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特色有哪些?
一、特色美食
1、鸡西冷面
鸡西人的“吃”文化同其它北方城市没什么差别,以鲁菜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北方菜丰富多彩,偶尔流行起新花样。不过在鸡西,有一道饮食受到了市民几十年来经久不衰的喜爱,乃至在“市花”、“市徽”始终难产的情况下,这道饮食便公然地成为了“市吃”,它就是鸡西冷面。
2、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最经典的吃的就是红肠和干肠。红肠原本来自俄罗斯,最普通的,也是最著名最传统的红肠风味是“里道斯”风味。可以夹在列巴里,是很主要的肉食品种。红肠是可以直接吃的。你拿在手上的话却肯定会抓了一手黑的!不要惊慌,这并不是脏,而是在红肠表面薄薄的一层炭灰。
红肠是用长在大兴安岭的老果木熏制而成。熏好的红肠,表面会粘附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果木炭灰。吃的时候要把表皮也一块吃掉,这才是真正的红肠风味,就是要吃那个带点山野的焦炭味。
3、黄米切糕
黄米切糕又称年糕,广泛流行于黑龙江的一种风味小吃。切糕历史较久。《龙城旧闻》载:"齐齐哈尔产糜子,土人以为常食。"明清年间,已有专卖糕饼的店铺。黄米又称糜子米,是一种粘性较强的米,切糕用此制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特色景点
1、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黑河市西南部,五大连池风景区,主要由五大连池湖区及周边火山群地质景观、相关人文景观、植被、水景等组成。
五大连池风景区获得的称誉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1719年至1721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
2、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名胜区
太阳岛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太阳岛是一处由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构成的多功能风景区,也是中国国内的沿江生态区。2006年,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获奖名单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名胜区(东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喜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太阳岛是从满语鳊花鱼的音译演变而来,太阳岛风景区被授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等荣誉。
3、北极村
北极村坐落于大兴安岭北麓,隔着中俄界河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是我国地理位置上最北的村子,纬度高达53°33′30″。现在的北极村已开发成一个大型景区,来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各种找北,你可以寻找中国最北的人家、最北的哨所、最北的邮局等中国独一无二的地理标志,与它们合影。
黑龙江特色有哪些呢?
黑龙江特色如下:
一、鸡西冷面
鸡西位于黑龙江东南部,与俄罗斯相接,离北朝鲜也很近,所以饮食文化多多少少带着一些异域风味。鸡西冷面,就是中国东北朝鲜族的特色食品,面细且筋道,配上酸甜可口的冰镇冷面汤,使人回味无穷。冷面本来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用荞麦面或小麦面加淀粉,加水拌匀压成圆面条煮熟后浸凉水,再去凉水拌牛肉,撒上辣椒、泡菜、梨或苹果片酱醋、香油等佐料,加入牛肉汤就可以了。
二、鸡西辣菜
有人说鸡西辣菜就是人间美味。的确,多达五十多种菜可以供你选择,你可以挑自己喜欢的菜。鸡西辣菜主要是辣拌为主,凡是常见的蔬菜、肉类、海鲜都可以入菜。口味也是辣、鲜、香都有。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将各种辣菜放入一个盆中,加入一些冷面汤,再放入老醋、辣椒油、盐等作料搅拌着一起吃,各种辣菜混在一起,吃起来更有一种另类的味道。
三、炖菜
北方人豪爽痛快,这也体现在北方人饮食习惯上。南方人喜欢小蝶的精致菜色,北方人则喜欢大锅炖。“东北八大炖”就是比较有名的炖菜,主要包括小鸡炖蘑菇、鲶鱼炖茄子、猪肉炖粉条、萝卜炖牛肉、排骨炖豆角、羊肉炖酸菜、狗肉炖豆腐、得莫利炖鱼,每一样都能下三碗饭!
四、杀猪饭
过去,在北方的农村,每到过年,人们就会把养了一年的猪宰了过年。把猪宰好之后,还会用新宰的新鲜猪肉、猪血、内脏做好来宴请宰猪的人和全村的人,大家一起吃一顿热热闹闹的杀猪饭。在现在,一些地方依旧还保留这样的传统。
五、大列巴
大列巴也就是大面包,是俄罗斯的特色。因为与俄罗斯接壤,所以传到了哈尔滨,经哈尔滨人的加工,被称为哈尔滨一绝。这种面包是圆形的,大概有五斤重,味道别具芳香。尤其是刚刚出炉的大面包,外皮焦脆,里面松软,香味独特,又宜存放,是老少皆宜的方便食物。
黑龙江省有哪些 特色的风土人情 景致 好玩的地方 好吃的地方 ?
黑龙江省是北魏和辽、金、清朝的发祥地,是自古以来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在这里欣赏少数民族歌舞、品尝少数民族饮食的同时,也将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景观盘点】
1.自然与美的天堂——大庆杜尔伯特阿木塔草原蒙古大营
阿木塔山青、水碧、天蓝、草绿、林幽;那珍珠般的牛羊,洁白的鲜奶......那水天一色的阿木塔湖,飘香的农田,构成了衣服多姿多彩的美妙画卷。
2.渔猎民族的历史见证——大兴安岭塔河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大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形象地描绘出了鄂伦春人的狩猎生活。
3.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佳木斯敖其镇
敖其镇位于佳木斯市境西部,地理位置优越,南临完达山脉,北靠松花江畔,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山水秀丽,景色怡人。山上林木繁盛,野径通幽,引人探寻;山下沃野千里,水天相接,一望无际。
4.关东民俗版“清明上河图”的风情再现——绥化兰西黄崖子关东民俗旅游文化村
墙角的牛皮靰鞡、展厅中央的木犁杖、土墙内的煤油灯、树上的蝈蝈笼……民俗展馆用实物、语言、图画等方式详尽地介绍着过去的生活。账房、堂屋、长工屋、伙房、酒坊、炮楼的陈设都是遵照当时的乔家大院布置的,真实再现了当时关东人的生活场景。
5.草原上的百年老村——齐齐哈尔富裕牧场柯尔克孜民族村
齐齐哈尔柯尔克孜民族村 柯尔克孜民族村位于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富裕牧场场部西南6.5公里处,西靠嫩江,南面乌裕尔河,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村。
6.赫哲族风土人情的集中展示地——佳木斯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度假区
东、北、南为群山环抱,中为盆地,西临莲花河口。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度假区面积16.4平方公里,区内建筑风格独特、环境优美、生态完好、内容丰富、设施完善,是国内一流观光、休闲、度假、休养胜地。
呵呵,这里介绍的只是冰山一角,美丽风光还待你亲身游历!
【风土人情】
黑龙江省以寒冷著称,可这里的人们却不畏寒冷。在北风刺骨的数九寒天里,有些人竟不戴帽子在室外长时间地工作或活动。更有趣的是,黑龙江人喜欢在大冬天里吃冰点(冰食)。
哈尔滨冬天有一项最勇敢的体育活动,那就是冬泳。 哈尔滨的冬天以寒冷著称,室外到处是冰天雪地,吐口唾沫很快就结成冰。可是有些勇敢的人,数九隆冬却敢在寒冷刺骨的松花江里游泳,真是令人震惊。
冰雕是我国北方的民间艺术,它是以冰块作原料,用雕刻工具将基雕刻成 立体形象,然后摆在户外,供人们观赏。雪塑也叫雪雕,是将冬天的白雪堆积到一起,然后雕塑成各种形象,供人们观赏。哈尔滨的冬天,冰雕、雪雕白天看上去晶莹剔透;夜黑则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