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上海有什么好吃的?上海的特色美食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生煎

上海生煎包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生煎皮酥、汁浓、肉香、精巧。轻咬一口,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由于上海人习惯称“包子”为“馒头”,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称为生煎馒头。在飞龙生煎、小杨生煎、丰裕生煎等都能尝到。

   汤包

一说到上海的小笼,南翔小笼包自然是最有名气的,作为上海郊区南翔镇的传统名点,素负盛名。因其形态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状,以特制的小竹笼蒸熟,故称“小笼包”。市内也有两家制作小笼包著名的店家,一家是豫园商城内的南翔馒头店,另一家是西藏路延安路口的古猗园点心店,三家店面均有竹篓包装的外带。但近几年,城隍庙的南翔小笼已经成为只有游客关顾的地方,像上海的鼎泰丰、万寿斋、佳家汤包也不错,而王家沙的蟹粉小笼号称是上海最好吃的。

   蟹壳黄

蟹壳黄是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黄色,吃口酥、松、香。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吴苑饼家的蟹壳黄非常地道,值得品尝。

   红烧肉

上海的红烧肉口感比较甜,上海人做红烧菜的特点:一手酱油瓶,一手糖罐头,相对于杭州的红烧肉(东坡肉)和无锡的红烧肉而言,有非常鲜明的浓油酱赤的特点。

正宗的本帮红烧肉做法:1、猪五花肉切块,盐水焯;2、砂锅葱结、姜块、八角、桂皮铺底,放入猪肉,加绍酒、酱油,加水水至肉齐平,中火烧开;3、改文火煨至汤近收干,入白糖,溶化后即可。

   草头圈子

草头是江浙常见的野菜,圈子,是猪的.直肠,‘圈子 ’出油,草头吸油。当红烧的圈子遇上生煸的草头,不仅倚红偎翠,煞是养眼,而且因草头“吃油”的天性恰好吸足了圈子的油腻,吃起来草有肉感,肉有草香,肥而不腻。很多当地上海菜馆里都有这道菜。

   鲜肉月饼

鲜肉月饼皮很酥脆,里面的肉鲜美十足,一口咬下去还能尝到鲜美的汤汁,味道整体很清淡,所以吃起来远没有云腿月饼那么油腻。以老大房和光明邨大酒家的鲜肉月饼最为有名。

   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上海市的曙光饮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鲜得来”点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白斩鸡

白斩鸡又称三黄油鸡,是上海地区传统名菜,多作为宴席冷盘,供佐酒之用。因鸡在烹煮时不加调味,故称白斩鸡。上海白斩鸡始于清朝末年,先在酒店出现,用本地饲养的浦东三黄鸡制成,将做好的鸡悬挂在熟食橱窗里,根据顾客需要,随点随斩。

后来,上海各饭店也普遍供应,不仅用料更加考究,而且还用熬熟的虾子酱油,随白斩鸡一起上桌,供顾客蘸食,其味更为鲜美。如今上海小绍兴酒家经营的“白斩鸡”最为著名。40年代,小绍兴原是鸡粥摊,解放后长期中断。1978年恢复为小绍兴鸡粥店,由于该店坚持选用三黄鸡烹制白斩鸡,质量好,滋味鲜美,颇受广大顾客欢迎,并闻名全国。虽说做法相同的白斩鸡虽说满大街都能吃到,但是说到起源最早味道最正宗的还是要来这里。这里和南翔的馒头店一样,成为外来旅游者的上海美食地标之一。

   八宝辣酱

八宝辣酱是上海著名特色菜,原是由“炒辣酱”改良而来的。在40年代,九江路上的同龢馆厨师们参照上海本地菜“全家福”的烹制法,用虾仁、鸡肉、鸭肫、猪腿肉、肚子、开洋、香菇、笋片等八样主要原料烹制而成, 味道辣鲜而略甜,非常下饭。

   响油鳝糊

上海本帮菜,浓油赤酱的典型代表,是指烹调后的鳝糊端上餐桌,热油尚在盘中“辟叭”作响。其特点在于鳝肉鲜美、香味浓郁,口感滑溜溜的着实很有弹性。所以六、七月间的黄鳝,倍受游客青睐。沈大成等当地菜馆都可以享用到这道美食。

本文为大家盘点了上海的十大特色美食小吃,每一个去上海旅游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咯。

二、上海的特色美食

咸豆浆,粢饭团粢饭团是地道的老上海早点。

油墩子老上海人一定知道这道小吃,它分为甜咸两种口味。

葱油饼葱油饼的做法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放葱和肉末与面粉搅和再一起,在烙成饼就可以吃啦。

