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城的特产有什么

增城的特产是丝苗米、水南白蔗、新塘榄雕、正果腊味、小楼冬瓜、黄塘头菜、西山乌榄、迟菜心、增城黑糯米、仙村马蹄、石硖龙眼1、增城丝苗米素有“中国米中之王”之称,与增城挂绿荔枝齐名。以其米粒洁白晶莹,油质丰富,成饭香气浓郁、柔软、可口而驰名岭南,饮誉海内外。清朝嘉庆庚午年(公元1810年)出版的《增城县志》记载:“增城市最佳稻米是丝苗米。”可见其历史悠久,早负盛名。增城丝苗米以前是朝廷的贡品,现已为广大市民的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米饭了。

白水丹邱出靓米

西距增城市城区16公里的朱村白水山是增城丝苗的原产地,清代增城县八景之一,名曰 “白水丹邱”。据《增城县农业志》1911年清宣统版记载:“……近年早熟有楝赤,有上造丝苗,白谷仔颇佳;晚熟有泉水占丝苗最佳。”

民间流传朱村白水山的丝苗米是明代僧人育成的,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法号栖云大师的高僧,四海云游,寻找传经修善的好归宿,他踏着雨后泥泞走近古增城八景之一的“白水丹邱”——白水山,只见此处山林茂盛,雨量充沛,一练瀑布从山顶飞泻而下,蔚为壮观,且山不高而秀雅,溪不深而清澈,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栖云见果然好景致,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修寺化缘耕田地,并把云游各处收集的优质稻谷品种杂种于此,逐渐形成一种优质的稻种,因其米粒苗条,米泛丝光,僧人及乡邻称作“丝苗米”。增城是丘陵地带,北回归线由境内通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二十一点六度,田园土壤沙质地多,水质酸碱性度中性偏碱。尤其是丹邱白水寨附近,灌溉用水乃白水山岩之涌泉,含多种稻类生长所需微量矿物质,结出的穗粒饱满,米质靓,相反如果生长在肥沃的土壤里,产出的丝苗米反而变差,这又是丝苗靓米多出增城的缘故。

米中碧玉胜千米

增城丝苗米以传统矮脚丝苗著称。其特点是米粒晶莹洁白,油质丰富,成饭香气浓郁、柔软,口感独有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上世纪五十年代,增城丝苗米种植面积较广,不少农家以丝苗作公粮交给国家。后因种植丝苗产量低,加上价格偏低,从六十年代起,丝苗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七十年代初,全增城不足500亩。进入八十年代,增城种植丝苗稻才开始复苏,特别是一九八五年,增城被原国家农牧渔业部定为优质米生产基地后,全市种植丝苗面积从原来2万亩增至4.5万亩,出现了千亩连片丝苗田“十里稻田,十里飘香”的诱人景象。近年来,增城丝苗米种植有了很大的发展,丝苗米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98%以上。参加增城丝苗改良育种的代表人物有宋东海、李晋云、汤达安、张绍春等。

增城丝苗稻种与其他水稻品种相比较,主要特征是:禾苗茎叶幼细,抗旱力较强,秆较高,尤其适宜种植于山区沙质浅脚田或有山泉灌溉的梯田;谷壳金黄色,有的品种为黄褐色,谷身较修长,谷粒末端呈关刀尾状,米粒晶莹,泛丝光,无腹白,米行细长苗条,油分及蛋白质含量丰富;米粒爽脆、润滑、松软,饭味芳香而特别可口,正宗增城丝苗米饭,加入上汤水搅动后,饭团散开,汤仍然清澈见底不混浊。 扬名国际享盛誉

1992年6月,在香港举行的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增城“泰稷”牌丝苗米作为中国的大米食品参展,与来自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家食品产品竞高低,结果经国际食品委员会专家评鉴,一举摘取了国际金奖,成为中国在国际食品博览会上第一个获得金奖的大米品种,此项殊荣载入了《世界食品大全》。此后,增城丝苗米多次在国内、国际食品展览会、博览会上获奖,饮誉海内外!泰稷、市优质米基地公司还被广州市命名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带动增城丝苗米产业发展。增城丝苗米除供应国内及港澳等地市场外,还出口至东南亚和欧洲、美洲等地,在国内、国际大米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现在,不仅增城人出门做客或探亲戚朋友时以丝苗米作为乡土特产馈赠亲友,连不少外地人来增城,也会带几包丝苗米回去,作为珍品送给亲朋好友。当然,在增城广大市民中,丰盛的餐桌上一定也少不了香喷喷的丝苗米饭。 2、水南白蔗盛产于增城市新塘镇水南村。该村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水土肥美,适宜种植甘蔗。白蔗扎根深至3米开外,茎秆长5-6米,且冬至过后其生势仍然壮旺。该产品的特点是:蔗汁多而清甜,皮薄肉脆,掷地即折,有“玻璃白蔗”之称。 3、新塘榄雕源远流长,是南国艺苑的一朵奇葩。新塘湛菊生(1802-1876年)是历代榄雕艺人中的佼佼者。其传人“仿古赤壁船”,“状元游街”,“福禄寿星”等产品,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各地。 4、正果腊味出名,每年入冬,该镇就有许多个体腊味厂加工腊味。正果腊味不仅在当地畅销,而且闻名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地区。正果人手工加工腊味的方法很独特,腌制很精细,做出来的腊味不仅色泽好,而且味道特别。

