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洱海的形成原因_洱海地理介绍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看着这个地方,你是不是也会疑惑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洱海形成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洱海形成的原因
苍山是以区域变质杂岩为主体的山脉,但后期动力变质作用强烈,退变质作用显著,构造岩带发育,其内部构造轮廓,仿若一个被断层分割的“背斜”,山体两侧的地形坡向与各自的岩向倾向一致,但地层不具可比性,形似背斜而非背斜,称为背形构造
早在20亿年前,苍山古老的前寒武纪结晶底层,就存在于洱海的东部,那是地球表面还是一块古老的泛大陆,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盆,新特提斯洋盆的漫长地质演化的阶段后,大约到了5000多万年前的早第三纪时期,印度板块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发生激烈碰撞,引发了大面积的造山运动,高耸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就此形成,点苍山也随着地壳的快速抬升而崛起。
洱海属于构造湖,其形成时期与苍山一致,都是喜马拉雅地壳运动的产物。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盆,新特提斯洋盆的漫长地质演化的阶段后,大约到了5000多万年前的早第三纪时期,印度板块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发生激烈碰撞,引发了大面积的造山运动,受东西两侧深大断裂带挟持,差异性抬升运动形成,东侧洱海是断陷形成的构造湖泊,大约在350万年前已成皱形,以后洱海经历了不同年代的大小演化,终于形成了今天的高原湖泊。
洱海的地理位置
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洱河、叶榆河、叶榆泽、弥河、“昆弥川”、昆明池等名 ,由西洱河塌陷形成,高原湖泊,外形如同耳朵,故名洱海。虽面积没有滇池大,但由于水位深,蓄水量却比滇池大。苍山洱海,山水相依。洱海发源于洱源县的芘碧湖,源头出自罢谷山,北有弥直河注人,东南收波罗江水,西纳苍山18溪水,总径流面积2565平方公里,面积约251平方公里,蓄水量3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约11.5米,最深为20米。
洱海的生态特征
洱海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鲤鱼、弓鱼、鳔鱼、细鳞鱼、鲫鱼、草鱼、链鱼、青鱼、虾、蟹等十余种。年产数十万斤,其中以弓鱼最为著名,身形长瘦,鳞细肉鲜,号称"鱼魁",当地称为“鱼土锅”,是洱海的特产。水生植物有海菜花、菰(茭笋)、慈菇、荸荠等,珍稀水禽有棕头鸥、一翘鼻麻鸭、灰鹤、普通秧鸡、红胸田鸡、黑水鸭、彩鹬、凤头麦鸡、灰鹬、红嘴鸥、银鸥灰背鸥等34种;药用价值的有鸬鹚秋沙鸭、黑水鸡等15种。
原有土著鱼类20种,外来11种,从鱼类优势种群的变化情况看,从50年代至今,大致经历了3次演替过程,50年代,鱼类区系组成保持土著鱼类结构特点,以大理裂腹鱼、大理鲤、祀麓鲤、大眼鲤、再海四须鲃、油四须鲃等为主,年捕捞量750~1500吨,70年代末,鱼类优势种群变成克氏吻瑕虎鱼、麦穗鱼、史氏黄坳和兴凯刺鳑鮍,80年代,鱼类优势种变成鲫鱼,其产量占洱海总渔获量的70%左右,土著鱼类产量急剧减少。
洱海有弓鱼(大理洱海裂腹鱼)、鲫鱼、洱海土著鲤鱼(大头鲤,洱海春鲤,大理鲤等9种)引进品种银鱼,虾,螺蛳贝壳等等,其中弓鱼最为有名,当地有鱼魁之称,由于西洱河电站断了洄游繁殖路线,导致弓鱼到二十一世纪时就已绝种。湖产海菜是白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菜。
洱海正在由贫中营养状态向富营养化过渡,主要污染物有总悬浮物、耗氧物质、氮、磷、挥发性酸、硫化物等;年均水温16.9℃。
洱海的形成原因_洱海地理介绍相关 文章 :
1. 关于云南洱海的导游词5篇
2. 5篇介绍云南洱海的导游词范文
3. 云南洱海导游词5篇
4. 洱海旅游攻略
5. 2019年5篇云南洱海的导游词
6. 描写云南洱海的美文
7. 最新的云南洱海导游词范文
8. 大理洱海导游词3篇精彩范文
9. 《洱海》阅读答案
10. 洱海说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大理洱海必吃的八种海味
大理洱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由于水质较好,洱海鱼虾蟹跃,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再加上千年来白族人民靠海吃海,活水煮河鲜,对鱼的吃法和烹调技术颇有一番研究,鲜香酸辣,各有滋味。所以外地人到大理,都以品尝洱海鱼为快事。现在就介绍沙坝鱼(酸辣鱼)、砂锅鱼、海稍鱼、冻鱼、蒸鱼这几种洱海鱼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烹饪,供吃货们品鉴。
