将龟龄集酿制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名贵药酒龟龄集酒。 明朝嘉靖皇帝即位(公元一五二二年)后,广集民间长生不老药。方土邵元节和陶仲文,从《去籍七笺》的许多滋补药处方中,取长补短,研制了一个处方,采用鼎升炼技术,制成了号称长生不老的“仙药”,取名“龟龄集”,献给皇上。嘉靖皇帝服后,果然身强体健,一连生了九个儿子,成为历代在位较长、享年较高的帝王。“龟龄集”因而被列为“御用圣药”,邵、陶二人也因献药有功,长期承宠,位跻三孤。当时,皇宫的医药总管是山西太谷县人,又是陶仲文的义子,邵、陶二人升炼仙药时他当助手。

5、郎枣

郎枣郎枣分布于山西省太谷、祁县、平遥等地,为当地主栽品种,约占当地栽培总数的80%左右,栽培历史不详,但数百年生老枣树各枣区生长很多,是当地古老栽培品种之一。果实中大,圆柱形。果皮较薄,深红色,果面光滑。果肉厚,绿白色,质地致密,味甜略酸,汁液中多,品质中上,适宜制干,也可加工蜜枣,制干率55.56%。

6、太谷熏鸽

太谷熏鸽是太谷县的传统地方名产,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始创于清代。此名产在旧时多为商家大贾招待国内外客商的。当时太谷城内西大街南门楼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门外“三盛园”的熏鸽最负盛名。加工太谷熏鸽一般选用的是野鸽,将宰杀好的鸽子,在80度的开水里浸泡3分钟,然后将鸽毛煺掉。从臀部开膛,将内脏取出,然后将鸽子在冷水中洗净,切勿用热水洗,用热水清洗会影响鸽子的皮色。将洗净的鸽子在清水中浸泡2个小时。在卤制前,先将鸽子在沸水中汆透,然后将汆好的鸽子放入卤锅中,加放花椒、大料、大茴、砂仁、豆蔻、姜、葱、盐等佐料和药料。煮沸后,用微火卤煮。当鸽子卤制到用筷子能扎透,就基本煮熟了。捞出后,将鸽子放入熏筒内,将杨柳木锯末和柏木锯末放火熏锅内,再将熏锅上火,待起烟时,上边扣上砂锅,熏至金红色即成。

7、油面

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 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文”子字号(文元堂、文令堂、文成堂)增加原料,改进工艺,使油面更富特色。“文”字号逐渐取代“隆盛长”,成了制作、经销油面食品的大字号作坊。

8、“双太”牌陈醋

水秀乡:“双太”牌陈醋:远销海外。

9、太谷“六必居”酱菜

太谷“六必居”酱菜非常好吃。

10、“学府星”甜糯玉米

“学府星”甜糯玉米,营养价值丰富,会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活性膳食纤维,是根治现代人类因营养过剩带来的文明病的天然良膳,在使用中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

;

山西太谷有什么特产?

1、壶瓶枣,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栽培,果实大,以形似“壶”状而得名。壶瓶枣皮薄、肉厚、味甜、核小,是生食的良种,制成干枣和酒枣更佳。

2、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

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

3、太谷熏鸽是太谷县的传统地方名产,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始创于清代。此名产在旧时多为商家大贾招待国内外客商的。当时太谷城内西大街南门楼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门外“三盛园”的熏鸽最负盛名。

4、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 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

5、“双太”牌老陈醋, 经“三百年锤炼,代代人相传” 的山西老陈醋工艺之精华,结合现代科技生产的“双太”、“双太”牌老陈醋、保健醋、陈醋、饺子醋、益首醋、硒美人饮品醋、苹果醋等系列产品。

“双太”牌老陈醋以其精湛的酿造技艺,优良的正宗品质,独具“绵、香、酸、甜、醇”的传统山西醋特色.畅销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是山西省食品工业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被日本人誉为“中国秘法”,被欧美人称为“中华秘密”。

太谷春节的风俗习惯

1、花灯

太谷的灯,每逢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日,太谷城内,沿街铺面,大院小户,寺观茅庵,无不张灯结彩,绚丽悦目,天上人间,灯月交辉。观灯人如河流,似海潮,摩肩接踵,通宵达旦。有些猜灯谜活动,耗时更长。时至夜深,仍有民乐奏起,把灯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2、迎神

大年初一的清晨,家家户户都要举行一个仪式——迎神,大约是早上五点,天还没有亮,人们点燃提前一天准备在院子里的年草,其实就是一些庄稼的秸秆,这与山西好多地方不同。

太谷县美食 太谷县美食的简介

1、太谷饼:太谷饼是面制炉烤的实心饼,当地俗称甘饼、烧饼。饼呈圆形,直径11.65厘米,厚约六分,边与心的厚薄均匀,表皮为茶黄色,粘有脱了皮的芝麻仁。冷食此饼,酥而不硬,软而不皮,而且储存时间长,久储味道不变,既可作茶点,也可旅行食用。因此,太谷饼还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上好礼品。

