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1、买年货:市场经济如此发达,想吃啥想穿啥都能买来。而在过去,孩子们听到锅里沙沙沙炒豆子的声音,年就近了。炒豆、炒番薯干、炒米焦等老土食品现在的孩子们已是不屑一顾了,但我们这些上了些年纪的还是有些怀念的。

2、送灶神, 贴年画:吃年夜饭, 守岁,拜年,似乎是全国上下大同小异,也就不去一一细说。下面最主要说说滚龙灯、闹元宵。

3、滚龙灯: 以前每年过年,上饶工商联、东市街道、西市街道联袂组织彩灯游行,职员群众排着队伍,张灯结彩绕城一周,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城郊的乡村自发地组织板龙灯客串于乡里村间。而上饶孩子们的“滚龙灯”就更随意了,邀上几个好伙伴,组成“滚龙灯”小分队,穿堂过屋去玩。“滚龙灯”的装备十分简易,用稻草扎成一尺长,直径5厘米的龙头、龙身、龙尾;再用红纸或红布包裹起来,上面点燃蜡烛;一人持一节,连接起来就是龙灯了。滚龙灯一般都不走远,都在自己住的附近区域,如果是东市的绝对不会跑到西市去的,因为那里是别的孩子的地盘,闯入人家的地方是会发生火并的。所以大过年的犯不着大动干戈。小孩“滚龙灯”挨家挨户都要去走一走,唱着自编的《龙灯歌》:“龙灯归屋,火炮蜡烛,龙灯归厢间,银子大满间。”吉利的话乐得东家眉开眼笑,这时就会给红利孩子,多的一元钱,少的5角钱。积少成多,一夜下来也有几十元,然后平均分派红利。不过也有扫兴的时候,有的小气的东家一毛不拔,嫌小孩鼓噪,顽皮的孩子就反齿相讥地把《龙灯歌》改唱为:“龙灯归屋,火炮蜡烛,龙灯归厢间,聋子大满间。龙灯尾巴一翘,老板奶跌的煤沙窖”不吉利的话气得东家笑哭不得。

4、过元宵:过元宵是过年行事节目的落幕戏。上饶元宵节的文化符号是“灯”。上饶灯的种类很多:高翘灯、桥灯、花船灯、蛙蚌灯。

江西上饶过年风俗是什么?

江西上饶过年风俗是:

信州区: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为除夕民间称之为过年,过年这一天傍晚,家家户户设供桌,置三牲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敬神祭祖,俗叫请年。

然后,摆设筵席,合家团聚,俗叫吃年饭,饭后,各人将饭碗盛满饭,俗叫存仓。当晚,所有房间灯烛通明,大人小孩玩到深夜,俗叫守岁,守岁时,晚辈给长辈呵头辞岁,长辈给小孩压岁钱。是日,外出的人尽量赶回家过年。

广信区: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黎明即起,开门放鞭炮。全家大小步出大门朝拜四方天地神,口念一年四季,方方大利,谓之出行。初一日,习惯吃素一天,有警戒晚辈少贪口欲,克勤克俭之意。

新年新岁,人人都说吉利话,亲友相遇,互相祝福,互道恭喜发财。大姓宗族要上祠堂,先祭祖后分饼,按男丁每丁一双,称丁饼;有功名的按等第增发一双,称功名饼。

广丰区:

旧时习俗,无论城镇乡村,人们黎明即起,开口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越响越好,兆一年之吉祥。接着,全家大小老少走出大门,焚香鸣爆,朝四方拜揖,祈祷神明,保佑合家清吉、四方大利,是谓出行。

出行回厅,家下晚辈分向长辈拜揖,称拜年;长辈用大红纸包好钱币分给晚辈,叫压岁新年新岁,大家都说吉利话。亲友相见,相互作辑,互道恭喜发财。

上饶的民风民俗

1、婺源傩舞

傩舞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

在《论语》、《古今事类全书》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乡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

傩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种,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都是表现的主题。傩舞的传统节目有《开天辟地》、《刘海戏金蟾》、《双猴捉虱》、《后羿射日》、《张飞祭枪》、《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数十个,舞蹈动作粗犷而朴实。

2、板龙灯

每年的的元宵节前后,在玉山、婺源、上饶县等一带的农村都有舞板龙灯的习俗。即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户自扎,每户各置一长条形板凳,上扎二至五个花灯为龙身。

各节花灯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元宵之夜,穿行于村镇小道,灯光映天,如巨龙游走。引来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

3、赛龙舟

每年的端午前后,上饶市的信州区和滨湖地区的波阳、余干等县都会举办各种规模的龙舟赛。在信江流域,在鄱阳湖上,彩旗招展,鼓声阵阵,各式龙船争先恐后,吸引了两岸大批民众加油喝彩,一时道路为之堵塞。

上饶有哪些特产 上饶有什么特产

1、鄱阳湖大闸蟹 鄱阳湖大闸蟹是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的特产。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鄱阳湖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水资源丰富,所产出的大闸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为显著特点,以其大、肥、鲜、甜而闻名于世。

2、婺源绿茶 婺源绿茶是上饶的特色名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唐代就已经非常出名了,在明清时期还被列为朝廷的贡茶。婺源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壤肥沃,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所产出的婺源绿茶外形紧细。

3、铅山烫粉 铅山烫粉是江西省上饶市传统特色小吃,上饶铅山县境内的米粉经煨烫后加入汤料而成的米粉。铅山烫粉具有熟而脆,香而不腻的特点,集鲜、香、辣、滑于一身,有弹性,深受民众喜爱。

江西省上饶市过年的习俗

1、祭灶

祭灶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2、接玉皇

中国民间认为灶王爷上天之后,玉皇大帝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3、洗福禄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4、贴门神

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 按照传统习俗,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写挥春贴对联和门神,祈福来年。

5、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