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力促快递进村畅通农村物流,这对人民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这对于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性还是非常积极的,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体的进步,而且也可以带动整体的物流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性。
二、快递进村补贴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对年处理快件量2000万件以上、实现全县“快递进村”全覆盖的县级快递共配中心给予一次性补贴30万元;对年处理快件量20万件以上,实现全镇“快递进村”驻村设点全覆盖的乡镇快递集散中心一次性补贴2万元;对在建制村实现驻村设点的,每个站点给予一次性补贴1000元。按与物流体系补贴政策对全市农村地区上行及下行邮件快件以上行每单0.5元、下行每单0.2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在全市行政村及符合条件的自然村设置物流(快递)网点,正常运营满1年,固定经营场所不低于20平方米(快递网点不低于15平方米),具有监控、消防等安全设施及必备的操作平台的网点,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
法律依据:《关于实施“两进一出”工程推进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第一条 着力推动“快递进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快递进村,延伸快递企业产业链条,打通农村末端“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闲置村集体场所,积极推进村级快递电商便民服务站建设,在金乡县先行试点“镇政府引导、企业实施、村集体配合”的快递进村模式。深入实施“快递进村”行动计划,采取快递企业单独建网点、联合建网点、邮政快递企业共用村邮站等多种形式,企业单独收投、联合收投、代收代投等多种方式,通过“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快交合作、快商合作”等模式实现要素资源的流动共享,力争用2年时间完成快递进村任务,提升农村寄递服务能力,补齐城乡快递基础设施短板。以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银铜”牌项目创建为抓手,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助力扶贫脱贫。被国家邮政局授予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银牌和铜牌项目的,由市政府给予奖励。
三、面对如今提出的“快递进村”,真的可以实现吗?
快递进村这件事情并不能够真正的实现。因为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如果想要把快递送进村子的话,其实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以及物力。而这些成本都不会算在消费者身上,而是算在快递公司身上,这样的话就会使得快递公司每年要耗费很大一笔开支。这样的话就很有可能会给快递公司造成巨大的财政方面的压力。一旦快递公司因此出现财政方面的周转困难的话,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快递公司拖欠快递员工资,甚至是倒闭破产的情况。
可以说实现快递进村这一件事情从目前来看并不现实。因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如城市那么发达,而且农村的购买力也并不如城市那么强,所以这也使得快递员并不能够通过快递进村的方式赚取更多的收入来源。反而会因为快递进村的方式耗费非常多额外的开支。所以说快递公司之所以把快递点都设在乡镇级别的地区也是有着一定道理的。
虽然快递进村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起来并不太容易,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农村的小卖部也起到了快递代理点的作用。因为这些小卖部每天都需要去镇上或者是乡里来运送快递,所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村的消费者。而且这么做也会使得农村小卖部获得很大一笔额外的收入,这样的方式在目前的农村当中非常的时髦。
其实强制性的实现快递进村的目的并不适合快递公司的发展路线,因为这样会导致快递公司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够达到初步的效果。甚至有的时候因为一些突发事件,快递公司也会出现快递送晚的情况,这就是快递进村在现阶段不能够进行彻底实施的原因。如果想要实现快递进村就必须要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准。
四、农村快递真的不方便?
农村的快递要看在哪个地方,有的农村的快递还是挺方便的,发展的挺好的,但是有的农村的话就不太方便。
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定律是一种理论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况、特定尺度下的现实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会失效或者不准确。
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描述宇宙当中的所有情况,也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能完全正确。人生同样有其客观规律可循。