葱油饼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街边小吃,而是儿时的美好回忆,是弄堂里弥漫的葱油香,是早饭摊头前排的长队,更是一口咬下去满嘴的酥脆。上海粢饭团是上海“四大金刚”早餐美食之一,它是用香软馥郁的糯米饭包裹着浓香酥脆的油条,里边可以根据自身口味加入黄瓜、榨菜、火腿、海苔等佐料。

三、上海本地特色美食介绍(上海本地特色美食小吃)

1.上海本地特色美食有:城隍庙五香豆、鲜肉月饼、杨春面、油酱毛蟹、锅烧河鳗、红烧圈子、佛手肚膛、黄焖栗子鸡、油爆河虾、马兰头、鸡毛菜等。

2.具有上海本地风味的菜肴被上海人称为本帮菜。

四、上海特色美食有哪些?

上海特色美食

邵万生糟货

在上海,敢拍着胸脯说自家糟醉制品第一的,除了邵万生大概也没别家了。

邵万生的糟醉制作工艺始于清朝,醉蟹、醉香鸡、糟青鱼,尤其是金字招牌“糟黄泥螺”,吃起来温和甜润、唇齿留香。

有句老话:“春意盎然尝银蚶,夏日炎炎食泥螺”。一到夏天,邵万生门口的糟货柜台前便是里三层外三层,大多都是冲着“糟黄泥螺”而来!

老正兴 本帮菜

“正宗上海菜,首推老正兴”,一句话道出老正兴在本帮菜馆的地位。

老正兴不仅菜味道好,还得过很多荣誉,“油爆河虾”曾经荣获国家金牌奖,八宝全鸭、虾籽大乌参、正兴脆鳝、酱方在2004年获首届餐饮博览会金奖,经过几代人味蕾考验的老正兴,是吃地道本帮菜的绝佳选择。

德兴馆 本帮菜

上海有名头的本帮菜馆,德兴馆得占上个席位。建于1878年的德兴馆,被誉为“上海本帮菜的发祥地”,不仅名气大,滋味也好。梅兰芳、杜月笙都爱这儿的本帮菜。

德兴馆的虾子大乌参有"天下第一参"的美名;糟钵头肥而不腻,香味浓郁,青鱼秃肺肉极细嫩,深受喜爱。

尤其是卖到脱销的焖蹄面,炖到酥软的焖肉和味浓稠唇的老汤,赞一句“上海第一面”,不为过!

三林酱菜

三林塘有三宝,其中一宝就是三林酱菜,米道不要太嗲,三林塘老街上有几家卖酱菜的店铺,很多人跨区都要来买,什锦菜、萧山萝卜、姜片……好吃不贵!过泡饭,一绝。

三林塘酱菜生产历史悠久,其中小乳酱瓜相传在明朝时,可是宫廷贡品。极细的小长条,嫩甜,酱味足,还有股子鲜劲。

功德林素食

功德林,算是上海素菜界的“领头大哥”,滋味地道,食材健康,97年历史代代传承,上海人买素菜熟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

功德林的素鸭味道是一绝,豆腐皮做的很薄,带点汁水很下饭,烤麸、豆干酱汁很是入味,难怪宋庆龄、萧伯纳吃过都不吝赞誉!

王宝和蟹宴

秋风起,蟹脚痒,上海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大闸蟹,王宝和的大闸蟹来自阳澄湖等地,品质优良。

1979年王宝和酒家推出的蟹宴,引起全国轰动,2013年,“王宝和蟹宴烹饪技艺”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十道蟹菜款款离不开蟹字,就连点心也不例外。

高桥松饼

浦东的高桥镇,制糕点是来由已久的传统,尤其以松饼最为出名。高桥松饼源于光绪年间,当时镇上赵姓大户家道中落,赵妻将自制塌饼,提篮于茶坊烟铺出售,做成的饼,小巧可口,又松又脆,也就是如今的“松饼”。

