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哪里的饭最好吃?
你要问山西哪里的饭最好吃,我来告诉你,我从07年第一次到山西,到现在十多年了,运城,长治,晋城,临汾,我是一年有大半年都在这几个地方跑,其他地方是偶尔去了其实山西各个地方都有各地的特色,比如晋城的酸菜豆角河洛面,比较不错,就是面太硬了!还有炒卤面也可以!!长治荫城的猪汤在当地也不错,不过我是吃不惯,感觉超难吃!!!运城的大胡子大盘鸡,也不错,不过我感觉除了辣没有其他味道,没有我自己在家做的好吃!临汾的剔尖,阳城的杂格,晋中的面食,大同的刀拨面……总之是各有特色!当然了,人也是各有所爱,我是吃不惯山西的饭,凑和着吃吧,还是河南的饭好吃!!因为我是河南人!!
从整个山西来说每个地方的饭菜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大同人会吃、舍得吃,大同饭莱不比太原差;从做工精细、菜品搭配、以及色、形、味综合考虑,还是中国厨师之乡——汾阳饭莱好吃。
谢谢,我是外地人,在山西吃过一些饭,就谈谈我的看法:
1、菜肯定是过油肉,不过每个饭馆做的味道还是略有区别的,多尝几家饭店吧。
2、面食是重点。
(1)刀削面都知道,但是在山西是有区别的,大同的刀削面是浇汤的,味道很好,临汾洪洞一带是炒的(有肉炒和蛋炒),味道差别很大。
(2)永济的牛肉饺子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品尝。
(3)洪洞的刀拨面(拨面王、黄家拨面等)、临汾的牛肉丸子面。
(4)饸烙面也是山西的重要 美食 ,早餐很多人就吃饸烙面。
(5)面类还有:揪片、包皮面、猫耳朵、剔尖。
(6)还有一些面食别错过:栲栳栳、炒不烂子、油糕、河西蒸饭、擦格斗、抿尖、面鱼、碗托、莜面卷、饽糕、卷卷、麻拖等等。
以上,供来山西的人参考。
到山西一定要选择吃面食,离开山西真的是没有这么多品种的。
山西的饭各有特色吧,不能单纯说哪个地方好吃。
1.太原作为省会好吃的自然是羊汤、烧麦、头脑、丸子汤、打卤面、过油肉、油壶茄子这些了。
2.晋东南好吃的主要是驴肉甩饼、长子炒饼、猪头肉、河洛面、扯面、长平十大碗。
3.晋南好吃的主要有毛头丸、小酥肉、稷山麻花、馍、油泼面、苹果。
4.吕梁好吃的主要有碗托、灌肠、摩擦擦、土豆鱼鱼。
5.晋中好吃的主要有平遥牛肉、油糕、太谷饼、石头饼。
6.阳泉好吃的主要有糊嘟、抿格斗、考姥姥、红稠饭。
7.晋北好吃的主要有刀削面、羊拐弯、凉粉、莜面、荞面、滩枣。
山西汾阳市的饭好吃!这个是公认最好的。自古汾阳是王府以及名人汇集的地方!又有美酒杏花村!所以不管传统还是创新都是汾阳的厨师最好。民俗传统也是家家户户讲究啊!特别好。走过山西各地区 汾阳饭菜特色传统创新都是最好的!适口。讲究!
