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荆州十大小吃都是什么?

荆州十大小吃:沙市早堂面、公安锅盔、荆州一品大包、松滋荞麦豆皮、洪湖鸡蛋糕、监利米团子、元豆泡糯米、手工米粉、江陵酱油面、石首米饺

1、锅盔

公安锅盔,一种烤制的面食。一个废旧油桶,揭去上盖,里面用耐火的泥土糊成肚大口小的空间,再配上一块案板,这就可以开张了。制作锅盔一般是两个人,一人称白案,负责在案板上揉面,不断将一团团发酵的面在手中搓弄,直到觉得满意后,再放在一旁醒着。

另一个则可叫成红案,根据顾客的需要,甜就加糖,咸则加盐,甚至还可以加辣椒,油重油轻,细听尊便。得到完整的吩咐,才将醒好的面团三下两下,抻宽拉长,有时成海棠叶状,有时成鞋底样,最后再摇动一铁皮盒子,盒子的底部被凿成了筛状的孔,盒子里面装着芝麻,多几下少几下,都可随意。这一切在三两分钟完成,红案师傅便将面食迅速贴进了炉膛里。

2、牛肉炉子

在公安方言中跟火锅的意思相近,类似现在流行的鸡煲那种煲。有牛肉一条街,味道堪称一绝。

湖北公安县的老乡到北京、武汉,过年给亲戚送礼常常送“牛肉火锅”。这“牛肉火锅”,一切都被打点整齐,红的肉,白的油,被冻得硬硬的。放在锅里化开,很快就还原成一锅香气扑鼻的牛肉火锅。

3、鱼糕

荆州鱼米乡,公安食俗重鱼,无鱼不成席,无鱼不成礼仪。公安人喜欢吃鱼,更会加工鱼,不但能用鱼做出众多名菜,还把鱼像面食一样加工成糕点,这就是“鱼糕”。

二、监利小团子的做法是怎么样的!!

把糯米敲捣鼓碎后,不停的揉,揉成小饼那样,再把事先准备好的馅放在揉好的小饼里面包起来然后放在锅里用格子蒸。15-20分钟后就熟了。

三、监利县赵氏厨娘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监利县赵氏厨娘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是2014-12-10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监利县容城镇天府西路镕金广场4-2-903。

监利县赵氏厨娘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1023309780201M,企业法人赵燕,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监利县赵氏厨娘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小型餐馆中餐类制售。(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监利县赵氏厨娘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监利县赵氏厨娘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四、监利民俗记事(1)

自从写,我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在认真观察记录,甚至出差途中。

这几天与几位同事乘专车出差,去湖北监利法院公事。

中午,我在监利县城找地方,为大家安排午餐。

最后选在土生良品土家菜餐馆就餐。

下图,土生良品店门面招牌。

门店左右两边的一对楹联:

够不够土气?已经闻香识土味了吧!

再看,这一排排一条条的贴墻砖,是湖北特色的青泥土砖噢,青泥来自水塘湖底的淤泥。

之所以选这家店,据我观察,它家属典型的、具有湖北特色、乡土气息的装修,布置风格是乡村宅院风貌,我喜欢这种溶入民俗文化的环境气氛。

土生良品店内墙上的装饰,都是竹制、木制品,收集展示的都是水乡村廓的老物件,竹筐、竹篮、竹箱、木窗棂、竹算盘、各式陶瓦罐、各式乘酒瓷器…

看到古色古香的装饰,我心中的小诗又冒出来了:

大厅里的木桌、木凳、木柜,纯朴墩厚,是水乡纯色水杉木制品。摆放此处,我感觉象回到大自然中,闻到水杉木散发的特殊气息,令人精神倍感舒适轻松。

竹编是通过竹丝、竹篾编制成型的立体造型工艺,是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中的精华。

土生良品大厅,摆着各式各样本地竹编制品。

竹子在湖北境内是普遍的一种植物,我见过长的最美的竹子,在宜昌三峡竹海。荆州、公安县、石首、监利县的园林山地也多有竹林。

竹林多,与竹子有关的产品很丰富。

家乡盛产竹,细细的竹篾,用途可太大了。

家乡的竹篾能做什么?

我了解,有三个方面的用途:

1. 生活用具:

竹篾门帘、竹篾艺术灯、竹篮、竹筐、竹箱、竹盒、竹椅、竹凳、竹桌、竹柜子、竹案板、竹浆卫生纸(呈黄色)、竹篦子…

2. 生产工具:

竹篓、竹簸箕、竹筛子、竹撮箕、竹扫帚…

3. 艺术品:

竹帘、竹艺灯、竹屏风、竹画、竹笔、竹简、竹书签、竹装饰品…

竹篾 zhú miè

竹篾是剖削成一定规格的竹皮;成条的薄竹片。

竹 帘

下图是大厅中悬挂的,古朴的竹帘。竹帘是用竹篾片加上细绳索,手工编织而成的实用性工艺品。

竹艺灯饰

房顶的竹篾手工灯饰,全部靠手工扎成。骨架是竹篾,外壳是竹篾手工编织的灯罩。这种用细竹篾编成的艺术灯具,美观实用,篾工极其细密精巧,深受家乡消费者欢迎。让我想起 “良工造物,大匠诲人” 这几个字的寓意。

