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十大经典特色小吃盘点
河北十大经典特色小吃盘点
谁也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尤其是就地取材,原汁原味透露着当地百姓生活风貌的当地小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河北的特色小吃吧!
NO.1:饹馇
饹馇又称咯扎,是唐山的汉族面食小吃,用豆面做成饼形,切成块,熬菜吃、炸着吃或炒菜吃。是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在当地,甚至还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
历史小故事:
据说清朝年代,在遵化马兰峪建东陵以后,守陵人为讨得皇家的欢心,就把这一特产送进了皇宫。当时,慈禧吃饭有个习惯,端上来的菜最多只夹两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饹馇,她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慈禧一边听一边吃了两口,太监就忙着往下撤。
谁知,慈禧老佛爷还没有吃够,就说了句“搁着”吧。太监以为这是太后赐的菜名,马上传下去:“老佛爷赐此菜名为‘咯扎’。”咯扎与搁者谐音,从此,饹馇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开了,饹馇的身价也就成了唐山宴席上的一道名菜。
营养价值:
从营养食疗角度看,绿豆咯扎还具有清肝合胃,泻火消暑,美容解毒,降低血压,血脂的功能,符合现在提倡的食疗合一,饮食养生的要求。现在,咯扎菜肴已经成为唐山人民喜爱的独特美味,醋溜咯扎、烩咯扎、炸咯扎、焦溜咯扎、玻璃咯扎、炒咯扎、咯扎签子、糖醋咯扎等等,据说能做一百多道菜,很有特色,摆在餐桌上,质高形异,色美味香。近年来,咯扎更是登上了大雅之堂,咯扎宴已成为招待国内外宾客的拿手菜,深得食客的赞誉。
如何制作:
人们把精选的绿豆用水发泡,漂去豆皮,然后用水磨成汁,再过滤去渣,经过三次去毛浆,待成洁白的淀粉后,再兑好汁,搅成浆糊状,用尖锅缓火摊制成圆形薄片,一张饹馇就做成了。
NO.2:薛家窝头
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大城县里坦镇薛家祖传一种独特的蒸制窝头的技术。薛家窝头,色泽金黄,味道纯正,香短期可口,营养丰富,在当地享有盛誉。薛家窝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相传,清光绪年间,皇宫大太监李连英吃后称赞不已,他在回宫时带了些窝头。此后一直长盛不衰。
营养价值:
光绪末年,太监总管李莲英(大城籍人),把薛家窝头作为贡品送给慈嬉太后,慈嬉品尝后,大悦,称之为“黄金塔”,并亲书匾额赐给薛家。此事在大城一带广为流传并有史记载。薛家窝头,是根据中国古医学,医食同源的原理,以糜子米、大黄豆为主要原料,辅以其它配料,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粗纤维、细口感。食用后有降低血脂、胆固醇、高血压及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经常食用能调节人的中枢神经及新陈代谢机能。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一般面食难以相比的。
如何制作:
薛家窝头原料采选严格,所用的黄豆和糜子,全部来自于无公害种植基地,手工精挑细选。磨好的面,时间不能放的过久。在常温条件下,夏天要随磨随蒸,不能隔夜,冬天最多放置两三天。蒸制火候也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稍有偏颇,就难以达到好的效果。刚出屉的窝头要色泽黄润,看似罩着一层透明的膜,光亮油润,气味清香,入口细腻爽滑才够标准。
NO.3:保定白运章包子
白运章包子铺是名声遐迩的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919年,是白运章师傅以自已的名字开设的一家包子铺。1958年,在全国大中城市包子质量评比中,白运章包子与天津“狗不理”包子双双夺魁。白运章包子是以肥瘦相间的新鲜牛肉、时令蔬菜为馅料,包子皮是用发面和烫面按一定比例制成。
如何制作:
白运章包子由回族面食厨师白运章创制。包子以鲜牛肉浇馅,拌以多种调料、佐料、切碎挤干的菜料,面粉作皮,包馅,蒸熟。皮薄、边窄、馅大、油香、形美,隔皮见馅,由馅成丸,入口喷香。包子的特点是皮薄有筋道,肉馅鲜香,回味无穷。
营养价值:
中医认为,面粉性味甘凉,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包子、饺子、馄饨都是以面粉为皮辅以各种馅料制咸的特色食品。包子外皮松软有弹性,口味鲜美;饺子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馄饨皮薄爽滑。三者因馅料、烹饪方法不同,营养成分差异很大,但总的来说,三种食物的总体营养成分搭配合理,都属于“完美的金字塔食品”。