大同的黄糕,莜面系列,手抓羊肉,羊杂,凉粉,粉条,馅饼,刀削面,豆面,粉面蒸饺,山药鱼,烧麦,兰花豆,黄烧饼,豆腐干,熏肉,重鸡,红烧肉,过油肉,苜蓿肉,红糖麻油月饼,烧山药,大烩菜……太多了,雁北地区的 美食 太多了。
更正是熏鸡不是重鸡,笔误。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西工作已有半个多世纪,真正工作时间三十八年,现已退休十几年。整个山西从南到北全部跑遍了,山西的 美食 也吃过很多。
客观地说,山西省的饭还是大同的最好吃,并得到餐饮业同行认可。2021年7月20日,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评定大同市为“山西 美食 之都”,10月22日第二届世界面食产业发展峰会上,将“山西 美食 之都”称号正式授予大同。
我认为饭好不好吃关键看合不合自己的胃口,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认为的最好吃的饭。最为一个吕梁人,我认为山西汾阳的饭最好吃,汾阳饭店总会是食客爆满,最为面食之乡我最推荐的还是汾阳的过油肉炒面和油糊茄子炒面,简直太香了。对了,还有一个虾酱豆腐也很有特色。大家去汾阳建议去品尝一下。
说实话,只要是外地人,哪里的纯山西饭你也吃不了三天。晋南饭口味普遍强于晋中北!
吕梁临县八堡的炖羊肉,红枣黄糕,羊肉梢则手工挂面绝对是 美食 。
二、汾阳的特色小吃有什么???
1、汾阳石头饼
黄河人类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石烹法的出现,应该说与人类谷、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植谷为食,始于神农时期。神农氏是黄河先民中的一位圣人,即传说中的炎帝,是黄河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创农业生产,教人食谷。
2、汾阳高粱
汾阳市是驰名中外的杏花村汾酒产地,汾阳高粱含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单宁等多种成份,是酿酒的最佳原料。考古发现,我市境内6000年前就有了酿酒的容器,春秋战国时期我市境内就有酿酒的记载,北齐时期“汾清”就以醇香甜美名闻天下。
3、杏花村汾酒
杏花村汾酒也称"老白汾酒",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故得名。杏花村是中国著名的酒都,位于汾阳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侧,距省会太原市区90公里。 山西省杏花村酒,以清澈干净、清香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
4、汾州核桃
山西汾州核桃历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质,不论生食或制成糕点糖果,均清香可口。还是一种益智健脑食品,能补气益血,润燥化痰,治肺润肠,且味甘平,对于 “温补肾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疗效。
5、汾州香小米
汾州香小米产于中国小米之乡山西省汾阳市坡头一带。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常年有桃花洞泉水灌溉,非常适宜谷子的生长。加之选用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优良品种晋谷21号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三、汾阳的特色美食400字
介绍汾阳民风的文章400字左右。具体如下:
汾阳早在秦代,即已置县,名为兹氏县,此后历朝历代均设治所。这里经济发达,民风淳朴,民俗众多。大户人家每遇有婚、丧、寿等大事,事先必妥善准备,央请一应办事之人,在事期前日,用柬帖或知单通知央请的诸位,谓之“烦客”。待办事人到齐,由总理事安排各位职责,然后主人挨桌施礼、敬酒、敬菜。办事当日,各位办事人一大早便到,各执其事。正日过后,主人照头一日之酒席酬谢各位,谓之“谢客”。事完之后,也有分送些礼物的,也有主家登门拜谢的,但这不过是普通礼节。小户人家则简单多了,仅是约上三五位亲朋来帮办,谓之“帮忙”。谚曰:“婚姻喜丧,众人打帮”。
一、婚娶的程序和仪式
凡婚姻之前,先由媒人(即介绍人)联系双方父母,两家相互察访是不是门当户对,即或女方家条件稍差些也可结亲,俗谓曰“养女嫁高门”。双方访问合适后,再由媒人通知择日相看,如男女本人没什么问题即可订婚。如不让双方父母知道,私自订婚者,即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谓之“不合礼”。定亲后即择吉迎亲。订婚时,男方应给女方首饰一二件作为定礼,并当面给新妇带上,双方再换出生年、月、日和三代名字之帖,俗称“庚帖”。接着是行聘纳采。男方家把要送的各种礼物写在礼单上,用全盒或冠盒装着,叫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即行聘。女方也将要回送的礼物装在其中让媒人带回,即纳采。迎婚前,由娶方雇用喜轿、吹鼓手,有功名的还要雇些执事人夫、设内里厨夫、跟后等人,到喜日时一齐动手,搭喜棚、撑帐布、贴喜对、挂喜画、糊喜斗等。一切完备后,则打发新郎上轿,赴嫁方迎娶。街面上的排列是:炮夫一,大吹四或六,执事夫无定,年酒(又叫食盒),宫礼,高照夫四人,伞扇夫三人,新郎官轿,小吹六或八人。到了嫁方门口,放炮三响,由跟随前去报到,嫁方有候亲二人,将新郎迎进内宅,设座款待,午饭用普通席。待新娘装扮妥了,由嫁方给新郎披红绸,插喜花,打发上轿,然后央请子孙兴旺之人把新娘抱到花轿内。另有守亲婆一人同坐轿中,起程回返。女方另有送客一人,大户用轿(平常人家有用车跟随),执帖、灯夫一同到男方。到娶方门口,放鞭炮,一齐下轿,送客另有人招待。男方的跟后引新郎进院,再由家长带领向天地、祖宗礼拜,然后将神前供奉的“喜斗”由新郎抱入新房内,放在炕角,并把斗内的弓、斧取出向四方各空射、挥舞一下,立在四角,将红毡铺于当炕,备新娘来坐。
喜斗内应插的东西有:宝瓶一个,称一个,上挂五色绸几条,小镜一面,熨斗一个,勺一个,筷子一双,尺子一把,剪子一把,弓一张,羽箭四根,红绸一块,斗面用红纸糊边。另有二人在神前锄草一束,装于枕头之内,安置新房,另放一盘备好,插成个样式,放在院心天地前案上,以便新娘下轿时洒草之用。然后请老年妇女二人,一个抱宝瓶,一个抱天秤称,另有一人端盘,内放胭脂一盅,吉葱一苗,到花轿前将宝瓶交与新妇抱上,将新妇盖头撩起,用葱沾胭脂点在新人脸上,谓之“开面”。接着,有人手捧草盘,一边洒草一边口念喜歌,同时有少女二人将新娘搀扶下轿,另有小孩二人用黄绸铺路,让新人在上走,谓之“脚踏黄道”。走到新房炕前,新娘上炕,坐于红毡之上,新郎将新娘脸上的盖头红绸揭下,交与婆婆藏起,以备将来生下孩子时做兜肚儿用,然后夫妇喝交杯酒,谓之“合酒”,嗣后改以糖水代替。
午饭后,由亲朋说喜令,闹新房。到晚上,则由新郎之姐妹将被褥代为铺陈,并将尿具安设炕角,做这些事时都要说些吉语,然后,让新郎新娘入房安息。安息后,另有一些青年还要在暗中偷听新郎新娘说些什么悄悄话,准备第二天编喜令说笑。第二天早晨梳洗后,女方要派人到男方家来道喜,随送来妆奁衣物等,其衣服首饰用四屋食盒装置。接着,众亲朋同乐礼拜贺喜。中午,新郎新妇一同参拜天地、祖宗、长幼亲戚(俗谓见大小)。第三日,女方请新婚夫妇回门,一切礼拜、贺喜,均与男方一样。下午,新夫妇返回,对灶神礼拜。第四日,新娘即下厨房,会同家人做各样的饭食(如拌尖、饺子等),名曰:吃子孙拌尖,子孙角儿(饺子)。至第九日,娘家的父兄们仍然按照梳头的礼节,重到贺喜,惟其食盒仅抬一架,内装生肉、熟馍、囫囵面羊儿、粽子四样,每样各一格,谓之“安九”。大户人家举办,一概亲朋,凡有贺礼者皆用柬帖于此日请去吃饭,名曰“谢客”。小户人家此日的礼节,则凑第二天道喜梳头就合并办了。以后的请吃就简单了,无非是些家常便饭。
