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挝过年是什么时候

老挝人的新年是佛历5月,公历4月13~15日的泼水节

老挝人的节日:

1、泼水节

泼水节(佛历5月,公历4月13~15日)泼水节又称“宋干节”或“五月节”,是佛历新年,相当于中国农历的春节,因而是老挝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2、独立日

独立日是10月12日,此节由1945年10月独立运动而来。1945年日本投降。1945年8月,越南的“八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1945年10月12日,宣布独立后,被定为老挝独节。

3、国庆节

老挝国庆节是12月2日。1975年6月,美国军事人员撤离老挝;11月29日,国王西萨旺·瓦达纳宣布自愿退位。12月1~2日,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在万象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接受了国王的退位书及临时民族联合政府和民族政治委员会的自行解散书,宣布废除君主制度,建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12月2日,也就成为老挝的国庆节。

二、老挝南旺舞是怎样表演的?

老挝人喜歌乐舞,主要民间舞蹈称作“南旺舞”(Lamvong,意译为“圆圈舞”)。近现代称作“南旺沙玛奇”,即团结舞或团结圆圈舞。南旺舞是一种集体舞,其基本动作融合了老挝各个民族的特色,老挝人在日常生活中、节日庆典时都会跳南旺舞。在老挝的听经节、宋干节、火爆节、入腊节、出腊节等民俗节日中,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合着象脚鼓和伴奏乐器的节拍,跳着南旺舞随队行进;在民俗礼仪活动中,如送新郎新娘、乔迁新居、送男子出家为僧、送时鼓进佛寺鼓楼等;在乡下,走亲访友、赴喜庆聚会,游走在村寨中,只要有人随身带着象脚鼓或寮笙并吹奏拍打起来,众人就会跳着南旺舞,边走边舞,欢快向前。在田间地头或打谷场上,也常见男女老少利用工间歇息,敲着象脚鼓,吹起寮笙,唱着民歌,跳起南旺舞。在学校,南旺舞是学生们重要的娱乐活动,举办联欢会时跳南旺舞是主要节目;欢迎来访客人的拴线祝福仪式和招待会上,甚至专场文艺演出的间隙,不论客人身份高低,主人必定要邀请客人一同起舞,跳的也是南旺舞。即便是在现代化的歌舞厅内,除了交谊舞和迪斯科舞外,也不乏南旺舞。可见,南旺舞的身影在老挝随处可见。

南旺舞风格古朴、自然、端庄、文雅,符合老挝民族传统的社交,举止规范。舞蹈动作简单易学,男女老幼皆宜,因此深受老挝人民的喜爱。在民间比较正式的场合,如联欢会、庆祝舞会、迎宾舞会,舞者围坐在长方形或圆形舞场四周,男女各坐一侧或男女混坐,并有饮料、茶点招待。主持人指定一位女子作为他的舞伴,请大家助兴,被指定的女子走向前方,双手合十,恭请主持人,主持人则起立双手合十答礼,随后二人一同走到舞场中央。待乐曲响起,二人先舞起来。同时,在场的其他女子纷纷走到男子面前,男子也可主动邀请女子以同样的礼节找到舞伴,成双结对走到舞场中间,很自然地形成一个圆圈,按反时针的方向一同起舞。通常男子走内圈,女子走外圈,随着乐曲节拍轻松自如、温文尔雅地徐步向前。男子先走左脚,女子先走右脚,四步一停,相互照面一次。女子双手举至胸前,男子双手举至两肋前,上下左右翩翩舞动。乐曲停止,各对舞伴双手合十相互致谢,返回座位,等候主持人组织下一圈舞蹈。

此外,由于地域及咔—喃民歌曲调的不同,一旦乐队演奏或歌手演唱起这类乐曲作为南旺舞曲时,舞者的动作也有一些变化。例如,《喃沙拉湾》,舞者要随着歌词的指令或停或走,或下蹲或起立,或相互转圈,或相互拍手,或金鸡独立,或相互勾臂,等等。不懂老挝话的客人往往不知所措,并且这种舞蹈动作的变换常常引起欢乐的笑声,使舞场气氛顿时非常活跃。

老挝人民十分讲究礼仪,在舞蹈结束前,主持人往往为在座所有主人、客人组织一圈团结南旺舞。乐队奏起曲调高昂的舞曲,舞会的气氛达到高潮,然后变换成“告别歌”,又称“再会歌”,预示舞会即将结束,随后歌曲重复第二遍,舞者和观众踏着节奏相互挥手道别,互示敬意,主持人在歌声中与大家告别。

三、老挝过年的时间是多少?随便答本人采纳前两个

老挝过年是老挝的传统节日泼水节,也称宋干节。一般在阳历四月十五六号开始,为时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