NO.4:桲椤饼
桲椤饼是秦皇岛地区长城沿线的地方名吃,相传明朝将领戚继光率领以浙江义乌人为主力的"戚家军。
"镇守山海关,北方粗粮较多,戍边士兵生活艰苦,因此有人利用每年五月长城沿线桲椤叶鲜嫩时机,制成长城桲椤叶饼,粗粮细做,改善生活。
历史小故事
“桲叶饼”也叫“长城菠椤叶饼”。食品的制作方法据说来自明代防守长城的“戚家军”。据传,戚继光镇守山海关年间手下有精兵数万,因阵营内有相当一部分的南方兵,他们很难适应当时的北方伙食,恰巧山海关一带的长城边处长着好多的桲椤树,树叶清香且肥大,有个聪明的火头军用树叶做皮,里面用面粉包了点菜馅,经过蒸制清香扑鼻且非常好吃,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就把这种做法传了下来,很受人们的喜爱,故一直延续至今,经过对原料的改进发展至今仍沿用“长城桲椤饼”的名称。
如何制作:
首先做馅,最具代表性的是三鲜馅,三鲜馅主料有对虾、鸡蛋、肉丁和韭菜;随后将桲椤叶剪成圆形或椭圆形,再用淀粉和面做成薄薄的饺子皮状,平铺在桲椤叶上,然后放馅;最后两面合起为半圆形的桲椤叶饼,上锅蒸熟,即可食用。
NO.5:黄骅烧饼
吊炉烧饼制作技艺是黄骅市后街村穆斯林独特的'民间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以家庭作坊的形式传承下来,至今已有120年历史。吊炉烧饼原称千层吊炉烧饼,制作流行于黄骅市城区北部后街村,该村2300人,是回族聚居村。
历史小故事:
据考,中国烧饼是由汉代班超通西域时传来,当时称做是胡饼、馕,盛于唐朝。明代,国人用铸铁做成吊炉,加工工艺得到改良。后街回族王氏先祖由唐从阿拉伯入中国,后迁此地。此后常、张、韩、李、刘、赵等姓氏陆续迁居后街村。
清末(1890年前后),黄骅财神庙村仉氏制作吊炉烧饼,后街人王云龙、张云亭等将吊炉烧饼制作方法引进,并进行改进,成为独特的后街回族吊炉烧饼。此后,后街人王俊成、刘金岭等对吊炉进行改进,将铸造铁板由固定改制成转动板,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烧饼品质
如何制作
制作烧饼,要用1斤油和2斤面,加盐或白糖做成油酥面,然后用白面按一定比例,加上发面,加水和成皮面,然后再用皮面包油酥面,包好后揪成小剂,揉成小桃形,粘上麻仁按扁,形状或圆或方均可,入炉烤熟,熟后即食。
NO.6:河间驴肉火烧
河间驴肉火烧是河北省河间市汉族传统名吃。凉肉夹饼,再加以驴冻,驴冻入口即化。河间驴肉火烧的味道是外热里爽,清爽醇香。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营养价值:
驴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它的氨基酸构成十分全面,驴肉的不饱合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价值特高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都远远高于猪肉、牛肉。驴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营养补充。
如何制作:
火烧是死面火烧,揉好面后,拉成长条,涂上油,再合上两折,放到特制的炉灶里烤制好。做好的火烧有一层酥脆的外皮,咬到嘴里十分得香脆。驴肉火烧好不好吃,关键在香焖而不在肉。选好特制的驴肉后,划开火烧的一边,把驴肉、香肠、焖子、青椒等塞入火烧里边。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
NO.7:临西二哥卷饼
二哥卷饼品种有为牛肉土豆丝饼卷、土豆饼卷、豆芽饼卷、牛肉罩饼、驴肉饼卷、剔骨肉饼卷、猪头肉饼卷等多,卷饼清香不腻、绵软适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2005年6月,由众多部门专家考察审定荣获河北名吃称号。
如何制作:
临西二哥卷饼主要原料是面粉、肉和食用油等,但在制作工艺上极为精良,首先面粉的选择及用水的温度,和面的水温及醒面的时间均有严格的要求。
面下锅烙制时就会有面香溢出,成品薄如纸张,色泽鲜明,吃起来绵软非凡,香浓适口。而牛肉的炖制更是二哥饼卷肉的重中之重。从牛肉的选择到牛肉的泡制时间再到炖制的火候大小,都有明确规定及讲究。做好的牛肉饼卷清香不腻、绵软适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NO.8:曲周曲面
曲面产于河北曲周,是杂面的一种,系曲周特产,久负盛名,畅销全国。曲周人素来以面食为主,尤其喜食面条,但在明清时代,小麦产量甚底,而豆类作物种植较多,人们便以小麦面与豆面掺和制作面条,俗称杂面。
历史小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曲周县城开始出现以制作、出售杂面为业的手工作坊和以卖杂面为主的餐馆、饭店,其中东关赵家技艺精湛,他们用麦面、绿豆面、黄豆面按比例配料,用鸡蛋汁和面,所制杂面粗细均匀,色泽明透,不散不乱,冠绝全县。吃食时,以鸡汁调汤,或以肉卤相佐,美味可口,食之不腻。
