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民族特色舞蹈有哪些
孔雀舞、踢踏舞、麦西莱甫、扇子舞和狮子舞等等。
1、傣族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表演者化装为孔雀,舞蹈动作多为孔雀动作的摹拟和美化,动作矫健,形象优美,感情细腻, 舞姿姻雅。通过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 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 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为优美。
2、藏族踢踏舞
藏族民间歌舞,最初为宫廷舞。跳舞时舞姿着意于脚,脚蹬 硬底皮鞋,手臂随脚步而动作,伴以弓腰、转身等,依音乐节奏踢 踏而舞,并以此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多以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配以民歌,歌词生动,曲调流畅,舞姿活 泼,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
3、新疆麦西莱甫
“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 基础的维吾尔族歌舞。根据地城不同,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多郎麦西莱甫”最负盛名。它 的音乐是“多郎木卡姆”,用多种传统民间乐器演奏,配有以情歌和歌谣为内容的传统民歌。舞蹈反复五六轮后,即进入娱乐阶段,其内容有敬茶、对诗、 夺腰带、唱民歌、判官司等。
4、朝鲜族扇子舞
流行于朝鲜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据说流传已近z千年,最初是单人或双人舞,后演变为群舞。以扇子为道具,主要动作有“活阳舞”和“西蜜舞”两种。舞者在节奏舒缓的乐曲的伴奏下,潮潮 起舞,用手中的扇子,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呈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5、侗族狮子舞
是侗族人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舞蹈活动,主要分庆贺舞、戏狮舞和绿狮舞三种形式。庆贺舞是舞狮队在节庆之日舞着狮子挨门贺喜。狮子到达一家门前,主家用竹竿举着鞭炮鸣放迎接。狮子随即在门前跳着喜庆舞。主人赐红包钱,狮子以嘴含之.然后致谢。
扩展资料:
载歌载舞,自由活泼。中国民间舞蹈很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巧用道具,技艺结合。
中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灯、花伞等等,这就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能力,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情之所至,即兴发挥。中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在流传中,虽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但也都有即兴发挥的传统,特别是在一些民间舞蹈家的身上这一点尤为突出。在他们情感最激动的时刻,常常是能出现闪烁着独特光彩的舞蹈的时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族舞
二、民族特色舞蹈有哪些
民族舞蹈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新疆舞蹈
新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有:“赛乃姆”、“多朗舞”、“夏地亚纳”、“萨玛”、“那孜尔库姆”以及“盘子舞”等使用道具的舞蹈。
2、秧歌民族舞
汉族的一种大众化的民间舞蹈,现在主要是以东北二人转的风格流传到现在,它的民族性和风格等都是一最基本的民族化而形成的一种风格。
3、藏族舞蹈
云南藏区历来被誉为“歌舞的海洋”,每逢佳节、喜庆、重大聚会,人们便盛装欢聚,高歌狂舞,通宵达旦。云南藏族舞蹈主要有卓、弦子、热巴(勒巴)“尼西情舞”羌姆及“酒歌”“刀舞”“棍舞”“龙舞”等。
4、蒙古舞蹈
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马步最有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犷的气质。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
5、傣族舞蹈
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 、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
6、土家族舞
摆手舞,土家话为跳“舍巴”。称跳舞的日子为“舍巴日”。其主要动作是踏脚、摆手、弯腰。特点为左、右手和左、右脚同出,即摆同边手。
7、朝鲜族舞
主要形式有农乐舞、假面舞、剑舞、长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动作多为即兴性的。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
当然还有很多,欢迎大家补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