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巩义市有什么景点?

竹林长寿山、康百万庄园、浮戏山雪花洞、杜甫故里、北宋皇陵、青龙山慈云寺、偃月古城。

竹林长寿山是中原地区面积大、种类多、观赏周期长的红叶观赏胜地,主要包括北山公园、南山游园、龙龟山、五连池等景点,游览耗时约2小时。结束后前往风情古镇就餐,风情古镇位于竹林景区内,集民俗演艺、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遗展示、民宿客栈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富甲十三代,兴盛四百年”的康百万庄园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16万余平方米,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取“金龟探水”之势,被誉为中原古建典范。其家族独特的“留余”思想和极富远见的管理制度,至今都有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浮戏山群峰逶迤,嵯峨耸立,夏季气温18-24度,森林覆盖率达89%,拥有中原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各具特色的洞穴100多个。著名的雪花洞四季恒温14.7度,拥有173米的雪花长廊和非常罕见的石葡萄、石珊瑚、雪花石,有“天下第一雪花洞”之称。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站街镇,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景区由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诠释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爱国主义诗人。

规模宏大的北宋皇陵是我国现今保存完整的两大帝王陵墓群之一,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绵延占地156平方公里,其石刻造像群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馆。

青龙山慈云寺古称霍山、天陵山、其山势陡峭、峰峦高耸、悬崖比例,后寺河千回百转穿山而过,玲珑的山势和林石、泉水相映成趣,景色优美。群山环抱之中坐落着千年古刹慈云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寺庙,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取经归来曾在此讲经说法,被称为“华夏作寺之始”,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之誉。

偃月古城以巩义石窟寺为依托,以河洛文化为底蕴,建设有文化街、景观街、美食街、民俗体验街、非物质文化展示街、河洛文化墙、戏曲广场、大舞台、中心广场、佛山禅湖等内容。

巩义为"郑州-巩义-洛阳工业走廊"核心城市之一。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连续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39位;2011年确立为河南省直管试点县市,巩义市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

二、巩义的详细简介

巩义历史

巩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 30 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地区之一。境内有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多处。夏代曾建都斟郡(今稍柴、罗庄一带)。西周、春秋时,巩为巩伯国。战国,称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 249 )置巩县。巩县以 “ 山河四塞、巩固不拔 ” 而得名,历代因之。又因地扼古都洛阳,故史有 “ 东都锁钥 ” 之称。巩义为历史古邑,是古代名人活动和墓葬的宝地。据先秦典籍载,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等都曾在这里活动,创造了为后人称道的尧天舜日式的稳定与繁荣。境内的古斟郡(今销柴、罗庄一带)曾是夏王朝建都的地方。汤(前 16 世纪期间),大旱七年,汤以六事自责,身祷于桑林之野(今鲁庄一带);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前 11 世纪期间),至鲸水(巩义西北部,滨黄河),见殷大臣胶见;西周穆王(前 947 一前 928 )初, 东游黄泽(今和义沟村),宿于曲洛;春秋时代,周敬王十月二十一日到郊(罗庄附近); 秦朝二十八年(前 219 ),始皇帝出巡,经巩东去;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 ( 400 )九月,孝文帝元宏在小平津(今康店裴峪)阅兵;隋大业元年( 605 )八月,炀帝巡游江都(今扬州),从话渠口坐小朱舰途经洛口(今河洛镇洛口村),换乘大龙舟入黄河南下;唐太宗贞观 19 年(公元 645 年),太宗驾临巩县石窟寺朝佛;唐朝睿宗太极元年,诗圣杜甫诞生于南瑶湾(今站街镇南瑶湾村);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 )二月,太宗赵员到巩义,住洛口,赐西山名“太平岗”;真宗景德 4 年(公元 1007 年), 真宗赵恒驾临巩义,祭把永安请陵;清朝光绪二十七年( 1901 ),慈接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返京,途驻驾巩县城(今站街镇老城村);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四月,宋太祖赵匡于永昌陵(今西村镇常封);至造三年( 977 )三月,太宗赵灵葬于永熙陵(今西村镇涵论村东);乾兴元年( 1022 )十月,葬其宗赵恒于永定陵(今芝田镇蔡庄岭);仁宗天圣元年( 102 ),寇准归葬于孝义保(今芝田镇寇家湾);嘉佑八年( 106 )十月,葬仁宗赵侦于永昭陵(今巩义市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