如何制作:
主要制作方法为,取绿豆、黄豆、冬小麦3种主料,按一定比例磨成细粉,合置盆中,拌入鸡蛋清与芝麻香油。调和成面块;揉和约半小时以上,使之成为软、柔、韧兼备的熟面,再用纯绿豆粉做铺面,用面杖擀压成薄片,以快刀切为粗细一致的细条,最后按规格断拢成把,成为成品。条细如丝,色泽淡黄,煮熟后具有果子露香味,入口柔滑,咀嚼筋韧。质疏散不粘连,耐贮存,便携带。为高蛋白营养食品,极宜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及年老体弱者食用。
NO.9:南沙饼
南沙饼又名八勾糖饼,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河北小吃。以白糖、青红丝、瓜子仁、核桃仁及调料作馅,以面粉、荞麦粉和面,包馅成型,烙制而成。酥脆、香甜、爽口,清康熙帝至平泉围猎,食而赞之,遂为贡品。已有500余年制作历史。
历史小故事:
当时清朝皇帝命避暑山庄的御厨房大量制作南沙饼,供给往返的蒙古王公当干粮,据说当时山庄的御厨房忙不过来,就请地方饭馆帮忙,这样便成为地方流行食品,现在承德许多饭馆都有南沙饼供应。
如何制作:
南沙饼以白糖、青红丝、瓜子仁、核桃仁及调料作馅,以面粉、荞麦粉和面,包馅成型,烙制而成。
水晶馅:将猪板油去皮切丁,用开水焯一下晾干。按500克板油750克白糖和成馅。此馅适于冬季食用。
NO.10:白肉罩火烧
白肉罩火烧,是河北保定的汉族名吃之一,起源于清末,在中华旅行社出版的《中华小吃》中,它赫然醒目。它还是保定名楼义春楼的主要名吃之一。
历史小故事
“义春楼”开业于清代光绪年间,店主是张洛丙和张洛瑞。义春楼是清末民初保定的五楼之首,白肉罩火烧是它的招牌。1908年开业之时,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叔父爱新觉罗溥新亲笔为名吃题了匾。
如何制作:
制作白肉罩火烧,须挑选新鲜的猪肉,经反复冲洗熬制,并将煮熟的肉片切成薄片,再配以撕成彩云状的火烧,用开过头汤反复浇制而成。它的吃法讲究三吃六味,即以白肉罩火烧配合不同的辅料,便可以吃出不同的风味来,吃后让人回味无穷。
怎么吃:
行家们都说,白肉罩火烧流行三吃六味,三吃就是饭、菜、汤,也就是说有肉有汤有主食,六味是指如果就不同的小料有不同的口味,比如,蘸保定三宝之一的面酱就能吃出烧鸭味;蘸上自做的虾酱就有海鲜味,而蘸上自做的辣酱就有辣鲜味,如果配以自制糖蒜、黄瓜条、大葱和酱豆腐等小料,则更是妙不可言。
营养价值:
它的营养价值更是值得一提,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又不含过多的脂肪,白肉罩火烧真是又解馋又健康的食品。
;
二、河北的特色有名的小吃有哪些呢?
河北作为河南的友好邻居,我们之间的饮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河北有别具自己的独特风格。河北美食众多,隶属冀菜系列,不仅菜式非常多样,小吃也很丰富。著名的驴肉火烧就来自于河北。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流口水吧!
一、河北小吃历史起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样一个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流派也各具自身的特色。河北位于我国北方,自然环境造就河北当地的饮食基础,而人文环境造就人们之间饮食习惯和饮食性格。河北的河北的地形地貌类型丰富,物产丰饶,大自然为人们馈赠了许多佳肴。比如承德的鹿肉、望都的辣椒等等,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河北提供了独特的饮食材料。
二、河北不得不吃的名小吃
说到河北不得不吃的名小吃,那么以下十大小吃必不可少,有驴肉火烧、保定牛肉罩饼、石家庄缸炉烧饼、邯郸豆沫、邢台道口烧鸡、唐山咯扎、平泉羊汤、唐山棋子烧饼、衡水鞋底儿烧饼以及黄烨烧饼。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代表性的食物,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以面食为主,这也与当地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和地形地貌有关。广大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己的生计而从事一些劳苦工作,必须要吃饱来满足自己的工作需求、提供工作力量。
说了这么多,大概是不是和小编一样都要流口水了呢?河北饮食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经发展起来,直至现在已经历经几千年时间,为我国的饮食文化创造了重要的财富。希望在疫情能够有所好转的情况下,我们能够早日去到河北品尝到各式各样的美食哦!
