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的美食

山西刀削面、碗团

山西刀削面是一种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据传山西刀削面是马柴绍发明,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碗团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来坚韧、醇香,已成为人们招待亲友的必备佳品。

二、山西传统名吃和特产有哪些?

1、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种特色名吃,相传为当地进贡宫廷之贡品,现在也是当地民间宴席必备佳肴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淀粉、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制成。具有肉香扑鼻,多食不腻等特点。

2、灵丘黄烧饼是山西省灵丘县的传统特色小吃,由于其色泽金黄,味道可口,广受青睐。源于清期中叶,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形状美观、香甜酥脆、可口味美、油多不腻,日久存放,不变质味。

3、头脑是太原市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属于晋菜,该菜品由肥羊肉、藕、山药等食材做成;其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

4、应县紫皮蒜,山西特产,因主产于山西省应县小石口村而得名。其特点是: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包衣紧密,不仅名闻三晋,而且远销日本、东南亚,享有声誉。

5、清徐葡萄,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清徐葡萄有龙眼、黑鸡心、瓶儿、牛奶、驴奶、西营葡萄、白玛瑙、黑玛瑙、紫玫瑰、白鸡心等品种。

三、山西的特色小吃,名菜,名人典故,历史事迹都有那些?

历史事迹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公元前403年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赵襄子三国分晋,从晋分出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隋末 ,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 ,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山西。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禹凿孟门”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且此后做过辽金及元初的陪都,素有“三代京华”之称。省会城市太原,被誉为“龙脉”所在地,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讲究诚信无欺骗行为的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

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主要代表之一。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雄关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全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与被陈运和诗称为“悬空的寺 踏实的诗”悬空寺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朔州旅游区的应县木塔、崇福寺;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天龙山石窟、窦大夫寺、玄中寺、卦山和天宁寺、文水则天庙;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侯马晋都遗址;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壁画、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万荣飞云楼等。其中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红色旅游圣地: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黄崖洞兵工厂旧址,左权将军烈士陵园,抗日军政大学总校蟠龙旧址,山西大同煤峪口万人坑,刘胡兰纪念馆等。

食品

山西老陈醋: 山西醋很有名,老陈醋是山西醋中的珍品。据传,周代时,在山西就开始了醋的生产,而老陈醋,在春秋战国时代,古晋阳就有一些作坊开始酿造。山西老陈醋甜绵酸香,不仅调味上佳,还可消食、美容、杀菌。现在最富盛名的是宁化府生产的益元庆老陈醋。 汾酒: 山西汾酒,产于汾阳,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杏花村汾酒是中国古老的历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纯正,味美无穷,畅销国内外。 山西面食:

山西小吃(15张)山西面食种类丰富,有拉面、刀削面、拨烂子(不烂子)、 擦尖儿、焖面、猫耳朵、莜面栲栳栳、沾片子 面麻片、 “三倒手”硬面馍、碗托、拨鱼、高梁面鱼鱼、莜面墩墩、莜面窝窝、荞麦圪坨、荞面灌肠、砍三刀烧麦 太后御膳泡泡糕、忻州瓦酥饸饹等三百余种。 传统糕饼: 太谷饼繁峙疤饼 孟封饼 闻喜煮饼 豆沙糕 黄糕 朔州油糕 晋中油糕 稷山麻花老劲子麻花 神池麻花神池月饼等。 山西面塑: 山西民间有个习俗,那就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它喜庆时日,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羊羔馍"、"花馍"等。各地叫法不一,形态也各有特点。这些面塑,大都出自农村、乡镇、城市家庭妇女之手。 山西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它又与各地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面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在山西南部的新绛县、襄汾县蒸制面塑讲究染色,面塑制品华丽别致。霍州一带,面塑不讲究修饰着彩,有着朴素雅致的特点。忻州、定襄等地的面塑,则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与面的本色相间。 其他小吃: 平遥牛肉、榆次头脑、瞪眼儿、大同凉粉、铜火锅、竹叶青酒、过油肉、定襄蒸肉、五寨黑肉烩菜、猪血灌肠、左云羊肉饺子(杨千堡)、右玉羊杂、岢岚炖羊肉、山西大烩菜、解州羊肉泡馍、羊杂粉汤、羊杂烩、羊杂碎汤、晋南醪糟、 广灵豆腐干、河曲酸粥、老豆腐、 “头脑”(又名八珍汤)、豌豆面 、闻喜煮饼、鼓楼羊杂割、阳城肉罐肉 、阳高杏脯、应州牛腰、油糊角等。  

土特产

晋祠大米: 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味香甜,有韧性、粘性,有咬头。晋祠大米所以质地优良,是由于水上关系。生产这种大米的稻田,用晋祠难老泉水浇地,这种水,水温低,含有明矾等矿物质,加之晋祠附近村庄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于水稻生长。  

 清徐葡萄: 产于太原清徐县境内。这里是国内著名的葡萄产区之一,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清徐葡萄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一带的山定。这里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味美香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唐朝诗人刘禹锡来并州曾写有葡萄歌,赞美清徐葡萄。葡萄产地的土质、阳光、气候、水源都适宜葡萄的生长。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养植经验。清徐葡萄现有五十多个品种,最著名的优质品种为白瓶儿、黑鸡心、紫龙眼三种,其中白瓶儿葡萄为最好,颗粒大,每位约七、八分,直径达三、四分。  

 

还有汾阳核桃、柳林木枣、吕梁沙棘、交城梨枣和骏枣、隰县金梨、五台山台蘑、保德油枣、大同黄花、繁峙黄芪、河曲红果、恒山黄芪、黄河鲤鱼、朔州胡油、应县紫皮蒜、同川梨、原平梨、稷山板枣、舒筋散等。

四、山西传统名吃有哪些 关于山西传统名吃

1、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是一种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

2、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属于晋菜。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象笆斗,民间叫栳栳。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它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3、剔尖

剔尖又称拨鱼、剔拨股,是发源于山西运城、晋中等地,流行于晋、蒙、陕、冀等地的一种传统面食。剔尖的制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广受大众青睐,是山西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4、拨烂子

拨烂子,山西特产,流行于晋中地区,是一种粗粮食品。种类较多,有土豆、豆角、圆白菜、槐花等。大都是用馒头或者面食经过搅拌,放入锅中蒸,或油炒后食用,也可以加西红柿辣酱搅拌后食用。

5、羊杂割

羊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赐。羊杂最开始是怀仁的名吃,在雁北一带小有名气。过去怀仁和内蒙人吃羊肉的习惯不一样,内蒙人只吃肉,而怀仁人却在羊下水上做了一些文章,创造了一种美食叫羊杂。把羊的心,肺、肝、肠、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盐、大蒜、葱、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汤,做成羊杂,加上粉条一起吃。现在发展成为山西地方美食。

6、山西油茶

山西油茶健脾暖胃,营养丰富秋冬季节保护肠胃的养生佳品。是冬季节餐桌必备的暖肚汤 制作原料为面粉400克、核桃仁30克、花生仁30克、新疆巴旦木30克、黑芝麻30克、熟白芝麻粉30克、橄榄油40克、或者是牛油40克。油茶,传统做法是将面粉用牛油或羊油炒熟,后加花生仁,芝麻,小茴香。喝的时候可加盐,亦可加糖,咸甜随意,是山西晋中的一种特色小吃。

7、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汉族传统菜肴,起源于明代,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太原一带民间,再逐渐传播至山西其他地区。过油肉在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区都有,而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制作上都与众不同,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