这可是高桥人传承百年的本帮糕饼,饼边雪白,咬一口,酥到掉渣,内里还夹着豆沙馅、核桃馅、红枣馅。

东泰祥生煎

东泰祥凭借半发酵技术,成功申请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煎界的扛把子。

半发酵的面皮微带松软气孔,炒过的芝麻,香脆的底板,薄薄的皮,一口咬下去就能吸到汤汁,味道好到没话说。

南翔小笼包

南翔是上海小笼馒头的发源地,皮薄、馅大、汁多、形美,对南翔小笼从来是不吝赞美得,不管是面皮、馅料、汤汁、火候,都极为考究,精致到每一步。

纯手工剁馅的南翔小笼,曾经可是占了小笼馒头的半壁江山。

枫泾丁蹄

枫泾丁蹄,在上海的西南角,闻名了数百年,还曾与茅台一同获巴拿马国际金奖。

冷吃软糯可口,热吃酥而不烂、油而不腻。不少人不远千里来到枫泾古镇,只为了这一口正宗的枫泾丁蹄。

枫泾丁蹄以枫泾猪为原料,配合枫泾黄酒和枫泾酱油,才能烧制出最正宗的枫泾丁蹄。光是油光锃亮的色泽,就能让人食欲大

五、上海特色菜有哪些 上海有哪些特色美食

1、鲜肉月饼,既然来到上海旅游,肯定要尝试下当地的鲜肉月饼,这种月饼里面放了很多新鲜的猪肉,制作出来的月饼味道特别棒,外皮酥嫩,还有浓郁的香味,吃过一次之后就会知道是名不虚传。

2、椒盐排条,虽然椒盐排条是很平常的菜品,不过对于上海当地来说,这道美食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很高的,主要的食材就是猪肋骨,新鲜程度非常高,跟椒盐搭配在一起,经过炸制过后,味道特别不错。

3、酱鸭,酱鸭也是上海当地旅游不容错过的美食,在很多餐厅里面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酱鸭最大的特色就是肉质十分鲜嫩,吃起来还有特别浓郁的香味,外观看上去非常不错,足以让人胃口大开。

4、炒鳝糊,炒鳝糊是上海当地很有特色的美食,这道美食主要的食材就是鳝丝,然后再加上蒜蓉等配料,虽然做法比较简单,但是做起来的成品还是蛮香的,足以给味蕾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

5、炸猪排,去上海旅游,不可错过的美食还有炸猪排,基本上每位来到此地旅游的朋友都会去尝试下,炸制出来的猪排十分酥脆,而且肉质也非常鲜嫩,在吃的时候可以根据喜好加上辣椒酱等,味道会更上一层楼。

6、南翔小笼包,南翔小笼包是上海当地家喻户晓的美食,名气特别大,而且南翔小笼包也有很久的历史,制作出来的小笼包口感不错,外皮特别薄,还有浓郁的汤汁,吃完一次着实让人念念不忘。

六、上海有哪些地道的美食?好吃在哪里?

作为一个北方人,其实对于上海的许多经典小吃感觉一般。

比如著名的葱油开洋拌面,我不爱吃海米;

比如著名的两面黄和排骨年糕,虽然味道不错,但也算不上惊艳。

其他的各种中式糕点,比如崇明糕、青团、海棠糕之类的,因为地域差异造成的口味问题,所以体会不到其中的美味。

在上海让我感到惊艳的是下面五样美食:

1、红宝石的奶油小方

据说风靡上海滩二十余年,上海本地人每天都要排长队购买。

虽然只是造型很普通的鲜奶蛋糕,但是用料非常地道。奶香很纯正浓郁,不腻,清爽的甜,白吃不厌。

红宝石西点屋也是上海的老字号,第一家店是1987年正式营业,在上海的许多地方都有分店。

可以结合旅游计划,寻找景点附近的红宝石买上一块奶油小方尝尝。

红宝石的栗子蛋糕,也很推荐。

2、生煎馒头

上海把包子叫做馒头,馒头还是叫馒头!

确实很好吃,表姐来上海,我们去的是静安寺附近一家生煎店,点了咖喱牛肉粉丝汤、招牌生煎、黄鱼生煎、蟹粉生煎、经典生煎、小混沌,很好吃。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煎得有点硬,沾着肉汁的面皮,很有层次感的味道~

而且很多店都有得卖,做早餐是再好不过了。

3、小笼包

每一次去豫园/城隍庙,那里的南翔小笼馒头店都在排长队,下雨的时候也会撑着伞排。吃货之魂在燃烧~

透明的肉皮,细嫩的肉馅,最喜欢的还是热热的肉汁!一只小笼包的精华就在肉汁中。最好配上上海的米醋,味道会更好。

注:吃小笼的时候,需要先在皮上咬一小口,然后慢慢地把肉汁吸出来,最后再吃肉,不然会被肉汁烫到。

4、蟹粉豆腐煲

虽然卖相并不太好,但是味道很赞!

蟹黄浓郁的味道、豆腐滑腻的口感、萝卜清爽有嚼劲。

这道菜是江南地区的特色名菜,比起八宝辣酱、响油鳝糊更让我惊艳。

5、八宝鸭

八宝鸭是上海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是我在上海每次聚会必点菜,因为不存在地域差异,各地小伙伴都很喜欢八宝鸭。

鸭中填入笋干丁、香菇丁、火腿丁、栗子丁、糯米等辅料,在蒸的过程中,不仅鸭肉蒸得酥烂,鸭肉中的油渗入了辅料中,味道相辅相成,又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