2、壶瓶枣:太谷壶瓶枣,山西省太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壶瓶枣是中国最好的枣品种之一,主产晋中市的太谷县,其枣实个大、皮薄、肉厚,风味甘美,享有盛誉。

3、太谷熏鸽:太谷熏鸽,驰名中外,誉满八方。太谷熏鸽是太谷县的传统地方名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始创于清代,此名产在旧时为晋商谷帮招待国内外客商的庄菜,也是晋商与各地官吏、显贵交往的上等礼品,有“山西历史文化名食”、“山西四大名熏之一”的美誉。

4、太谷卷:太谷卷分为肉卷卷和素卷卷,最受人喜爱的还是肉卷卷。卷卷是太谷当地宴席上的一道名菜,更是过年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菜。卷卷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热吃,出锅后或二次蒸热切成一寸左右的方块装盘直接上桌食用,第二种凉吃,是放凉后切成薄片装盘上桌食用。

5、太谷巴片子:太谷巴片子是把白面团擀成为煎饼大小、但比煎饼厚一倍的圆饼,搁在打巴饼专用的鏊子里已有一半烤热的小石子上,再将早准备好的笊篱中的一半热石子埋在生面饼上边,盖上盖子,直至将饼烤熟。这种因小石子使饼面上形成的小圪洞,犹为疤痕一般,因而得名巴饼。

山西太谷的传统文化

因为太谷晋商自古以“儒商”自居而历史上又有“朱门酒肉臭.....”的典故,所以很少有人用红色的大门,这里的人民民风淳朴对于黑色认为是一种比较庄重而沉稳的颜色故而大部分人家都用黑色做主色来装饰自家的大门。至于其它的颜色一般是不会用的!因为黑色的大门在我们这里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用了其他的颜色反倒给人奇怪的感觉!!至于您所说的金鸡、神牛那是本地端午节的习俗每年的五月初一的早上家家 都会起早贴神牛避灾难,贴公鸡和剪刀以驱五毒。本地的端午人们还包粽子给孩子们脖上手腕脚腕上系五色的线绳以乞求神灵保佑孩子平安吉祥,孩子身上还要挂绸布做的小香囊,各种款式的小香囊代表不同的美好祝愿。专门提一下有巧手的老婆婆做的小孩搬南瓜和绣球那叫一个绝!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这样精致的手工了!

我的家乡最美|金太谷

家乡,这是一个提起来都忍不住眉眼带笑,连话语也温柔了下来才敢说的词。

我的家乡,位处“乌金之乡”山西。提起山西,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都是煤矿,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在清朝时期广为流传的晋商,而我的家乡,就是晋商的黄金地带之一——太谷。

明末清初,山西晋商叱咤风云,而太谷更是因为发达的金融业被称为中国华尔街。由于始终秉承着以信为本的精神,太谷晋商得以名扬天下。如今在太谷,仍然保留着当初晋商支派的遗迹,也就是太谷的人景点之一——三多堂。

三多堂,也就是曹家大院,位处太谷北洸乡,是曹家创始人曹三喜开创基业,成为晋商一支劲旅时所建。三多意味着多子、多福、多寿。三多堂院落本呈“福禄寿禧”四个大字,后因动乱只剩“寿”字形。“稀世国宝在故宫,民间珍品三多堂”,堂内精致可见一斑,而北洸本身环境宜人,风景绮丽,因此,三多堂是太谷必游之地。

提起太谷,不得不提起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家族。孔祥熙生于山西太谷显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位处太谷的孔祥熙宅院,既有北方民居的特色,又有南方园林的特点,主体建筑均使用斗拱飞椽,造型美观大方;木构部分雕梁画栋,沥粉堆金,宛如七彩虹霓。到过太谷的人一定会想去看看曾经的行政院长、财务部部长以及银行家富商的宅院。

太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县城,来太谷,不到鼓楼走一走妄来一趟。古城建于明代,东是“观象”,南是“仪凤”,西是“眺汾”,北是“拱辰”。街旁店铺都曾是太谷老字号,现今仍然保留着古风,古朴典雅,历史感浓重。而登上城楼,俯瞰县城的大街小巷,静伫墙边,仿佛看到了千年交错的历史。

太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闻名遐迩。全县拥有戏曲音乐、中医中药、武术游艺、手工技艺、特色饮食、民间社火等1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说到中医药,不得不说说太谷的广誉远国药,这个曾经为慈禧太后提供定坤丹的药厂,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渊远流长。而每年正月十五的民间社火表演更是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每到这一天,一大早演员们就就绪开始准备,有传统的铁棍、背棍、挖棍、舞龙、秧歌等等一系列传统表演,看着好不快活!

这就是我的家乡太谷,她可能并不宏伟,并不现代,但是她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才是我最敬仰的,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家乡金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