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产品商超渠道的劣势

费用高,准入标准高,程序繁琐,且渠道运营成本高。

高端蔬菜损耗较大,加之各种促销费、年节费、海报费等

多数高端专卖柜盈利困难。虽然高端食品在超市渠道的销量呈上升趋势,但在所有食品类的销量中所占比重甚小。在超市销售渠道中,由于高端农产品销售量小,进店费用高昂,新品牌很难打开销路,实现盈利。

总体来说,超市适合己经具有品牌效应的商品的销售,通过超市来建立新的营销品牌比较困难。还有一种是以小型生鲜蔬果超市为终端的销售渠道,渠道运营管理相对更灵活。

农产品(farm produce)是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大米、高粱、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各个地区土特产等。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及其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

二、土特产销售的土特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土特产的销售方式和现代商品的销售方式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要使土特产成为畅销的商品,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适应。有些东西可以改,有些东西不宜改,但怎么做会更好,是要付出时间和代价的。

因此目前市场上的土特产存在诸多问题。

1、没有厂名厂址的三无产品;

2、包装低劣,档次不够;

3、外包装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要么地址不实,要么地址不详,甚至地址混乱,有的连起码的生产日期和合格证的标识都没有;

4、假冒现象严重,规范管理跟不上;

5、有些产品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6、缺乏有效的产品标准,有的标准代号不符;

7、有些家养,假冒野生;

8、同一产品,包装不同价格相差很大;

9、采用价格战、回扣战等一些比较原始的营销手段。

所以“土特产品”要变成“商品”的一跃,还有很多东西要做,才能实现接轨。

三、开土特产店前景怎么样

土特产是指当地极具特色的农产品,虽然在其它地区可以复制种植,但品质远远赶不上当地的这一方水土。目前很多人都想开开土特产店,但是不知道,开土特产店前景怎么样?

1、 产品利润高。土特产在经过包装和宣传之后,销售价格是收购价的几倍。比如,收购价在36元左右每公斤的土鸡蛋,超市售价不低于60元每公斤。很多景区卖的酱最便宜的是15元每斤,可是每斤的成本一般不超过5元。

2、 产品市场潜力大。土特产作为一种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绿色健康食品或富有特色的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大部分人每去一个新的地方,都会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回来给亲朋好友,而且现在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游客都会高价购买当地的土特产,从而带动土特产专卖店的销量。另外,现在很多送礼的人也会选择土特产。因此,土特产的市场前景良好,在土特产上的消费也将形成一种新的潮流。

3、 消费者购买力强。光有消费对象还不够,决定商品能卖出的另一个因素是购买力。随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有了质的提高,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外,还有多余的钱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土特产因为食品健康绿色,工艺品富有当地特色,愈发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

综上来看,开土特产店虽然也会有一定风险,但是在开店之前,对店铺选址、商品价格、目标消费群体、供货渠道、以及当地的市场行情等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后,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

四、做土特产的生意怎样?

主要是看你作什么土特产,如果本地是个旅游区,就不错,否则的话,你就得选择别的地方去做生意,土特产必须是出名的,生意是不熟不能作的.你有熟悉的东西吗?

1 地方土特产的“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在经济学里经常用,说的是在一个牧场里,牧场是公有的,而畜群是个人的,于是每个牧民都想多赚钱,无节制地增加牛羊数量,结果牧场因为过度放牧而成了不毛之地。

由于土特产的地域特点很强,北京的烤鸭、西藏的冬虫夏草、宁夏的枸杞、山东的大花生、新疆的葡萄……许多具有产地特点的土特产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起到显著的影响。所以一些地方特产现在也成了一块“公地”,金华火腿、重庆火锅底料、山西老陈醋相继被媒体曝光,但凡跟浙江金华沾边的生产火腿的、在重庆靠火锅底料混饭的、在山西以醋谋生的,都想沾“公地”的光,用金华火腿、重庆火锅、山西陈醋的招牌招揽生意,说白了,就是不用白不用,他们的理由似乎也能说过去,因为我是金华的、我是重庆的、我是山西的,搭车寄生,鱼目混珠。结果是有人上树摘果,却没有人给树浇水施肥。

目前许多地方的土特产面临着同样的命运,比如德州扒鸡、陕北红枣……这些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

4、 土特产营销贫乏

1) 面对竞争,土特产往往陷入血腥的“价格战”与“低档化”运作。

由于土特产的营销起步较低,因此几乎没有一个成熟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同时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在一时间都会挤入这个市场分得一杯羹,所以所有的产品就会在一种低档次的运行中,大打价格战,最后不但个人挣不到钱,还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 由于缺乏策划,成为“没有品牌,没有包装,没有卖点”的“三无产品”。

对于土特产品的策划,不是在某个方面,而是综合的,因为土特产在现在的市场中发展,消费者的接受心理和要求已经大大改变,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产品和营销提升计划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环环相扣的计划,而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企业去关注、去策划,事实上也缺少这样的人才。所以很多的土产品难登大雅之堂,在消费中缺少真正的消费意见领袖,难成气候。

7、 土特产区域牌

十大名茶之首的龙井茶,黄土高原的红苹果,国酒之称的贵州茅台,景德镇的瓷器……正是独特的地理来源赋予了它们独一无二的特殊品质,土特产的地理标志很大程度上就是土特产的“保护伞”。

地理标志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准,是推动土特产走向市场的重要工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可以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茶叶、花生、调味品、苹果、茶叶、榨菜等土特产声名远播,身价倍增,成为创收的“金字招牌”。比如陕西的苹果、河南信阳的毛尖茶叶、重庆的涪陵榨菜等等。

我国历史悠久的土特产品很多很多,这些土特产品应该抓住这个地理标签,让更多的名优特产走出地方,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但同时要谨记不能因为数量而牺牲质量,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龙口粉丝、金华火腿因部分企业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导致自毁信誉的典型案例就是前车之鉴。

8、 产品创新

兵马俑穿着花衬衫,一听你就会在心里产生一种好奇。在西安,出现彩绘兵马俑,分别绘有民间剪纸、安塞腰鼓、皮影等图案,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生动展现了陕西的文化元素,也再现了兵马俑的时尚价值,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称赞。

对于土特产来说,也可以打破固有的单一的概念,实行新的的尝试和改进,像这样进行产品创新的土特产还不多,不能说土特产就不能创新,只要你是商品,就得先具备商品的属性,土特产也不例外。如果有好的载体,独特的思路,土特产也可以活灵活现起来,增强土特产的核心价值。

9、 包装提升

既然是土特产,在以前,就谈不上包装。要适应现代的商品竞争,在包装上就得下大工夫,人的形象很重要,产品的形象也很重要,我们要研究在消费者心目中,对某一特产的形象应是什么样的,以此来确定我们的形象设计,就像这个姑娘喜欢的是绅士,那我们就不要穿牛仔一样。

同时要尽量避免雷同,比如要表达绿色,就简单的搞一片绿色,看现在超市里的土特产品就能看出来,红枣的包装就是一片红,猕猴桃干的包装就是一片绿,如此大的雷同跟没有特色的包装是一样的效果,而现有的土特产品,普遍对形象力的研究不透彻,达不到让消费者一看就觉得是最好的土特产品的感觉,不能用视觉很清晰的表达产品的风格,达到了让人一看眼前一亮,仿佛回到乡间田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