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宋汤名字的来历

罗宋,是老上海对俄罗斯的称呼,

是从英语Russian音变而来,楼主知道了吧

二、罗宋汤的由来

罗宋汤

这道汤,一定要用牛肉,牛的身上有很多部位,位于腹部的肉叫做白奶,肉层薄,有白筋,久煮不易缩,又有油水,是炖这罗宋汤的首选。另外,颈部的肉因为肉质较差,只能用来炖汤或是红烧,也有很多人使用。汤要烧得好,肉千万不可少,烧一大锅汤,至少需要一斤半到称著的牛肉。

牛肉买来后洗净切块,由于需要久煮,肉切得太小易碎易烂,不妨切得大一些,方有“大块朵硕”的感觉。先烧小半锅水,同时放入料酒,将牛肉放入后稍煮几分钟,取出再次洗净。

然后再取一大锅水,水要事先算好,不要待烧干了再加。将牛肉放入,加料酒用大火烧。如果家中有柠檬,可以挤出汁一起烧,不但使肉容易酥,还可提增香味,一举两得。

另外,要两只洋葱,四到五只蕃茄,三只洋山芋(土豆),二根胡萝卜,以及一棵小的卷心菜。将这些东西去皮切块后,分别用油煸炒,其中除了洋葱要煸得透一点以外,其它的只要稍微过一下油即可。

待煸好油后,将洋葱块、洋山芋和胡萝卜放入锅中同煮,另外,可连叶带梗放入三四根芹菜,香味可以大增。

罗宋汤的红色和酸味其实都不是靠新鲜蕃茄而来,而是靠蕃茄酱。蕃茄酱宜用100克中罐的(偶用的是李锦迹的,用了1/4),一斤半肉到到称著肉,用一罐正好。蕃茄酱放入汤前,要用油炒,油温要适中,太高容易破坏蕃茄酱的酸度,炒要炒透,炒透了汤色才会好看。一般炒到蕃茄酱的颜色呈暗红色,做出的汤颜色最好。

将炒好的蕃茄酱放入锅中搅匀,就可改用小火将汤慢慢地焐着,前后要两个小时左右(偶没有炖,用闷烧锅闷的)。等得肉烂入味,改用大火,将已经煮烂了的芹菜撩起,弃之不用(切记,否则颜色不好看)。放入煸过的的蕃加与卷心菜,这道汤已经快好了。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炖的汤没有西菜馆的稠厚,于是就用淀粉勾芡,等勾了芡,汤倒是腻了,但感觉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殊不知,这道汤中有一个关键的工序,叫做“炒面酱”,不但罗宋汤中要用,其它西式浓汤中,也要用到(切记!)。炒面酱很容易,但要有耐心,舀几勺劳荤油放入锅中,开小火,放入中筋面粉(all purpose flour,就是最平常的面粉)炒匀,等到面粉和油完全拌合,就成了。面酱不宜大多,多了岂不就是吃面粉了?一大锅汤,用三汤匙面粉即可。面酱应该在汤上桌前放入,放得太早容易“粘底”,面酱放入汤后,将其拌匀,汤水立刻就会变得稠厚起来。

汤上桌前,还要放盐和糖,这是一个口味宜重的汤,盐和糖都要多一点,盐可提鲜,糖可盖住酸味。盐和糖都要一点点地加入,时不时地尝一下,以掌握分寸。

最后,在上桌前撒上新鲜的芹菜梗,顿时异香扑鼻,使人食欲大开。在西菜店里,装盆后再上桌,往往还要浇上些许酸奶油,喜欢吃的人,往往要用面包擦净盆底,才肯罢休呢。偶做的太多了,第二天还带饭了, 吃的偶师妹都流口水了

三、罗宋汤的名字是有何而来?正宗的做法是怎样的?

罗宋汤的名字是由俄罗斯的英文名翻译而来的。这道汤在过去是人们因为物质条件的匮乏,而为了生存制作出来的一道汤。由于很多家庭缺少食物,因此只能将剩菜剩汤扔到锅里,其实就是大杂烩。上世纪有很多俄国人到中国来避难,这道菜酸甜可口,一到中国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如果用我们中国的小名来命名这道菜,其实就是西红柿甜菜汤。

正宗的做法其实是以酸甜为口味的基础。再搭上一些蔬菜制作而成的,当然如果讲究的情况下,还可以以牛肉或者是排骨为抵抗。蔬菜可以是胡萝卜白、芹菜或者是包蔬菜都可以。主要是为了体现这道菜的酸碱平衡,同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是一道比较适合于秋冬季节吃的一道养生汤。

首先需要把牛肉冲洗干净,切成一小块,倒入清水,大火去掉血沫。接着捞起来放在旁边备用。再用温水清洗干净,倒入肉片,倒入锅,大火烧开小火炖。将西红柿去皮,胡萝卜去皮,还有加上其他自己喜欢的蔬菜。当牛肉炖的差不多嫩的时候,可以在锅里起黄油炒香,这一些菜是。把炒好的菜放在牛肉汤中,再加入西红柿酱料。小火继续熬,再炖个半个钟,当锅底呈现牛奶状态的时候基本上就好了。

起锅的时候可以加上食盐,白糖或者是胡椒粉孜然粉等等帮均匀。最后是倒入面粉,面粉可加可不加,如果汤底觉得不够浓稠,可以加上一些面粉。当汤底过于浓稠的时候,我们可以加适量清水。注意在制作的过程中,牛肉去水之后要倒出,不然的话后面煮很容易使肉质僵硬。牛奶也可以再加入一些,因为牛奶可以起到增色添香的作用。