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良有什么特产?
· 板粟 · 马街土陶 · 烤鸭软包装食品
· 宝洪茶 · 宜良烤鸭
二、昆明宜良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距省会昆明52公里,属昆明市的近郊县,具有良好的地理和自然气候环境,土地肥沃,历史上有“滇中粮仓”美誉宜良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包括国家级风景区九乡地下喀斯特溶洞群;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阳宗海旅游度假区;第一高坝的柴石滩水库大坝和全程10公里的“珠江源第一漂”柴石滩漂流;四季花常开、叶常绿的万家花园;别具一格、独领风骚又具浓郁乡土气息、田园风光的岩泉寺和万福寺。
九乡石林景点介绍:
云南有句俗话叫“地上看石林,地下看九乡”,九乡与著名的石林同属喀斯特立体景观,但其美不是峰林,而在于溶洞。景区拥有大小溶洞上百座,规模庞大、数量繁多,被誉为“溶洞博物馆”,是昆明周边的必游景点之一。九乡风景区位于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自治乡境内,景区内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既有壮丽的山川峡谷,也有瑰丽的地下溶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景点包括:荫翠峡、惊魂峡、雄狮厅、雌雄飞瀑、神田等。
进入景区,首先要乘坐落差53米的观光电梯下到谷底的荫翠峡,乘坐游船在最窄仅有丈余的峡谷中穿行,两岸的石钟乳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穿过峡谷就来到地下溶洞。雄狮厅是一个穹顶倾斜的椭圆形地下厅堂,因南洞口钟乳凝石堆垒如雄狮而得名。雄狮厅高大开阔,总面积有15000多平米,洞顶为一块巨大的岩石,无任何支撑,堪称奇迹。电影《神话》里,成龙和金喜善在陵墓里飞来飞去的那一幕就是在此取景的。大厅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展厅,展示一些奇石珍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看看就好。穿过雄狮厅,是神女宫。洞内密布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在五彩灯光的映衬下,缥缈迷离。走过暗河上的叠虹桥,进到卧龙洞。
交通
昆明东部客运站每天有多部中巴车至宜良县城,再换乘中巴车至九乡即可;昆明火车站包车往返大约每车400-500元。
阳宗海位于澄江县、呈贡县、宜良县的交界处,因南诏大理国时期强宗部落生长在这里而得名,明朝、清朝时称为明湖,元朝时改称“大池”。阳宗海的形状像一只鞋子,两端宽,中间窄,物产多样,风光秀丽,水质清澈,湖边群山陡峭。据《澄江府志》记载:“此湖每遇晴空,云敛静影澄碧,渔歌互答,帆船往来宛若画图,景谓“明湖澄碧”,为明、清时阳宗县的四景之一。”如今有“高原明珠”、“高原夏威夷”之美称。
海拔1770米,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湖面积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米,最深30米。阳宗海为高原断陷湖泊,湖岸平直,湖底凹凸不平,有岩洞暗礁,水色碧绿,透明度高,为淡水湖,湖内盛产著名的金线鱼。
阳宗海四周,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湖东南的龙泉寺,后依石壁, 前瞰湖水,山腹涌出一泉,清澈明净。寺旁有古树1株.直径约2米,树龄已逾千年,枝繁叶茂,浓的蔽天。南面的小屯村,相传为三国时随诸葛亮南征将领关索屯兵之处,村人至今仍演唱古老的傩戏,俗称"关索戏"。村西南报国寺后有7块巨石,天然排成北斗星状,人称"七星北斗",附近的村子就叫"北斗村"。每逢夏秋季节,登高俯瞰阳宗坝子,各村寨均清晰可见,唯有北斗村烟笼雾罩.一片茫茫.古人称此奇景为"斗村烟雨",别具一番风光。
在湖东北的汤池镇,已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有海滨游乐场、高尔夫球场、小白龙森林公园、涌金度假村、汤池温泉等旅游娱乐服务设施。
三、宜良县美食
宜良县美食有宜良烤鸭、宜良都督烧麦、猪脚米线、小锅米线、砂锅饭等。
1、宜良烤鸭:宜良烤鸭是云南省经典的地方传统名肴。起源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说起来这宜良烤鸭并不算云南本土风味菜,它是由南方传过来的。它肥瘦相宜、皮酥脆、内香嫩、光亮油润、色泽红艳、清香离骨、地方风味显著。
2、宜良都督烧麦:都督烧卖是一道起源于云南宜良的小吃,其加盐又不咸、蘸醋又不酸、肉多又不腻、馅心又饱含汁。
3、猪脚米线:猪脚米线主要由猪肘子和米线构成,酸菜,豆芽,韭菜等料做辅助配置而成。其中汤料最是讲究,需要熬制12个小时以上,成品的汤料喝起来香嫩可口,营养丰富,富含胶原蛋白。
4、小锅米线:宜良的特色小吃,小锅米线则是宜良人最喜欢的米线烹饪方法。主要特点是,米线都是在炭火上用小锅煮沸,里面加入的都是鲜肉,给米线增添鲜和香。
5、砂锅饭:砂锅饭是宜良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由于其风格独特,味美价廉,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喜爱。
四、宜良县景点
九乡风景区、小白龙森林公园、宜良汤池万福寺、宜良文庙、岩泉风景区、马蹄河等。
1、九乡风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境内。是以溶洞景观为主体,洞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
2、小白龙森林公园:以森林自然风光为主体景观,并以体现民族特色、森林特色、地方特色的原则,将全国56个民族的民居仿造于林区之内,设计新颖、造型美观。
3、宜良汤池万福寺:位于宜良县汤池镇涌金山,相传寺内供佛像万尊而得名。
4、宜良文庙: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四年后(1513)迁建于城内守御所之右。清乾隆五十年(1785)知县李淳以“历来建树取向阳,学宫面北笑宜良”为由,迁建于县城西北角,是为现宜良文庙。
5、岩泉风景区:岩下清泉昼夜淙淙,水质佳、流量大。水秀山俊,修竹茂林,清幽雅静。因山水故,又名岩泉山。
6、马蹄河:发源干马龙县,向南流入宜良境内,亿万年来默默地切割着宜良北部的喀斯特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