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一份关于旅游资源的调查问卷谁能告诉我咋做
一,中国旅游资源有关现状调查
1, 您目前旅游的频率?
一年两次
一年一次
两年一次
一年两次以上
两年一次以下
2,您目前旅游的花费占您娱乐消费的百分比?
20%及以下
20%至40%
40%至60%
60%以上
3,您旅游时通常会选择自助游还是参加旅行团?
通常自助游
通常参加旅行团
视情况而定
4,您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标准:
名山大川
名胜古迹
热门景点
专家或朋友的推荐
新晋景点,如中国最美的地方
适宜户外探险之地
5,您旅游所选择的时间:
利用周末
黄金假期
个人假期(七天以内)
个人假期(七天以上)
6,您目前旅游首选的交通工具:
飞机
火车
汽车
徒步
7,您旅游会选择什么标准的住宿地点:
民居
自助式或便宜的旅店
条件完善的宾馆
8,您旅游时会选择什么标准的饮食:
当地特色与风情
以自己固有口味进行选择
以价格高低进行选择
以卫生条件与服务档次进行选择
9,您2006年的旅游预算:
1000元以下
1000元至5000元
5000元至10000元
10000元以上
【 查看结果 】 二,中国旅游资源有关意见调查
1,您对中国旅游业现状的满意度: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补充留言
2,您觉得目前中国的旅游最需要改善的是哪方面
方便程度(例如住宿预定及交通状况)
舒适程度(例如景点的配套设施)
文明程度(例如景区的环境及人文保护)
游人素质(例如垃圾处理)
补充留言
3,您觉得目前中国哪些地方还应该扩大旅游开发规模
西部美景
东部海岸
东北三省
南方小城
边境游
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中获奖的鲜为人知的地方
补充留言
4,您觉得目前中国旅游消费是否合理?
收费偏高
人们用于旅游的消费需要开发
费用水准与所得服务不等价
合理
补充留言
5,您觉得中国旅游资源保护应该注意:
不乱丢垃圾
不从景区带走非卖品
拆除破坏景区的人工建筑痕迹
控制客流量
补充留言
【 查看结果 】
疫情下红旗渠红色旅游现状
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服务保障有力,客流整体平稳有序。疫情期间红色旅游景点红旗渠的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服务保障有力,客流整体平稳有序。景区内游人如织、秩序井然。景区入口处等待入园的游客彼此之间留出一米间隔距离,佩戴好口罩,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扫描二维码进行预约、核验,核验成功的游客有序进入景区。
本次疫情对旅游业有哪些影响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 这种流行病对旅游业有什么影响?元贝计划在春节假期和亲戚朋友一起旅游,但是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速度。那么这种流行病对旅游业有什么影响呢?
一、本次疫情对旅游业有哪些影响 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总体而言,旅游经济受到重创,影响是全面的,因此需要援助。由于今年采取的各种措施比非典期间的措施更加广泛和严厉,预计这次对旅游收入的影响将明显大于2003年13%的同比下降,属于行业中受打击最严重的领域。
1、国内旅游
最近,国内旅游业已经完全受阻,出现了悬崖般的下滑。受新疫情影响,居民已经终止了他们的旅游计划,关闭了主要景点,取消了大型娱乐活动。文化旅游系统的防控措施是否及时。自1月20日以来,所有景点和场馆都被连续叫停。1月24日,文化旅游部办公厅要求全国旅行社和网上旅游企业暂停团体旅游和“机票酒店”旅游产品的运营。毫无疑问,这将对中国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国内旅游业产生巨大影响,全年国内游客数量将下降20%以上。如果第二季度的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其滞后效应和负外部性将导致更大的影响。
2、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基本停止,影响深远。自1月29日以来,许多外国航空公司暂停了往返中国的航班;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疫情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导致团队形式的入境旅游几乎停止,个人游客形式的入境旅游受到极大影响。参照2003年非典的表现,将对入境旅游产生很大影响,困难时间长,恢复期长,预计比出境旅游的恢复滞后3-6个月。
二、如何挽救疫情情况下的旅游业
1、抓好旅游行业的防治工作
继续加强全行业的指挥调度,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疫情处理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做好旅游业的防控工作。例如,要求每个旅游经营单位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做好科学的预防和控制,并确保国内外游客和旅游业工作人员在旅游接待的各个方面不受感染。并专门成立了一个监督检查小组,去各个地方检查执行情况。高度重视入境旅游外国游客的健康和安全,会同民航、海关等有关部门做好防控工作。
2、对旅游企业给与专项补贴、扶持
在疫情的影响下,旅游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许多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现金流困难。政府应帮助旅游业尽快复苏,避免大量中小旅游企业倒闭,稳定旅游就业,给予旅游业专项资金,增加旅游发展资金甚至贷款计划。
3、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中国所有旅游区都开放自己的市场,消除旅游发展的障碍,创建没有政策壁垒、市场壁垒、交通壁垒和服务壁垒的无障碍旅游区,为游客提供宽松政策、畅通交通、互利共赢、服务满意的旅游环境。区域旅游合作的强度、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各合作主体更加活跃,合作层次更加丰富,合作内容更加全面,实现了双赢。
以上是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疫情对旅游业影响的精彩内容。点击了解更多:旅游朋友圈的美丽句子
关于乡村旅游的调查问卷
女 20-30岁 在读本科
A DE B B bB D C B E
发展自己的特色,并注意环境卫生
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统计数据解读
作者:文旅
7月15日,文化和 旅游 部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国内 旅游 数据情况。中国 旅游 研究院(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中心)总统计师马仪亮就有关数据进行了专业化解读。
一、国内 旅游 数据是如何生产的?