近年来,正果镇引导农民立足山区,整合利用资源,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仅腊味一项,全镇就有4间专业加工厂,年产量达40多吨,产值200多万元。 5、小楼盛产冬瓜,有“冬瓜镇”之称,所产的黑皮冬瓜个头很大,肉厚清甜,做成冬瓜宴,菜式层出不穷。高明的厨师还会根据季节变化用冬瓜配以鲜鱼、鲜肉、时菜,烹制数十美食,有冬瓜焖鸭、猪骨柴鱼冬瓜汤、瑶柱冬瓜腩、冬瓜盅等。 6、正果镇黄塘头菜已有百年的历史,黄塘头菜属“江南头菜”的名贵品种,黄塘村位于东江支流增江河畔,土质疏松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环境洁净清新,头菜种植均施农家基肥,因而个体适中、饱满结实、肉质鲜嫩,采用传统方式制作后,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爽甜可口、风味独特,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深受珠三角和港澳台胞的赞誉、喜爱。 7、乌榄,是增城市名优土特产,其中荔城街西山村所产的品质特佳,历来闻名中外。西山乌榄因果身尾部有点偏左,故又名“左尾”。它与其他品种乌榄相比,具有皮薄、肉厚(占全果60%以上)、肉纹幼嫩、油质适中、味道芳香等特点。它全身是宝:榄肉制榄角、榨油;榄仁可作菜肴,又是点心的上好配料;榄核是著名工艺品榄雕的原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用西山乌榄制成的油榄豉是一种地道的乡土美食,享有“山蚝豉”之美称。此外,西山乌榄出仁率高,每担榄仁比一般品种多出半公斤多,为取榄仁的最好品种。西山乌榄始种于明朝万历年间,在荔城普遍种植。近年每逢收获季节,个体商贩设点收购,经过加工后出口及转销外地,产量供不应求。 8、增城迟菜心是远近驰名的优质蔬菜品种。迟菜心每年立冬前才种植,用农家肥栽培,大约要经过90天~120天左右才能收割,因为比一般的菜心上市都迟,所以称为迟菜心。迟菜心深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其茎肥叶厚,每根大者400余克,一般的也200余克。霜冻季节,品质更为上乘。煮之快熟,嚼之爽脆,尝之甜美,吃起来无渣,非一般菜心可及。将迟菜心晒至金黄色,还可以作汤料,用来煲瘦肉汤,有清热祛湿、清肝明目的功效。

此品种在相邻市、县皆有,唯增城水土培育的特异,尤以增城市北部山区种植的最佳。迟菜心上市时节,酒家食肆必备此菜,港澳台同胞回乡亦以有迟菜心佐餐为乐。 9、增城黑糯米是一种名贵水稻,俗称黑米、药米。据《广州农业特产志》记载:因广州黑糯米产地在增城,故名增城黑糯米。增城黑糯米的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嘉庆《增城县志》记载:“增城多产糯,有黄糯、白糯、焦糯(即黑糯)、对糯,又有香糯,尤以焦糯和香糯最佳。”现产于新塘、仙村、三江、石难、荔城等地。黑糯米之所以名贵就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养血健脾之功效,用黑米酿酒其色味香醇,最宜产妇、年老体弱者饮用,故此而得名,是绿色环保食物的首选。 10、增城市仙村镇所产马蹄(即荸荠),以个大蒂小、肉厚皮薄、爽脆清甜、无渣多汁著称。无论生吃、熟食都有清润生津、消暑化痰的功效,是盛夏清凉解暑的佳品,远销国内外。 11、“石硖”是龙眼中的上品。增城石硖龙眼主要分布在荔城、新塘、三江、石滩等地。特点是高产优质,果实肉厚爽甜、核小、糖分高,鲜食味道甜美,有丰富的营养。晒干后的龙眼肉(桂圆),有镇静、滋补功能,是中药滋补药材。其中以增城夏街村境内的的石硖龙眼最佳。每年果熟时,多出口港澳和欧美市场。

二、增城的美食有什么?

