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照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1、日照煎饼,山东日照著名的特色小吃,饼薄如纸,色调微黄,质细香甜,柔软可口,营养丰富,尤其是以小麦为原料制作的煎饼,配以鲜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味可口

2、五莲樱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五莲樱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3、乌鱼蛋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肴,属于鲁菜系。由雌墨鱼的缠卵腺加工制成的,加工时,将鲜墨鱼的缠卵腺割下来,用明矾和食盐混合液腌制,使之脱水并使蛋白质凝固即为成品。

4、岚山头虾皮日照沿海均有分布,以岚山、虎山沿海为多。因岚山头在历史上就是水旱码头和商埠,海鲜多从这里向外转运,故得名。

5、京冬菜,山东日照特色传统名吃,因曾进京城供皇帝食用故名“京冬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岚山头虾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乌鱼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五莲樱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日照煎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京冬菜

二、日照的习俗

1、拜岁

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纪元星名。太岁神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2、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3、烧门纸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

4、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5、人胜节

《岁占》收录的古俗中认为初七是人日,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三、说说日照有什么有趣特别的文化习俗?

日照靠海,渔民很多,每年渔民都要敬海神,祈求风平浪静,人人平安。

四、日照有什么特色 ?特产?

日照特产

日照物产丰富,土特产品众多。特色土特产品有海产品、绿茶、银杏、花生、苹果、板栗、煎饼、蚕茧、蔬菜、芦笋等。

海产品 日照东临黄海,拥有近百里的海岸线,现有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6~7万公顷,沿海滩涂5060公顷,海水养殖业开发潜力巨大。

日照近海有全国四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水产品种类丰富,有鱼类、贝类、藻类等,其中金乌贼、西施舌、石花菜不仅品质优良,而且是我国沿海产量最集中的地区。

各条河流入海处,鱼类富饶而珍贵。常见的有86种,主要有黄鲫、黄姑、鲅、鲐、带、鲳、比目、白姑、青鳞鱼等。其中黄鲫、鲅鱼和乌贼鱼产量为最高。浅海与潮滩主要海特产品有西施舌、文蛤、魁蚶、杂色蛤、大竹蛏、海参、石花藻,还有驰名海内外的人工养殖对虾、海马等。

1、对虾

对虾是日照市著名海珍产品,它体长侧扁,晶莹光亮,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高级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佳品。对虾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无头对虾、虾仁和钳籽米等,均为海味上品。

2、乌鱼蛋

乌鱼蛋为日照市独有的海珍品,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相传为封建帝王御膳佳品。乌鱼蛋系由日照特产金乌贼的缠卵腺加工而成,其色乳白,状如卵,可加工成状若花瓣、薄如纸片的高级食品。据清朝康熙五十四年《日照县志》载,“乌贼鱼口中有蛋,居海中八珍之一”。至清末,乌鱼蛋一直列为贡品。

3、扇贝

扇贝是海产贝类珍贵品种之一。扇贝肉鲜嫩味美,是国际公认的高级水产品。扇贝干品称干贝,平均含有肝糖5.43%,还含有已氨、琥珀酸等,为“天下绝品”。

4、西施舌

古越西施女,容美非凡。西施舌壳大薄脆,外形似扇,形态俊秀,斧足形扁似舌,清白如玉,被誉为西施舌。此蛤壳内软体丰满,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蛤肉含多种氨基酸,营养甚为丰富,有润肺、补阴之功效。

银杏 银杏树,是中国古老的名贵树种,有“活化石”之称。现代科学证明,其叶、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 和食用价值,从叶片中提取的黄酮甙和萜内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功效,并有延缓衰老、抗病毒、抗癌作用,其开发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已风靡世界市场。“天下银杏第一树”就生长在浮来山镇境内。千百年来,这株被考证为世界上树龄最长的四千岁“银杏王”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从1996年开始,浮来山镇投资1000万元,在浮来山“天下银杏第一树”下建起了万亩银杏园,形成了以“银杏王”为龙头,以银杏园为主体,山林相间、郁郁葱葱的万亩银杏园林风景区, 成为闻名中外的浮来山旅游区又一新景观。依托万亩银杏基地,该镇现已建成银杏叶茶厂、银杏保健品厂。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银杏的内在价值将被进一步开发利用,银杏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花生 日照花生特点为粒大饱满,香甜可口,油而不腻的优良品质,深受国内外欢迎。日照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日照为国家花生商品出口基地,年加工花生制品十万余吨,如花生酱,精炼花生油,乳白花生等优质产品。

苹果 主要品种有“红富士”“国光”“白粉皮”“祝光”等十几个优质品种,产量高,质量上乘,莒县被国家农牧业部定为“优质苹果基地县和红星苹果开发基地县。”

板栗 日照发展板栗生产有着悠久历史,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降雨丰富,各种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宜板栗生长。板栗栗实、个大、饱满、油足,耐贮藏,果肉多为金黄色,富糯性,甘甜味浓,外皮易剥离。其中东港区黄墩镇现有8000亩普通板栗,年产量达200万公斤。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实施“一业兴镇”工程,把板栗生产作为全镇的主导产业来抓,经过五年的开发建设,已发展优质日本栗2.3万亩,成为全国优质日本栗生产第一镇,年总产量已达100万公斤。

