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地方文化特色不仅是指民族文化特色,也可以考虑以宗教文化特色,有些地方深受宗教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等方面都是围绕宗教而展开的,因此整个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以宗教文化为主题
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体现地区建筑特点?
主要是将富含地方建筑特色的建筑元素融合进方案设计中,不能生搬硬套。在设计时要多搜集当地较为普及的近代及之前的建筑资料,并归纳其共同点,结合现代建筑技术灵活运用于方案中,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把握,可以借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处理方法,形象而不照搬。
在当代设计中如何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中华文化经历五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和审美情趣。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大量的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设计界中暂露头角,加深了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如何有效地运用中国的传统元素来做设计,并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之服务于现代人,成为现在设计研究者不可忽视的课题。
笔者持着学习和探讨的态度,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人的记忆系统中己有的经验、信息等对于设计的影响,并以中国元素的视觉形象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来阐述其在当下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一、认知心理学与现代设计
1.认知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研究的是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在这个系统模式中,记忆系统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记忆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象、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在记忆系统回忆和再认的过程中,存在对于先前的信息和经验重组和创新,因而,这个过程对在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设计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2.记忆系统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阿恩海姆在他的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当中,曾经提出过:“我们得到的最新形象,是储藏于我们记忆仓库里的大量形象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在艺术设计一中,我们所得出的新的视觉形象都和我们记忆系统中的经验有关,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记忆系统中的经验和信息的视觉形式进行复制和重组。因此,如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中的运用,可以这样认为,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把存储在记忆系统中的不同记忆类别的元素信息进行提取、重建或者重组,通过创造性思维将信息编码输出,用产品的形式或者视觉形式反映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中。如何将记忆系统中的传统元素重建或者重组?我们应该首先存储或者理解传统元素,才能更好地驾驭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正确应用。
二、中国元素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形态的应用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形而上的,而在艺术设计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实际上是对这一意识形态进行了物质化,以可视的形态,通过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最终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实际上是对其视觉形态的运用。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进行设计,重点在于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态来表达某种志趣、情感和思想;或是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将传统的设计语言渗透于现代的设计之中,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似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唤醒个人的记忆与民族的记忆,进而体现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具体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复制和仿制。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如色彩、造型以及纹样,遵循原有结构上的韵律、节奏和秩序,采用“传统外观,现代结构”或者“现代外观,传统结构”等方式,与现代事物相结A e进行重组和重建。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文化视觉形态的一种借用,并非机械的照搬,而是要运用现代事物作为载体,做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
由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卢昊悉心设计的中国限量版法拉利599 GTB Fiorano跑车就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中西合璧的最好例子。卢昊用现代创意的手法将中国古典元素—宋代哥窑开片瓷器式的纹理通过手工漆绘形式在车身上。方向盘点火按钮上“启动”和转速表上“零一十”的字样,均采用中国书法篆体。将中国元素和西方现代事物完美结合在一起。
2.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变异和进化。对元素的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这是当前设计中广泛使用的方式。设计师在丰富的文化传统中去捕捉和发现美的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提取适用的材料,使其成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同时对这些提取的元素进行转化和抽象,根据形象的构成,结合现代构成意识对中国传统艺术重构。用现代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去重新阐释和发掘传统的精华,寻到东西方文化的接合点,再有效的与设计作品相结合,形成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设计作品。1998年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转化处理典型的例子:设计师将古典的“塔型”结构运用到一个现代的摩天大楼的建筑设计中,没有将中国塔形生硬的放大,但整个建筑的比例是与中国塔形美学比例和力学是相吻合的。建筑师将中国传统的密檐式塔作为设计构思的原点,将密檐式塔的韵律、轮廓线及细部加以高度的概括,使用“高技派”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建筑的精神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构造手段表现出来。
3.透过文化元素表象寻求思想根源。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中寻求构思源泉,推陈出新。吴良墉先生设计的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群,它是传统文化及建筑思想运用的成功范例。
孔子研究院的园林设计采用的方式是古代的“书院”方式,构思精巧,布局严谨。设计中在建筑的北面堆土以象征坐山,南面堆土以象征案山,同时建筑左面引水成渠以喻青龙,前面的小沂河正对应风水中的“金带环抱”,整个布局体现了传统的文化观,也气和了传统的风水说要求建筑的选址负阴抱阳,前面有案山,背面有坐山的要求。整个设计还运用提炼的传统元素,充分使用隐喻的手法,将多种古代建筑元素作为设计的原型,并按照现代的美学观加以变异,来重新演绎传统。
三、结语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运用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样,观者欣赏设计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了解认知过程的发生,不管是对于创作还是审美欣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记忆系统中存在的文化背景和经验,是促使我们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设计的原因。我们所处社会的文化语境充分的激活了记忆系统中的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思维,我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进行重组和重建,使我们设计出来的作品既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又不失现代感,还能符合国人的审美心理。
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表现一个地区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1、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文化特征是什么?相比较其他区域当地的特色和特殊人物
2、将文化特征区域特色以具象或抽象的图像文字雕塑小品等表达出来
3、整体风格的符合
4、植物造景的应用,当地特色植物种类和种群的运用
特色农贸市场设计如何融入当地文化?