1、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广东省增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08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增城荔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山水豆腐

广东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此菜十分漂亮,用勺挖着吃,鱼肉香,豆腐嫩,成本不高而极具档次。

3、烧鹅

烧鹅,传统特色菜肴,属粤菜系,烧鹅源于烧鸭。鹅以中、小个的清远黑棕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

4、全牛宴

全牛宴是久负盛名的中国美食。以牛肚岗、牛柏叶、牛心顶为主,做成不同风味小吃,可佐酒可宵夜。其特点是牛柏叶不去掉黑膜,爽口清脆。

5、派潭凉粉草

增城历来盛产凉粉草,与荔枝、丝苗米、乌榄并称为“增城四宝”。其中北部山区派潭镇产量最多,品质最佳。派潭凉粉草具有叶浓、枝幼,色黑而有光泽的特点。

三、增城的特产有那些?

最出名的是荔枝,当然还有其他…… 水晶粉葛 粉葛又名鸡齐、甘葛等,为多年生落叶藤本豆科植物,葛浑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神农本草经》记载,葛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治伤寒、温热头痛、烦热消温、泄泻、痢疾、风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等病症的治疗 密石红柿 密石村,位于增城市北部山区,那里山高林密、水土肥美,种植红柿有三百多年历史,盛产的红柿质量上乘,远近闻名。 水南白蔗 水南白蔗盛产于增城市新塘镇水南村。该村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水土肥美,适宜种植甘蔗。白蔗扎根深至3米开外,茎秆长5-6米,且冬至过后其生势仍然壮旺。该产品的特点是:蔗汁多而清甜,皮薄肉脆,掷地即折,有"玻璃白蔗"之称。 派潭凉粉草 增城历来盛产凉粉草,与荔枝、丝苗米、乌榄并称为“增城四宝”。 白榄 白榄可以制成各种凉果小食,如我们平日爱食的甘草榄,化皮榄,桂花榄和卫生榄等,就是用盐渍,用糖腌,或加上香料与食用色素等,经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 仙村马蹄(荸荠) 增城仙村所产马蹄(即荸荠),以个大蒂小、肉厚皮薄、爽脆清甜、无渣多汁著称。无论生吃、熟食,都有清润生津、消暑化痰的功效,是盛夏清凉解暑的佳品。 新塘榄核雕 新塘榄雕源远流长,是南国艺苑的一朵奇葩。新塘湛菊生(1802-1876年)是历代榄雕艺人中的佼佼者。其传人“仿古赤壁船”,“状元游街”,“福禄寿星”等产品,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各地 增城黑糯米 黑糯米是一种名贵水稻,俗称黑米、药米,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增城石硖龙眼 石硖龙眼果实肉厚爽甜、核小、糖分高,鲜食味道甜美,有丰富的营养。晒干后的龙眼肉(桂圆),有镇静、滋补功能,是中药滋补药材。 增城丝苗米 增城的丝苗米素有“米中碧玉”的美称,以其米粒尖细、油质丰富、晶莹洁白、饭粒柔软、芳香可口而驰名中外。 西山乌榄 乌榄,是增城市名优土特产,其中荔城镇西山村所产的品质特佳,历来闻名中外。西山乌榄因果身尾部有点偏左,故又名“左尾”。 增城荔枝 增城是著名的“荔枝之乡”,境内挂绿荔枝闻名世界。增城栽培荔枝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种繁多,分布亦广,元朝时增城荔枝已饮誉岭南。 增城市迟菜心 迟菜心上市时节,酒家食肆必备此菜,港澳台同胞回乡亦以有迟菜心佐餐为乐。 西山乌榄 乌榄,是增城市名优土特产,其中荔城镇西山村所产的品质特佳,历来闻名中外。西山乌榄因果身尾部有点偏左,故又名“左尾”。 参考资料:增城特产网

四、增城有什么特产?

都有很多特产的,例如增城丝苗米啦,增城迟菜心,增城腊味等等。买这些东西去金聚来吧。信誉比较好。而且他们也是增城做腊味最大的牌子。有自己厂,买起来都比较放心。而且也不贵。我在增城读大学的时候都经常过去那买特产,家里人都喜欢吃他们的腊肠。本人推荐他们的独特产品“粒粒肠”!在交通局对面。可以过去看看的。

增城还有一大特产不得不提:荔枝!其中名冠全省的(当然也就是名冠全国了,都说广东的荔枝好吃),即"增城挂绿"。"增城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绕有一圈绿线,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买的时候按我说的多对比一下。

