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山西的名胜古迹的介绍视频
1)平遥古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今山西省平遥县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明信片的主图再现了这一风采。
(2)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浑源县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距大同市65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自古以来,这里一直就是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
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大约为公元471至523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存寺院建筑是明、清两代修建后的遗物,背山面东,好似嵌于恒山上的一座精美雕刻。
前人曾以“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的话语来概括悬空寺构建之精妙。此语果然言之甚对。悬空寺的楼阁殿宇危楼耸起,对峙而立,离地约有百尺,附于绝壁之上,着实令人惊叹。目前,寺内共有殿宇40间,之间有栈道相连,曲折迂回,参差有致,高低错落之间凸显寺院布局之精密。
二、吉林省有什么风俗?
吉林当地特色风俗:
1、秧歌
东北大秧歌秧歌是我国汉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十分悠久。
目前,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杆、背杆、橛杆等多种表现形式。通常还把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推车、打霸王鞭等民间舞蹈结合在一起。
地秧歌是几种秧歌中最为普及、最灵活的一种。关于吉林地秧歌的渊源,有几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元朝忽必烈称帝建立大元帝国之后,把百姓每五十户编成一队,派一个元兵看管。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元兵为了防止百姓们聚众谋反,就把各户男子集合起来,由他领队唱唱跳跳。后来这一活动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的秧歌。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吉林传统地秧歌中有“老挞”(指元兵)这个人物,并且是秧歌队的领头和指挥。
江城的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有淳朴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欢快、豪放矫健、质朴憨厚、幽默诙谐等艺术风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和逗狮子最为著名。
2、踩高跷
踩高跷,是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春节、元宵节、庙会等传统节日里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吉林地区也很盛行。流行于我们吉林地区的高跷内容较为丰富,传统高跷扮演的人物有头跷(武扮公子)、二跷(武扮旦角)、渔、樵、耕、读、青蛇、白蛇、许仙及一般的上装(女角),下装(男角)等。
踩高跷的表演艺术性很强,要求演员具有较好的基础,除在行进中和广场上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的大场外,还有两三人为一组表演的小场。小场秧歌的表演多以特技为主,也很吸引人。如今,高跷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它或扮演成活报剧,或扮演成戏中角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3、龙舞
“龙舞”是一种形式完美,具有较高艺术技巧的舞蹈。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龙舞的表演形式也多姿多彩,在东北,群众把龙舞归于秧歌范畴,习惯称之为“耍龙灯”。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用舞龙祈祷神灵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耍龙灯的动作很丰富,吉林地区比较流行的有“龙操水”、“龙卧沙”、“小花子”、“掏腰窝”、“金龙盘玉柱”等多种形式。其艺术特点是气魄宏伟,舞姿生动,变化多端。但无论表演哪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在今天,舞龙成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重要节庆期间,最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舞蹈艺术。
4、跑旱船
流行于吉林地区的“跑旱船”多随秧歌队活动,属秧歌杂耍部分。“旱船”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都是渔翁做解缆绳等模拟动作,渔妇乘船前行,二人轻荡漫舞。现在也出现了许多新内容。比如,“喜送公粮”、“夫妻赶集”等形式,更为群众所接纳和喜闻乐见。
5、狮子舞
“狮子舞”是拟兽舞蹈,是我国民间舞蹈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它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现在,我们江城所流行的,是著名的“北狮”派,俗称为“逗狮子”,归属秧歌类。舞狮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美,伴着欢天喜地的锣鼓声,更显得喜庆有余,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
吉林节庆活动:
吉林省的地方节日性活动很多,以“长春电影节”、“长春汽车博览会”、“吉林市雾淞冰雪节”、“通化人参节”等较有影响。两年一次的电影节在八月中下旬举行,每次电影节都有海内外电影界名星及大腕参加,备受瞩目。汽车博览会和人参节则以招商活动为主。雾淞节在每年最寒冷的一月份举行,因为只有这时才是观赏雾淞奇景的最佳时机。
1、雾凇冰雪节:
时间:每年1月份
以观赏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为主,节庆活动时间约1个月。期间举办盛大的东北大秧歌会,松花江上放河灯、彩灯,五彩缤纷的彩船游江会,焰火晚会,国际及全国性的滑冰滑雪及冰球赛事,各种大型的商品定货、洽谈会和旅游产品交易会以及冰灯、冰雕游园盛会。目前,雾凇冰雪节已举办五届。
2、北山庙会:
素负盛名,向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誉。
北山寺庙具有佛、道、儒三教圆融共处的特点。每年进入夏历四月,庙会接连而来:四月初八佛诞节、四月十八的娘娘庙会、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五月十三的关帝庙会。其中以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最为热闹。自康熙三十年建药王庙,就逐渐形成一年一度的庙会。近年来,庙会更是盛况空前,每年游人都在30万以上。
庙会期间,香烟缭绕,钟磬齐鸣,男女信士虔诚礼拜。山上山下,人山人海。山下有马戏杂技表演,卫生知识展览宣传。国营商店、私营企业、个人摊床百货杂陈。各种风味小吃比比皆是。
北山庙会已是东北最大的民俗旅游节会。
3、江面捕鱼:
时间:每年隆冬季节
地点:松花江或松花湖上
简介:到吉林市旅游有一个活动很值得参与,那就是在冬季的江面上捕鱼。首先要为出江捕鱼的渔民们敬壮行酒,之后跟随30多艘渔船同时出江捕鱼。在捕鱼现场,开江鱼欢腾跳跃,您可以体验渔民喜获丰收的快乐。捕鱼结束后,可以在爱林度假渔港湖边搭建8个灶台,与捕捞的开江鱼和洁净湖水为原料,用原始的烹饪方式制作“江水炖江鱼”。
三、急求介绍地方体育特色的视频。急!急!!急!!!追加赏金
1黎族人在庆祝新春时,都喜欢跳竹竿运动。跳竹竿是一种古老独特的活动,也是一项令人陶醉的文艺体育运动。它不但姿态优美,富于节奏,而且气氛非常欢快热烈,吸引众人
2 叼羊
英勇的哈萨克族人,有一种传统的马上游戏——叼羊。据说,这种游戏最早是从阿尔泰一带发展起来的。如今,所有的哈萨克族牧民,仍然把它继承了下来。 叼羊,不仅是哈萨克族牧民所进行的一项扣人心弦的马上游戏,而且是一种力量和勇气的较量,马术和骑术的比赛。一般都在节日期间举行。因此,每当节日前夕,牧民们就要派出代表,到各个毡房去张罗叼羊的事,并进行选择地点、确定日期的工作。叼羊这天,广大牧民,不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来到指定地点,习惯而自觉地站成一个大圈,进行围观。
3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纳西族的东巴跳、彝族的阿细跳月、高山族的背篓球、回族的斗牛、藏族的“碧秀”、土族的轮子秋、朝鲜族的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壮族的高空舞狮、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哈萨克族的马上拾银、塔吉克族的叼羊、蒙古族的赛骆驼和赛马、达斡尔族的“波依阔”等。这些传统的民族表演项目,是由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而来,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关键词在这里了,你自已搜搜看吧,看中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