1沙坝鱼
沙坝,是所有大理人熟悉不过的名字,那是下关郊区山上的一个小村庄。村里有很多卖鱼的饭肆,几乎所有爱吃鱼的大理人都到那里吃过酸辣鱼。沙坝酸辣鱼的独到之处,在于一个“鲜”字,饭店将活鱼买回来后,用沙坝山箐冷泉水养上一周,甚至十五天左右,将鱼体内的浊物排得一干二净,经过“排毒养颜”后的鱼儿,在口味上自然是更胜一筹。其次,煮鱼时所用之水也是来自苍山的甘泉,味鲜。烹制好后,白色的嫩豆腐、红色的汤汁、黄色的洋芋块,混合着麻、辣、酸、香的味道一股脑冲进鼻孔,配上包谷酒,用鱼汤汁泡米饭,吃起来相当可口。
2砂锅鱼
沙锅鱼,是大理宴席上的主菜,它以独特的炊具和丰富的配料制作而成。此菜源于一则轶事:昔日大理城有家饭店名叫“山海酒家”,店里有一个名叫张小三的跑堂,每天把有钱人吃剩的菜,装在砂锅里带回去。一日,一富商在店中大宴宾客,张小三照往常将剩下的菜带回家中,正巧家人从洱海里捕到一条鱼,便把鱼剖洗干净放进砂锅同煮,全家人吃后都觉得鲜美可口。张小三茅塞顿开,自创了此道闻名遐迩的砂锅鱼。
砂锅鱼烹调时讲究配料比例、刀工,并十分注意工序、配料及火候。趁汤沸将砂锅端上,香味扑鼻,色彩美观,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大理富有地方特色的宴客佳肴。大理砂钞锅鱼与豆腐煮鱼、冻鱼,称为大理的“一鱼三吃”,饱负盛名。
3海稍鱼
大理州宾川县海稍湖盛产白鳞鱼,肉质细嫩,口感特别好,很多客人不远千里都到那里去吃海稍鱼。海稍鱼有两种口味:一味为酸辣、一味为清汤,酸辣的汤色暗红,味重适口;清汤的汤色乳白,清鲜美味。除了口味以外,在食用海稍鱼前还须制作麻辣蘸水。即以辣子、花椒面、适量食盐和切碎的大蒜等作为原料混合拌匀用油炒之后,再用涨沸之香油浇淋,随之发出一阵脆响之声,然后乘其沸腾,分发顾客每人一小碟,各自拈蘸鱼肉食之。这便使该海稍鱼添加了鲜香麻辣、酸甜可口、回味无穷的土特风味。
4冻鱼
大理本地方言里面有这么一句叫“吃冻鱼,晒肚皮”,冻鱼是当地人十分喜食的一道凉菜。当地居民常常挑选洱海盛产的二三两鲫鱼,去鳞、肋、肠、肚洗净,下锅用鱼油煎黄(也可不煎),烹煮时加汤放佐料:酱油、醋、盐、辣椒面、花椒、葱、姜、红糖等。煮到鱼入味,汤收浓,盛入大汤碗内,然后置于凉处自然冷冻,次日用餐时在盘中加入腌菜、芫荽,将碗中冻鱼扣盘便可上席。冻汤汁有如琥珀一般色泽鲜美、晶莹剔透,“冻鱼”鲜、凉、酸、辣、香、入口即化,色香味俱全。
5粉蒸鱼
剑川待客的八大碗中,有一碗人们喜爱的粉蒸鱼。
粉蒸鱼有八块,摆在一碗酸腌菜上面,色泽鲜艳,味道香辣。往往人们辣得吐舌头还要吃。粉蒸鱼一般是两三天之内加工而成。把鱼买来后杀了洗干净,把脑汁、肚杂、血渍等一一清理干净,切成方块,然后抹上盐,料酒等佐料腌着,请客的当天放在大盆里抹上油辣子和厚厚一层粉蒸面,然后一块一块夹进大蒸笼蒸,蒸好后用酸腌菜垫底,每碗八块上桌。色美味香,味道十足。
6弓鱼
弓鱼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远送长安,故又有“贡鱼”之称。明代谪居云南的著名学者、状元杨慎,把弓鱼赞为“鱼魁”。上世纪70年代后因洱海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弓鱼急剧减少,现时已很难吃到。现已采取措施,开展保护、管理、科研工作,在洱海上游河道已有少量繁殖。
弓鱼体型不大,肉质软而细腻,多脂肥厚,入口即化;卵无毒,味美,可供食用,向称为云南名产。做法有大理当地砂锅鱼、木瓜鱼。
7翠梅酸辣鱼
在大理守着洱海吃鱼,可谓得天独厚。雪山融雪汇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质又滋养了分外鲜嫩的洱海鱼。当乘鲜采摘的酸梅翠色犹在,一道以青梅入味,以辣椒为主料的“翠梅酸辣鱼”就新鲜出炉了。果酸调和了鱼腥,更好的保持了鱼肉的口感和营养,与西餐烹鱼流行加柠檬片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8木瓜鱼
金黄色的浓郁汤底里,两只鲫鱼尽情畅游,空气中瞬间飘荡着浓郁的酸辣爽三种香味。每锅里都切了整整一颗云南特产酸木瓜,勇士们可以夹一片入口,一刹那酸味从舌尖飞跃,这酸爽,仿佛触电一般,身体不自觉开启振动模式。汤底中的云南本地小米椒和泡椒,在端上桌的大理酸木瓜鱼中,小米椒和泡椒都会被捞出,辣味杀人于无形。
三、洱海特产什么鱼?
弓鱼又称工鱼,因它能以口衔尾跃出水面,弹跳很远,形如弓箭而得名。弓鱼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远送长安,故又有“贡鱼”之称。明代谪居云南的著名学者、状元杨慎,把弓鱼赞为“鱼魁”。弓鱼其色如银,形体呈圆背长条状,无鳞少骨,成鱼每条重2一3两;肉质细嫩,食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古书图书集成·禽虫典》记载弓鱼:“出洱海,如鲦而鳞细,长不盈尺。”《新纂云南通志·物产考》:“工鱼,一作公或弓。鱼似鲦而鳞细,长不满尺,肉细刺少,子腴美,可腌食。” 弓鱼肉质细嫩、刺少、苦胆小,味道特别鲜美,当地称之为“洱海花”。弓鱼的丰产期在春季桃花盛开时,食法以清汤加青蚕豆米与鱼共煮,这种烹调方法菜名“桃花鱼”。清代大理学者师范写的“内腹含琼膏,圆脊媚春酒”,说的就是春食弓鱼的盛事。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