农贸市场设计要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在形象设计中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的挖掘,整合地方文化的内涵和设计,进行多层次的深入阐释,突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城市形象的输出窗口。
市场设计应有利于经营者的管理和交易
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贸易和销售的市场,经营者是农贸市场经营活动的领头羊,摊位是农贸市场生存的利器,市场设计应有利于经营者的经营和交易,整合农副产品的特色要素、人文习俗和经营者的特色管理标签等。
通过艺术造型的综合组合,特色道具色彩装饰和材质质感的变化,建立个性化的展位风格,打造出视觉效果,突出商品特色的价值,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创造独特的市场展位。
在摊位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从经营者的角度对经营氛围的感知,注重经营者的人文关怀,注重实际的营销效果,最大限度地满足经营者的日常使用需要。
在设计摊位时,可将广告、宣传海报、营销黑板板等要素融入摊位设计,并将展位下部设计为存放商品的储备空间。
不同的展位设计有细节上的差异,摊位的设计应该根据摊位的宽度、操作深度和桌子的高度来设计,详细的设计应该改进,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例如蔬菜展位设计更丰富,水果展示更美观,可以激发**欲望,如何使肉品展示显得更新鲜,这些都是展位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将民族地域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实际上就是将民族文化元素进行相应的整理。下面是我分享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一下吧。
1 地域文化于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因为地域文化不仅是当地的特色,也应该逐渐融入到当地的建筑设计中,其中,可以先从当地的园林设计着手。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可以显示出当地的建筑特色,现在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飞快,大部分园林景观设计都没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缺少人文情怀以及艺术特色。园林设计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们思想的结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可以促进当地地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将园林景观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相互联系,在一定方面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了解程度。树立正确的园林设计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增强当地居民对于园林景观的认识,使其支持当地园林景观和地域文化融为一体。
2 园林景观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的联系
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但具有人文的特点,而且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其中设计的对象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详细地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并能够切实有效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有进一步的了解,才可以在设计时充分吸收当地的地域文化理念。人们在参观园林时,从园林景观中可以了解到地域文化的历史性和时代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3 怎么样在当地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3.1 保留当地的地域文化传统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通常涉及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可以在后期的园林景观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一般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因为地域文化是设计师在设计时主要参观的理念。因此在设计图上不同的园林构造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般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灵感的体现,因此一旦涉及到需要关注人文特色的时候,就需要详细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
3.2 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灵感来源于地域文化
园林景观的设计一般涉及到自然科学以及人文情怀的特点。园林景观设计时,将地域文化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基本来源。通常来讲,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到的一般是当地的历史特色以及风土人情。园林景观的设计者应重点考虑设计的重点,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作品的主体结合为一体。当地的文化特色一般比较注重于文化是如何形成以及后期的发展。
3.3 将地域文化特色加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
一个地方的传统习惯以及艺术特色等都属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民间传统和节日气氛这些特点都能够涉及到地域文化。而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物,会通过园林的设计特色显示出当地的特色。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时,充分加入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普及地域文化。
3.4 通过地域文化宣传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能否得到体现,有时候也需要一个承载物来进行体现。地域文化作为当地的文化特色,就可以成为园林景观的宣传物。通过结合现代风格与传统习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