一、生活定律 痛苦定律:死无疑是痛苦的,然而还有比死更痛苦的东西,那就是等死。
幸福定律:如果你不再总是想着自己是否幸福时,你就获得幸福了。
错误定律:人人都会有过失,但是,只有重复这些过失时,你才犯了错误。
沉默定律:在辩论时,沉默是一种最难驳倒的观点。
动力定律:动力往往只是起源于两种原因:希望,或者绝望。
受辱定律:受辱时的唯一办法是忽视它,不能忽视它时就藐视它;如果连藐视它也不能,那么你就只能受辱了。
愚蠢定律:愚蠢大多是在手脚或舌头运转得比大脑还快的时候产生的。
化妆定律:在修饰打扮上花费的时间有多少,你就需要掩饰的缺点也就有多少。
省时定律:要想学会最节省时间的办法,首先就需要学会说"不"。
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顶上,有人站在山脚下,虽然所处的地位不同,但在两者的眼中所看到的对方,却是同样大小的。
失败定律:失败并不以为着浪费时间与生命,却往往意味着你又有理由去拥有新的时间与生命了。
谈话定律:最使人厌烦的谈话有两种:从来不停下来想想;或者,从来也不想停下来。
误解定律:被某个人误解,麻烦并不大;被许多人误解,那麻烦就大了。
结局定律:有一个可怕的结局,也比不上没有任何结局可怕。
二、工作定律
安全定律:最安全的单位几十年没有得过安全奖(最安全证明你们安全没有做工作)
需要定律:同样两个相同的单位,同样的办公费。多少年以后,发生了变化(证明你们单位办公不需要那么多的钱)出来反对,这种成功的概论会归结为零。
评比定律:领导认为谁好,谁就好。(只要领导看你不顺眼,再辛辛苦苦地工作也是白费力气。)
一票否决定律:在一个单位,比如升工资,比如提拔任用,一个人提出来,往往成功的概率最大,而另一个人站
接受教育定律:每个单位都有吊儿郎当不好好干工作的人。但领导往往在批评这些人的时候,这些人恰恰不在场,于是,便出现了遵纪守法的人,经常接受教育的尴尬局面。
哭闹定律;那个部门没有几个因为经常的哭闹而得到了实惠,他有什么理由不经常哭闹下去。(此定理也适用那些经常在领导面前叫苦叫累的部门)
能者多劳定律:在同一科室里,有的人虽然在其岗,但却不能胜任本职工作,那他的工作只能由能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去代劳。
不平衡定律:年年当先进的部门或个人,一年没有当先进便想不通;从未当先进的部门或个人,当上先进后便想不到。
少劳多得定律:一般的单位,都分为合同工、(过去称为正式工)协议工、临时工等等。拿钱越少的工作量越大,而且越容易被解雇;拿钱越多的越没有多少事情可干,而且最不容易被解雇。
五、想在我们村里设立个快递点~应该怎么弄 呀。求大神指点
1、可以先确认一下代收点的快递情况,看快递的业务量多少,这个地方是否有利润可赚。
2、确认哪个快递能够加盟,因为有些快递的话加盟进去之后,可以成为一个代收点,同时可以帮忙寄快递,可以获得利润。
3、空间支配,提前找好存放快递地方。在乡村的话,自家房子够宽敞都可以利用。如果是在其他村,可以租赁当地外出务工人家的房子,价格便宜空间宽敞。同时,注意快递存放的安全性,防火防盗,损坏丢失包裹都是要赔偿的。
扩展资料:
1、首先,快递点分为单开跟加盟,单开成本高,而且很难做大,所以一般都是加盟。
2、加盟的话,支持加盟的快递行业非常多,像五通一达等都是比较知名的公司,而且支持加盟,加盟的好处都是知名公司,做起来会比较顺利。
3、首先要确定你的周围没有你想要加盟的快递公司。一般快递加盟都有区域保护,一个区域的快递网点有数量限制。
4、可以直接向总公司申请加盟,这样申请的就是独立的网点,能享受跟其他网点一样的待遇,如:派件费,包裹的中转费用等,坏处就是加盟费相对较高,而且加盟的门槛比较高。
5、向本地快递公司申请承包区,优点就是加盟费便宜,容易承包,缺点就是成本贵了很多,面单,派件费,中转费等都要额外加钱。
6、一般快递公司都是靠收件来挣钱,刚开始,如果资金不是很充足,可以在自己附近的片区加盟一个网点,虽然刚开始利润相对较低,但是付出少,设立相对容易。建议没有经验的话可以先从这个入手。
六、把农产品运出去、将消费品带进来 快递进村“活”了乡村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路更畅通、网速更快,基础设施更完善,快递进村成为现实,给乡村带来了新变化:村民用上新产品、找到新职业,农产品开拓新市场。在乡村邮路上,很多物流从业者正在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早上8点,在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梅花村,李佳和丈夫杨子伟在自家的快递服务站忙活起来:卸货、登记、入库……
同一时间,在广西百色平果市申通快递的分拣车间内,随着皮带运转,一件件快递从货车上卸下;在网点负责人张建芳的张罗下,30多名快递员依次领取了自己负责区域的快递……
傍晚6点,天色渐黑,在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邮政分公司,刚忙完派件工作的快递员刘春龙,又发动 汽车 ,开始收件工作……
今年1—8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73.2亿件,其中农村地区收投量超280亿件,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1.4万亿元。农村快递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像李佳这样的快递小站负责人、像张建芳这样的物流网点管理者,以及像刘春龙这样的农村产品寄收人……他们奋斗的身影,是乡村快递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生动注脚。
“看着快递小站的货物进村出村,就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上午9点过后,来取快递的村民越来越多,李佳在柜台和货架间忙个不停。“现在每天进村的快递有1000多件,出村的快递高峰时有上万件。”李佳颇为自豪。