五、增城有什么特色美食

增城最出名的肯定就是荔枝啦,还有的话水库鱼头,西山乌榄,蚬汤,水晶粉葛好多东西的。。

增城市美食概述

岭南佳果数荔枝,荔枝之乡增城。由于增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荔枝的生长,自古就以盛产荔枝而著称,被誉为“荔城”,“荔乡”。增城荔枝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广,品种多,品质优,很早就有文献记载。特别是培育出“增城挂绿”可谓“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俨如仙果,享誉南国,蜚声中外。现增城荔枝种植已达 60 多万亩,荔枝品种多达 52 个,除挂绿最为人们赞赏外,还有水晶球、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犀角子、雪怀子等十多个名优品种。

“石硖”是龙眼中的上品。增城石硖龙眼特点是高产优质,果实肉厚爽甜、核小、糖分高,鲜食味道甜美,有丰富的营养。晒干后的龙眼肉(桂圆),有镇静、滋补功能,是中药滋补药材。

西山乌榄具有皮薄、肉厚(占全果 60% 以上)、肉纹幼嫩、油质适中、味道芳香等特点。用西山乌榄的油榄豉是一种地道的乡土美食,享有“生蚝豉”之美称。西山乌榄出仁率高,为取榄仁的最好品种。

黑糯米是一种名贵水稻,俗称黑米、药米,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据《广州农业特产志》记载:因广州黑糯米产地在增城故名增城黑糯米。增城黑糯米的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嘉庆《增城县志》记载:“增城多产糯,有黄糯、白糯、焦糯(即黑糯)、对糯,又有香糯,尤以焦糯和香糯最佳。”现产于新塘、仙村、三江、石难、荔城等地。

六、增城有什么农产品?

增城十大特产有增城挂绿荔枝、增城丝苗米、增城凉粉草、增城乌榄、三江全牛宴、焖烧鸡、水晶葛粉、增城小楼冬瓜、王富来腊肉、白水寨番薯。其中增城挂绿荔枝原产广东增城是增城市著名的特产。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

1、增城挂绿荔枝:

增城挂绿荔枝是荔枝最佳品种之一,主产于广东增城。“增城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肉质特别爽脆,清甜有微香,品质极优,果实较耐贮藏。由于挂绿荔枝异常珍贵,2001年在挂绿广场举行的挂绿珍果拍卖会上,一颗“西园挂绿”荔枝拍出了55万元的高价,成为全球最昂贵的水果,一举打破了世界吉尔斯记录。增城挂绿荔枝的主要特点:长势壮旺,枝条节间较稀疏且脆;果肉白蜡色,质爽脆,甜

2、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素有“中国米中之王、米中碧玉”之称,与增城挂绿荔枝齐名。米粒细长苗条,晶莹剔透,泛丝光,油分及蛋白质含量丰富。米饭香、软、滑,饭味浓郁、可口而驰名岭南,饮誉海内外。品质特性:增城丝苗米禾苗茎叶幼细,抗旱力较强,秆较高,尤其适宜种植于山区沙质浅脚田或有山泉灌溉的梯田;谷壳金黄色,有的品种为黄褐色,谷身较修长,谷粒末端呈关刀尾状,米粒晶莹,泛丝光,无腹白,米行细长苗条,油分及蛋白质含量丰富;米粒爽脆、润滑、松软,饭味芳香而特别可

3、增城凉粉草:

增城历来盛产凉粉草,与荔枝、丝苗米、乌榄并称为“增城四宝”。其中北部山区派潭镇产量最多,品质最佳。派潭凉粉草具有叶浓、枝幼,色黑而有光泽的特点,含粘胶质丰富。用它制作的“凉粉糕”,呈透明墨茶色,有特殊香味,拌上糖浆爽滑可口,是盛夏理想的清热解暑食品。凉粉草还可作药用,其性凉,味甘淡,能防治中暑、感冒、高血压,对骨节疼痛亦有一定的疗效。派潭凉粉草早负盛名,种植广阔,每逢收获季节,各地商贾前往收购囤积,然后远销港澳地区及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4、增城乌榄:

增城乌榄是“增城十宝”之一,历史悠久,栽培广泛,品种丰富,主要有油榄、西山榄、左尾榄、黄庄榄、杂榄、早榄、三方榄、东心榄、青乌榄、软枝榄和方秋榄等品种。乌榄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栽培管理易,单株产量高,寿命长、粗生。乌榄全身都是宝,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榄角、榄盅或加工榄油,还可以制成优质活性炭活或雕刻成工艺品。品质特性:增城乌榄因果身尾部有点偏左,故又名“左尾”。它与其他品种乌榄相比,具有皮薄、肉厚、肉纹幼嫩、油质适中、味道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