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有什么特色小吃或者特色美食之类的,介绍介绍?

西安的特色小吃或者美食有:胡辣汤,锅盔,腊汁肉夹馍,臊子面等

1、胡辣汤,又名糊辣汤,起源于河南中部,尤以周口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最为出名。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由多种天然中草药按比例配制的汤料在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头汤做底料的胡辣汤,其特点是汤味浓郁、汤色靓丽、汤汁粘稠,香辣可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河南及河南周边省份都喜爱和知晓的小吃之一。

2、陕西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3、腊汁肉夹馍是陕西特色小吃之一,肉夹馍的叫法源自于古汉语中。传统的陕西腊汁肉夹馍的制作方法包括卤汁腊肉的制作(选料与刀工、腌渍风干、卤肉)和白吉馍的制作。主要选用五花猪肉、面粉、高汤等原料加入各种香料和调味料加工而成。

4、臊子面是西北地区汉族传统面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在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流行。臊子面历史悠久。其中也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鸡蛋等,做法简单。在《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这里的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

二、陕西咸阳有什么特色小吃

民院十字那有一家羊肉烩面,20多年的老店了,很便宜,味道也很不错,不过知只适合自己去吃,不适合请朋友。

乐育路的老段家哨子面这个就不说多少了,也是几十年的老店了,适合和朋友一起去

火车站那的老王家烧鸡(清真的)

永绥街的蒙记小军烧烤,原来在北平街的,现在搬家了

7厂十字的袁记肉夹馍那可是袁记的第一家店,地地道道咸阳肉夹馍,西安的也是后来才发展过去的。

嘉惠后面的炒凉粉

三、咸阳有哪些特色小吃 咸阳特色小吃推荐

1、锅盔牙子。锅盔牙子就是咸阳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名吃之一。咸阳北平街的史家锅盔牙子,锅盔牙子的馍是半圆形,烤的非常非常酥脆,腊汁肉依然很香,咬上一口,嘎嘣脆,满口留香,这都是咸阳人的味道,也是咸阳人的童年!

2、彬县御面。彬州御面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州著名的传统小吃。看着雪白,吃着劲道,可以凉拌,可以浇汤,还可以炒或者红烧,总之味道好极啦。虽然御面在礼泉是非常有名的美味佳肴,但是由于工艺复杂,少有人会做,所以在西安几乎看不到有卖的。

3、蓼花糖。蓼花糖,起源于陕西省三原县,它呈圆鼓槌状,个大体轻,外面金黄色一层饴糖上裹满炒熟的白芝麻,里面是蓬松的糖芯,会更酥脆些,一口咬下去油香甘甜,滋滋作响,连粘在嘴边的芝麻粒都舍不得错过!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

4、普集烧鸡。咸阳市武功县出名的普集烧鸡制作极为讲究,有近50年的历史。到武功,普集烧鸡是必吃的一道美食,年代久远,外脆内酥,唇齿留香,入口即化。

四、彬州御面作文400字

资料参考“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

  美食传说

  相传为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时夫人姜女所发明。建都咸阳、长安的秦汉唐各代,彬地御面一直为宫中食品,故称“御面”。虽经3000多年的演变,淤面仍是上述姜女首创的四道工序,就是洗淤面、炼淤面、蒸淤面、切淤面。现在又加了压淤面,即将蒸熟的淤面压制成餄络。现在又加了压淤面,即将蒸熟的淤面压制成餄络。

  制作方法是:取上乘精粉适量,拌匀揉成面团,将面团放于凉水盆中反复揉洗,直到洗净面筋为止。再将洗出的面水过箩沉淀,在凉快干净处沉淀一夜。第二天滤掉沉淀在上面的清水,把粉浆用小火在锅内提炼成团,人工搓成小块、笼蒸一小时后出锅,用餄络床压制而成粉条状。或用文火在锅里边搅边炼,炼成半熟为宜,再揉成细长条,置于笼内蒸熟。然后缓缓晾冷,用锋利刃片切成极薄的片,佐以蒜泥、姜末、陈醋、精盐、香油,即可食用。御面筋光柔软,晶莹透明,光滑爽口。