店家介绍菜品名称的书法作品

爆炒洪湖菱角、煨藕汤、炸米团、炸藕夹、嫩鲊胡柳、泥鳅钻豆腐、

鲊 zhǎ

《现代汉语词典》的鲊:

1. 鲊,是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制的菜。

可贮存,如“茄子鲊”、“扁豆鲊”。

2.  一种用盐和红曲腌的鱼。

“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有不埋在饭中”。

有的字典把“鲊”说成用盐和红曲腌的鱼,这有误,因鲊不都以鱼为原料。

鲊的典故

北宋诗人黄庭坚的《黄雀鲊》,让我们知道,古时宋朝雀鸟也可用来制鲊,还是一道美食。

如张公从浦阳(今河北安闾县)送来鱼鲊,煮面片有了这种鲊,让他大为高兴。他说,若将鱼鲊送往京师,帝王也会视之为珍品。

两宋是鲊盛行的时代。

北宋《梦粱录》中就有鲜鹅鲊、大鱼鲊与寸金鲊等。

到了清代,《食宪鸿秘》中有笋鲊、鸡鲊与柳叶鲊等,所以作为鲊的原料很广。

鱼鲊的制作工序

古人如何制鲊,读一下《齐民要术》便知:

鲤鱼切片,撒盐,压去水,摊瓮中,加饭(已拌有茱萸、桔皮与酒)于其上,一层鱼,一层饭,以箬封口,久贮不坏。

东晋名将谢玄,把钓到的鱼制成鲊,远寄其爱妻。之所以能远寄,与鲊久贮不坏有关。

制鲊时,压榨很重要。不论石压或扭压(放布内绞扭),都是为了去水分并入味,“鲊”便因此种特点命名。

“鲊”与“脯”相似,都要去水分后,才便于贮藏。

脯,偏重牲畜之肉,多为晒干。

鲊,偏重于鱼,多为压干。

鲊曾作为朝庭贡品

隋时,鲊可为贡品,吴郡进贡的是鲤鲊,一次就是40陶罐;到唐代,鲊为常食,唐昭宗避乱逃到凤翔,无好菜下饭,取当地池鱼所做之鲊来吃。

" 陶侃送鲊 " 的故事

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

鱼梁(在水中筑堰捕鱼的装置)吏陶侃盛满一坛鲊,派人送给母亲,母亲怕这是“以官物见赠”,将它退回,还修书责备。

如今是否还有鲊呢?

今天在土生食品就看到,鲊这种监利民俗食品。

一对盐城老夫妇开了家酱醋厂,妻子研制出一种酱菜,叫茄子鲊。将茄子切成小拇指样细长条,晾晒数天,使水分蒸发,之后入笼蒸,猛火。把淘过的大米炒香,同时放少量八角、草果、茴香籽等,炒后磨成粉。晾透的茄条与米面加红辣椒丝、盐、酒、红糖拌匀揉透,装罐。

湖南桃源有“鲊粑肉”;

四川有肉鲊、鱼鲊、南瓜鲊与苣鲊;

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有酸鱼,就是鱼鲊;侗族的腌鱼,同样为鱼鲊。鲊的酸味主要来自米饭的发酵。侗族嗜酸,与世世代代食鲊有关。

传至日本的中国鲊

日本也有鲊,他们称之为"鮨"。

汉字读作“其”,先秦古籍《尔雅》中有此字。

在《尔雅·释器第六》中,介绍:“冰,脂也。肉谓之羹,鱼谓之鮨。”

北宋辞典《集韵》,对"鮨"字的解释是”鲊“。

显然,鲊由中国传去日本。

南京医学院一教授访日时吃过日本的鲊,认为不愧为名肴。

鲊这样的民俗食品,流传至今,没有失传,可见这种食品欢迎度很高。

      菜品:泥鳅钻豆腐

鳅鱼钻豆腐,又称泥鳅钻豆腐,是一道来自民间的风味名菜。

主要原料有鳅鱼,豆腐。

监利特色风味小吃 "鳅鱼钻豆腐",制作前,先要取一盆冷水,将鲜活小鳅鱼放入后,打入蛋清,一天后,待小鳅鱼内脏物排出,洗净。

再用砂锅,放在微火上加入高汤,把整块老豆腐和活泥鳅同时下锅,汤热后,泥鳅往豆腐里面钻。

高汤炖30分钟后,加入鲜姜丝、鲜冬笋、红萝卜等配料,少顷,将砂锅离火上桌。

此时,见锅内汤清如镜,豆腐鳅鱼交错,味鲜可口,令人垂涎。

五、监利县哪里的锅盔最好吃

长青树《土地局对面》旁边的锅盔好吃呢!每次都要排好长时间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