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的风俗有哪些

宁夏回族有禁食猪肉,禁食狗、驴、骡肉的风俗;还有禁求签、玩赌、拜偶像、沐浴的风俗;婚嫁方面,娶亲之前,男方除了送一般的聘礼(麦海勒)衣物外,还要送上几十个用彩纸包裹的礼品包,同时要送上羯羊1~2只;丧葬方面,主张速葬,最长不超过3天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首府银川。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宁夏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回族总人数的1/5),密度最大。宁夏四季分明,春天暖的快,秋天凉的早。宁夏最有名的地方特产,首推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二毛皮等种。

沐浴是回族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回族的沐浴分为大净和小净。“沐”即小净,“浴”即大净。小净的洗法有若干程序:洗两手至腕部;洗两遍;漱口;呛鼻;洗脸;洗两手至两肘;抹头、抹耳、抹额;洗脚至两踝骨。大净,就是用清洁的水洗涤全身。

宁夏回族人禁吃污秽食物,讲究清洁卫生的道德要求,表现在饮食卫生上。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族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养成了禁食的习惯。回族还有禁酒的要求,认为酒是事端的祸首。回族注重用水和饮水的清洁。

宁夏美食以西北面食为主,清真特色居多。因为农业发达,蔬菜水果较甘肃地区丰富,而黄河等河流分布于区内各地。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用肉类,各个县城都有大型的市场内现杀活羊,所以各色羊肉菜肴不能不尝。

二、宁夏特色是什么?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在商周时期,有古西戎族的鬼方、猃狁部落;春秋战国时期,为西戎族义渠、乌氏和朐衍三个部落;至秦汉改由汉、匈奴和羌族所居。 自此以后虽然各少数民族不断更替,但汉族却一直定居下来。到魏晋南北朝时宁夏有汉、匈奴、鲜卑、羌、氐、羯、敕勒、柔然族等部族;隋唐变为突厥、敕勒、回纥、吐蕃、吐谷浑等部族。

宁夏境内有战国、隋、明长城与宋代壕堑景点。1038—1227年党项族曾在宁夏一带建立西夏政权,兴建许多工程,至今仍有不少遗存,如离宫遗址、西夏王陵(有“中国金字塔”之称)、承天寺塔、一百零八塔等,在本区文物中占重要地位。其它还有海宝塔、须弥山石窟、银川南开清真寺等。

宁夏特产

1、宁夏枸杞,宁夏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枸杞,别名枸杞果、白疙针、旁米布如。属茄科。果实、根皮及嫩叶可入中药。主要分布在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以宁夏为主要产地,尤以宁夏中宁县出产的枸杞质量为最佳。是“宁夏五宝”之首的“红宝”。宁夏是枸杞原产地,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枸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质超群。

2、灵武长枣,宁夏灵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灵武长枣是经过多年自然筛选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特色枣产品,果实长椭圆形,色艳、肉厚、脆甜适口、汁液多,平均单果重18.1克,最大单果重达40克。抗逆性强,果实营养非常丰富,不仅含有多种有机酸,还含有糖、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尤其是鲜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3、盐池二毛皮,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滩羊在盐池县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当地人民不仅'事畜牧'、'尚畜牧',而且'善畜牧',至今盐池县仍以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为主。盐池县土地资源丰富由于这特殊的土壤、水质条件和丰富的草原牧草,极符合滩羊的生态学特性,是全国罕见的最适合滩羊生长的生态地理区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_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