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意义?
1、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2、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
3、旅游业的发展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旅游业
二、什么是旅游住宿业,及其行业特点
旅游住宿业是指为旅游者提供住宿、餐饮及多种综合服务的行业。在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旅游住宿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与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人们在旅行游览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驿站”。
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住宿业具有以下重要的特征:
(一)旅游住宿业是有形和无形要素的组合产品
住宿业的有形要素包括周围环境、设备设施、装修、地理位置以及为客人提供的餐饮产品。对住宿业的有形要索管理很复杂,因为顾客会将一家酒店的外观和环境与他们的预先期望值做比较,再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判断。同样,虽然食物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就餐体验却常常是顾客住宿体验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住宿业的无形要素比有形要素更为复杂,它包括酒店所营造的氛围和顾客在酒店住宿过程中所享受到的服务。大多数住宿产品是有形物品与无形经历的结合。例如,一位顾客在酒店餐厅的体验就牵涉很多无形组合效应,包括从餐厅人员采购、烹调,直到把菜肴端上桌来。其背后的有形要素如建筑、内部装修、厨房设备、餐桌餐椅和餐具,还有做出来的菜品显然也都是餐厅所必需的。有观点认为,无形的服务是住宿产品的核心,但我们认为住宿产品是由有形与无形的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
(二)旅游住宿业的产品生产与消费是不可分割的
在住宿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顾客必须来到服务现场进行参与,住宿产品才能提供。这与购买和消费实物产品相反,如洗衣机和电视机都可以在德国生产,然后在捷克共和国出售和使用。这种不可分割性还意味着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产品之后,该产品的所有权并不属于顾客,顾客只购买了住宿产品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有人认为,顾客购买住宿产品不仅享受了住宿的美好体验,还拥有了住宿后的美好回忆,但顾客却不能体验到住宿产品持续的物理形态价值。就像客人在酒店餐厅酒足饭饱之后,四五个小时又会感觉到饿,就必须再次进行消费。与购买一台洗衣机或电视机相比,在顾客购买若干年之后,洗衣机或电视机仍然可以使用并体现它的使用价值。
(三)旅游住宿业的产品是瞬间即逝的
住宿业产品是不可以储存的,如果客房一晚没卖出去,那么销售机会将永远消失。就算在这之后由于需求的突然增加而将所有的房间都卖出,之前的空房所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得到弥补。
与大多数物质产品不同,住宿业产品具有高度的即逝性,也不能被储存起来以后再销售。因此,客人的需求在住宿产品的提供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大多数住宿设施供应商还是会碰到很多因需求波动所带来的损失和管理问题。
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起始时间为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当时主要是对那些来华的外宾所展开的。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1964年正式成立。
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步入正轨和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及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哪里有并行发展的阶段。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
扩展资料: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四、低碳旅游的低碳旅游规划设计实施路径
根据实施策略(推进碳汇机制,建立碳排放权及交易权的评价体系;提高碳汇能力,围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 的目标,加强林、草业生态体系建设,形成密布城乡、点线面结合的绿色屏障,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建立新能源供应系统)和旅游业的六要素(食、住、行、娱、乐、购),建构由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设施、低碳旅游服务与管理、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构成的低碳旅游实施路径。一、低碳旅游设施低碳旅游设施包括低碳交通设施、低碳旅游住宿餐饮设施、低碳旅游购物设施、低碳旅游娱乐设施以及低碳旅游游憩设施等。(一)低碳交通设施旅游业中的交通、住宿和活动均会带来一定量碳排放,其中以交通为最多(约占75%)。通过采用替代性能源,减少汽车尾气的碳排放,建设生态停车场,使用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新型能源火车等低碳旅游交通工具,以及建设低碳旅游道路等途径,发展低碳旅游交通设施。(二)低碳建筑设施旅游住宿碳排约占旅游业碳排的21%,铺设道路、建造宾馆及其他设施的过程中碳排约占4%,因此发展低碳建筑设施,意义重大。二、低碳旅游吸引物(一)建设低碳源旅游活动产品和高碳汇体旅游景观如建设各种级别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升级改造本区18 个国家4A 级以上精品景区旅游基础设施、 构建生态廊道、绿色乡村、生态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工程,大力开发湿地生态游、珍禽观赏游、文化山水游、休闲度假游、科普科考游、陶瓷艺术游、乡风民俗游、健身养生游、娱乐、康体、宗教朝觐游等低碳旅游景观。(二)建设新能源科普园、游乐园、休憩园及低碳体验环境如建设太阳能科普园、风能游乐园、休憩园、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以及夜景照明采用LED 的低碳旅游吸引物。三、低碳旅游服务与管理如门票全部采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新型门票系统;客房取电卡设置能源统计装置; 鼓励自备洁具与寝具; 配置出售寝具与洁具的商店;制订节能的优惠价格;主张垃圾分类,等等。四、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减少旅游者的个人旅游碳足迹。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主要包括:(1)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选择低碳旅游交通方式和个人旅游碳足迹相对少的旅游线路(在诸多交通工具中,人均每公里需要的燃料飞机>小轿车>客车>火车);(2)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住宿餐饮服务时,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在选择餐饮食物时应量力而行,避免剩余,并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生态食品,不使用一次性餐饮工具;(3)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活动时,应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活动。
五、新中国旅游业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旅游业40年经历了四大阶段:
一、初创阶段(1978-1986年)
1978年、1979年,国家为改革开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国家第一个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1年国务院80号文件)有两个定位:
1、双重性质双重目标,“旅游事业在我国既是经济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要“政治经济双丰收”,这是用以确定旅游业“中国式道路”特征的定位;
2、把旅游放在经济领域中比较、调试后的定位,“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
这也是第一次关于产业重要性的精准定位,为旅游业在40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大发展中“选对跑道”“对上表”。
二、产业化进程阶段(1986-1998年)
从1986年国民经济“七五”计划,到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明确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旅游业第一个发展规划,在5年后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5年实践、5年探索有多难可以想见,最终这个《规划》敲定了作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分”的产业应该有的基本政策体制保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轨道上开始了产业化进程。
三、市场进程深入阶段(1998-2009年)
推出“假日制度”,大众旅游风生水起,旅游市场繁荣兴旺。在国家整体转型继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009年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30年后又是一次“双目标定位”,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第一部《国民休闲纲要》出台,共同体现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作用的“增强凸显”,同时也是旅游业对国民生活重要性的“深度显现”。
四、“全面融入国家战略”阶段(2009-2019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国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旅游业以主动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更大格局,以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方协同的改革精神,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在推动“旅游+”“大旅游”“全域旅游”的过程中,转型升级形成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成为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旅游业定位的重要肯定。
扩展资料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3种类型 :
1、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
2、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3、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中国旅游业经历的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