三、河北十大特产零食
河北十大特产零食如下:
一、棋子烧饼。
棋子烧饼是河北省唐山地区的特产,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使用大油和香油合酥,包肉、糖、什锦、腊肠、火腿等多种馅心。色泽金黄,里外烤制酥透,肉馅鲜香,酥脆适口不腻,便于保存。
二、花生酥糖。
花生酥糖是河北省唐山市最知名的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原产地唐山市滦南县司各庄,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都可以买到。同蜂蜜麻糖比起来,花生酥糖的香甜更适合用"馥郁"、"浓香"来形容。花生酥糖是根据豆面酥糖沿革而成的、具有特色的产品,是采用花生米烤熟后磨粉,与白糖混合均匀制成花生胥子与饴糖坯制成的酥糖。其味香甜、柔润,富有花生米的酥香。
三、万里香烧鸡。
万里香烧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属于河北菜。始建于1944年,位于唐山市路南小山繁商区。是一家集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为一体综合股份制企业。也是唐山市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唐山、秦皇岛、天津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四、唐山虾酱。
唐山虾酱中河北著名的小吃之一。它是以各种小鲜虾加盐发酵后,经磨细制成的一种黏稠状酱。以虾酱为主料,辅以干辣椒、小葱(末)、鸡蛋清,加上调味料制作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适量食用对身体颇为有益。
五、迁西板栗。
迁西板栗又称京东板栗,产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一带,是河北省传统特色农产品,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很多古籍上都有记载。迁西板栗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
六、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是京津冀地区特色小吃之一。主要流行在河北地区,其中以石家庄地区的缸炉烧饼为代表,以缸横卧,内壁贴饼,外温内烘是其独特的制作方法,缸炉烧饼呈圆鼓形,色焦黄、味鲜美,香酥可口,别有风味,是外地游人极喜爱的食品。
七、赞皇金丝大枣。
赞皇金丝大枣长圆形,果顶稍凹入皮,呈褐色,外形美观,白亮紫红,肉厚皮薄,油大味甘,晒干掰开,尺余长的蜜丝维连不断。鲜枣甜脆可口,干枣肉绵甘香,含糖量达62%-70%,每百克鲜枣含维生素300-600毫克,比同等重量的梨多140倍,比苹果多69倍。
八、石门核桃。
石门核桃是河北卢龙县的特产,它粒大皮薄,果仁肥大,还十分的好剥壳。石门核桃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很高,风味也十分的香甜,在2009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九、鹿泉香椿。
鹿泉香椿是河北有名的土特产,其中以谷家峪村的最为出名,经过专家的仔细研究考察发现,该地的香椿属于紫油椿,乃是香椿中的极品。其香味浓郁、脆嫩多汁,里面的营养成分是一般香椿的1.5倍,不管是自己吃还是馈赠亲友都很不错。
十、藁城宫面。
宫面是河北藁城的特色美食,它起源于唐贞观年间,是以小麦粉为原料、配上精盐、精炼油、淀粉等等,再采用秘传的手工艺制作而成。藁城宫面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外观油亮洁白、内里细匀空心,就可以当作主食也可以当作副食,绝对是一款老少皆宜的佳品。
四、河北有什么特色美食?
石家庄特色美食推荐金毛狮子鱼、正定八大碗。
一:金毛狮子鱼,金毛狮子鱼是一道石家庄的传统名菜,同样属于冀菜系列,曾入选河北十大经典名菜。金毛狮子鱼用的是鲤鱼,鲤鱼是先炸成金黄,形状就像是狮子一样,由此而得名。鲤鱼本就营养丰富,再加上口味酸甜,十分受人喜爱。
二:正定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是石家庄正定县一带的民间传统菜肴,在正定县,一直流传着用“八个碟子八个碗”来款待贵宾的说法,正定八大碗也因此而来。正定八大碗主要是由四荤四素组成,四荤是以猪肉为主,分别是前膀肉、中肋肉、后臀肉、肘子肉,每一碗都有自己对应的名字,分别是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素是萝卜、海带、粉条、豆腐为主要原料,选料优良,做工讲究,荤菜肉肥不腻,素菜清爽不寡淡,是绝对的下饭神器,也是传递着对亲人朋友浓浓的温情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