以上是民国初年以前的风俗,到抗战前后,有的将坐轿改为新郎骑马,新妇坐轿,再后曾用自行车迎娶,现在大部分改用汽车迎娶,但有的农村又用起轿来,不过轿子已改为玻璃轿子了。
(一)喜轿的形式:
1.官轿:按新郎家官职用之,平常人家无官职,则通用兰帏轿。
2.花轿:仿照皇宫的轿式,用线金做成,其花式也是九凤朝阳之轿。
3.玻璃轿:用木架做成,通常镶嵌玻璃,玻璃上画有一切喜庆花样。
(二)各种喜歌喜话:
1.切草歌:切草切草,夫妻和好,长命富贵,白头到老,活到七老八十,拐棍还要厮敲。
2.装枕头喜话:今日给他俩装枕头,荣华富贵在后头。搂三搂,抓三把,养下孩儿不像他妈像他爸;勺子挖,擀杖填,荣华富贵万万年。
3.铺床喜歌:铺毯铺毯,儿女双全,多生贵子,少生姑娘,生下姑娘,还要缠脚梳头心烦。先铺被子,后铺褥子,先生儿子,后生女子。铺一铺,翻一翻,百年偕老,长寿延绵。
4.提喜盆(即尿盆)喜话:姑姑提盔盔,侄儿男女一堆堆。姑姑提进来,侄男侄女跟进来,一拳头给促开,侄儿男女都出来,盔盔放在炕头棱,侄儿侄女成一群。
5.洒草喜歌:喜轿到门,高秉吉星,凶星退后,吉星降临。前有金童引路,后有玉女随从;婚姻百世地天长,良时吉日配成双,满门喜气皆和合,二人相守定长久。一洒东方甲乙木,一支梅花轿内出;二洒西方庚辛金,二人和合吉庆临;三洒南方丙丁火,三元及弟金榜科;四洒北方壬癸水,四季满院生光辉;五洒中央戌已土,五子寺魁甲登科。真是佳人美跨凤,才郎喜乘龙,东边一朵紫气来,西边一朵芙蓉开;两朵花儿对面开,但等新人下轿来,新人下轿喜盈盈,怀抱尺称聚宝瓶,脚踏黄绢应黄道,胭脂点到脸上红,和凤吃动盖头红,露出新人面芙蓉,左右二人搀扶行,好似仙女下天空。新人进门,吉星护身,喜神福神分左右,财神贵神随后跟,福禄寿三星共照,和合二仙从空降临;行至中央,分开四方;南松不老,东海流长。一洒金炉香案,二洒银烛放光;三洒火香三柱,四洒满斗金黄,五洒荣华百世,六洒地久天长,七洒长命富贵,八洒福寿绵长,九洒百年偕老,十洒贵子兰芳。今日拜天地,拜罢天地入洞房。手执桃弓射四方,诗、联、喜对挂满堂,新人入洞房,使女在两旁,坐是喜神位,必生状元郎。
二、老人过寿、小孩过生日及过满月的程式
自古以来,汾阳所流习下来的凡父母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岁期颐均有庆祝。逢四十、五十这些整十寿,有子女给过者,也有自己举贺者,不过场面较简单。儿女给父母过寿(六十以上),就比较铺张了,犹如婚嫁之设备,搭寿棚,撑喜帐,备酒席,请办事人,烦谢。过寿正日,亲朋祝寿者一来,在寿棚前先对寿神礼拜,抱跪磕头,名曰“祝寿”。然后再与寿者(星)礼拜,谓之“拜寿”,另有寿者子女在旁还礼。寿者根据祝寿者的称呼与辈份,该受之即受之,不该受之即拦挡谢绝。拜贺毕,吃早饭,午饭毕后送走客人。次日酬谢与婚娶谢客大致相同。
小孩过生日及满月与大人过寿大致相同。客来礼拜,谓之贺喜,一揖而已,至于酒饭,不用全席,有用四盘六碗的,有用六盘四碗的,其它烦谢均与过寿同。
三、丧葬白事的程式
凡父母故后,其全家均换为孝服,为孝子者赴亲戚、朋友家报讣,谓之曰“报丧”。第二天晚上,请僧念经,放施舍,叫“见阎王”烧毕回,吃饼和粥,谓之“红世饼、“红世汤”。至第七天过首七,亲朋同事奠祭,其二七、三七、四七(七天算一个七)……到七七以后就是百天。百天后再过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一直过九周年即完。其中的五七、百天(俗称“百儿”)和周年,至亲举办,其他的仅自家人祭奠。祭品有: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通来吃火烧,四七桌儿,五七角儿(即饺子),六七饼子,到了七七不用等。烧的有“五七花”、“百日斗”,谁家烧上谁家有(“五七花”是按故者的年龄,每岁一枝,外加一对。如故者活至60岁,则烧62枝花,以此类推。用白纸、绿纸剪做花样插为两树。“百日斗”是一黄一白,用花纸糊成,并成一对)。
四、山西汾阳人早餐吃什么?