  彬州御面以色纯如玉、味美筋甜、光滑爽口、久食不厌的品质,深受社会各个阶层的喜爱。2003年4月,彬县肖新战制作的御面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2003年10月,被陕西省烹饪协会评为陕西省名小吃。

五、彬县美食

1、荞麦凉粉:彬县地方风味特色小吃。用荞麦加水制作而成。清凉爽口,增进食欲。

2、扯面:外观油光黄亮,出锅香气扑鼻,入口光筋爽利,十分诱人食欲,不失为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面食。

3、五香猪蹄:色泽红润,鲜亮可人,浓香四溢,百吃不厌,已成为彬县名小吃的主打品牌。

4、酱汁肘子:彬县地方风味特色肉食品。色泽鲜亮,嫩烂爽口,香味四溢。

5、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

彬县彬县又称彬州,陕西省直辖、咸阳市代管,地处渭北高原西部,泾河中下游,东邻旬邑县、淳化县,西连长武县和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南靠永寿县、宝鸡市麟游县,北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接壤。南距咸阳120千米,省会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全市总面积1185平方千米,辖8个镇2个街道156个行政村。

六、彬县的风味小吃

彬县御面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相传为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时夫人姜女所发明。姜女是《诗·大雅·绵》中盛赞的贤美聪慧夫人,以善于烹调著称。后来古公亶父由豳迁岐,途经乾县梁山,姜女也将御面制作技艺带到了乾县、岐山一带,只不过因水土关系,那里的小麦面粉做成了流传至今的“面皮”。过了100多年,古公亶父的重孙周武王灭商建周,亲自来祖地豳国朝拜,专要曾祖母创始、曾祖父命名的玉面吃。由此淤面又称为“御面”。

建都咸阳、长安的秦汉唐各代,彬地御面一直为宫中食品。清慈禧太后晚年喜欢翻阅历朝案卷,对周人先祖居豳的历史及《诗·豳风》颇有研究,因而在颐和园修了“豳风桥”,她竟然从古籍中查到了3000多年前周太王元妃姜女制作淤面的记述,深为感动。后来八国联军入侵,慈禧逃到西安时,特地点了邠州淤面虽经3000多年的演变,淤面仍是上述姜女首创的四道工序,就是洗淤面、炼淤面、蒸淤面、切淤面。后来又加了压淤面,即将蒸熟的淤面压制成饸饹。制作方法是:取上乘精粉适量,拌匀揉成面团,将面团放于凉水盆中反复揉洗,直到洗净面筋为止。再将洗出的面水过箩沉淀,在凉快干净处沉淀一夜。第二天滤掉在上面的清水,把粉浆用小火在锅内提炼成团,人工搓成小块、笼蒸一小时后出锅,用饸饹床压制成粉条状。或用文火在锅里边搅边炼,炼成半熟为宜,再揉成细长条,置于笼内蒸熟。然后缓缓晾冷,用锋刃片切成极薄的片,佐以蒜泥、姜末、陈醋、精盐、香油,即可食用。御面筋光柔软,光滑爽口。2003年4月,彬县肖新战制作的御面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杏仁油茶彬县地方风味小吃。制作方法是用面粉加香油炒成蛋黄色、将香料研细成粉、杏仁用水煮泡去皮一分为二,芝麻炒成蛋黄色。锅加清水,下香料粉、食盐,水开后下油炒面制成稀糊状,下入杏仁瓣和芝麻即成。每天早上端一碗油茶,泡入彬州麻花,既经济又实惠,更别具一番风味。2003年4月,彬县一品鲜制作的杏仁油茶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桂花蜂糕彬县地方传统民间小吃。用小麦加蜂蜜做成。原料是,按普通小麦面粉1000克、蜂蜜400克、菜籽油150克比例配料并加入糖桂花、鸡蛋等。制作方法是:先发酵“起面”,再加碱,加干面粉,蜂蜜、清油揉和成团或条状,经反复加温发酵后,使面团软而不流,倒在垫有面饼状底衬的蒸笼上,加热蒸熟。出笼冷却后,切成菱形小块,即可食用。蜂糕状如蛋糕,甜酥绵软,冷食如酥,热食如饴。现为彬县一品鲜饭店小吃名点之一,2003年4月,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