我国国内 旅游 抽样调查项目是经国家统计局审批同意、纳入《全国文化文物和 旅游 统计调查制度》的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通过电话访谈方式开展抽样调查工作,每季度抽选城镇和农村样本各1万个左右,根据问卷结果和“七人普”人口比例等推算出全国国内 旅游 人次及 旅游 总花费等数据。经过多年的实践磨合,该调查方法较为成熟,与国际通行的 旅游 统计方法接轨,数据结果较为平稳,与交通、商务等相关部门数据匹配度较高,能够基本反映国内 旅游 市场变化情况。
二、公布数据中对于 旅游 的定义和概念是什么?
世界上对于 旅游 的定义多达数十种,联合国世界 旅游 组织(UNWTO)对 旅游 活动的定义获得了相对广泛的认可,界定“ 旅游 是人们由于休闲、事务和其他目的而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我国《全国文化文物和 旅游 统计调查制度》将 旅游 界定为不以谋求职业或获取报酬为目的,离开惯常居住地,在外停留超过6小时,但不足12个月,到其他地方(旅行距离超过10公里)参观、游览、度假、探亲访友、疗养、出差(包括考察、参加会议、商务、销售等)或从事经济、 科技 、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活动。这次文化和 旅游 部发布的有关数据也均按照该概念进行问卷调查工作。有人说我国的定义中,对于出游动机过于宽泛,实际上这恰恰体现了与国际接轨。加拿大规定 旅游 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与获得报酬无关的目的”,法国规定“以休闲、商务等目的且不在停留地获得报酬”,西班牙认定的 旅游 动机“包括商务、休闲或其他个人原因”,南非对 旅游 动机的规定为“以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
三、此次发布数据与各地公布数据在口径范围上有无差别?
我国的 旅游 统计实践当中,全国层面国内 旅游 采取出游统计口径,各地则采用接待口径。出游统计口径表示从离开惯常环境到回到惯常环境的一次完整出游过程,无论游憩了多少个省、多少个市或者多少个景区,只计算1人次出游。地方的接待口径统计则不同,是按照行政区域内接待游客数量进行统计。
四、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内 旅游 业呈现哪些特点?
2022年上半年,全国出游总人次14.55亿,同比下降22.2%。我国国内 旅游 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年初平稳开局,二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2月中旬开始,国内多地暴发疫情,打乱 旅游 市场复苏节奏, 旅游 人次、 旅游 收入等核心数据骤降。二是端午节假期 旅游 探底回升。进入5月份,随着文化和 旅游 部制定印发《关于加强疫情防控 科学精准实施跨省 旅游 “熔断”机制的通知》,将跨省团队 旅游 “熔断”区域进一步精准到县(区)域,我国国内 旅游 市场逐渐复苏。三是游客消费偏好和出行方式显著变化。受疫情影响,人们出游时间呈现碎片化、出游距离呈现短途化,出游预算缩减。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代表的近距离、短时间、高频次的“微 旅游 ”“微度假”兴起,露营、休闲 旅游 等方式快速升温, 旅游 产品结构加速调整、持续转型,国内 旅游 在困境中萌生新的增长动能。四是疫情发生以来, 旅游 活动受疫情影响较大,致使部分数据季度间存在较大波动。
五、为什么 旅游 统计数据与个别行业市场主体的感知不一致?
2022年上半年,全国出游总人次14.55亿,同比下降22.2%;全国出游总花费1.17万亿元,同比下降28.2%。这其实是综合统计,既包含了一些业态的收缩,也包括了一些业态的扩张。 旅游 统计数据与个别行业主体判断不一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中远程 旅游 市场大幅下降,居民 旅游 需求就近释放。根据 旅游 的定义,只要离开惯常环境10公里6小时,符合 旅游 动机,比如城郊采摘、吃农家乐、露营、徒步、旅拍,以及都市内逛文化街区、探亲访友等,符合时空条件和具备 旅游 动机等要素就都是 旅游 的范畴。二是疫情期间 旅游 业态之间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旅行社、客运、景区、 娱乐 等业态景气度下降明显。同时,城郊民宿、露营及其衍生的 旅游 装备等业态逆势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