汾阳饮食向来讲究,即便家常便饭也做工精细,香美可口,汾阳人的一天是从那一碗热腾腾的早餐开始的,在汾阳,多数人家的早餐一般都是干粮配稀饭。
稀饭为小米粥或油茶(冬季),有时加煮各种瓜、豆类。干粮则视家境略有差异。相信大家多数家庭的吃食都是馒头、饼子 等但在汾阳,一般的时候会常常吃石头饼、泡泡油糕糕、花馍馍、拿糕、绿豆糕、红米饺子、 玉米面窝头、发糕及季节性的瓜薯类等,并会以各种风味调剂。但是,很多人家需要注意的是,旧时百姓生活虽清苦,但粗粮细做、细粮精做。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家已经把以往逢年过节才会吃到的羊汤和汤饺也搬上了早餐的主食菜谱。
是不是大家都觉得没啥特别的呢?那是你对汾阳人的吃饭不了解,汾阳人吃饭在主食上讲究少,但对小菜却情有独钟,早餐好不好全在于小菜,而不是主食。一般来说,早餐的小菜以新鲜凉拌和咸菜为主。但不同的人家也会做出不同的花样,比如像酿肚子、炸茄团、酱豆腐、羊糊腊、老豆腐、羊肉酿长山药、俊儿肉、旋粉、蒸酥肉等复杂的菜品,汾阳人也会常常让它们爬上早餐的餐桌。
除了普通人家的饭食,遇到节庆或者婚丧嫁娶,当地的早餐规格也会随着“提档升级”,每遇婚丧喜庆,汾阳人必备酒宴,款待亲朋。早宴视家境,有四菜至十二菜不等;有的还会备上“四盘八碗”或“六盘六碗”等。
美酒故里,佳肴飘香,汾阳被称为“山西厨师之乡”,可见汾阳人不但爱吃 美食 ,而且还善于烹饪。说道汾阳人的早餐,先说一道由皇帝的早餐变成汾阳老百姓的主菜,也是汾阳特色 美食 炉煿肉。
羊肉炒、煎烂拖虀鹅、猪肉炒黄菜、素熇揷清汁、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炉煿肉、筭子面、撺鸡软脱汤、香米饭、豆汤、泡茶,这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早餐菜品。其中,就有炉煿肉。炉煿肉由朱元璋的子孙传到了汾阳,久而久之成为最为知名的汾阳地方菜。 其实山西人的早餐大同小异,油条、老豆腐、豆浆、丸子汤、烙饼、夹肉饼还有各种粥类是早点摊必备早点。除了这些早点外,汾阳人家常的早点主要为稀饭、跌蛋拌汤,配以炸得两面焦黄的馍片,以及羊肉火烧等。
除了早点外,汾阳还有不少特色小吃,如:酿肚子、炸茄团、红米饺子、泡泡油糕、羊糊腊、羊肉酿长山药、拿糕旋粉等。
汾阳位于山西省腹地,吕梁山东麓,中国名酒第一村――杏花村就座落于此,是闻名遐迩的汾酒,竹叶青的产地。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的封地。
汾阳饮食向来讲究,粗粮细做,细粮精做,汾阳早餐分干粮与稀饭,小米粥,
油茶,加煮各种瓜豆类
,干粮有玉米窝头,发糕,烧饼,小菜以新鲜凉拌菜和咸菜为主
,讲究干净,精致,汾阳人好客,不管生熟客,都热情招待,有茶七饭八酒满之说。欢迎您到汾阳来。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当然是在山西了,山西人喜欢吃面,所以也酒养成了一种习惯,就不是不管是在早晨还是在晚上,不管是饿了还是累了,想到第一个要吃的就是面食了,当然汾阳也不例外了,能够用简单的面食做出无数种口味的食物大概也只有山西人有这种本事了。
要说早餐要吃啥,那一定是来一碗妈妈的拌家汤了么拌家汤又称之为疙瘩汤,就是把面粉加水过度,成了糊糊的样子,然后再一下一下的倒进汤里面,汤里面也是丰富无比的,有西红柿,有青菜,还有各种各样的调料,尝起来也是鲜美无比,再打进去一个鸡蛋就更加的完美了,汤是浓浓的,喝一口,或许再就上几个馍片,真的是非常的完美,虽然简单,但是一天的活力也就有了。