放眼全国,目前每天快递包裹量超过3亿件,其中农村地区包裹量超1亿件。但是,在不久前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曾分析,一些农村地区业务量偏小、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快递企业“不愿下”“下不去”,下去了也“稳不住”。
正因如此,8年前小站刚成立时,李佳夫妻俩一度打起退堂鼓。“每天进村件不超两位数,出村件除了自家的订单,其他几乎没有。”李佳说。当时,他们在村里经营一家家具厂,接到网络订单后,要跑20多公里到城区才能寄件。于是,2013年,他们在自家厂区旁边腾出了一间房,建起了不到5平方米的快递小站。
后来,村里一家宫灯加工厂找上门来,把网络订单交由快递小站寄出。这为小站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梅花村一带擅长生产鸽子养殖用具和宫灯,夫妻俩利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为小站打广告,还购置了一辆厢式货车,用来运送快递。
2015年,夫妻俩干脆关停了家具厂,专心打理快递小站。他们改造了1000多平方米的厂区,划分出分拣、储藏、取件、发货几个区域,带着村民一起干,还购置了更多厢式货车。
去年,夫妻俩一口气开设了5家分站点,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周边19个村子。李佳说:“看着快递小站的货物进村出村,就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快递品牌已在98%的乡镇实现了网点覆盖,并从“下乡”向“进村”快速迈进。这得益于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和农村市场的潜力激活,更离不开物流人才的敢想敢干。
“只有熟悉各个环节,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10多年前,和李佳一样,张建芳还只是开了一家快递小站,如今,她已是申通快递在平果市的负责人。
如果说快递小站是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小步,县乡一级的快递物流公司,则是快递进村前的重要一大步。
快递员们在准备装车送货,张建芳也没闲着。“有些快件地址填写不准确,没有快递员认领。”一个个电话打出去,张建芳和收件人确认地址后记录下来,再由快递员分发配送。“每天进、出快递量都近万件,服务覆盖整个平果市,对我来说是个考验。”张建芳说。
不一会儿,办公室又提交了一批客户投诉。“这些都是各个网点初步沟通后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今天有一箱运送的饮料坏了一瓶,客户要求全额赔偿,只能由我来联系协调。”张建芳说,尽量保证所有投诉当天解决。
每天中午空闲时,张建芳还会听总公司的网课,平时也会看一些专业书籍。今年上半年,张建芳给公司分拨中心引进了快递伸缩机。过去,给长达9.8米的货车卸货,需要人工来回搬运;现在,伸缩机能直接将皮带伸进货车车厢,效率大大提升。张建芳说:“现在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个设备就是我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的。”
每天下午,张建芳只要有空,还会自己去揽收货物、拓展客源。“只有熟悉各个环节,才能做好管理工作。”张建芳说,“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人才,不论是快递员,还是技术类、管理类人才,都缺。今后我也会更加注重人才培养。”
“一方面,要在高校物流专业中设置涉农课程,并与涉农物流企业合作,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对于非物流专业毕业的从业者,尤其是广大农民,也要加强在电商、物流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广西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物流研究所所长樊凡说。
“不仅要搞好运输,还要帮村民把产品卖出去”
从仁和区邮政分公司到大龙潭乡邮政代办所,再到大龙潭乡新街村、混撒拉村的“中邮驿站”,这条邮路刘春龙已经跑了五六年。“每次要经过五六个邮点,一天要跑好几圈。”刘春龙说。
每天下午,刘春龙会查看一下快件揽收群里的信息。邮政公司与当地各村的商店合作,打造了几个“中邮驿站”。通过村里的反馈,公司确定派多少车辆出去收揽快件。
“小刘又来啦,先喝口茶歇歇吧!”罗怀菊是新街村“中邮驿站”的负责人。“我们大龙潭乡30年前就开始种芒果了。现在全乡种植面积有10万亩,每年能收获20万吨。”罗怀菊说,最忙的那两个月,光是快件运输单,她就用完了十几卷。
2020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750亿元;芒果出村,就是农产品上行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前7月,全国共形成业务量超百万件的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项目249个,其中有45个业务量超千万件的金牌项目。
一口热茶下肚,刘春龙又开始忙起来。装箱上车后,他喊了一声:“走了,罗大姐,明天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农产品对时效、运输条件等比普通快递要求更高。要提高物流网点的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创新打造生鲜服务方案。”石家庄市邮政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刘媛指出,资源整合对涉农物流非常重要,要建设更多集揽收、包装、储运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