煎饼 为日照民间主要食品,主以小麦面粉、红薯面粉、小米面、玉米面为原料,绞成浓糊状,上热并滩烙而成,饼薄如纸,色调微黄,质细香甜,柔软可口。以小麦为原料制作的煎饼,配以鲜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

味可口,台湾的<<山东文献>>记载:黄鲫子鱼卷煎饼,为日照食品之一绝,久食不厌,食用方便,便于保存。

蚕茧 全市桑园面积13万亩,年产蚕茧8000吨,分别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二位,所产白厂丝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声誉。单茧丝平均长度比全省平均长100多米。

五、求 日照简介,旅游景点,人文风俗什么的 越详细越好。。。谢谢

【日照之名】: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东南部,黄海之滨。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日照文化】:日照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历来有太阳崇拜的习俗。日照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让农民获得了丰收。据说,后来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锅饼,薄的就叫煎饼,这就是山东大煎饼的来历。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词谱曲,由著名歌唱家范淋淋演唱的《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获得全国新歌比赛大奖,被中央电视台入选《每周一歌》。

【著名景点】: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五莲山、九仙山、万平口海滨旅游区。

【自然地理】: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物产经济】:日照市物产丰富,农业资源特色鲜明,是山东省粮食、花生、茶叶、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的重要产地。

【日照特产】:乌鱼蛋、银杏、日照绿茶、黑陶、西施舌.

【气象资源】:日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7℃,年均湿度72%,无霜期223天,年平均日照2533小时,年均降水量870毫米。空气质量为国家一级标准。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日照名人】:姜太公,姜尚(前1128~前1015),字子牙,吕氏,一名望,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世称 “姜太公”,汉族(华夏族),“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今山东日照)人。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六、山东日照春节风俗都有啥?

我国大江南北过年习俗不一,这才使得中华民俗文化极具魅力。山东日照位于黄海之滨,是山东半岛的尾翼,每到 春节 ,日照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年的味道。日照人过年有很多讲究,有传统的辞灶、除尘,还要制作各种各样的糕点,除此之外,日照的春节还要怎么过呢?

辞灶

日照的年味从腊八开始渐浓,而从腊月廿三小年开始,大家就开始紧凑的忙年了。腊月廿三这天,要进行辞灶。传说中,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廿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的功绩。

腊月廿三这天,家家户户包饺子,辞灶时一般要将煮好的水饺先端到灶台上祭过灶王爷,然后才可以开饭。有的人家还喜欢在灶台上摆放一些点心和糖果等送灶王上天,祈求灶君享用美食之后,“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除尘

腊月廿四打扫卫生,是一年中最认真最彻底的清洁,一般全家动手。先把家具等全部搬到院子里,彻底清扫一遍,再用扫帚打扫房顶和墙壁的灰尘、蜘蛛网,连玻璃、窗台等也都要仔细地擦拭干净。家里的锅碗瓢盆也都擦拭一新。

近几年,不少人不愿自己动手打扫卫生也怕自己清洁的不彻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找家政公司打扫,特别是居住在楼房的人们更喜欢找保洁擦拭玻璃,清洗油烟机等。

做豆腐

腊月廿五,做豆腐。日照的豆腐好吃,采访中不少家住外地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日照水好,日照的豆制品也非常细腻。对于不少人家来说,做豆腐这一习俗仍然保留着,因为豆腐代表着“都福”,有的人家还喜欢将一部分豆腐冻起来,留着正月吃。白菜猪肉炖豆腐是正月里餐桌中最常见的菜。

做豆腐首先要选好的黄豆泡,泡好后再磨成豆汁,再将豆汁放锅里煮,然后点入适当卤水,搅拌,等出豆腐脑时,再将其放入筛子之中,压制而成。一般做豆腐需要全家人一起参与,一个人烧火,一个人负责点卤水,特别是压制豆腐时更需要全家总动员。做豆腐也是一门学问,卤水点多少,火候是大火还是小火都是有讲究的。

蒸饽饽、年糕、发团

对于日照人而言,年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因此小年过后要多准备一些饽饽,以备正月吃。因此从腊月廿五后,就要开始蒸饽饽了。日照人喜欢团团圆圆的感觉,因此用白面蒸的饽饽个头也大。“我家一般一斤面蒸一个,往年都是7斤面蒸7个饽饽。”市民尹女士介绍,今年家里的饽饽也还是按照老标准。

不少人家还喜欢蒸年糕,年糕谐音“年高”,再加上口味香甜,特别受家中的小孩喜欢,而年糕不仅有黄色还有白色年糕,寓意着黄金和白银。而枣山也是日照特色的年俗食品,通过枣子的点缀,将本来单调的面食形成了一个“山”的形象,也寓意着新的一年的生活会越过越红火。

作为日照的特色面食,发团很受日照本土居民的喜爱。一般的面食是以白面为原材料制作的,而发团则是用大米磨成面制作的,制作的发团白中透亮,吃起来也很有劲道。同时发团本身的名字也代表着发财和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