或者是来点小米粥,用的是山西产出来的小米,色泽油润,香甜可口,小米粥是最适合肠胃不好的人喝了,或者是可以再加一点其他的东西也不完全喧宾夺主的,然后就是各种家常的小菜,让人吃起来也是神清气爽,或者也可以来一碗面条,照样是好的,不管则么样,汾阳的早餐都是简单但是永远不会腻的。
汾阳地处吕梁。有很好吃的东西。需要你去慢慢寻找。
老豆腐就饼子(插酥的,和油的,豆沙馅的,夹肉饼,鸡蛋饼,灌饼,..),烙饼。馒头就小菜(咸菜,炒土豆丝,洋柿子辣椒炒茴子白,小葱拌豆腐,炒辣椒椒),最后来一碗稀饭。还有馄钝之类的!世界美味在汾阳!!!
汾阳人吃早饭,还有红面发糕,还有红面蒸饺等好吃的多了,由此是冀村,城子一带有好多名吃了,
五、大暑与汾阳绿豆糕
今日大暑。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汾阳市画家温学鹏老师为大暑节气而作画
汾阳人消暑除过西瓜、冷饮什么,还有一种明代传留下来宫廷小吃,绿豆糕。
汾阳绿豆糕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独特工艺全手工制作,为夏天消暑佳品。
汾阳美食——绿豆糕
每年夏天,在汾阳城的大街小巷里,常会听到“汾州老字号、新鲜绿豆糕”的吆喝声,那浓重汾阳口音的吆喝声响起,就不禁让人咽起了口水,这叫卖声从一辆三轮车上发出,三轮车的后面搭起个小小的凉棚,绿布白字印着“新鲜绿豆糕”。凉棚下用一块雪白的布盖着,下面有一块包着锃亮铁皮的二尺见方的木板,上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绿色的糕点,翡翠般的颜色,上面覆了一层晶莹的白砂糖,让人联想到白雪皑皑的原野下绿色的麦田,这就是美味的汾阳绿豆糕。
绿豆糕的来源
相传在中国古代,人们在端午节时,为寻求身体平安健康,除了吃粽子外,还要喝雄黄酒、吃绿豆糕和咸鸭蛋这三种凉性食物,可以避免因为暑热所带来的疾病。现在,绿豆糕已成为夏季人们不可缺少的消暑食品。
绿豆糕的营养价值
绿豆糕的主料是绿豆。绿豆又称青小豆,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史。中医学研究认为,绿豆性平,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称绿豆“真济世之良谷也”。绿豆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 B2) 、胡萝卜素、叶酸、矿物质(钙、磷、铁)等。这些成分均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促进人体健康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本草纲目》还记载:“绿豆磨之为面、澄滤取粉,作饵炖糕,有解诸热、补益气、调五脏,安精神,厚肠胃之功。”因此肠胃功能消化力差的更适宜食用绿豆糕点,能起到除烦、消暑、清热、祛燥,解毒和调五脏的功效。食之对人体甚有裨益,妙用甚多。
绿豆糕的特点
