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顺的特产有哪些啊?

抚顺的特产有萨其马,酸汤子。

辽宁抚顺,一个风景如画的美丽城市。不过你可能不知道,抚顺也有着各式不同的特产美食。其中有萨其马,酸汤子等。

萨其马是用水和鸡蛋或奶油把白面和好,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熟。再用砂糖或冰糖熬成糖稀与之搅拌,倒入事前铺好芝麻、青红丝、瓜子仁的木槽内,将其压平。萨其玛现为全国各地各民族人民普遍喜爱的糕点。

酸汤子是满族人民传统风味食品,是满族家庭招待贵客的美味佳肴。将玉米先用水泡胀后,用磨磨成糊状(俗称水面),挤进汤筒使之成面条状漏入沸腾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可加蜂蜜、芝麻做为辅料。

抚顺的特产口味

抚顺的特产有辣的甜的咸的,有水果有蔬菜,有口味偏重的火锅有麻辣拌,有清淡的鱼汤等等。不管你来自何方,到了抚顺都能吃到属于你的那份心宜美食。品质鲜美,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抚顺特色小吃

抚顺特色小吃有豆面卷子、麻辣拌、抚顺小香肠、苏耗子、满族八碟八碗、三鲜焖子、咸鱼饼子、包儿饭、满族羊汤、酸汤子、波浪叶饼、波罗叶饽饽、兰花熊掌、杀猪菜。

豆面卷子

豆面卷子是满族传统面食,这是一道特色小吃,也被叫做豆面饽饽。将黄米用水浸泡之后,然后磨成面,擀成薄片,放进锅里蒸熟,再将黄豆炒熟,磨成面,撒在上面,卷起之后,切成块即可。豆面卷子色泽金黄,食之粘且香。

麻辣拌

麻辣拌是辽宁省抚顺的特色小吃,这种小吃由多种食材混合制作而成,主要有土豆、海带结、豆皮、丸子、鱼丸、甘蓝、宽粉、茼蒿、白菜等。麻辣拌原料众多,制作方法简单,煮过后沥干水分,加佐料拌匀后就可以吃了。

抚顺小香肠

抚顺小香肠是抚顺地区的特产美食,小香肠味道鲜美,品质卓越,食用起来也很方便,一直以来都深受消费者喜爱。抚顺小香肠可贮存1年多,质量不变。抚顺小香肠吃法多样,可以炒,也可以烫火锅,口感丰富。

苏耗子

苏耗子也叫做“苏叶饽饽”,是一种满族风味面食。做法是将粘高梁米或糯米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圆饼中,外面裹上一层苏子叶,上笼屉蒸熟就可以了,这种美食吃起来香甜可口,味道清香扑鼻。

三、抚顺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抚顺特产

1、抚顺木耳

单片木耳作为抚顺县的特色农产品,生长于大伙房水库上游,属于抚顺县生态农业区,其产地环境优越,水质标准高,森林覆盖率达68.8%,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企业,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使产品优于其它产地的标准。

2、清原龙胆

清原龙胆是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特产。

3、大伙房水库鳙鱼

大伙房水库鳙鱼是辽宁抚顺东洲区的特产。

4、新宾香菇

香菇是新宾县的特产,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

5、新宾林蛙

林蛙属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体背多为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向外侧弯曲。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

6、抚顺林下参

抚顺市属长白山系龙岗余脉南麓的中低山地,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800毫米,无霜期125至150天,具备林下参的人工种植条件。抚顺林下参具有与野山参相近的形态,主根上部有清晰环纹,芦细长,体态多呈横灵体或疙瘩体;须长,珍珠疙瘩明显。

7、抚顺哈什蚂

哈什蚂是林蛙的一种俗称,是中国林蛙在抚顺地区特定的地域条件下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