绿豆糕,以其清香爽甜、松软可口、甜而不腻、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块绿豆糕的大小不过三公分见方,下面是绿茵茵的糕体,上面是一层均匀的白糖,看着就叫人垂涎。拿一块放在嘴里,只感觉酥软却不松散,细腻而不腻,它入口即化,随之溢满口腔的是一种甜丝丝、香喷喷的感觉,越吃越想吃,特别是到了夏天,烈日当头,吃一块儿绿豆糕,你会立刻觉得神清气爽。这是一种老幼皆宜的消暑食品,是汾阳独一无二的“专利”产品。都说汾阳人善美食,从这小小的绿豆糕可见一斑。
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汾阳城里的绿豆糕作坊有三四家,口味略有不同,工艺却大同小异。绿豆糕主料为纯绿豆面、白糖,辅料为蜂蜜、桂花酱等。绿豆糕的制作从磨粉到成品大约要经过十几道工序,配料、火候都极其讲究,马虎不得。
绿豆糕的制作工序:
(1)将绿豆面、白砂糖、蜂蜜、桂花酱、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将其和匀。将和好的面放到蒸锅上蒸熟。注:(蒸的时长把握很关键,是绿豆糕做成败的重要因素)
(2)将蒸好的面冷却若干分钟后,放入特制木槽内,并将其压齐、压实。(注:冷却时间的掌握也是关键)
(3)待糕体压平实后,再在上面均匀的撒上一层白砂糖,脱模后,用铲子把白砂糖压齐整。
(4)切割糕体遇有婚寿庆典,需要定制特制的绿豆糕,则需要用专用模具进行压印。
绿豆糕压制制作模具(婚、寿特别定制)不宜食用过多糖分的人们也能享用美味的绿豆糕,汾州绿豆糕还有低糖的!
绿豆糕的包装:
汾阳绿豆糕的包装非常简单、环保,一张包装纸,一块儿方方正正标志性的大红商标,一截牛皮纸绳,就是汾阳绿豆糕的“外衣”。
汾阳人用绿豆糕馈赠亲朋好友招待客人每逢佳节,热情的汾阳人喜欢用绿豆糕馈赠亲朋好友和款待来访客人。比较讲究的人家,在婚寿喜宴开席之前,上一盘香甜可口的汾阳绿豆糕,既能体现汾阳特色,又能体现设宴方的热情周到,会让喜宴增色不少!
汾阳绿豆糕和汾阳月饼一样,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海外游子对故乡的绿豆糕更常念不忘,最惹乡思。很多远在国内外的汾阳人,托人不远万里带绿豆糕,一方面是因为汾阳的绿豆糕好吃;另一方面是因为只有这地地道道的汾阳绿豆糕才是家乡的味道。
食绿豆糕的禁忌:
汾阳绿豆糕虽好吃,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绿豆糕,孕妇、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者、骨科疾病者、神经性疾病者、素体虚寒者等不宜多食或久食,脾胃虚寒泄泻者慎食。
骄阳似火、蝉声阵阵,灼灼夏日又悄然来到我们身边,那一声声“汾阳老字号新鲜绿豆糕”的吆喝声又开始在大街小巷回荡,淳朴的乡音余音绕耳,清甜的香气触动味蕾,当那种如溪水般绵柔的爽甜从口腔漫延至全身的时候,就是汾阳绿豆糕在炎炎夏日赠送给你的最清凉的慰藉!
六、旋转的那个叫什么粉
你说的应该是汾阳旋粉。
汾阳旋粉是流传于汾阳市境内的一种传统凉拌菜类特色食品,其外表呈浅黄色,晶莹透亮,其质柔软润滑,食之清凉爽口。
长期以来,它一直是汾阳人引以为豪的一种美食,同时也是汾阳人逢年过节或待客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在1998年版的《汾阳县志》记载中,清至民国年间农副产品加工的食品类中包括有旋粉,而汾阳周边县市皆未见有旋粉食品的相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