8、清原马鹿茸

清原马鹿是抚顺地区历经30年选育出来的马鹿新品种

9、抚顺琥珀工艺品

辽宁抚顺和河南西峡是我国著名的琥珀产地。其中抚顺煤矿中的琥珀含有昆虫等小动物和植物的碎片,比欧洲波罗的海的琥珀要早l000多万年,质地也坚硬得多。用抚顺琥珀制作加工而成的工艺品坚固耐用,能保存许多年,我国台湾故宫博物院中,至今仍保存有明清时期制作的琥珀工艺品。

10、抚顺辽五味子

抚顺辽五味子多生于杂木林中,山沟溪流两岸小乔木及灌木丛间,缠绕其它树木上。

四、辽宁抚顺有什么特色小吃

满族八碟八碗、豆面卷子、黄金肉、抚顺小香肠、麻辣拌等。

1、满族八碟八碗

八碟八碗原为满族正宗桌席。饭桌上的八碟八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当这高高大大的一齐落满桌,不由得你不举碗痛饮,畅快淋漓。

2、豆面卷子

满族有一传统面食叫豆面卷子,亦称豆面饽饽。祭神时多以此为供品。

豆面卷子的作法来源于饽饽蘸豆面的吃法。而满族人吃饽饽蘸豆面之俗,则有一段佳话。为了纪念他们第一次吃五谷,满族中就留下了每年夏历十月初一不放桌子,不吃菜,不用筷子,手拿着饽饽蘸豆面吃的习俗。

3、黄金肉

黄金肉是满族古老的宫廷风味名菜,曾被列为满族珍馐第一味,自清朝建立以后,每临大典盛会,酒席宴前,第一道菜,必须要首先上黄金肉。而这道美肴,据说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创制。

4、抚顺小香肠

抚顺小香肠是辽宁省抚顺市特产,品质鲜美,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可贮存1年多,其质不变。

5、麻辣拌

抚顺麻辣拌是辽宁省抚顺市特产,是抚顺人在引入的麻辣烫基础上发明的,非常受欢迎,有甜酸口味,麻辣口味等。

此类衍生物还有九叶粉之类的,辽宁周边也有相应的麻辣拌出现,不过最正宗的都在抚顺。是抚顺儿女出门在外最思念之物。

五、抚顺的特产有哪些?

抚顺的特产有抚顺单片黑木耳、抚顺林下参、抚顺哈什蚂等。

一、抚顺单片黑木耳

抚顺单片黑木耳,辽宁省抚顺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抚顺单片黑木耳形似“碗”状,背面绒毛短而少,暗灰色;耳面黑褐色,平滑有光感;色鲜、肉厚(耳片厚1.7毫米左右)、单鲜耳小(直径一般为45毫米左右)。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抚顺单片黑木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7年,抚顺县单片黑木耳生产总面积3500亩,鲜品总产量2.4万吨,总产值1.5亿元。2018年,抚顺县单片黑木耳生产总面积达4000亩,鲜品产量达3万吨,产值约2亿元以上。

二、抚顺林下参

抚顺林下参,辽宁省抚顺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抚顺市属长白山系龙岗余脉南麓的中低山地,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800毫米,无霜期125至150天,具备林下参的人工种植条件。抚顺林下参具有与野山参相近的形态,主根上部有清晰环纹,芦细长,体态多呈横灵体或疙瘩体;须长,珍珠疙瘩明显。

2010年09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抚顺林下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抚顺哈什蚂

抚顺哈什蚂,辽宁省抚顺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抚顺林蛙雌蛙特征是个体肥大,腹部为红黄色,带有桔红色斑点。头部略呈三角形。吻端略突出于下颌。体肤黑色或黑褐色并有“八”字形黑斑。体侧灰色,有少数分散的疣粒。后肢发达,为体长3倍,关节灵活,善跳跃。

雄蛙腹部乳白色或黄白色,下颌两侧的口角处有一内声囊,右大左小。前肢短而粗状,第1指内侧有灰白色的肉瘤。

2007年11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抚顺哈什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六、抚顺十大特产

抚顺十大特产

到抚顺旅游大家知道当地有哪些好吃的吗?如下是旅游网为大家整理的抚顺十大特产,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八碟八碗

顺满族的发祥地,您能吃到最正宗的“八碟八碗"席。氨基酸、酶类和各种胡萝卜素等物质。此菜味甘、咸,性平,可以起到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作用。

饭桌上的八碟八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当这高高大大的一齐落满桌,不由得你不举碗痛饮,畅快淋漓。猪肉炖粉条,酸菜、粘玉米、笨鸡等等,等等。现今八碟八碗的饭店已经在全国各地都有,是典型的东北菜。

二、大伙房水库鱼宴

大伙房水库位于辽河支流浑河中上游,辽宁省抚顺市境内,距抚顺市18km,距沈阳市68km,是一座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大伙房水库周边有许多养殖场及度假村,度假村中有全鱼宴,用鱼为原料做出各种各样的美味,一桌十几个菜都是以鱼为材料的,吃起来很过瘾。冬天的时候,水面结冰,周边的度假村就以火炕和农家菜吸引游客。

三、红烧哈什蟆

红烧哈什蟆即红烧林蛙,其味道极为鲜美,有近千年的食用历史,清朝时被列为宫廷贡品,素有“软黄金、动物人参”的美誉。它的营养成分主要含蛋白质,以及多种氨基酸、酶类和各种胡萝卜素等物质。此菜味甘、咸,性平,可以起到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作用。

四、满族火锅

满族火锅,把燃着炭火的火盆放在锅下。另也有的人家备用宽沿大火锅,把火锅放在火盆上特制的支架上,每人一个酱碟,内放调料。就餐人盘膝而坐同食,别有一番风味。

五、酸汤子

入沸腾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可加蜂蜜、芝麻做为辅料。甜中带酸,味美适口。后来不但满人喜爱吃,而且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人也都吃起来了。

六、麻辣拌

抚顺市特产,主要有土豆、海带结、豆皮、丸子、鱼丸、甘蓝、宽粉、茼蒿、白菜、闷子、豆泡、蟹棒、蘑菇等原料组成。跟麻辣烫原料相似,不过是在煮过后沥干水分,加盐,陈醋,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拌匀后食用, 是抚顺人在引入的麻辣烫基础上发明的,非常受欢迎,有甜酸口味,麻辣口味等等,此类衍生物还有九叶粉之类的,辽宁周边也有相应的'麻辣拌出现,不过最正宗的都在抚顺。是抚顺儿女出门在外最思念之物。

七、新宾羊汤

选取农家笨养的“溜达羊”身上各个部位的精华,用大铁锅经过大火、漫长的熬制后,制成老汤,加上秘制配方和佐料,浓香、可口,逐渐成为当地人招待外地客人和友人的招牌菜。

八、苏子叶饽饽

族人喜爱的风味粘食。其做法是将粘米(粘高梁米、粘米、粘小米、粘苞米、粘糯米,近代才加入了粘大米)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状做成豆馅,包进粘米面中,外侧用苏子叶裹上,而后放在笼屉中蒸熟即可食用。苏子叶清香可口,是满汉人民都喜欢的食品。

九、萨其玛

木槽内,将其压平,取出切成方块即可食用,香甜适口。

清代关外三陵祭祀,以其为供品,可见满族对其重视喜爱。萨其玛现为全国各地、各民族人民普遍喜爱的糕点。

十、粘火烧、粘豆包

豆包和粘火烧的制作方法差不多,首先是将粘米面滤净水分,再将小豆馅包入其中,团成馒头状的叫粘豆包,擀成饼状的叫粘火烧。粘豆包用锅蒸、粘火烧用锅烙,熟时食用既香又甜。过去粘豆包和粘火烧的制作都是在冬季,现在夏天也可吃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